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人大与人大党建:中国人民大学八十年党建工作经验与启示
靳 诺
八十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及其前身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党的建设接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人民大学溶于血脉的红色基因塑造了这所大学的独特气质,凝结成“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追求,成为一代代人大人的精神标识;从陕北公学时期的党团领导到后来的党委领导,人民大学始终自觉练好毛主席赠予的“党的建设”这项看家法宝,不断淬炼在民族救亡的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初心,不断坚定“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使命,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团结带领师生“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引领学校从圣地延安走向首都北京。从“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的陕北公学,到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的华北联合大学,到“解放区最高学府”华北大学,再到新中国“第一个办起来的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我们学校一步步实现成长蜕变,逐渐迈向“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关键还是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建校八十周年校庆之际发来贺信,用“三个坚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高度凝练和充分肯定了人民大学八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办学传统和党建工作经验特色。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不仅为我们党的建设提出新的方向和目标,也为我们总结人民大学八十年来的党建工作历史与经验提供了坐标系。
一、政治领导:坚定事业发展方向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而政治领导力是衡量政党领导力的重要尺度。对人民大学而言,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
(一)增强政治领导力的基础在于完善党的领导管理体制
早在1937年8月,刚刚筹备成立的陕北公学开创性地实行了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团(党组)作为学校最高领导机构,讨论并决定学校的重大问题[1],确保办学的政治方向。同时成立了陕北公学党总支,后改组为校党委,在中央组织部和学校党团(党组)领导下专管党务工作,并在校部教职工中、总务处和各学员队建立了党支部[2]。1938年7月,陕北公学分校正式成立后,同时设立了党团和党委,还在各区队设党总支,将支部建在了学员队上,由此奠定了党在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基础。在此后的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时期,学校不断完善党在校、院(部)、系(教研室)和学生中的领导管理体制,为落实和加强党在高校中的领导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如今的人民大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中国人民大学章程》,按照“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切实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同时不断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系(教研室)的系(室)务会制度和党班团协同机制,充分发挥院系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支部在政治上和师德师风建设上的把关作用,实现党建带班建、党建带团建的人才培养协同效应。
(二)增强政治领导力的重点在于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抓“牛鼻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自2015年2月,习近平首次正式提出“关键少数”这一概念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增强政治领导力的重点也在于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注重选优配齐干部是中央教导人民大学的启示。在陕北公学成立之初,中央就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用,选派富有教育工作经验的成仿吾负责筹备陕北公学并担任陕北公学校长;半年后,为了加强陕北公学内部的领导和管理,中央还专门调时任中央党校校长李维汉(罗迈)到陕北公学担任党团书记兼副校长,负责党与政治工作以及人事问题[3]。在华北大学成立前夕,周恩来同志受中央委托,亲笔写信邀请党内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担任华北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中央又选派担任过云南省省长的郭影秋来人民大学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为学校发展充实了领导力量。
——重视选拔培养干部是人民大学始终坚持的传统。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确保党在学校的坚强领导。在培养干部时,不但注重在科研学术上的要求,同时也注重在实践、政治上的要求,在学校建立初期,既有从革命队伍中选拔干部,也有把干部送到革命工作一线考察锻炼;在选拔干部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强化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改革开放以后,不仅使用学校自己培养的干部,也广泛使用从其他高校或其他领域引进的干部。
——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是人民大学长期实践的经验。进入新时代,人民大学党委坚持将政治标准摆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首位,认真抓好干部培训工作。一是迅速掀起学习高潮,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领导干部队伍。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中国人民大学‘奋进之笔’”为主题,开展中层干部专题培训,通过专题宣讲、辅导讲座、实践教学、自主学习等形式组织中层干部原汁原味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认真学习党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二是每年开展新上岗处级干部培训,组织新上岗干部参加集中脱产学习,赴井冈山、延安、沂蒙革命老区等地开展实践教育,全面强化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在身临其境重温历史中学习体会革命精神,激励他们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三)增强政治领导力的关键在于发挥政治方向引领作用
