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
“筒子楼”,就是那种楼道中间有着长长的走廊,走廊两边有一个接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单间,卫生间和厕所在楼道的尽头供大家公用的那种房子。每家每户从国家那里分到一间,两三代好几口人住在一起。“筒子楼”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是中国那个年代住房紧张的产物。曾经有无数的中国人在筒子楼里结婚生子,上演了自己的人生悲喜剧。
【修建“筒子楼”的缘起】
1957年,建筑师倪欣木主张“降低标准,先解决市民住房难”
那个时代,工商业的复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大量人口拥入济南,而百废待兴的济南又一时无力修建充足的住宅。在一份1957年济南市政协委员倪欣木的发言材料中,这样写道:“近年来……居住建筑事业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中心环节。为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全国各地已普遍采用住宅的标准设计。但目前的标准设计标准高、面积大、类型少,不能满足广大职工的使用要求,从而造成分配上的困难和使用上的不合理。例如,几户合用一个厨房,几代人同住一室等情况。为此建议省里的领导,利用我省下半年设计力量有余的机会,编制几套适合于我省各地区使用的小面积住宅的标准设计,类型可分为二层普通住宅和简易平房住宅……”
倪欣木先生为著名建筑设计师,建于1954年、被列为省级优秀建筑的山东师范大学校内文化楼,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从倪欣木的发言可知,当时住房紧张状况是比较突出的,因而,连身为建筑师的他都主张降低标准、先解决市民住房困难的问题。他所提倡的“二层普通住宅”,或许就是最初的“筒子楼”。
【“筒子楼”里的另类幸福】
凭着一间“筒子楼”里的蜗居“矮丑矬”将“班花”娶回家
“我小时候,就住在大明湖边的红砖筒子楼里,那是我爸爸单位分的房子。虽然楼道里整天烟熏火燎的,早上起来还得排队上厕所,可那时候,能住楼房的人是很有优越感的。从我们楼上往北能看到大明湖,往南能看到那些平房院子里的人的活动。这种优越感或许就来自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吧。其实,我们住的房子一点也不比平房面积大。”在省城一中学任教的宋老师说,他住的筒子楼几年前拆迁,现在已经变成了大明湖新区中的一块水面。不过,他挺怀念当时的岁月,满筒子楼的住家都挺和睦,到邻居家写作业或蹭顿饭吃是经常的事。(2012年6月26日《生活日报》,记者王倩)
对于一家子来说,住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很拥挤。由于面积有限,整个楼道里塞满了无处堆放的杂物,走廊的灯泡发出昏黄的光,一进楼道总能闻到煤油和说不清的味儿,四周一片黑黢黢。
几十口用一间厕所,平时想洗澡都不行。厕所公有,厨房公用,下水道堵塞,臭水倒灌,用煤炉做饭,你家今天吃了二两肉,我明天就去做鱼。筒子楼里没有隐私,听着邻居家的吵架声做着自己家的事,筒子楼的生活多少显得有点无奈。
“筒子楼”就像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爷爷,你烧的开水开了!”说话的同时,邻居顺手就会从炉子上帮你把壶提下来。“大姐啊,你家这菜炒得真香啊!”“馋啦?一会儿到我屋里来,添双筷子就成。”“那我不客气啦,待会儿就过来!”走廊里,这样的对话随时会响起。
整个楼道在做饭时间都被葱花味、锅碗瓢盆的声响充满,有一种快乐安宁的氛围将人包围,让你感觉自己处在一个融洽的大家庭里。哪家有婚丧嫁娶,别家都会随礼帮忙,遇到难处,还会给你实实在在的精神宽慰。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狭小的“筒子楼”里上演的一出出令人感怀的事儿,永远地留在一代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