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省官不如省事”——散议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教训

王安石变法差不多要算为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一个历史事件了,凡是后世倡导改革的时候,这段往事就会被记起,或叹其失败之凄壮,或言其改革之锐勇。其失败的教训理所当然是人们谈论的一个话题,只是,说来说去,似乎话还没有说完,在我看来,也许真正的教训还没有被人们找出来,所以不妨在这里再啰嗦两句。

王安石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宋朝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交集,国贫民穷的境地,冗官、冗兵与冗费像三座大山压在政府的头上,政府机构层叠设置,官吏越加越多,整个政府毫无效率可言。而作为政府军主力的中央军,由于北方契丹人和党项人的压力,虽然逐年扩充,但百万之众面对总计不过十数万人的敌人,却屡战屡败。每年的行政费用、军费开支和被迫交纳给辽与西夏的岁币,使得国库空虚,民穷财尽,农民的负担比之唐朝重了七八倍不止。不改革,国家已经没有出路了。

然而,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王安石之前,不仅改革的设想屡见,而且范仲淹等人也曾着手实行,但结果却不了了之。宋朝优待读书人,鼓吹文治精神的开国之策,演变出一个不断自我膨胀的文官体系。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门框低,而且凡屡试不第的废物,都可以参加“特奏名”考试,在那里,曾经发生过只写了“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就录取进士的千古奇闻。只要踏入仕途,面前似乎只有加薪和升迁的美景,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只要不妄想出谋划策建立奇功伟业,自然会凭着资历熬上去(苏轼有诗言道:“但愿生儿愚且直,无灾无害到公卿。”),升迁慢就等于是惩罚,这种只奖不罚的“干部政策”,使得赵匡胤的“养士”变成了“养官”,虽然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宋朝内部的稳定,但越付越高的成本,却也让赵家的子孙捉襟见肘地犯难,眼见得庞大的官僚队伍不仅吃空了国库,而且使整个国家在两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压迫下反倒陷入过度的低效率的状态。更可怕的是,这个庞大的文官体系几乎是自发地抵制任何改革的企图,范仲淹等人发起的“庆历新政”,与其说败在什么大地主阶级的手里,不如说是毁在朝野官僚众口铄金的群嘴和台下乱踢的乱脚上。

王安石虽说人称拗相公,但他的改革实际上却乖巧得很,无论动作怎么大,却尽量避免触动文官体系的利益,面对财政的困难,他的思路是开源而非节流。在他看来,只要找到足够的钱,那么就可以养活这些文官以及庞大的军队,朝廷的危机也就自然消除了。所以他的机构改革,只是着眼理顺权力关系,并不在意精简人员。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变法失败了。显然,对于已经过惯了太平日子的官老爷来说,哪怕一点轻微的改变,也会引起他们的不安,不安就要反对。变法过程中大幅度的官制调整,衙门合并,很容易使那些安于现状的人们感到不安,生怕在这频繁的变动中失去了位置,在王安石变法的群起而攻击中,自然也有这些人的声音。守旧势力的反对自然是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导致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却是在总体设计上的技术障碍。

我们知道,对于传统的中国而言,官僚体系虽然发达,但技术手段却相当有限,信息不仅难以通畅而且还有被完全遮蔽的可能,制度从来都难以穷尽每一个细节,必须靠人为的努力来弥补制度的不足,而传统社会这种状况就更加突出。对于官吏相衔的行政网络来说,所有的行政环节和手续,都被理所当然地视为牟取制度外好处的机会(极少数清官除外),那些没有多少官方法定收入的吏员尤其如此。环节越多,手续越烦,他们上下其手的机会也就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官僚体系自身就存在着寻求制度外利益的机制,在王朝的框架内,无论多么清明的政治设计,都不可能完全消除这种机制。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措施,设计不能说不精妙,如果真能实行其目标,确实能改善朝廷的状况,尤其是财政和国防。但是,“保甲”“免役”和“青苗”诸法,本身就要求官府的大力度参与,尤其是保甲和青苗法,一个要求官府将农村原有的村社结构重新改观,一个则需要官府定期放贷收贷,均将官府的触角直接伸到了每个农户。在当时的情景下,由于农民对于政治的习惯性冷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实际上不可能真正了解变法的意义,甚至对于其内容也往往是一盆糨糊(变法的设计者就不主张农民了解这一切),所以基本上只能任由官府摆布,所谓变法在农村,给了官吏摆布农民、上下其手借机聚敛的一个最合适的借口和堂而皇之的理由。很多地方实行青苗法,真正春天需要贷款播种的农民得不到“青苗钱”,而那些不需要贷款的殷实农户,反而被强迫接受,秋天则以高于法定利率的数额逼勒还贷,一个原本惠农意义的“新政”,结果却成了地道的扰民之举。同样,在保甲法和免役法的推行过程中,类似的扰民行为也司空见惯。当时司马光等人对变法的批评,其实主要集中在扰民和聚敛上,实际上并非一点道理没有。将司马光视为大地主阶级的代表一棍子打死,其实有失公允,至少在那个时代,他应该算是一个富有士大夫责任感的人,只是,他只看到了新政之弊,过于看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王安石变法虽然暂时改善了朝廷的财政状况,但却难以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迅速增加的财政收入,不仅有竭泽而鱼之嫌,而且扰乱了农村的社会秩序,极大地加剧了朝野、官民的紧张,所以不可能顺利推行下去。但是,变法失败后,一部分道德感很差的官员意识到了新法对他们的莫大好处,结果后来的朝廷上,不断地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新旧政的拉锯闹剧,直到北宋灭亡。历史学家公认,后来的新政已经完全变了质,成为搜刮民财的灾难。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场技术上存在问题的改革,是很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变成自我渔利的机会的。

在西晋王朝建立之初,晋武帝司马炎一度曾经想过有所作为,想要精简机构,淘汰冗官,算是西晋的功臣荀勖却一盆冷水浇过去,言道:省官不如省事。无论荀勖其人在历史上多么地不堪,但他的这句话却是有道理的,当面对一个素质低下效率不高的官僚体系,却又离不开它的时候,要想改革只能循着“省事”的路径,什么时候国家的“官情”变了,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变招。如此,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凡是国家和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政治往往会以“无为”的面目出现,因为只有尽可能地不生事,简化行政程序,才能真正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明代中叶张居正赋税改革,实行“一条鞭法”,从税额上来看,百姓负担是加重了,但改革却很顺利,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手续简便,项目单一,减少了官吏上下其手的机会,所以百姓负担实际上并没有增加,所以推行顺利。的确,省事比省官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