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都是人民大学鲜亮的精神底色。1939年7月,华北联合大学师生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到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的号召,进行军事化整编,将支部建在连上,从延安出发一路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线,经过历时3个月、行程3 000里的“小长征”,抵达晋察冀边区开展敌后办学。1949年,在解放全中国的关键时刻,华北大学动员4 000多名学员自愿经过长途跋涉、艰苦行军,冒着敌人飞机侵扰和轰炸的危险渡江南下,参加解放江南、建设民主政权、巩固新解放区的战斗。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传统毫未褪色。迈入新世纪后,人民大学坚持将党的政治领导力贯穿于对办学方向的引领中,努力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方面始终有着高度的政治自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起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和全国首批研究院,建立了全国首个实体性党史党建研究院,举办“七一”“同唱一首歌,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合唱音乐节,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二、思想引领:凝聚师生信念共识
思想是总开关、总闸门,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提升思想引领力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锋队性质,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和号召力的根本性措施。
(一)提升思想引领力的核心在于用党的指导思想武装师生头脑
又红又专,是人民大学的鲜明特色。陕北公学时期,学校积极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人来为师生授课。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到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等地演讲。根据讲稿他写下了《论鲁迅》《目前的时局和方针》《实践论》《矛盾论》等名篇。毛主席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4]题词为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人大人“实事求是”的精神本色,毛泽东思想为学校植下了深厚的红色基因,为师生确立了坚定的信念。“文化大革命”中,中国人民大学被迫停办。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人民大学是要办的,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5]的指示,鼓舞着刚复校的人民大学师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中不断奋勇向前,邓小平理论带给了人民大学第二次生命。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中国人民大学在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于2002年4月28日视察中国人民大学,发表了有关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为人民大学指明了发展方向。他对人民大学提出的殷切希望,使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倍感振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励着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胡锦涛同志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60周年前夕视察人民大学,看望学校师生员工,参观校史展览,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向人民大学明确提出了早日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科学发展观赋予了人民大学新的光荣使命和崇高任务。习近平同志一贯关心和重视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新世纪曾四次莅临人民大学调研指导。2012年6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到人民大学考察高校党建工作,观摩了“红船领航”新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活动,勉励人大师生要为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进一步的努力。2017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人民大学八十周年校庆贺信中,用“三个坚持”对人民大学予以了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人民大学党委组织广大师生先学一步、先做一步、先行一步,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方面走在前列,做到了四个“第一时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民大学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提升思想引领力的途径在于树立先进典型带动真学真做
树立先进典型,人民大学在这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因为吴玉章、成仿吾、郭影秋、张腾霄等历代校领导,都在用一生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无论是“一辈子做好事”的吴玉章校长,还是“长征路上的教授”“师生心中的成妈妈”成仿吾校长,或是“不当省长当校长”的郭影秋校长,抑或是“淡泊名利,甘当后勤部长”的张腾霄书记,其丰富的人生经历、高尚的品格德行、坚定的理想信念都是人民大学宝贵的精神矿藏,是每位人大师生学习的榜样楷模。学校党委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通过编写《一辈子做好事》《百年淡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读本、编排《吴玉章》话剧、举办吴玉章生平展和系列讲座、组织党支部开展“追忆张腾霄”主题学习等方式,组织师生党员集中学习吴玉章老校长和张腾霄老书记的精神品格,2018年又以新中国档案教育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吴宝康教授作为师生党员学习的榜样典型,号召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拼搏奋斗、建功立业。同时,学校党委不忘挖掘身边的榜样典型,推荐哲学院一级教授陈先达参加《榜样》《哲学信仰的播种人》等电视栏目和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开展“身边的党员”微视频拍摄展映活动,以校庆为契机开展“关怀老党员,传承人大情”主题活动,编写“初心”系列老党员入党故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理想信念的光辉照亮人大的每一方校园。
(三)提升思想引领力的关键在于贴近师生需求创新教育模式
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要增强党的创造力,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中增写了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以“实事求是”为校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传统的人民大学十分注重从师生实际出发,创新党员教育模式。
——创新是陕北公学建立时就蕴藏的基因。早在陕北公学时期,师生就紧抓创新的要义,在紧张的学习、训练之余,创作了《延安颂》《毕业上前线》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和《生死关头》《放下你的鞭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剧,激发边区人民抗日救国热情。几十年后的人大学子也不甘落后,1990年3月,国政系1989级国际政治班向全国大学生发出了“千万个雷锋,千万个我”的倡议,并主动走上街头开展警民共建学雷锋活动,受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十几家媒体的热烈报道。
