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我教育
与人相处须学会自我教育,
尤其要强迫自己心甘情愿的去包容和原谅仇敌,
以此刻骨铭心来“改造”自己。
1995年
11月1日—11月15日
精华语录
让心清净,才能发掘内在财富。
做人要有人格,只要与人有利就仗义执言,平时就要培养这种道德勇气。
禅是幽默、是大自然、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苦恼令人不自在,皆因六识的感受,若能做到“不知道”,世界会很美好。
不要小视一滴水,因它是四海之源;不要轻视一句话,因它可能伤害别人;不要轻视一个念头,因无边罪业可能因此而起。
只要能忍常人不能忍的委屈,自然就可以抵抗挫折。
不管在哪个角落、团体或社会,能包容一如,肯发心度众就是菩萨。
凡事不要只注重现实,历史在人生阅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懒惰改成精进,就是修行;嗔恨、恶口改成慈悲、赞美就是修行;易怒不满改成忍辱包容就是修行。
面对困境,只要有真心、有愿力、存真诚,就会有不可思议、迎刃而解的方法。
掌声与感动是无价的,因心意无价,表达的价值也难以衡量。
对自己的人生不要太挂念,多挂念别人一点,少执著自己一点。
十一月 一日 星期三
上午八时前往荣总做身体检查,这是我出院半年来第一次复检,检查项目有:心脏超音波核子扫描、心电图扫描、二十四小时心电图记录等。
由“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主办,台北市政府新闻处、林荣三文化公益基金会、财团法人杨塘海文化慈善基金会、“中国广播公司”、张老师文化公司协办的“把心找回来”系列之二——“时时乐清贫,处处简朴心”活动,下午一时,在台北道场会议厅举行记者会。由我和李钟桂女士共同主持,到场者除各报社、电台、电视等记者先生小姐外,还有“中广爱心园”执行长陈龙发、林荣三基金会执行长胥山春、新环境基金会董事柴松林、佛光大学校长龚鹏程等贵宾。
经云:“佛法无量意,一以净为本”,故我们要先清净心灵;心若不清净,就找不回来,如果心不在了,心中的净土世界便不存在了。因此,台湾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选举,而是必须把心找回来,让心清净,才能发掘内在财富。
据联合国的一项统计,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是澳洲。澳洲人民生活简朴,居住房子不很宽大,物质享受也不如台湾,但拥有的森林、河流、草原、空气、阳光、公园却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这些都是未来子孙可以拥有的财富,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澳洲精神上的丰富。
真正的财富是共有共享的,不是个人的。我们居住在台湾,共同享有台湾,如同体与共生,除了要把心找回来之外,还要净化我们的心、我们的环境,用公德心来做环保,保存我们的资源财富。
李钟桂女士在致辞时表示,台湾现在生活富裕,人人忙于享受,被名利捆绑过紧,反而失去了自由的精神空间,所以借由和佛光会合办“把心找回来”的活动,就是希望唤起大众爱惜生命、重视环保、拒绝诱惑。希望大家能重新调整生活,共同推动这项新生活运动。
此次活动将于十一月起在全省展开,并将十一月及十二月订为“清贫月”,计划以全省十六场系列讲座、大型园游会和环保净山运动来传达“知足、不贪、简朴”的清贫生活文化理念,呼吁大众共同找回简朴心。
龚鹏程校长说,当代社会基本上比从前进步富裕,如交通的方便、衣着的华丽、物质的提升,但相对的付出不少代价,像治安的缺失、环保的破坏、空气的污浊、人际关系的疏离。而社会繁荣则是靠不断的占有资源、刺激消费、开发而达成的。我们的资源不是无穷尽的,不能无限的扩大、无限的开发,更不要为了刺激消费而鼓励生产,要懂得惜缘惜福。借此净化人心运动,让大家能广泛思考,重新检查我们的生活方式,回归到简朴的生活。
“中广爱心园”执行长陈龙发表示,“中广爱心园”推广爱心工作,已有十多年历史,这次协办此活动,希望将简朴的理念,推广到社会每个角落,再由家家户户,将不用的东西提供出来,成立跳蚤市场来互换所需,既不浪费又可达成环保,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新环境基金会董事柴松林先生推行净化选举运动已迈入第四年,实在是个有心人。他表示台湾由于过分自我膨胀,造成个人富裕、公众贫穷的社会,吃得越来越好,但制造的垃圾,足够一个贫穷国家生活所需。日本去年平均每人买二十七本书,大陆平均每人买二点二本书,台湾平均每人买零点七本书,可见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下,精神反而贫穷。希望清贫的思想,能在社会各阶层造成一种运动,来改造日益趋向物化的功利社会!
