穿行与旋转:境况电影的运动风景
同摄影相比,境况电影是一种“运动的画面”,因此它最重要的美学功能之一便是捕捉空间的运动和时间的流逝。因此,境况电影的摄影师们除了考虑构图、光影、视角等静止摄影的因素,还会设计镜头的开始、中间和结束。于是,在单镜头的内部,运动产生了时空上距离(duration)的变化,于是带来了一种叙事性体验。
马歇尔·德特鲍姆(Marshall Deutelbaum)曾分析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的境况电影的内容结构,他认为在这些单镜头的电影中,开始的时刻和结束的瞬间是经过设计的,镜头内部的结构也是“一种有选择的顺序过程”,因此“我们并不能将卢米埃尔兄弟的这些电影视为摄影机所自然记录的事件和风景”[1]。其他境况电影亦如是。倘若我们分析单镜头内部的结构,便会发现很多电影的开头是被标记的,因此第一个画面往往是最重要的描述性、展示性和开启性的,后面的动作或运动则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呈现的。而运动或动作呈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镜头内运动和镜头的运动。
对于“镜头内运动”来说,摄影机是静止的,而镜头内的事物在运动。摄影机前的人或事物的运动方式和轨迹往往是可预计的,例如队伍从左向右或沿画面的对角线行进、自行车比赛从远处向近处驶来等等。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朝向摄影机运动,其中“火车驶来”或“火车进站”是摄影师们最喜欢的题材之一。例如赫普沃思公司的手册曾描述说:“一辆快速驶来的火车经过镜头,飞驰而过,它扬起的尘土四散。”[2]另外一种常见的朝向镜头的运动方式是游行或阅兵。例如卢米埃尔公司在描述圣詹姆斯宫(St-James's Palace)的电影时说“卫兵同他们的军乐队一起缓缓地走向摄影机。”[3]赫普沃思公司在介绍另一部电影时也有类似的说法:“数百名勇敢的水手沿着道路朝摄影机走来。”[4]人群上车和下车或交通工具(例如帆船、电车、自行车、手推车、骏马等)启程和到达都会被安排朝向镜头运动。在这种镜头中,由于所拍事物是从后向前运动,因此能够创造出镜头的纵深感。一些摄影师和电影公司清楚地意识到这种视觉现象,因此有意识地在视角、构图和方向的选择上突显这样一种纵深感,例如赫普沃思公司曾说:“卫兵们沿着街巷朝向摄影机走来,这种镜头纵深感特别好。”[5]而由詹姆斯·怀特(James H-White)于1898年拍摄的《奇尔库特山口的驼队》(Pack Train atChilkoot Pass)(图2-6)将摄影机放在弯曲小径的拐弯处,因此经过的各色驼队不仅由远及近地走进镜头,而且沿蛇形的山路呈现出美丽的行进轨迹,表现出阿拉斯加淘金热(Alaska gold rush)时期人们竞相前往掘金的壮观景象。
另外一种“镜头内运动”的方式更加突显出摄影师的设计甚至“导演”的痕迹。摄影机所拍摄的人物(或事件)的动作或运动方式是一段完整的过程,而镜头从开始到结束准确地将其记录下来。例如在火车或电车题材的电影中,会严格计算拍摄时间,以便准确记录交通工具经过或到站的时间,因此造成很强的运动效果,其速度感也令观众兴奋。此外,赫普沃思公司曾在1900年拍摄了一部炮击训练场的影片《野战炮的射击》(The Firing of a FieldGun),手册描述道:
图2-6 《奇尔库特山口的驼队》(图片来源:BFINationalArchive)
这些动作虽然并非摄影师编造的,但却显示出一定的构造和设计痕迹,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然接近于导演的“场面调度”(mise en scene),只不过在当时还没有明确的概念或理论。而这一段的描述,也显示出几个方面的美学追求:一是生动美观的画面,二是拍摄对象的运动性,三是前后景的透视关系。这样一种境况短片,其实已然突显了一定的虚构性和叙事性。华威贸易公司也拍摄了几部类似的电影,其中一部是《救援落水者》(A Man Overboard,1899),完整记录了从船长发出警报、救生艇被扔到水里,到救生员将落水者抬到甲板上抢救,然后用毛毯将其裹起并抬到岸上的全过程。而在另一部电影《救火记》(AFire Call and Rescue,1899)中,一个阅读报纸的男人突然发现烟雾浓重,于是他拉响了警报,随后消防队员们在附近的消防站下车,爬梯子将一对夫妇解救出来,并乘坐升降台回到地面。虽然这两部电影都是单镜头的,但它们却完整地记录了一个戏剧化的故事。这样一种境况电影,已经初步具有了纪录片的特征,即有特定的主题和一定的叙事。正因如此,当20世纪20年代末纪录片兴盛之时,纪录片的导演们还从境况电影中寻找叙事和美学的灵感与技巧。
除了“镜头内运动”,很多境况电影的运动效果来自摄影机本身,即“镜头的运动”。尤其在被称为“全景电影”的类别中,摄影机往往被放在特定的轨道上,这些轨道一般是交通工具,例如火车、轮船、电车、马车等。一种被称为“幻影之旅”的镜头特别受摄影师们的青睐,摄影机被放在直线运动的交通工具的前方(或后方),于是拍摄出旅客的眼睛所捕捉到的画面。根据瑞恩·库克(Ryan Cook)的说法,“幻影之旅”是一个“具有边框的镜头,观众往往看不到交通工具本身,于是它给人一种超自然的推动感”[7]。由于这种镜头代表了观众的眼睛,因此随着运动的交通工具,观众得以观赏到某个空间的全景式风光。[8]