——探索是当代的人大人始终不忘的追求。近年来,学校党委不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责任担当,一是充分发挥办学历史的独特优势,深耕校史资源,将校史校情教育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基本途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重要革命历史的时间节点,打造系列校园文化品牌,如“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传”诗词朗诵会、“红船领航”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人大代表人大行”“部长将军话改革”“明德青年发展论坛”等报告讲座。二是十分注重探索改革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全国高校首个学生党建促进会,充分调动学生党建骨干力量;完善发展党员三级培养体系,实施“理论学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发展对象联合培养改革,改进党校培训模式,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建立“党青年”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党青年‘咀嚼’十九大报告”专栏,组织师生党员原原本本解读十九大精神,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积极使用各地党员教育资源,组织领导干部、师生党员观看《党的女儿》《赵一曼》《谷文昌》等话剧电影,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赴延安、井冈山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调研实践,开展体验教育,坚定师生党员理想信念。
——创造是基层党组织充分涌流的智慧。苏州校区师生党员以相距百年历史的两代人旅法求学故事为素材,创作并演绎话剧《我的兄弟在1919》,表现了两代青年人的爱国热忱与报国壮志,让师生党员在参与中受教育;财政金融学院2014级本科第四党支部通过“角色扮演”“你画我猜”等生动形式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引导党员深入掌握精神内涵;历史学院2016级硕士二班党支部在“学”上下功夫,在“做”上出实招,打造党员学做一体的“红立方”;劳动人事学院本科党支部拍摄《我的初心,是相信》微视频,引导学生党员坚定入党初心;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党支部将扶持支部青年教师成长和传承支部老党员精神品格作为支部建设的重中之重,邀请“教学名师”、优秀博士生导师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做师德报告和教学示范,开展“传帮带”活动。
三、师生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重视组织、善于运用组织力量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同时进一步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包括农村、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党组织在内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既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师生群众组织力的必由之路。
(一)加强师生组织力的基础在于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石,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师生组织力的重要前提。
——八十年前,人民大学先试先行,开创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早在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建校之初,就开创性地将支部建在学员队上,逐渐建立起了“学校党委—区队党总支—校部教职员/学员队党支部”的基层党组织架构,这为后来华北联合大学组织师生千里挺进敌后,在游击中办学,在战斗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6]。1937年9月,就在陕北公学成立后的一个月,学校就成立了陕北公学学生总会党团,在此后几十年间成为人民大学加强师生组织力的党建传统,无论是在华北大学时期组织学员奔赴战场、参加解放工作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组织学生下基层、投身西部建设,学校党组织始终保持着对青年学生的极强号召力。
——八十年后,人民大学砥砺奋进,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近四年来,学校党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补短板、强底板,分别以“分党委建设年”“党支部建设年”“党支部基本规范建设年”“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年”为主题,接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党支部建设工作,夯实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2015年,人民大学作为中组部、教育部试点高校之一,率先实现院系级党委(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2016年,学校党委聚焦组织生活,每学期发布《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指导意见》,开展组织生活评比,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创新支部组织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组织生活的“熔炉”作用,全面推行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建立“三级述职”党建责任体系,同时设立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建设”课题,努力从理论和实践上破解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2017年,学校党委实施了基层党支部“强基固本”工程,持续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评比和风采展示,建立党支部督查常态化机制,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扫清薄弱死角,全面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2018年,学校党委启动了主题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专题调研,逐一走访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开展深入调研,研究制定一系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文件,持续推进专职组织员配备,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二)加强师生组织力的关键在于抓好党组织书记队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组织强不强,要看带头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党组织书记的履职尽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优秀的党组织书记,加强师生组织力的关键也在于抓好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抓好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是陕北公学先行探索的做法。八十年来,有着深厚党建理论研究基础的人民大学,深刻把握党建工作规律,十分注重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培养。在延安时,为了使党支部书记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陕北公学在党支部书记、党员白天上课之余,利用晚上时间组织他们到中央组织部听党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陈云、李富春都曾亲自讲过“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干部政策”等主题内容的党课。八十年代,学校党委为了抓好支部建设,多次召开党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党建研讨会,帮助党支部书记提升业务能力。