“清贫”与“简朴”原本就在我们心中深处,在推行把“心”找回来之际,别忘了还有清贫与简朴。
十一月 二日 星期四
最近台湾社会不仅混乱,且不幸事件一再发生,如台中威尔康大火、圆山大饭店起火、大统百货公司火灾,昨天嘉义嘉年华饭店又失火,让人看得心里很难受。天灾人祸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如何化解暴戾之气,还给大众一个祥和的社会,是每一阶层人士都要共同努力的,但愿社会大众都能有这一方面的共识。
昨晚深夜二时醒来,忍不住去察看大楼周遭的防火及逃生设备。今天早上会报时,特叮咛嘱咐台北道场的徒众,居住在高楼,安全逃生不可不注意,要随时随地提高警觉,这是常识也是责任。
报上有一则关于“现代监视”设备的报导——
使用电话时听到沙沙声或杂音,很多人都会怀疑电话是不是被窃听了,尤其是一些敏感的重要人物或做贼心虚的人。据专卖窃听器或隐藏式摄影机的业者表示,那已是落伍的器材了,先进的电子式电话窃听器以无线感应并自动二十四小时录音,根本没法察觉。
而买窃听器的客户,大部分是怀疑先生有外遇的太太及不信任员工的老板,用来控制人才外流或商业机密外泄。窃听器的种类很多,有一种叫“隔墙听”,可以听到员工与员工私下的谈话。更有各式各样的伪装型窃听器,如:插座式窃听器、钢笔型窃听器、计算机型窃听器。
光录下声音不稀奇,以现代科技要在别人不知不觉中录影也不是难事,如一种迷你超薄摄影机针孔镜头,伪装于图画、镜子、皮包、皮箱、芳香剂、紧急照明上,可在三百公尺外接收发射器无线传送录影、录音;还有一种镜头只有三厘米的针孔镜头摄影机,常伪装在天花板、木板及墙壁。
据业者表示,其实东西本身并没有好坏,主要是看使用者是好人还是坏人。曾有调查人员以芳香剂内藏摄影机,把在公厕内交易贩毒的情形,完完整整的录影下来;但若用在老板手上,那么员工在厕所内讲话也要当心;当然还会有一些不肖之徒,用在非法的勾当上。
还有一种打火机型的照相机,用在秘密拍照存证,很难被发觉;对无法接近的目标物,也有一种长距离监视望远镜,连三公里外的车牌号码,也可以轻易读取。
除此之外,还有大哥大截听器、反窃听监录器……
这一则报导,看得让人觉得很没有安全感,随身的小东西都可以录音、录影,还有什么隐私可言?“君子不欺暗室”,古有明训。
十一月 三日 星期五
从上午十时起,为“中视”“星云说”节目录影,到下午四时,共录了五十集,部分内容如下——
在娑婆世界中,只要具有慈悲心、善良心,就如同污泥中的莲花,有其可贵之处,这也是做人的根本。
做人要有人格,只要与人有利就仗义执言,平时就要培养这种道德勇气。
一个人一天中至少要忏悔一至三次,因忏悔的法水可以洗涤一切恶念,能反省忏悔者,必能进德。
听闻佛法真理后,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如牛反刍。肯思考真理,才能增加慧解。
凡事没有精进的因,如何有好结果?要撷取成功之果,不可忽略播种的因。
生死轮转如时钟,没有停止。要离开生死轮回必须涅槃,从世间生死到出世涅槃,不外要修行。
苦恼令人不自在,皆因六识的感受,若能做到“不知道”,世界会很美好。
人要勤劳工作,如钻木将火引出来,中途不可懈怠,懈怠如魔常破坏我们的发心与愿力。
弹琴先调音,写文章须润笔,人不仅要调伏外境,更要调伏“心”,而调心最简便的方法,不外禅坐。
“慈悲喜舍”是:不仅拔除他人的痛苦,并不求报答的给予无限欢喜、快乐。
对他人的闲言闲语,不要不经思维就相信了,好未必就好,不好未必就不好,凡事只要尽心,就算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在修行道上,只要正心诚意,发广大心,行菩萨道,日久自会有消息。
自己健全,不妨害别人,能在烦恼中修行,更能受人尊敬。
世间上最可怕的是无明,善心生善法,恶心生恶法,我们要让内在清净,让光明智慧的心显露,才是断苦之本。
布施时觉得有布施,即对回报有所求,便会很苦;布施而不觉得有布施,才会快乐。
不要小视一滴水,因它是四海之源;不要轻视一句话,因它可能伤害别人;不要轻视一个念头,因无边罪业可能因此而起。
一个人天天闻法,但不切实修行,不慈悲、不持戒、不忍辱,如同没有佛法一样。
只要能忍常人不能忍的委屈,自然就可以抵抗挫折。
小小的布施可感大果报、大利益,语言布施、微笑布施、技能布施,能布施者即是富有的人。
晚七时三十分,前往北投安国寺,和北投、士林地区的信徒及佛光会员们座谈。
十一月 四日 星期六
应大专佛学社的请求,今在海会堂将《禅藏》分赠给台湾大专院校的佛学社。
青年是台湾栋梁,看青年就可以知道台湾有没有希望,任何团体也是一样,我很欢喜将《禅藏》赠给青年学子们。
《禅藏》是佛光大藏经里,十六藏中的一藏,不但有佛学的哲理,更有文学的美,很适合现代人做为提升心灵的文选,不同于一般不易深入的经典。
赠书典礼圆满后,就同学们的发问,回答如下——
禅非佛教专有,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禅如画,可以美化环境;如盐,可以促进食欲;如花,让人欣赏;如胭脂,让人亮丽;禅是幽默、是大自然、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古德参禅,重在明心见性,而不在意是否成佛,因心外的知识并不重要,内心的悟道知识不能没有。“悟”的境界是心中呈现另一个无量无边、光明解脱的世界,在时间上,过往的事都会一一浮现,在空间上,很远很远的事都会向我们集中。已悟者的观念思想,不同于一般人。