还有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是旋转镜头(rotating camera),摄影机往往被放在一种旋转桌(turn table)上,因此它能够拍摄出一种环形的全景式画面。这样一种镜头比起摄影机直线运动拍摄的情况要少,然而也能够拍出惊艳的视觉效果。例如在拍摄《巴黎世博会全景》时,赫普沃思公司的镜头中出现“环形的全景画面……观众能够看到荣军院广场(Esplanade des Invalid)两端的宫殿”,而且随着摄影机缓慢地旋转,“亚历山大大桥壮丽的风景映入眼帘”[9]。该公司的另一部电影《康威铁路桥全景》(Panorama of the Conwy Railway Bridge,1900)从朝向康威链桥(Chain Bridge)前进的运动镜头开始,直到摄影机停在了管桥(Tubular Bridge)的入口处,继而随着镜头的旋转,“田野和山丘的美丽景色映入眼帘”[10]。有时候交通工具能够起到旋转桌的作用,例如罗伯特·保罗将摄影机放在泰晤士河的一艘拖船上,而船是环形旋转的,因此他拍出的《泰晤士河全景》(Panorama ofthe Thames River,1898)(图2-7)的画面类似摇镜头的效果。如果说“幻影之旅”等直线运动的镜头通过“穿行”(penetrate)能够将空间“穿刺”或“展开”,那么旋转镜头就会“显露”(disclose)空间。[11]这样一种空间的“显露”美学,也是旋转式全景镜头最重要的视觉美学特征。华威贸易公司利用旋转台拍摄了《巴恩斯划船比赛全景》(Panoramic View of the Race from Barnes,1900),镜头“先拍摄了巴恩斯的城市全景”,然后慢慢地,“河岸、各色船舶、人群等映入眼帘”,而在另一个镜头中,“牛津队的队员们陆续上船时,镜头慢慢旋转,于是拍摄了队员们划船入河的过程”[12]。
图2-7 《泰晤士河全景》(图片来源:BFINationalArchive)
可以说,无论是“镜头内运动”还是“镜头的运动”,都增加了影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彰显了电影不同于摄影的运动特征。这样一种时空的“增距”其实提供了重要的戏剧化和叙事化效果。正如救火、划船、游行、访问等事件的境况电影,很多作品都包含一定的戏剧张力和叙事效果,或者至少可以称之为“准叙事”(quasi narrative)效果。这也说明早期境况电影的视觉美学,并不仅仅体现在镜框内的画面处理(例如构图、光影、前后景、清晰度等)上,也表达于时空距离方面的结构、呈现和叙事上。这样一种运动的呈现,不仅彰显了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门类(区别于美术和摄影)的独特美学特征,而且符合城市风景的流动性特征。
注释
[1]Deutelbaum.Structural Patterning in the Lumiere Films.Wide Angle, 1979(3):36-37.
[2]Barnes.The Beginnings of the Cinema in England, 1894-1901:Vol-5:1900.Exeter: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161.
[3]同上227.
[4]同上170.
[5]同上176.
[6]Barnes.The Beginnings of the Cinema in England, 1894-1901:Vol-5:1900.Exeter: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178.
[7]Cook.Rules of the Road: The Traveling Films of Hiroshi Shimizu.Film Quarterly, 2011,64(3):19.
[8]对于这种镜头的美学特征,本书将在第七章深入探讨。
[9]Barnes.The Beginnings of the Cinema in England, 1894-1901:Vol-5:1900.Exeter: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217.
[10]同上236.
[11]Turvey.Panoramas, Parades and the Picturesque: The Aesthetics of British Actuality Films, 1895-1901.Film History, 2004,16(1):20.
[12]Barnes.The Beginnings of the Cinema in England, 1894-1901:Vol-5:1900.Exeter: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