——抓好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是人民大学不断加强的目标。步入当代,学校培养党组织书记的经验和传统得到了有效继承和进一步发扬。自2014年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以来,学校党委就对党支部书记开展了系统轮训,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优势,邀请校领导,周恩来卫士、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少将,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原副巡视员王新生研究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等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为党支部书记授课,创新情景模拟、结构化研讨、专题组织生活、服务先锋和思辨组织生活等培训形式促进党支部书记进行深度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组织党支部书记赴革命圣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邀请革命先烈的后代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经历和精神,用生动的事实和案例传递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促使党支部书记在培训后的实际工作中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变“感动一阵子”为“践行一辈子”。2017年,人民大学被选为中组部试点单位,举办了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头羊示范培训班,召开了全体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会,并在各学院推行党支部书记培训,实现了全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全覆盖”,全面提升党支部书记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抓好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基层一线着力解决的问题。各基层党组织在这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值得称道的经验做法,如法学院像选苗栽树一样培育能够担当党建和学术“双带头人”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并把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经历作为选拔学院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热情,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全校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培育工程贡献了智慧;统计学院针对理工学科基层党支部建设特点,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将人才培养、教学发展、科研创新等看似宏大的命题一一分解,使之流淌在党建工作的每一条动脉中,让理工学科的教师党支部建设有了人气、添了旺气、长了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回望我们党的历史,凡是我们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做得好,我们的革命事业就能成功、就能取得胜利。
——团结引领师生群众,重点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人民大学在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中践行的准则。陕北公学创办之初,只有十几名干部、几间旧营房和很少的开办费,面对全国各地不断奔赴而来的进步青年,学校决定,全校师生一齐动手,开挖新窑洞,迎接新学员。校长成仿吾和其他领导干部亲自参加劳动,做好表率。学员更是以主人翁身份参与支持学校建设,党员带头克服困难,自力更生,挖窑洞、筑讲台、修操场、筑路、打柴、开荒种菜,尽一切力量为自己创造学习环境。同时,许多党员还自觉将自己多余的钱、物交到学生会,由学生会统一分配给生活困难的学员,并积极发动各自的社会关系扩大陕北公学的影响,募集社会捐助。那时陕北公学的党员虽然除了党支部书记之外都不公开身份,但是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却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每一点滴得以彰显。新学员一入校,党支部书记、政治助理员就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情况。在党支部书记和身边党员的感染下,学员们来到陕北公学,也会主动找党组织谈思想、谈个人情况,他们对党组织忠诚老实,对同志忠实诚恳,在每周一次的小组生活会上,大家互相信任、推心置腹、真诚相待,本着对己严、对人宽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组织。这种坦诚相见的思想交流为加快发展党的组织奠定了基础。陕北公学办学两年间,就在6 000多名学员中发展了3 000名党员,为党输送了朝气蓬勃的生力军[7]。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陕北公学:“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因为,陕北公学代表着“新中国的倾向”,“陕公是全中国的一个缩影”,“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8]。
——联系凝聚师生群众,核心是要发挥办事解忧的服务职能,这是人民大学在建校办学、进步发展中不变的追求。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核心在于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在为民办实事中建立起来的,对师生的组织凝聚也是在为他们办事解忧的服务中得以实现的。在日军不断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扫荡”的年月里,华北联合大学的师生们融入农村,扎根农村,教育学院到农村调研同时参加当地春耕生产,帮助抗日军属种大麦,为当地民众学校编写初小和高小教本,举办师资训练班;文艺学院和文工团,帮助乡村剧团在农民中开展文艺活动,配合驻地的社会活动书写标语、出黑板报、化装演出,宣传抗日,宣传党的政策。华北联合大学坚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将参加生产劳动作为每一位师生的必修课。平时,党员们带领师生经常帮助驻地老乡春种秋收、送粪挖渠、修复被敌人毁坏的房舍。这极大地增强了学校驻地和晋察冀边区群众对党的认同,对学校的认同,为学校反“扫荡”打游击和在敌后办学赢得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全党全国取得抗战胜利贡献了重要的力量[9]。为民办实事、与师生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也成了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一以贯之的传统,首任校长吴玉章始终关心爱护师生,无论是“三反”、“五反”、肃反还是反右派斗争,他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抵制或批评过扩大化倾向,保护过一些干部和教师。如在全国清查“胡风分子”的时候,他在人大教师谢韬已被点名的情况下,还出于信任同志,爱护人才的心情,把他接到家中去写“检查”。“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人民大学是首先受到冲击的单位,吴老像中流砥柱,多次仗义执言、挺身而出,竭力保护遭到冲击诬陷的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10]。吴老和学校对每位师生的爱护深刻感动了一批又一批人大人,许许多多的人大师生即使在学校停办后也时刻不忘对学校的感情,积极争取为学校复校创造条件。无独有偶,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张腾霄也是积极为师生排忧解难的榜样表率,20世纪70年代初,青年教师马绍孟全家人挤在学校分配的13平方米的筒子楼里,因空间局促,他晚上不得不睡地板。张腾霄老书记得知后对他说,学校房子紧张,“你可以先到我家暂住,我们继续想办法”。马绍孟听后“心里暖暖的”,此后没多久,学校就给他增加了一间房[11]。还有萧前、李秀林、陈先达、罗国杰、郑杭生、方立天、张立文等现在的重要领导干部、著名专家学者在年轻时都曾得到张腾霄老书记的帮助和支持[12]。二十多年后,曾受到张腾霄老书记帮助的马绍孟也成长为人民大学的党委书记,两代党委书记薪火相传的故事成了人大校园里的一段佳话。即使对已经毕业的学生,人民大学也始终未放弃作为母校的责任,在得知本学院1998届毕业生伍继红因故陷入贫困后,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第一时间带领学院老师和校友奔赴江西修水为她送去捐款和教材,帮助她“归队”。这是人民大学爱护和帮助师生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学校始终坚持为师生服务,才成就了一批最具凝聚力的人大校友,而他们在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后,也为学校建设发展反馈了巨大的支持力量。