学佛并非只有出家一条路或只有念佛一个法门而已。学佛要先求福,才会有福德因缘,更何况三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要往积极面、光明面去发展。不开悟不住山、不破参不闭关,在还没有破除自我烦恼时,都不是住山或闭关的时机。青年学佛绝非整天只知闭眼、念佛、住深山,要发菩萨心,行菩萨道。自己未度,先度他人是菩萨发心,更是中国大乘佛教的精神。
青年们因亲近的道场不同,而造成有宗派的情结,这都是过去的陋习,很希望这一代的青年,大家要融和在一起,到社团来,只有一个佛陀,没有其他派别。
不管在哪个角落、团体或社会,能包容一如,肯发心度众就是菩萨。
要强化自己的生命力,把别人的罣碍看得很重,体会他人的感觉,也是一种生命的扩大。
面对逆境,忍一句话、忍一句责备、忍一次难堪、忍一次奚落,“忍”即是智慧、勤劳,其潜力是无限的,因忍具有莫大的力量。
十一月 五日 星期日
上午九时,搭机往台南,于台南讲堂十一楼,主持“佛光缘台南美术馆”的开幕典礼。由我和林金悔先生、台南美术馆董事长王大进先生、大木装潢公司负责人彭伯平先生等人共同剪彩。
佛光缘台南美术馆的规划,分有典藏展示区、邀展区、特展区,可展出现代书画五千件,文物三万余件。日后此场地可长年提供南部艺术工作者申请展览及办理各种艺术研习班。
今起美术馆已正式展出“明清书画展”及手工艺品,其附设的“滴水坊”(喝茶小憩的场所)也开始服务大众,希望在艺术古都的台南,也能带动佛教徒一起来欣赏。
下午四时,由台南回台北。闻普门寺正举行大悲忏法会,随缘前往讲说。
世界上最美丽的人是观世音,最慈悲的人也是观世音,而拜大悲忏就是以观音为主,如何加深对观世音菩萨的认识及对观音慈悲法门的了解?我从小礼拜观世音菩萨,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感受最深。而世界也无处不是观世音,我常在面对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时礼拜观世音菩萨,因我深信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方便示现,更何况佛佛道同,光光无碍。
如何拜观音?学观音?
1.要能做观世音,观看、观听社会上有什么声音?山河大地有什么声音?自己内心里有什么声音?吵架声?怨恨声?不好的声音?如何去改变这种声音?能与观世音菩萨一样寻声救苦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尽力去协助一些需要救助的人们,为其解决困难,分担其忧苦,就是观世音菩萨。进而自净其意,将心清净以后,则所见的每一个人都是观世音菩萨。
2.要能做观自在,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观照一切事情自在不自在?有的人虽有钱,但却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看到喜欢的人不自在,看到不喜欢的人也不自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不满的事、不悦的物、不喜的声音、事情都不自在。要如何自在?不外拜大悲忏学观世音菩萨的自在,看世间、看众生、看事物都要自在,且从内心自在做起,因自己就是观自在,当然就能自在,学佛要学自己,学得很自在。
3.要能够施无畏,“施无畏”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种称号,观音以他的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布施信众不要恐惧,在应世上得以无畏,而救苦救难。
除此之外,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还有正法明如来、南海大士、大慈菩萨、圆通大士、大悲圣者、莲华士、圣中佛、白衣大士等。
愿观世音菩萨加被每一位来参加大悲忏法会的信众,都能够做观世音,能自在且具大无畏。
十一月 六日 星期一
台北道场除了具有寺院设备外,另有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佛光山净土文教基金会、佛光大学、佛光缘美术馆、《普门》杂志社、佛光出版社等各单位,故来往洽谈事务的信徒和各别分院的徒众很多,台北道场俨然是一个小型的佛光山。
在台北市区外的徒众,每次到台北道场,都会到宗务堂来向我销假,随缘就大家的请示,给予原则性指导,但还是以“师徒时间”的小参为重,今和徒众谈到在寺院道场,领了常住一份工作,就要——
1.尊重历史:历史是生命的延长,不尊重历史的人,生命很短暂,没有过去的人,如何有未来?佛教讲究的是法脉源流,故我们要重视历史,对佛陀的历史一定要知道,对佛光山的历史一定要知道,对师承的历史也要知道,尤其是开山近三十年来,佛光山历史如何,更要知道。
