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是职业,也是生活——《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编后记
·符爱霞·
1994年大学毕业之后,我到国家机关做公务员。在做公务员的多年时间里,我压根没有想过会做图书编辑这个职业。因缘际会,一个偶然的机会,2003年我有幸进入人大出版社任职,迄今15年。15年来,我从一个初涉出版行业的新生,到日渐成熟的文编,在文山字海里,艰辛跋涉,既有枯坐板凳长期伏案的腰酸背痛,也有一本书或一套书出版之后的欣喜不已;既有面对烦冗书稿的畏惧,又有编梳之后的神清气爽,其间的酸甜苦辣,甘辛自知。
现就我编辑 《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的心路历程,做个简单回顾,为同仁提供借鉴,亦为自己留下一段记忆。
初入人大出版社,也许是由于我本科读的是哲学专业,部门领导安排我接手《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的编辑工作,截至2017年6月,在总主编和几十位译者的共同努力下,一边翻译,一边编辑,一边出版,前后15年,这套书终于完成。15年的编辑经历,在我自己的编辑生涯中,铭刻了一段非凡的记忆。学术视野的扩大,编辑水平的提升,与主编、译者的交往,英文学术著作编辑的经验,学术规范的养成,编辑细节的意识……都因为这套书的完整出版,给我带来了非同凡响的职业体验。
在世界出版领域,哲学史的出版,可谓汗牛充栋。仅就汉译西方哲学史而言,国内学者熟知的便有 《西方哲学史》 (英国学者罗素著)、 《剑桥哲学史》、《牛津西方哲学史》、《世界哲学史》(德国学者施杜里希著)、《西方哲学史》(挪威学者吉列尔著)、《西方哲学史》(美国学者费泽著)、《西方哲学史》(美国学者梯利著)等数十种之多。这些哲学史,或者属于简史性质,或者属于思想史类型,多以一到二卷行世,基本是概述或概论范畴。
皇皇十卷本的 《劳特利奇哲学史》,对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种编年式的考察。它深入地讨论了哲学的所有重要发展,对于那些公认的伟大哲学家提供了很大的篇幅。但是,名气较小的人物并没有被忽略,在这十卷本的哲学史中,包括了过去和现在的每一位重要哲学家的基本和关键的信息。这些哲学家被准确地置于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别是科学的氛围之中。
这部哲学史不仅是写给专家看的,而且也是写给学生和普通读者读的。各章都是以浅近的风格写成,每一章的作者都是各自领域公认的专家,全书130多位专家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十多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每一章后面附有大量的参考书目,可供深入研究者参考。有详细的哲学大事历史年表,涵盖了从公元前6世纪至1993年西方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后面还附有专业术语的解释和文献、主题、人名索引。该套书是代表当今世界哲学史研究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
编年体十卷本 《劳特利奇哲学史》宏富博大,作品有如下突出特点:
(1)准确性。当史学家们和当代最为杰出的一批学者,集中在这个领域,探索哲学史的写法和脉络时,130多位哲学学者,无一例外地遵从总主编帕金森和杉克尔两位教授的共同约定,将哲学家们和他们生活的时代以及社会背景,紧密地放在一起考察。这从某种意义上保证了安置哲学家们历史视角、历史阶段和历史地位的准确性。
(2)交互性。哲学从来都不是孤立诞生的,更不是仅仅来自高等教育的大学讲堂和貌似博大的高头讲章。生活即哲学,哲学必源于生活和人类实践。这套作品,突出地体现了这一治学理念和治史精神。脉络的梳理和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科学技术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一起,交互熔铸了这套可以彪炳学术史的不朽名著。
(3)开放性。历史的眼光,被搁置在一个统摄全书的高度上,但哲学的思辨却永远地存在于对哲学家生平与思想的描述之中。向读者提供哲学史的基本信息,是这套作品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给学者和学生带来哲学的思考,被这套书的著作者们置于一种至高无上的位置。开放性,成为这套作品的突出特点。读史,而可以跳出历史,是编者赋予这套书的基本品质。