——组织动员师生群众,基础是要建立多维度师生联系纽带,这是人民大学在砥砺奋进、争创一流中得出的启示。群团组织是党联系教职员工、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自陕北公学创建之初,群团组织就一直伴随着学校的发展,1937 年9月,学校诞生两个月后,就成立了陕北公学学生会和俱乐部等群团组织,全校设学生会总会,各队设学生会分会和救亡室(开始称列宁室)[13]。学生会作为全校学员的自治组织,成为学校领导学员学习、生活和组织各种活动的得力助手,在组织学员自力更生建设校园、举办文艺活动丰富求学生活、开展实践教育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响应党的号召共赴国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4]。1947年5月,华北联合大学率先开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建团试点工作,以系、班为单位建立了一批团组织,并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活动,成了党在各项活动中的得力助手[15]。1949年8月,学校召开了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建立了全国高校和文教系统最早的校工会[16]。1984年12月,学校召开了首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选举产生了常设主席团及其专门工作委员会[17]。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和学生会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作为党的助手,在团结引领师生、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校园生活日渐多元,研究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人大》报社等学生组织和经典研习社、书法研习社等社团组织先后建立,目前已经形成了八大学生组织和各类社团组织百花齐放的格局,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组织引领作用。在群团组织竞相发展的同时,学校党委也不忘加深与师生的直接联系,2014年和2015年分别建立了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导师制和校院领导干部“一联系一帮扶”制度,校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教师结对联系全校600余个党支部,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青年党员交流理论和现实问题,同时指导支部开展工作,引导党员过好组织生活。2015年,学校党委还建立了全国高校首个学生党建促进会,并逐渐在11个学院推广建立了学生党建组织,在学生中的覆盖率超过了50%,初步形成了校院学生党建工作联动格局,广泛调动学生党建骨干力量,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2016年末,学校党委召开了第十四次党代会,并建立了党代会代表任期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党委以学生党建促进会为抓手和纽带,组织党代会代表、党委委员和师生党建骨干积极参与党支部建设督查,开展组织生活评比、支部风采展示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服务老党员,既发挥了老党员和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又发挥了学生党员骨干在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引领作用,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素养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党建骨干。同时学校各级党组织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党员发扬人民大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基层、接地气、受锻炼”。每年有5 000多名师生积极参加“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等社会调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此外,每年还有几十名海归教师党员带头参加挂职锻炼,在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用一流的业绩成就人生的精彩。学校党委的这一系列举措,使基层党组织将联系触角以多角度、多维度延伸到师生党员身边,让领导干部和党员骨干成为师生员工心中的主心骨,有效增进了党与广大师生群众的紧密联系。
四、社会号召:引领时代特色党建
当今社会思想多样化、利益多元化、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多样化,我们党必须保持强有力的社会号召力,用共同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感召鼓舞人,形成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如何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是人民大学在新时代必须要破解的重要课题,必须深入挖掘学校党建工作的传统优势,探索新时代党建工作创新机制,促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学校事业发展工作的深度融合,形成引领时代的特色党建模式。
(一)提高社会贡献力是人民大学办学实践的不懈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提高党的社会号召力,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与人民大学的办学理念完全契合。
——不忘初心,始终坚定办学发展定位。自建校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中国人民大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长远和使命,夯实办学基础,发展特色优势,提升办学水平,不断形成明确的办学目标定位:以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目标,以“立德树人,协同育人”为核心任务,发扬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光荣传统,恪守“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内引领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在80年的办学实践中,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不忘党的嘱托、人民的期望和民族振兴的使命,为工农子弟接受高等教育、培养万千救亡和建国干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结合中国实际学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先进经验、建设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为中华文化、中华学术走向世界等做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历史贡献。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不断明确和强化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奋斗目标,紧扣立德树人要求,不断丰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从1937年创办陕北公学开始,中国人民大学走过的8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历史进程的生动缩影和真实写照。无论是在发展目标的确立还是办学育人的实践中,提高社会贡献力都是人民大学不懈的追求。