像宜兰仁爱之家,有一块天主教立的碑,至今都没有拆除,因这块碑有历史性,我们要尊重它历史上的生命。徒众在职位调动时,不管任何工作,不要一上任马上就大兴改革,要先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再依需要给予革新,凡事不要只注重现实,历史在人生阅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分工合作:佛光山的事业成就,其秘诀在于集体创作,也就是分工合作。为工作运作方便,在职务上有主管属下之分,但工作的“价值”是不分轻重的。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职务都不可忽略,它们都是事情是否成功的要素。彼此要互相协助,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才可能成功。凡事不怕烦,在分工合作中集思广益,才能创造出历史性的事业。
3.开源节流:常住接待大众要有供养心,但不可乱买浪费,每一个别分院大众要体会开山建寺的辛苦。道场落成后五年,就要有能力去协助其他别分院的开山,以减轻本山负担。
佛法要兴隆需有经济观念,也就是要有数字观念,合理的开源之道很重要,因它是储备道粮的根本。与信徒往来,佛法比化缘重要,我一生看到信徒的第一个念头,便是给对方佛法让他欢喜。信徒的财富是佛法的资源,不可滥用。
4.修学读书:除弘法利生之外,对自我的修行读书,须订一套办法。“修”即是改造,除修行外,还要自我改造,光“修行”而不“改造”是没有用的,因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改造我们自己。懒惰改成精进,就是修行;嗔恨、恶口改成慈悲、赞美就是修行;易怒不满改成忍辱包容就是修行。培养道念、净化自己、发心作务、忠于常住、耐烦度众、能包容别人的过失、不念旧恶、体恤弱小者,都是修行。只要用心,在我们四周环境的人、事、物、地都是修行的好对象。
十一月 七日 星期二
上午九时,在禅堂录制台视“星云说喻”节目,部分内容为——
僧众出家后,孝顺别人的父母,就像是孝顺自己的父母,愿将天下父母都视为我们的父母。给人一点喜舍布施,可以得到无限法喜。
随缘的一句好话、一个招呼、一个笑容,都会有缘分,只要有结缘,就会有无限未来。与人共处,不要忘记要广结善缘。
面对困境,只要有真心、有愿力、存真诚,就会有不可思议、迎刃而解的方法,因发心就是力量,会有无限功德。
人一达到心愿就不会再有妄想,教育像看病,要懂得对症下药,强硬的不准,不如柔性的给予。维护对方的尊严,给人方便,给人一点助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对不明白真相的事情,不要信口开河,须留点口德,不要太刺激人。修行之人,重在修口,尤其私下谈话更应注意口德。
佛门讲究接心、印心,如能心心相印,自然就不会有隔阂,在和谐默契上自会增进。接心的方法很多:一杯茶的结缘、一本书的传阅、一封信的来往、一个意见的沟通、一个会心的微笑都可以接心。
佛陀不仅为父担棺、为母说法,更为姨母开放女众出家,是一位真理的体现者。其对社会人我的服务、亲友的照顾,都不落人后。佛教对社会各阶层,尤其是苦难的众生帮助最大,佛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信仰是出自本性,发乎自然,因缘到了自会成就,如成熟的果实,不摘也会自己掉下来,所以对信仰要尊重。
戒律上云“佛已制者不可更改,佛未制者不可增加”,但就时代需要,戒律并非不可改变,可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不同风俗、地域,依需要可以弹性调整,并非一定不可更改,不要忽略佛陀圆融、随机方便的精神。
掌声与感动是无价的,因感动的世界最美;心意是无价的,表达的价值也难以衡量。
对自己的人生不要太挂念,多挂念别人一点,少执著自己一点。人大部分是自私的,总认为自己重要,别人不重要。要纠正自己:大众第一,自己第二;朋友第一,自己第二。不要凡事只想到自己,多关心别人、体谅别人,才会有人缘。
红包金钱非万能,只有心才是万能的,世间上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金钱,信用、慈悲、信仰、友谊、关怀皆有无限价值,且是禁得起考验的。人生除金钱外,也有不少人是在赚欢喜、赚功德、赚快乐。
慈容将于明天前往西来寺就任,晚,道场住众以简便茶点欢送。
十一月 八日 星期三
服务于“佛光会中华总会”的工作人员,今开检讨会议,请我指导。就大家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
为让会务的推行更有效率,辅导法师的工作应该分工,如:
1.有专业专长者,多做些策划性工作。
2.对各分会很了解者,可代表总会,协助其需要。
3.开拓新的分会,并加强分会与分会间的联谊。
能如此规划工作内容,必能精简作业程序。
很多分会的第一任会长,是总会视其道德、忠贞、能力而任命。任期满时再由会员们选举产生下一届会长。如果会员人数过多可以分为一会、二会、三会……多几个会长,对会务、会员可以招呼得更周全。
