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构的传统 & 砖石的变革
别样天地
风水宅地
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与华夏民族的审美特征及长期的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四季分明的温带季风区、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风调雨顺的时空意识以及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都是华夏地区建筑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土壤。
以土木构架为主要形式、注重风水环境、蕴含人文理念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在选材方面,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热衷于土木结构及其群体组合了。梁思成指出:“从中国传统沿用的‘土木之功’这一词句作为一切建造工程的概括名称可以看出,土和木是中国建筑自古以来采用的主要材料。”中国选取木料作为建材是自然风水的赐予,也是顺应环境的结果。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黄河流域森林茂密,木材丰富,而黄土又适用于多种方法建造房屋,这两种材料的运用对中国建筑传统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一来,木材易于加工,能在短时间内建造和满足现实需要;二来,木材的蓄热系数低,比起石头更有温润亲切之感;三来,树木向上生长的属性代表着生命气息。中国建筑的主要木构架由横梁、立柱、顺檩等组成,各构件间以榫卯节点相连,富有弹性,优点突出。柱子负担承重,外围墙体没有负担,隔热防寒、可任意开窗,木材的特性使斗拱和榫卯保留了伸缩度,减少了地震对构架造成的危害。在环境方面,中国建筑的选址风水是一种风貌和载体,特别是园林强调因地就势,因景制宜地表达诗情画意。它摒弃中轴对称,追求虚实结合的自然效果和深沉意境。在文化方面,中国的住宅承载了人们自古最主要的精神生活。注重农耕风水的华夏民族,从立意构思到建筑造型,处处都映射着神明自得的象征色彩和乐天知命、人境和谐的含蓄风格。中国传统住宅的核心处常有一堂屋,这是中国住宅所独有的,屋中供奉了天地君亲师之神位:天地即自然;君为国统;亲为祖宗,代表生命的延续;而师则代表文化的传承。中国住宅中的院落,则反映了传统的宇宙观和道德观。院落即天地,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与建筑实体一道,为人们提供内省的空间。中国传统建筑作为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演绎着国人生活环境的演变及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体验,通过因地制宜的组织和建造,中国人实践着独有的传统伦理和自然观念,追寻着传统家园的生存本真,从帝都宫苑,到寺观庙宇,乃至遍布神州大地的村落民居建筑,概莫能外。
艺术王国
西方传统的建筑法则是在其建筑美学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建筑形制,有着西方海洋文化石头般的粗犷雄壮。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与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使得他们在建筑中推崇比例原则,引导他们在逻辑和超越中获取建筑艺术的奥秘。西方建筑以砖石为主要建材,在建筑风格中体现了开放、写实、革新和人本的艺术特征。在选材方面,西方人对石头的笃信就像对神的崇拜一样坚定。从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到巴洛克、洛可可,西方人用永恒的石头撰写了坚实的建筑语言。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曾经用“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历史”这样的描写来推许西方的建筑发展。发端于波涛汹涌的海洋文化传统的民族,善于用石材来砌筑永恒的神圣不可动摇的形象与城堡,象征着无所不在的神。他们的建筑艺术都充满着“神”的气息。这些巨大的石头建筑用凌厉而坚定的直线带着粗犷的气息拔地而起,成排的石柱和其精美的柱头雕塑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承接石梁和屋顶的重量。正像西方雕塑是由面的转折来构成的一样,西方建筑也主要是由面构成的:希腊帕特农神庙是柱廊和内墙一起支撑着坡屋顶:罗马潘泰翁神庙则是半个皮球似的曲面穹顶放在桶状的圆壁上;威尼斯的府邸是承重的墙壁支持着楼面和屋顶。可见西方建筑中基本的造型元素都是纯人工智慧的几何体现,与自然界由山水树木形成的自然轮廓线呈对立与反衬之势。在外观上,由砖石砌筑的各个凸出部分实体块面表现出强烈的体积感。在屋顶和外墙轮廓的造型处理上,十分强调凸曲线的运用,突出巨大的穹顶,使其富于向外凸出的造型风格,并运用林立向上的塔尖和飞扶壁,使建筑凸显出一种向四周舒展的外张风格,仿佛努力挣脱自然的束缚,令自身得到充分的伸展,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石材建筑的奔放美。
西方建筑的思想起点是崇高理念的模仿,追求比例与精确,写实与开放。在社会功能上具有动感和革新的特征,可以说西方的建筑代表社会永恒的动力。西方建筑的内部是人们栖居的领地,而外部则是供人欣赏的艺术。在这些石头堆砌的王国中展现的是一种艺术追求和生活理念,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与自然的对立性。
一方水土
