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群现场心理危机干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现场心理动力模型概述

构建现场心理动力模型,是指在了解心理危机事件的背景、心理刺激源、心理刺激强度、现场人员心理状态及变化曲线等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不同时刻干预者参与心理救援和被干预者接受心理援助的心理动力指数,根据既有职业人群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动力模型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一系列的运算获得个体、群体或事件的心理动力指数变化曲线的过程。该模型将有利于了解整个事件中干预者和被干预者的心理状态及变化过程,指导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场心理动力模型,我们首先明确一个更加基础的概念——心理动力指数,它是构建现场心理动力模型的基石。

一、心理动力指数概念

心理动力指数,通俗来讲即个体做某件事情的意愿的强烈程度。心理动力指数按照1到10进行评级,其中10代表动力最强即做此事的意愿非常强烈,1代表动力最弱即没有兴致进行此事。在危机干预现场,为了简化表述,有时候我们将心理动力指数分为高(7~10)、中(4~6)、低(1~3)三类。

对于干预者而言,如果愿意积极投身于危机干预工作中,主动性强,而且身心状态良好、工作效率较高,则说明干预者的心理动力指数很高;如果表现为愿意接受危机干预团队的工作安排,但工作过程中时有精力不足、效率低下,难以灵活应变各种突发状况,则说明目前的心理动力指数处于中度水平;如果在面对危机干预任务时出现退缩、畏难情绪,对于现场干预表现出阻抗,比如直接拒绝、冷处理式拒绝等,则说明心理动力指数很低。

对于被干预者而言,如果表现出积极主动寻求专业团队的心理援助,对干预者能真诚、细致且全面讲述自己的痛苦,对干预表现出较高的期待等,则说明其求助的心理动力指数处于高水平;如果被干预者对心理危机干预心存疑虑,或经由他人转介,迫于压力寻求帮助,在干预过程中较被动、多审视等,则往往说明此时求助的心理动力指数中等;如果被干预者对心理危机干预非常抵触,直接拒绝与排斥,甚至对他人为自己转介的行为表现出愤怒,则说明被干预者的求助心理动力指数很低。

在危机干预现场,干预者与被干预者的心理动力指数不是一成不变的。危机事件的走向、现场出现的各种变化、时间进程的变化,以及干预者与被干预者的心理能量交互,都会影响干预主体双方的心理动力指数走向,而这也是现场心理动力模型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主要原因。

在多年针对职业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大量的案例表明,干预主体双方随着干预进程的推进,感受到的心理刺激源及心理刺激强度会不断变化,进而心理动力指数也会不断变化。将这些趋势计算机化,经过大数据的计算和分析探索其中规律,形成常规参考,再输入被干预者的初始状态,就能推演出被干预者的心理动力指数未来的变化曲线,而这一变化曲线也将影响着现场心理动力模型的走势,对于干预者准确把握被干预者的心理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被干预者心理动力激活策略

通过了解危机事件背景、心理刺激源、心理刺激强度等信息,可以初步判断被干预者是否需要接受心理危机干预。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的被干预者尽管遭受强烈的心理刺激,而且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反应,但是接受心理危机干预的动力指数很弱,出现了强烈的阻抗。针对不同的阻抗来源,干预者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一种阻抗来源是精神病性症状。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被干预者受到过于强烈的创伤刺激,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比如幻觉、妄想等,此时就不适合对被干预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及时识别并转介给精神科医生进行有效处理。

第二种阻抗来源是信息不足。很多时候,阻抗是由被干预者对心理危机反应和干预的知识不足,或者是对干预者有误解造成的。有的被干预者出现强烈的闯入、闪回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不知道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快速消除;还有的被干预者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不信任,不认为他们能够帮助到自己。针对上述表现,通过科普宣传、心理教育等手段,增加被干预者对心理危机反应、干预过程和干预团队的了解,往往可以快速消除阻抗,提高被干预者接受帮助的心理动力指数。

第三种阻抗来源是自我防御。这种情况在职业人群中出现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群众,比如像公安民警、部队战士等救援人员受社会角色所限,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各种恐惧、焦虑、失眠等反应,觉得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才会有的反应,是弱者的象征,所以非常排斥干预者的帮助。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进行深度的心理破冰,要向其说明这是每个被干预者(不论是普通群众还是救援人员)作为鲜活个体的普遍反应,指出不进行心理干预可能会有的后果,同时强调干预团队的危机干预技术可以快速帮助他们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能达到提高被干预者接受帮助的动力指数,最终顺利完成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目的。

三、干预者心理动力激活策略

在进入危机现场之前或者初期,干预者没有接触到被干预人群,需要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对心理刺激源、心理刺激强度做出评估。也就是说,干预者需要对自身心理状态的变化保持较高的敏感度,这也是构建现场心理动力模型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在走进干预现场后,干预者要用心观察、体验和评估各类危机现场,感受现场给被干预者造成心理影响的刺激源。比如,我们团队在针对湖北监利沉船救援官兵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会尽可能去到官兵所有的驻守地点或者救援地点,了解心理刺激源,并评估其对被干预者产生的心理刺激强度。

干预者完全浸入整个危机现场后,其心理动力指数会随时间、精力等因素发生变化。当个别现场干预者或干预团队心理动力不足时,就需要团队领导者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及时调整干预方案,激活干预者或干预团队的心理动力。

最常见的心理动力指数下降的情况是,干预者长时间在高压下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导致心力交瘁,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暂时停止工作,获得团队支持,团队领导者也需要对其开展一对一的督导,帮助干预者恢复应有的工作状态。

对于现场工作经验相对较少的干预者或新手而言,往往还会在工作中充满担忧和焦虑的情绪,对自己缺乏信心,担心自己会做得不够好,被危机现场的高应激状态所影响,导致心理动力明显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团队领导者最好为其安排难度适中的工作,并针对工作内容给予针对性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进行专业层面的督导,随着成功体验的不断积累,这类干预者的心理动力指数会很快得到提升。

此外,危机事件中遇到的情况还可能触发干预者自身的生活经历,也就是干预者的“扳机点”。危机现场无法避免的是面对生命的丧失,如果干预者之前的哀伤没有处理好,就可能会引发其“触景生情”。这种状态对被干预者及干预者都是不利的,需要给予干预者及时的督导。这也提醒我们,在危机干预团队组建过程中,对干预团队成员进行全面评估也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