对尚没有分会的区域,要经常举办家庭普照、朝山、座谈、佛学讲座等活动,以吸收会员。希望明年全省各乡镇皆有一个佛光会的分会。
“佛光会的意义?”“我参与佛光会的期望?”这是每一个在佛光会服务的干部人员,需深思、认识的问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范围,要有所报告、见解、建议,经常报告,对所见所闻所处理过的事件,就会有条理;也可以从报告中,检视错失的因果。
全世界最有水准的义工在台北道场。在“中华总会”服务的义工,很多是公司的老板、老板夫人、经理、主任,有些还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但到佛门来,本着修福、结缘、功德、欢喜的心态,为道场的庄严而打扫,为来访的信徒奉茶、行堂、服务。因此,对义工们的发心要常给予赞叹,并不忘做义工的义工。
在佛门工作除了注重师门伦理外,还要建立工作伦理,平常法务依戒腊的师门伦理,推行寺务则尊重工作伦理。并要树立“依法不依人”的法制制度,政策才能持久贯彻。
“出家”的另一个定义就是牺牲奉献,故不应向烦恼妥协,要用佛法来涤除世俗的观念,来降伏我们自己的“心”,把佛法的慈悲、忍耐、精进应用在生活上,不要做一个光头俗汉。
在道场范围内,除非是送客,否则要多走楼梯,少坐电梯,一方面是惜福,一方面也是运动。虽处在都市的高楼中,但内在的心灵仍要像处在深山似的闭关潜修。
人须懂得善解人意,尤其是为人属下,更要懂得揣摩主管的意思,并常提供讯息报告。对整个环境,若没有讯息作为了解的资料,久而久之,此单位就成了“化外之民”,无法与大团体相应。
感恩的心一生起来,就富有了,我一生有点小成就,皆归功于有感恩的心。
心不甘情不愿者不可能做好事情。人生活在希望里,有希望就有未来。
十一月 九日 星期四
普门寺的“妇女法座会”每星期聚会一次,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佛法的推展上,不可轻视。下午二时,在妇女法座会聚会时间,专程前往普门寺,和大家结缘开示。
“妇女法座”是我弘法过程中,最为关心的一项聚会。“法座”是指以法为中心的座谈会,也就是小型的讲座,由资深妇女,每十人组成一组,在座谈时,彼此述说法喜、夫妻相处之道、学佛心得及生活上的困难,如:帮忙找工作、介绍女佣等,还可以交换讯息、互补缺失、吸收新知,并因此而传递经验,成就一些优秀女众。
在南传国家,不准女众出家、不承认比丘尼,违背了佛陀的平等观念,女众在佛教史上,依经典记载,是有其地位的,像——
观音菩萨救苦救难,胜鬘夫人说一乘法,
天女散花鶖子惭愧,自在主妇乐善好施,
龙女成佛菩萨敬仰,摩耶圣母女中至尊,
妙慧童女发坚固愿,莲华色女神通第一,
大爱道女崇高圣德,摩登伽女出家证果,
大德鹿母布施第一,国母王妃亲见弥陀,
美女玉耶悔悟新生,末利夫人闻法证果,
贫女一灯福报无尽,孝女光目发愿度众,
大慈银色割乳救婴,耶输陀罗出家修道,
月上发心诸佛授记,婆罗门女问大乘法。
为何现代的人反而要推翻女众地位?佛门的男女众应是平等不分上下的。有理不在年高、不在男女,世间上如果没有女众,则万物不存在,这是女众了不起的地方。
中国佛教自有历史以来,寺院的功德善款皆是女众发心的,女众可以成就很多事业,且又不居功,最为难能可贵。希望参加“妇女法座会”的每一位妇女,都能效法观世音菩萨等人的精神,在佛教史上树立楷模。
晚餐后,和普门寺住众举行“师徒时间”——
在学道过程中,遇有难事、苦事、逆境时,要用欢喜心去化解,才是有佛法的人。
与人相处须学会自我教育,尤其要强迫自己心甘情愿的去包容和原谅仇敌,以此刻骨铭心来“改造”自己。
真理面前无权威,真理面前无大小。常以责备警惕的心态,来防范自己的过失。
任劳容易任怨难,在人际关系上不懂得任劳任怨者,不易成就事业。
有信心有道念者,比较有耐性。在佛门是以闻思修入三摩地,不接受他人的教导者,不会进步。
要将世间法变成佛法,必须经过修行,一个人做事方便不够(没有佛法)就会有困难。
人要懂得去发现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思想。
十一月 十日 星期五
徒众永勤的父亲钟来富老先生,日前往生,今专程前往新竹,为其上香诵经。
中午巡视新竹法宝寺、桃园讲堂及三重禅净中心,和徒众进行“师徒时间”,勉励大家——
1.要知苦恼惭愧:人不知苦恼就不会进步,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能,才能进入佛道。学道过程中,常会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境界,所以平常就要有忧患意识,并勤劳发心。昔印光大师自称为“常惭愧僧”,有不少大德自称“苦恼僧”,希望佛光山弟子也常将“苦恼”、“惭愧”当做座右铭。
2.要和谐惜因缘:人有缘分才会聚在一起,佛法的因缘,让大家从俗家到佛光山,要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因缘与宿世修来的善根,不要在袈裟下失去人身,那是很悲哀的。“你大我小,你好我坏,你对我错,你有我无”是群我关系相处之道的秘诀。为众生服务,不要官僚,常对信徒添油香,多一点赞美、招呼、关怀;与师兄弟相处要和谐,住持是代表常住领导道场,故要护持,和谐的气氛是寺院兴隆之道。
