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校
靳 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各种“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进程中推进全面从严治校。
一、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作为一个有8 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
从严治党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清晰的发展脉络。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延安整风”加强了自身建设,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团结统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反”“五反”运动,对克服执政条件下的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进行了探索。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克服党风廉政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随后,我们党把全面从严治党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既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发扬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进行了集纳,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推动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校的基本原则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校党的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特殊重要作用,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全面从严治校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能否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方向问题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在这一点上,首先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基本制度。高校党委要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全面从严治校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部署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体现了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201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强调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推进高等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必须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夯实全面从严治校的政治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是全面从严治校的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也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高校党委要深刻认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样办大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聚焦点、着力点,围绕“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努力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合格、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合格、党员的行为和作风合格、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合格。
三、努力构建全面从严治校的长效机制
全面从严治校既需要思想觉悟,也需要制度保障。要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制度的硬约束,提高制度执行力。当前迫切需要执行好落实好已有的各项制度规定,努力构建全面从严治校的长效机制。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真正做到思想上从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有着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在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必须有所作为。
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发挥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整体优势,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面的优势,加强对重大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提高对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的辨析和引导,力争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丰富中国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把学习成果转换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组织从严。习近平总书记曾严肃地指出: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对此,我们要深刻领会,以实际行动作出回答。在学校工作上,同样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真正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强化责任意识。各级党组织对本单位基层党建负总责,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层党建工作,主动支持基层党建工作。要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各项任务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要强化责任考核。把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作为重要抓手,完善校、院(系)两级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督促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履职尽责,认认真真地种好自己的党建工作“责任田”。
树立和弘扬新风正气,真正做到作风从严。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体现着高校的形象,影响着办学治校和立德树人的成效和质量。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进一步打造高质量的育人体系,建立健全高质量的管理体系,使学校发展始终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引导广大教师做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努力打造良好育人环境。
强化规章制度执行,真正做到制度从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必须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要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根本性制度,党委切实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重大事项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集体研究决定。要执行好党内政治生活各项制度,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使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另外,还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制度的坚决维护者、坚定执行者,使各项管理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提升依法治校的水平。
建设廉洁大学、打造廉洁校园,真正做到反腐倡廉从严。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教、规范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我们要立足学校实际,更好地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要突出监督重点,强化执纪、问责,完善顶层设计,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群众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真正使“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是极少数。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创建“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原刊载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年第8期)
注释
[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