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族复兴的使命决定中国共产党必须强大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平稳增长,接连超过英、法、德、日,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成就引来世界瞩目。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盛集团、英国《经济学人》等西方机构纷纷预测中国何时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如果说以往西方人谈论中国崛起更多是从经济的意义上而言,那么,21世纪第三个十年即将到来之际,学者和观察家们开始以大国的综合视角观察中国的崛起,认为中国崛起将重塑世界秩序。
有学者指出,在过去300年的人类历史中,只有四个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可与中国崛起相比拟:一是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二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三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四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崛起。这四个事件塑造了19世纪与20世纪的世界格局。“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数百年难遇的‘巨变时代’。中国兴起将带动21世纪全球秩序重组,带动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由此全面提升了非西方世界国家在全球协调与治理体制内的发言权,西方国家独占人类历史舞台的时代即将结束。”[1]有学者认为,中国崛起改变的将不仅是世界经济格局,还将彻底动摇西方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2]。还有学者提出,自15世纪末以来的500多年里,以葡萄牙这一海上帝国为开端,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与苏联先后成为了全球超级大国。中国正在试图加入它们的行列,在全球权力结构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中国实现了和平崛起——在不发动战争,不掠夺、奴役、占领别的国家的情况下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那么中国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不依靠侵略他国而崛起的世界大国[3]。
“中国崛起”成为21世纪炙手可热的话题。2015年在北京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92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却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论断,他认为:“中国不是崛起,而是复兴。”
为什么说中国不是崛起,而是复兴?西方人说“中国崛起”,是从19世纪中国遭遇的总体性危机开始算起的。事实上,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大多是以19世纪为起点,而这正是漫长的中华文明处在最低谷的时刻,因此会给西方造成积贫积弱的印象。然而,如果我们把视线放长,从长历史周期来观察,中国在历史上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这些辉煌的记忆则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底气。
经济史学研究表明,中国在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同亚洲的其他国家或中世纪的欧洲相比,它有着更为密集的城市化程度和更高的人均国民收入。具体而言,从公元元年直至1700年,中国GDP总量始终占世界GPD总量四分之一左右。1700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比重达到22%,至1820年上升至33%[4]。
中国经济的衰退与它的国运息息相关。在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1895年,中国GDP被美国超过,此后一路下滑,从1920年开始迅速跌至1950年的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开始复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保持快速增长,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从长周期经济史来看,中国经济表现经历了一个从领先到衰落再到复苏的“U”字形发展历程(见图2–1)。因此,经济学家麦迪森也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是一个崛起,而是一个复兴”。
图2–1 中国GDP及其世界占比(公元元年到1998年)
同样,政治学的研究表明,现代国家的要素在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就已经具备,比欧洲要早整整1800年。中国很早就建立起统一、高效的中央政府。这套基于非人格化因素和能力任用官员的体制,比罗马的公共行政机构更为系统化,有利于管理众多人口和广阔疆域。“公元1年时,中国总人口可与罗马帝国媲美,而中国人口比例中受统一规则管辖的,要远远超过罗马。”[5]中国很早就建立起了组织中央–地方关系、超越家族纽带的郡县制。研究发现,即使是公元1100年处于贫弱状态的中国,仍然比同时期的欧洲列国强大。与经济发达、组织良好、治理有效的中国相比,同时期的欧洲则是一盘散沙。数以百计的细小政治单位统治着有限的农业地区和规模不大的城市中心,彼此之间通常互相隔绝,各地经济生活也很少有密切联系[6]。基辛格在201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在过去的1800多年中国都并不是一个崛起的国家,而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可能也是世界上最有组织的一个国家。”
因此,今天我们讨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讨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GDP意义上的,也是政治道路意义上的,更是文明意义上的。只有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感置于中华文明千年脉络中,才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中华文明的最大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从6世纪到16世纪整整1000年,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中国文明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7]。西方人讶异于“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是它似乎没有起点”。“在历史意识中,中国是一个只需复原、而无须创建的既有国家。”“中国历史上战乱频仍,中央政府几度荡然无存,天下大乱。然而仿佛受一条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的左右,中央政权每次垮台,都会被重建。” “中华文化的精髓历经战祸考验,终得以延续。”[8]
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其用50年时间完成的皇皇巨著《世界文明史》中毫不吝惜对中国文明的赞赏。该书写于20世纪30年代,正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与混乱之际。杜兰特却认为中华民族复兴是大势所趋:“中国在以前死过好多次,好多次它都又复兴起来。”
从当时中国所处的境况来看,中国的前途似乎是无比悲观的。无论是荒废的田野、频发的天灾、贫穷的农民,还是婴儿的高死亡率、疾病肆虐的贫民窟,抑或是受贿赂蹂躏的商业、受外人控制的工业、政府的腐化、国防的薄弱、国家的四分五裂,等等,不禁让人怀疑:中国还会再强盛吗?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那样的精力充沛,那样的聪慧,那样的能适应环境,那样的能抵抗疾病,那样的能忍受灾难和痛苦,那样的在历史的重压下能沉静忍耐和等待复原。这个拥有如此物质、劳力和精神的资源的国家,加上现代工业的设备,我们很难料想出她可能产生的文明是什么样的文明。她很可能将会比美国更富有,很可能将会与古代的中国一样,在繁华和艺术的生活方面,居于领导世界的地位。”[9]
正是基于对中华文明的洞察,杜兰特认为,外来武力的胜利,或外国经济的专制,将无法长久地压迫这个资源和活力丰盛的国家。在这只雄狮尚未耗尽其元气以前,侵略者将会先行耗尽其金钱和耐力。在一个世纪之间,将会学会所有现代工业的技术,道路和交通将使全国统一,经济和节俭将带给她富裕,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将带给她秩序与和平。
今天看来,杜兰特的预言成为了现实。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注释
[1]朱云汉.“巨变时代”呼唤“中国政治学” .北京日报,2016–01–25.
[2]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拉赫曼.中国将是人类历史上首个不依靠侵略而崛起的世界大国.观察者网,2016–05–09.
[4]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9.
[5]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
[6]这是麦克内尔(McNeill)在《追求权力: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武力和社会》一书中的基本观点。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83.
[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3.
[8]基辛格.论中国.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3.
[9]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