3.要谦虚守本分:佛法在恭敬中求,与人应对的语言、脸色、态度要谦虚,不可傲慢,因“我慢山高,法水不入”。自我做功过表,是否得罪人?是否亏欠人?要天天反省自己的错处,能找出百条自己的缺失,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出家人,若自己认为没有过失,就是没有佛法。谦虚本分之道不外:对他人要恭敬、礼貌、亲切、和蔼、互相体谅,彼此帮忙并老实修行。
4.要有道念发心:出家人受人尊重,非凭学问能力,而是凭道念发心,故要时常提醒自己是否有惭愧心、慈悲心,是否奉行五戒十善、四弘誓愿,举止言行是否与佛道相应,对弘法利生工作是否发心,要不断不时的自我提醒。
总之,我不喜欢也不忍心更不要我的徒弟被人批评毁谤,如果徒众对我恭敬孝顺,就要注意自己言行,不要让人来告状,如:性情不好、习惯不好、语言粗鲁、脸色不好等。学佛就是在改造自己,把信徒眼中不喜欢的这些言行改正,让别人称赞你们,讲你们的好话,这才叫孝顺。
也有不少人问道:我心目中的“爱徒”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我很重视徒众对常住的忠贞立场,除此之外,爱徒的必备条件为——
1.温驯服从,不计较不比较。
2.工作勤劳,表现具体成果。
3.懂得讨巧,散布欢喜气氛。
4.要有道气,树立自我形象。
十一月 十一日 星期六
今逢农历九月十九日,为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分别在普门寺与台北道场,为来参加观音法会的信众说话。
来参加观音法会的信徒与观世音菩萨都很有缘分,观世音菩萨现三十二应化身而为说法,大家都是此中的应机众。
在所有的修持法门中,与一般信众最相应的还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法门。平时除了称诵名号,礼诵《普门品》之外,修持方法还有——
1.如何做个观世音:要慈眼视众生,也就是说要做观世音菩萨,就要将眼根修好。看到不喜的、不悦的人或事,不要去瞪眼或翻白眼,要以慈眼去面对,有了慈眼就可以做观世音。除慈眼外还要耳根圆通,“闻”是对世间声音的接收,接收后要善听,不论是恶声、大声、怪声、吵声、骂声,都要像观世音菩萨化一切音声为梵音清净音,尤其要将别人对我们的恶言恶语听成是善意的赞美,如此便修成观世音菩萨“善听”的法门。
会讲话的人,都是讲一些让人听了欢喜的话,所以我们要学观世音菩萨多说柔软语、慈悲语、欢喜话、有佛法的话。
2.家庭中要有活观音:每一位女主人都是家庭中的观世音菩萨,其威仪姿态不仅美丽庄严且具有柔性言教。世间上也有很多美丽的女人被称为“妖精”,可见光是美丽,不能给人欢喜也没有用。美,是一种内在的德行,一种给人欢喜的感觉,所以女性在家庭中,要学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做菩萨的化身,将慈悲欢喜带给每一个人。
3.社会上观世音的形象:《普门品》云:“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在社会上工作,面对各种不同阶层的人士,要懂得随机说法。也就是说在族群间要做个观世音菩萨,必须具备与同事融和、摄受的性格,平常多赞美人,人际关系就会好,才能应其机,满其所求。
4.观音法门的管理法:每个人要会管理自己的家庭事业,要具有观世音菩萨的悲智双运,才能做好管理。有些人本身是好人,但不懂得做好事,虽具慈悲但不如法,则成了滥慈悲;有些人有智慧理性,但太执著则不合情理。观世音菩萨是大慈悲、大智慧的化身,慈悲中具有智慧,智慧里有慈悲,所以我们管理自己、管理家庭、管理事业,要学观世音菩萨不仅慈悲还要有智慧。
观世音菩萨常游于娑婆世界为众生说法,此“游”即逍遥自在的穿梭于社会、家庭、群我之间。能将《普门品》流入身心骨肉,即可得到观世音菩萨的自在,不要小看《普门品》,勤诵它可让我们受用无穷。
十一月 十二日 星期日
有位法师不久前曾宣布,要参加下个月的民意代表选举,不曾跟我打过招呼,就在文宣上表明我支持他,这种大事未取得当事者认可及教界的共识,实在有欠周详。
这一期的《僧伽》杂志,有一篇文章《奉劝出家人勿搞政治》,我颇有同感,可以作为参考,也可以教育信徒。我对政治的看法,依然是保持“问政不干治”的态度。全文如下——
几天前,有位法师突然宣称将参与年底民意代表选举,实在令人担忧。这是佛教两千五百年来,出家人参选民意代表的第一次,也是第一人,这并不是什么成就,值得沾沾自喜、引以为傲的,反倒是佛教堕落的开始。在此末学提出几点理由,供诸位大德法师参考。
1.僧格的沦丧:台湾恶质的选举文化,即使是在家人亦不敢领教。竞选期间,各方毫无禁制的诋毁谩骂,我出家人躲之唯恐不及,现在却自愿淌入,岂非自讨苦吃、自取其辱。政见场上恶斗如此,拉票动员之恶况更甚于此。激烈狂热的选战中,同是候选人的在家信众,不会再对你恭敬、谦让,没淌入选举前,他们称你师父,淌入后,那就别想了。这场选举下来,出家人历经对手的丑化,以及媒体恶意的修理之后,给人的观感再也不是脱俗超尘,而是俗不可耐的模样。我们何必为了政治权位和在家人争得头破血流,致令僧格扫地呢?