(二)提高社会影响力是人民大学学科建设的专业优势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号召力也必须有科学研究的基础,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成果为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发挥优势,树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旗帜。建校以来,人民大学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和优势,确立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2013年,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学科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的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14个一级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全国领先。
——主动作为,深入践行理论联系实际传统。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过程中,广大师生党员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修学储能与学以致用相统一,将党的建设与服务社会相融合。1977年,在改革开放的前夜,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人大哲学系1962届毕业生胡福明,写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次年经《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后,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关头,人大新闻系1966届毕业生陈锡添,在《深圳特区报》刊发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报道了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时所作的重要谈话,打碎了“姓社姓资”这一束缚人们头脑的精神枷锁,推动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今的人民大学每年有上千位专家学者参加各领域各地区工作的交流研讨、授课讲学、指导实践,为社会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学校每年开展国情社情调研,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咨询报告,为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大力推进“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等智库建设,加快研究成果转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基层治理,支援贫困地区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人大力量。
——聚焦党建,努力推进党史党建理论研究。人民大学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综合优势,聚焦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党建理论研究。近年来,学校党委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思想研究”“高校学生及青年教师党员数量与质量问题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建设”“健全高校党建工作述职考评和问责机制研究”“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提升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行动计划”“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人民大学办学历史与学生的品格培养探究”等课题研究项目,旨在从理论上总结形成破解难点重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为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提供指导。十九大召开后,学校党委依托在全国率先建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启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丛书的编撰工作,首批30卷本将于2019年3月前出版。成立了全国首个实体性党史党建研究院,旨在发挥党史党建学科的传统优势,立足新时代新需要,克服在党的历史研究中对党的自身建设研究不够、在党的建设研究中对历史问题研究不够两块短板,取得聚合效果。在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前夕,学校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出版,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获得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学者的学术力量,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学校党委着眼于庆祝建党100周年,认真思考党的建设和党的历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启动“党的建设史研究”丛书的编撰工作,对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依托中央统战部(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在人民大学创设的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开展政党理论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成为高校系统在统战理论、政党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思想库”“智囊团”。
(三)提高社会号召力是人民大学当仁不让的职责使命
对于学校而言,提高党的社会号召力根本还是在于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探索与新时代新理念新要求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模式,这是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民大学当仁不让的职责使命。
——全面加强学校党建是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独特优势。不同于西方大学,在中国办大学,就要扎根中国大地,深耕红色土壤,发挥红色基因的政治引领作用。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政治优势,也将为办好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传统、特色和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也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人民大学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面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成为“双一流”建设的排头兵。