(4)可检验性。这套书的写作旷日持久,前后达20年;这套书的汉译工作,同样旷日持久,从2001年出版立项到组织翻译到最终全部出版,前后超过15年。数十位中国学者参与了图书的翻译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为中国读者奉献了这套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可供阅读和研究的参考作品。
作为这套图书的主要编辑,我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校订。学术汉译在中国出版领域,从来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哲学史的翻译,注重概念的普适性、术语的公约性、表达的准确性,是难度极大的工作。在编辑中,我常常为概念、术语、表达弄得晕头转向。百年来西学东渐,西方哲学的翻译,难以找到一个通达标准的尺度,我只能根据现有的哲学作品 (以中央编译局的范本为主),结合英文原书,进行一一核查校订。
(2)统一。多卷本多人次的撰写以及翻译,人名、地名、时间、概念等许多问题的统一,是套书编辑逃不过的 “劫数”。编辑过程中,对于这套书的统一工作,成了我这15年编辑生涯如影随形的问题。由于这套书编辑时间太长,以至于编辑最后一本书的时候,还要翻到前面的卷册,去一一查阅核实。
(3)规范。学术规范自有其内在的要求,无论是中国学者的学术著作,还是汉译西学的学术著作,尾注、脚注、引文、文献、参考书目等等的规范性,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忽略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编辑这套作品的过程中,对于学术规范的重视,是我一以贯之的追求,因为这代表的是中国学术出版重镇——人大出版社的声誉,我须臾不敢懈怠。
(4)通达。近20年来,中国出版界被读者诟病和投诉最多的,就是翻译质量的问题。老一辈翻译家们所追求的信达雅,在出版产业迅猛发展的进程中,被有意无意地漠视了,不要说学术著作的翻译,就连西方经典文学,翻译质量也成了 “重灾区”。接手这套作品的编辑之初,我就暗下决定,一定不让翻译质量不到位的书稿在我这里随便过关。这种要求实际上给我制造了巨大的工作难度。学术作品尤其是学术思辨的翻译,如何可能做到文学翻译的信达雅水平?那些原文本就拗口的哲学语言,从德国古典哲学到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其语句本来就充满了难以解决的修辞困难。但在编辑过程中,我试图与每个译者一起努力,尽量做到不要影响读者阅读,尽量做到没有语法错误,尽量做到修辞准确。这个编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本人语言工夫日益提升的过程。
(5)沟通。一个图书编辑,永远不能仅仅埋首于册,仅仅通过网络查核,就完成日常工作。与作者或译者的交流沟通,成为这套作品编辑过程的日常。经常地,为一段话、一个词、一个哲学家的翻译,我找到译者,与他们商榷,就我编辑本套作品中的其他译者的译法,与另一个译者交流沟通,这种沟通,可能不仅仅是一些概念的翻译,也许还有对原文或哲学家思想的理解。有时候,一字之差或语词的顺序不同,就可能会引起读者的阅读混乱或质疑,沟通解决翻译中的各种问题,一直缠绕我15年,这期间的甘苦,是辛酸还是豁然,冷暖自知。
5 000多个日日夜夜,在办公室的三尺书桌前,在家里书房晕黄的灯光下,在15个春夏秋冬的更替中,十卷本的 《劳特利奇哲学史》,就这样瑰丽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有终于完成长出一口气的释然,但更多的是等待学人和读者检阅的忐忑。
兴学弘道,止于至善。《劳特利奇哲学史》是中国出版界一套宏大而富于学术价值的重要著作。清人张潮 《幽梦影》有云:“编得一部新书,便是千秋大业;注得一部古书,允为万世宏功。”以15年时间,编辑出版这样一套作品,自己的付出是责任的承担,我所追求的是平淡中的别样精彩。
从15年前初涉编辑工作,到今天依然坚持在人大社学术出版的岗位上,这套书给我带来的不只是感叹和情怀。
老一辈的编辑家都说,编辑出版是为他人作嫁衣。这是我难以苟同的说法。《劳特利奇哲学史》的编辑历程,实际上也是我个人在语言能力、学识水平、学术视野、编辑规范等业务素质上的一个渐进的学习和提升过程。通过这套作品的编辑,我理解或者说掌握了学术作品汉译的一些基本要求、内在规律;理解了学术图书的编辑规律,提升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深入了解和掌握了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出版规程。更重要的是,这种旷日持久的编辑工作,成了我的日常生活,它让我在职业和生活之间,建立了一座可以从容踱步的桥梁。
编辑,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