2.教内本各有各的政治立场,若不参选,则无纷争情事产生,一旦介入,则斗争分裂便起。这种情势一直演变下去,以后难保不会发生同选区中,有“两个和尚的战争”,甚至三个、四个和尚的战争,龙发堂的人也可能热闹登场,那就更有得瞧了,这么一来,就更无僧格可言了。从此不但僧众不能和合,在家居士也因各拥其主而分裂了。
3.成为有政治野心者的榜样:有政治企图心的人,就可以有样学样,平时多办大型的法会、讲座,猛打知名度,广揽信众,依此模式,径登政坛,在名利之外,更开权位之路。如此佛教就很难单纯,清浊亦难分辨了,真发心弘法利生的法师更多了一层障碍。你办讲座法会,俗人会怀疑地看待你——“说得头头是道,办得有声有色,谁知道你不是在为以后的竞选铺路?”从此法师难为了,有事没事信徒会缠着你说:“师父,为了众生,您要发大慈悲心,去竞选这个,竞选那个。”连信徒都糊涂了,都被误导了,什么是佛法,什么是社会伎俩,都分不清楚了。万一师父把持不住,便只好“恒顺众生”去了。以后,真发心的法师,路途更艰难,而有心的人从此却迈入了坦途。这怎会是佛教的成就呢?
4.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有些事情不是出家人理得来的。好比“火鸡肉是否应该开放进口?”你是赞同呢?还是反对呢?不管如何,出家人扯这些,根本没什么意义。好比“核四厂是否应该兴建?”你反对的话,就有人将会透过种种人情来包围你、软化你,再不听就打击你。你赞成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要咒你、骂你。令你进退两难,身心不得安宁。有些议题,不要说你很为难,即使你去请教诸山长老,答案也很难一致,甚至同你一般也很为难。现今的政治生态,不结合财团,不结合党派,靠单打独斗很难发挥功能。政治角力场中,实非我出家人立足之地。
5.经上只见发心菩萨,舍王位出家修行,终成佛道,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释迦世尊如此,《法华经》所载者亦比比皆是。《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因地弃国舍王位出家修行,号法藏比丘。出家之后,回头搞政治权位,在经中是不曾见的。唯有出家修行度众生,没有出家搞政治度众生的。否则世尊成佛之后,为何不回国接王位,既是法王,又是国王,不是更方便造福国家社会、救济众生吗?这层道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6.政治自有在家居士乃至转轮圣王处理,出家师父若关心政治,应该从好好教化在家弟子着手,支持深信因果的优秀居士去从事,仍然可以利益众生,造福社会,甚至兴盛佛教。像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不是很好的例子吗?如果我们把重点摆错地方,把佛教引错方向,这非但不是人间佛教的实践,反倒是佛教终结的肇因。无功尚属万幸,若有些差池,伤及佛教其后遗症未来一一浮现于世,那么始作俑者能不背负因果吗?
现在已有正信居士发大心了,不劳出家人亲自上阵。希望有意参选的法师把已举在手上的,轻轻地放下吧。也希望那些在旁起哄的人,能知所节制,悬崖勒马才好。不要为无用的一席,赔上佛教千年来的单纯形象,这才是功德无量。
十一月 十三日 星期一
这几天佛光山正举行第一梯次在家五戒、菩萨戒法会。昨晚才回到山上,一大早“大高雄”电视节目记者,就到法堂来访问我——
我最常告诫七众弟子的是要信奉因果,因为没有因果就没有是非善恶。并要有守法观念,也就是要受持戒法,不去侵犯人,且要有包容他人的心胸。
佛光山具有国际性格,海内外道场遍及五大洲,不久前在澳洲的南天寺举行佛像开光典礼,当地澳籍人士都能接受。佛法是很和平的,澳洲人士提倡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树木花草的慈悲,一朵花、一株草都不会随便破坏,很合乎佛教的精神。
学佛对现代人有何影响?最主要可使家庭和谐、群我尊重、工作认真勤劳,也会自我要求人格的健全,让精神方面更丰富。
对选举要有平常心,如果每个人有“老二”的观念,就会减少很多斗争。
由于基础教育不好,养成学子只知争名;教育方式常不能对机,而丧失孩子的尊严。所以社会教育要重新检讨,要提起人性,净化人心,更要求真求善求美来完成自己。
学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一样可以修持佛法,五戒、菩萨戒法会,就是为方便在家弟子学佛而举办的法会。
晚七时三十分,于如来殿大会堂,为来求受戒法的五戒、菩萨戒弟子开示。
“受戒容易守戒难”,受戒、持戒、守戒有其修持程序,而戒法如虚空如大海,常依个人心境不同、悟境不同而有深浅远近的体会。
经云:戒如良师,可以指导我们;戒如城墙,可以保护我们;戒如轨道,可以规划我们;戒如船筏,可以帮助我们度过生死大海。戒,是学佛做人的根本。在修持的次第上,除受戒外,尚有很多修行法门,如:念佛、禅坐、持咒、密法等,但都离不开戒法,清净的戒行可保我们的道念不失。