诗意园林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建筑的杰出代表,它蕴含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园林以得水为贵,宅园的选址大多在靠近水系的地方,因此以“四大名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文人巧匠的智慧勤劳,折射出儒释道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风范,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园林建筑定义为:“有造景作用同时供人游玩、观赏、休息的建筑物。”它与中国古典园林中其他三要素的山、水、花木相结合创造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江南园林以南京瞻园,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最为出名,其建筑的审美特点是:叠石理水、花木点缀和淡雅朴素。园林格局中以水景擅长,江南水乡的太湖奇石和叠石名家的妙手精工使得园林中水石相映,构成主景。江南土壤孕育的奇花珍木,加上园艺匠师精心培育,使得四季花开不断。园林淡雅相尚,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的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就整体而言,江南园林以山水风景为主,建筑与山水相协调;从局部来看,建筑往往是景观的重点所在,是景区的构图中心,山水风景因有了建筑的装点而富有情趣。园林建筑类型十分丰富,主要以厅堂为主,《园冶》中记载:“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
江南园林所拥有的中国古典艺术气息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它采用了诸多的造园手法,例如平面的布局、空间的组织、意境的创造等。主要特点是在立意与布局中把真实的景象转化为概念化艺术形式;空间的分隔具有多空间、多视点的特点;空间的含蓄表现在倾向于取含蓄隐晦的方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藏于偏僻幽深之处;空间的虚与实表现在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在空间上产生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江南园林的主要的构成元素包括山石、水、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这都得益于中国传统自然观和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观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江南园林建筑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意境使得这种综合了多种艺术的建筑形式源远流长、举世瞩目。江南园林“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布局手法和对景品味的诗意含蓄的美学观念使这种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领域独树一帜,展示着华夏文化中精神与自然契合的理想范例。
神圣殿堂
西方宗教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多神教信仰到古罗马晚期的基督教信仰,随之形成了相应的正厅、神庙、教堂建筑。西方建筑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宗教建筑的发展史。西方对“神”的崇拜和向上的求索精神体现在宗教殿堂的建筑风格上,这些气度恢弘、身姿伟岸的教堂神庙既是西方志在不朽的文化艺术的缩影,也是海洋文化民族张扬粗犷、追求奢华的写照。西方那些极富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教堂建筑分布在城市与乡村的各个地区,有的耸立于闹市中心,有的静静伫立在偏僻的村落,几乎随处可见。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较高地位的著名教堂包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维也纳斯特凡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等。教堂建筑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都得到过长足的发展。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较早出现的一种叫“罗马式”,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神圣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这种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这些雕塑形象都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较后一种称为“哥特式”,它的形式比“罗马式”轻巧而更富于装饰意味,采用很多矢状卷的构造和尖塔式的装饰,以其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控制人们的精神感情,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哥特式教堂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并且直刺苍穹。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有着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力求形象真实,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
西方的宗教建筑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影响和浸染着其他艺术形式,从而也表达了一种内在性、观念性的精神文化,它不像中国建筑平铺地映射一种伦理与诗意,而是指向上苍的神秘并追寻着空旷的灵感与激情。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曾说过“教堂是尘世之天国,神灵们在这里生息活动”。西方的教堂建筑和美术常常融为一体,成为基督教艺术的最高代表。建筑学家指出,高大拱形的穹顶、尖塔的笔直通道、四面皆壁的封闭空间以及彩绘玻璃窗无不体现着宗教寓意,暗示着上层天堂的存在,建筑的每处细节无不用心良苦地表达出天国与人间两个世界的对立。
