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商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南风之薰兮

一、史前的四大发明

最早的中国商业行为,产生于何时,一直令中国经济史学家感到茫然,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可信的史料。一般的观点认为,中国商业的起源与史前时期的四大发明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史前四大发明是中国商业兴起的起搏器。

在距今1万年以前,是一个以弱肉强食为法则的时代。那时人类居住的是天然洞穴,穿的是树叶兽皮,吃的是野果野兽,过着衣皮带茭、茹毛饮血的生活。

这里的“衣皮带茭”一词源于《墨子》一段话中的一个词汇,这段话全文的意思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意思是:

古代的人民不知道做衣服的时候,穿著兽皮,围著草索,冬天不轻便又不温暖,夏天不轻便又不凉爽。圣王认为这样不符合人情,所以开始教女子治丝麻、织布匹,以它作人的衣服。制造衣服的法则是:冬天穿生丝麻制的中衣,只求其轻便而温暖,夏天穿葛制的中衣,只求其轻便而凉爽,仅此而已。所以圣人制作衣服只图身体合适、肌肤舒适就够了,并不是夸耀耳目、炫动愚民。原文为: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凊。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故作诲妇人治丝麻,捆布绢,以为民衣。为衣服之法: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暖;夏则絺綌之中,足以为轻且凊,谨此则止。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

茭,一般指蔬菜类植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喂牲口的草”。

据此,“衣皮带茭”的意思就是:穿著兽皮,围著稻草。一句话就是穿兽皮、围草裙。

这里的“茹毛饮血”一词源于《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茹毛饮血,是我们这些后来的文明人对先人生活习性的形容,它是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情景。

那时的人的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能够找到一个食物充足的领地,来一顿以野生动物的肉为主的丰盛的晚餐。他们在用石头砸死野兽的过程中发现,具有尖利锋口的石头容易把野兽砸伤或砸死,并且可以用这些带有锋利缺口的石头可以很快地将野兽的皮毛剥离,于是就把这样的石块收集起来,这些石块便成为了最初的人类使用的原始工具。在这样的社会里,由于人类的工具落后导致物质极度匮乏,社会根本没有可供交换的物资,商业更是无从谈起。到了距今1万年的时期,人类不仅能够对石块进行切片、钻孔、开槽和整形等磨制加工,而且开始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活动,同时,钻木取火的发明使得制造日用的陶器成为可能。因此,石器工具的磨制、火的利用、农业技术和陶器烧制,是史前时期人类的四大发明。

石器工具的制造使人从动物变成人,火的利用使人拥有了文明的曙光,农业的发明使人摆脱了完全受制自然的约束,陶器的烧制激发起了人类对于新生活的追求。而农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分工,这次分工使人类出现了专事农业的群体,人类从此可以通过种植和养殖人为地定期获得食物。

当人类拥有了获得稳定食物来源的技术后,便从山洞、树巢里走出来,开始寻找适于农业种植并有水源的平原,为了获得固定的水源,人类一般在湖边或河边构筑房舍,房舍的建筑往往是成片的圆形半穴居房舍,在这些房舍的中央地带一般还有举行公共祭祀活动的场所。部落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主动寻求利益分配和利益保护的文明时代,从此,人类彻底摆脱了洞居、穴居生活,而开始了文明历史,中国人一直引以为自豪的5000年文明历史,就是从这时开始起算的。

那时的农业还处于所谓“刀耕火种”的阶段。“斫木为耜,揉木为耒”中的“耒”和“耜”都是农具。“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今天的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耒耜的发明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

那时的农耕一般情形是:一群人聚合在一起,砍倒并放火烧掉地面上的植物,随便把种子撒到地里,靠草木灰和土壤中原有的肥力生长发育。一块土地的肥力耗尽,就移到另一块土地上重复以上的耕作。

这样的农耕自然不可能生产出剩余的粮食,也就缺乏用于交换的物资,因此,在那时,商业是不存在的。

商业的兴起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分工——农业与手工业分离的产物。农业的出现消除了生存上的后顾之忧,部落里的人口日渐增长,部落所需要的食物数量也随着水涨船高起来。新生的人口压力又对农业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了迫切的要求,而欲扩大农业的规模,一来依靠发明新的农具,如前所述的耒、耜,同时,还需要生产和改进这些农具的心灵手巧的人,他们发挥自己在生产和改进农具方面的一技之长,不断生产、改良出新的、适手的农具,逐渐这些人便成为了专心制造工具和发明新的工具和用器的专事手工业生产的工匠。于是,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技术发明与器物制作的工匠(手工业者),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农耕者司田、渔猎者司狩、游牧者司畜、巧工者司用的社会分工逐渐明确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样一来,随着这种分工协作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个行业所生产出来的社会财富的数量和种类也较之从前有了极大的提高和增加,于是,在各个部落中便出现了许多已经超过本聚落人民需要的剩余产品,这些剩余产品激发了一些手工业者欲用剩余产品来换取他们部落或者个人需要,但自己的部落又无法或者不会生产,而其他部落能够生产的产品的欲望,这种各部落之间相互的产品交换行为,揭开了商业的序幕。比如,制作陶器的工匠生产出了陶罐、陶碗,可是他所在部落没有人需要陶器,可他家里又已经快没有粮食了,眼看着全家老小就要断顿。于是,陶工只好自己背着自己生产的陶罐、陶碗,离开居住的地方,到更远一点的地方看看能否交换到自己家里急需的粮食。他来到一个部落,那个部落虽然有剩余的粮食现在并不需要陶罐、陶碗这些产品,他们需要麻布,陶工只得背着自己的陶罐、陶碗到别处碰碰运气。他又来到另一个部落,他们虽然需要陶罐、陶碗,但他们只有自己生产的麻布,而没有粮食,陶工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换不到粮食,他的一家就要饿死。就在十分沮丧的陶工万念俱灰之际,突然他的脑海中一亮,前一个部落的人不正好需要麻布吗?他立刻与需要陶罐、陶碗的部落商量,用自己的陶罐交换了麻布,而后,背着这些用陶罐、陶碗交换来的麻布回到需要麻布的部落,换到了粮食。

但是,这种物物交换的行为并不是商业行为。真正的商业不是由生产者与需要者直接见面的交换产品,它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才能形成:交换日益频繁,交换地域不断扩大,产销不可能直接见面,需要有一些人从生产行业游离出来专门从事买进卖出,组织交换。这样的卖出买进、从事交换的行为,才是商业行为。一般的交换行为,出现于夏朝,甚至更早,但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商业,并且有了专门从事这种行业的人——商人,则是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