人虽贫贱而能持戒,胜于富贵而破戒者;
华香木香不能远闻,持戒之香周遍十方。
十一月 十四日 星期二
最近行程大部分都在台北,已有很多徒众发出埋怨的音声,即使我人在台湾,要向我请示或做师徒交流,一样不容易。我觉得只要心意交流、思想一致、理想目标相同、在道上相契,比形式上的晨昏相处,要来得有意义。
今天下午台北又有行程,只好利用早上时间,集合全山徒众于如来殿,就目前最为热门的选举话题,听听大家的意见看法。
选举对佛教的发展究竟好不好?台湾佛教的进步与选举有关,早期佛教在弘法讲经,或盛大活动法会时,很少有官员出席,总认为佛教有求于他;自从有了选举后,为了选票,佛教团体渐受重视,在社会上也才有地位。
回想四十年前,刚到台湾时——
每次外出弘法,必须到派出所请假。
在台上讲演,曾有警察要我解散群众。
作为弘法教材的幻灯机,被误认为是手枪,而遭警察没收。
寿山寺曾经几乎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普门寺几十年了,但仍办不到寺院登记,因为建筑的外形没有翘角,不被承认是寺院,故产权非普门寺所有,只能登记在家俗名。
佛光山很多别分院道场,信众过堂皆用长条桌,因为吃圆桌要扣税,圆桌代表餐厅。
佛光山的佛教学院,官方不承认。但如果有外宾来访,却都指名要参观并接待。
在“寺庙建筑条例”上规定,寺庙功德箱要由乡公所开启;寺庙有纠纷时,由乡公所处理;每月油香由乡公所负责作帐……
以上这些种种不合理不如法的事例,都显示初期台湾佛教发展的困难。我一向倡导平等守法,很希望有正知正见的佛教徒,在政界争取“宗教法”的通过。但民间也会有音声,认为佛教徒应该入深山修行,不过问政治,这不是正见,但有不少佛教徒受其影响。
《普门品》中所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佛说仁王护国经》《佛说孛经》,都是在阐述佛陀对政治的理想及佛教徒如何从事政治。中国史上,隋文帝、唐玄宗、南北朝多少帝王宰相拥护佛教,佛教才得以保存,否则三武一宗时,佛教早就灭亡了。
我觉得大众应该培养随喜赞叹、包容异己的气度,从平等法性之中,体认诸法千差万别的实相,彼此互尊互重,去除同归于尽、排斥他人的心理,共同创造祥和开朗的社会。
十一月 十五日 星期三
“《中国时报》”记者林若云小姐,今到台北道场访问我,部分重点提到——
目前台湾社会对选举太热衷,好像除了选举外,没有其他的事可谈。我觉得谁当选并不重要,重要在选出台湾人民的平安、幸福、和谐、尊重与包容,更要选出人民的尊严、骄傲、觉醒,这才是人民的幸福。
台湾的范围不大,彼此都要见面,谁也离不开谁,人与人之间要学习和谐,高层正确的示范,对民间的影响是很大的。
所谓“问政不干治”是指佛教徒应该积极去关心台湾的大事,但不热衷追求实际的权力运作。也就是说,从心里去关怀台湾的教育、建设,并表示意见,但不参与政策的执行。
要救人类须先救心,将人心的贪、嗔、嫉妒、污染、黑暗去除后,才谈得上救社会;内心有感恩、满足、包容、和平,才能往来。在“你大我小”、“你富我穷”的不平等下,如何互惠?基本上我赞成未来中国采联邦制,虽然各个省份有其特性,但在异中可以求同。组织一个共同的政府,需要舆论界呼吁此理念,允许各个民族的差异存在,才显示出多彩多姿的特色。
我已退居,目前专职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我很尊重个人思想意见,不会要求别人同我一样。而且我在这世间一无所有,不想要求什么。对徒众我让他们学习自由,自由惯了就懂自主。
我不懂法律,但我很讲理,很容易接受别人好的观念。不怕做错事,但要接受人家指正。
佛教与政治,到底关系如何?我在《佛教政治观》上曾提及——
1.政治是管理众人,维护社会;佛教是教化众生,净化社会。
2.政治是希望人人能够安和乐利生活,佛教要求人人能够慈悲喜舍做人。
3.政治是怒目金刚,要人人守法;佛教是菩萨低眉,要人人自律。
4.政治是护法降魔,保卫国家;佛教是护生救苦,拥护国家。
5.政治重视才干机变,以力服人;佛教重视戒律因果,以德服人。
6.政治是权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佛教是实法,因教、因法、因理而肯定。
7.政治是曲线的,曲而求远,人人平等;佛教是直线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8.政治重视实效通行,即日成办;佛教重视远益利济,普渡未来。
9.政治之大同世界,是理想目标;佛教之净土极乐,是如愿往生。
10.政治以财力、军力治理国家;佛教以德力、法力辅助国家。
11.政治从外做起,要求人民修身守法;佛教从内做起,要求人民修心守道。
12.政治要求人人奉行四维八德,以齐家治国;佛教要求人人实践五戒六度,以自度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