——深化创新学生党建是培养新一代“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重要途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满足培养抗战和革命干部的需要,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接续成立;1950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从命名组建伊始即明确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国家的各种建设干部”的办学使命;1978年,人民大学也是在邓小平同志“人民大学是要办的,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明确指示下得以顺利复校。可以说,培养万千“人民共和国建设者”是人民大学自始至终的使命职责,在新时代,学校党委要持续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针对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培养机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素养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发展事业输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引领时代特色党建是践行“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发展要求。1950 年10月3日,刘少奇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新中国办的第一所新式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18],明确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样板”地位。事实也是如此,中国人民大学及其前身为新中国一大批高等学校的组建成立和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和摇篮。党建领域亦是如此,2017年人民大学被选中参加中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座谈会,并作为高校唯一代表作党建工作交流发言,获得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热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学校建校八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人民大学要自觉肩负起“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责任担当,率先在学校范围内破解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总结学校党建工作的鲜活实践和宝贵经验,探索新时代党建工作创新模式,为在全国高校乃至全国各领域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党建人大为中国人民大学培育了深厚的红色基因,铸就了坚定的精神脊梁,八十年来,人民大学以砥砺奋进的不断发展践行着教育承载的使命;作为党在高校领导管理体制的最早实践者,人大党建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接续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引擎。八十年来,人民大学以实事求是的党建推动着学校发展的进程。
进入新时代,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人民大学的党建工作要和它推动的人民大学事业发展一样,努力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永远不倒的标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人大力量!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注释
[1]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编委会.造就革命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大学史: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
[2]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史资料[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内部资料,1992:19.
[3]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史资料[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内部资料,1992:27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9.
[6]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编委会.造就革命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大学史: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6.
[7]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编委会.造就革命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大学史: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2.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4.
[9]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编委会.造就革命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大学史: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7.
[10]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一辈子做好事:中国人民大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读本[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内部资料,2016:39.
[11]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百年淡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大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读本[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内部资料,2017:65.
[12]同[11]71.
[13]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史资料[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内部资料,1992:32.
[14]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编委会.造就革命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大学史: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5.
[15]同[14]123.
[16]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史资料[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内部资料,1992:234.
[17]同[16]455.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少奇论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