时空遥望
宋韵空间
宋代是中国古代综合国力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它的建筑水平在唐朝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时期宋代的室内居住空间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建筑装饰也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巧秀丽。宋朝建筑物的类型多样,其中杰出的建筑是塔桥、园林、皇陵与宫殿。宋朝时,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促使了江南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宋代建筑继续发展到新的高度。汴京宫殿建筑仍使用了传统的“前朝后寝”形制,建有大朝大庆殿、日朝紫宸殿、常朝垂拱殿等等。陵墓建筑主要模仿唐制,但规模逊于唐代。佛寺建筑日益中国化,各地建造的塔寺往往以高阁的主体建筑为布局中心,反映了北宋期间高阁佛寺建筑的特点,如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慈氏阁,辽代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由北宋末年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反映了宋朝建筑体制的纤巧精密。《营造法式》制订了严密的制度、规范、功限、料例,以便核算工料,照章关防。根据史料,宋代建筑空间处理已经成熟,建筑组群的空间组合由原有的“回廊院式”进一步发展为“廊庑院式”布局,廊庑院中央的主体殿堂也由“横长形”发展为“工字形”平面,各单体建筑的室内空间更加实用和完整。这种布局在北宋汴京宫殿、宋画《清明上河图》的住宅中均可见到。《营造法式》中还规定了施于木构件之上的“雕作”和“彩画作”制度,呈现了宋代室内雅致装修的概貌。
宋代家具已经完成了从低足家具向高足家具的转变,宋代垂足而坐的方式已全面普及。宋代的绘画描绘出高足家具在各类建筑里的普及景象。起居方式和家具尺寸的改变增加了室内空间的高度,这在唐宋佛寺的对比中已得到证明。桌椅、屏风等家具组成的室内布置,取代了早期以席、床榻等构成的室内形式。装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宋代的一大特点,建筑从外表到室内,着力于建筑细部的刻画,不仅一梁一柱都要艺术加工,且对装饰更加着力于细致处理。雕刻的花瓣造型极尽变化,清丽活泼。此外,东京汴梁作为因大运河而繁荣的古都,城内的皇家园林艮岳,城内寺观、大型园林金明池和琼林苑的细致建造不但丰富了城市景观,也展示了宋朝对塔桥园林和宫殿等建筑的技术造诣。宋代的文化就如《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中所描述的,是一个文弱而精巧的时代,其思想感情已由唐代的热烈奔放而渐渐冷却从而收敛,犹如从敢于面对喷薄之朝阳转而遥望寂寥之星空,显得宁静而深沉。宋代的清雅柔逸的建筑风格也深深地烙上了宋代文化的痕迹。
中世风格
中世纪的西方是由基督教会统治的世界,对基督的信仰与皈依反映在建筑上就是以基督教建筑为主要风格。在中世纪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拜占庭建筑是很重要的建筑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跨越了12个世纪(4世纪—15世纪),其突出特点是圆形穹顶、造型中心突出以及色彩多变。这个时期的城市特征是以教堂为中心的环状或放射状布局。凯撒时期罗马的艺术是追求完美的,随着帝国常年的混战,罗马的古典艺术开始走向衰败。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处找到了一处建筑新罗马的地方:拜占庭。君士坦丁的雄心是超乎常人的,他要向世界展现他的新罗马。人们在君士坦丁堡发现了建筑师学校,当时的君士坦丁堡资源缺乏,建筑者们需要到处收罗建筑材料,拆掉那些古迹和已经老旧的建筑来拼凑这座城市。由于地理关系,拜占庭建筑除了吸取罗马式建筑的传统外,还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元素,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拜占庭原是古希腊与罗马的殖民城市,其建筑按国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古罗马城的外形来建设,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第二阶段由于外敌入侵,国土缩小,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空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第三阶段时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个时期的建筑既不多也没有太多创新,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了。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在建筑及室内装饰上,最早的成就表现在基督教堂上,最初也是沿袭古罗马公共建筑的巴西利卡式的形制。但到5世纪时,他们创立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制,即集中式形制。这种形制的特点是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以帆拱作为中介连接。同时可以使成组的圆顶集合在一起,形成广阔而有变化的新型空间形象。与古罗马的拱顶相比,这是一个巨大进步。拜占庭建筑不仅是当时东罗马帝国盛衰的历史见证和文化结晶,它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所体现的欧洲传统建筑艺术以及天主基督教教义的精神仍然折射出这个漫长而沉重的时期西方人摆脱束缚、追求精神神圣和艺术完美的人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