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篇
商鞅 & 苏格拉底
立名砝码
商鞅 Shang Yang
国籍:秦国
生卒年:公元前395—公元前338年
历史头衔:政治改革家
一讲到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而最终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因此他被人们称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法家代表人物。史称的“商鞅变法”使他强国有功、名扬天下,也使他惨遭五马分尸、未得善终。他原本是卫国国君的后人,后来投奔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道四种君主之策,帮助秦国日渐强大起来。商鞅改革在政治上重组了秦国的户籍、律法、行政及民俗;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收复了河西地区部分失地。但因变法中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招致了普遍的怨恨。虽然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诬陷谋反,出走被捕尸身被车裂示众,但他的思想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门学派,名为商学派。商学派经过发展、定型而逐渐成为主宰秦朝乃至许多封建王朝的思想主流。
苏格拉底Socrates
国籍:古希腊
生卒年: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
历史头衔:哲学教育家
说起古希腊名人,人们首先就想到苏格拉底。因为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而且他又是另两位的老师,在古希腊思想家中他自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虽然其貌不扬,却天资聪明,勤奋善思,看问题的视角很是独特。原为雕刻匠的他后来倾心教育研究,他强调的“知识就是美德”后来成为千古流传的教育名言。他还发明了耳熟能详的“师生问答式”教学方法,就是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的形式来启发和获得知识,这已成为历久不衰的教学美谈。另外,他奇特的结局也是千百年来人们热议的话题。身为雅典的公民,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他的行为和学说,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了下来,他的生平和学说,由于自古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后人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命运对话
苏格拉底与商鞅生活在比较相近的历史年代,并在这个被称为轴心时代的阶段创造了东西方民族赖以生活的文化基础。两人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都是当时的开拓者,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在人与制度之间,二人都是牺牲者,都为自己崇尚和奉献的制度而献出了生命;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与生死观。
商鞅:变法斗士 法家先锋
商鞅是秦国最得力的臣民,他建立了秦国集权的威严,但他却死于自己的律法。商鞅原不是秦人,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他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他的《商君书·更法篇》主张“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致使后来的中国的法家同样寻求臣民政治,臣民的蒙昧利于君王的统治,而公民是需要知识的。苏格拉底死后63年,由于商鞅的变法与旧贵族针锋相对,在民间实行严酷的律法,他面临着同样的生死危机。在逃亡路上,他遇到了自己出台的法律带来的尴尬,没人敢收留这位变法重臣。商鞅是战国时代敢于触动旧势力的法家变革英雄,帮助统治阶级实现了强国之梦,却在构建法家思想机制的同时,无意间铺垫了民弱则国强的封建专制思想。
苏格拉底:殉道榜样 哲学滥觞
苏格拉底是雅典公民的典范,他从根本上维护民主政权的利益,而他最终却被民主政权通过公民大会表决处死。苏格拉底出身贫寒,长期以教育为业,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知识就是美德”,认为公民的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他以知识去寻找和实践公民政治,愿意为民主理想而死。在可以通过认错、赎买或逃跑以换取生命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与商鞅完全不同的态度:用主动赴死再完成一次教育活动。苏格拉底本质上还是追求知识自由的学者,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他主动为自己所热爱的制度牺牲,也留下了民主理想的旗帜。
情节聚焦
商鞅
公元前338年,支持变法的秦孝公去世,功高盖主的商鞅一步步踏入了危险的境地。食客吴安曾劝商鞅功成身退,但商鞅并未听取。果然曾遭商鞅“割鼻”之刑的公子虔告发商鞅“欲反”之后,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却因力量悬殊结果战败。眼看大势已去、回天无力,商鞅化装成贫民逃亡至边关,像一只离群的孤狼一样疲惫不堪、饥肠辘辘,却见天色渐暗,街上冷冷清清,商鞅进入驿馆想要投宿,掌柜问他“客官可有身份凭证?”由于没有带身份凭证,掌柜不敢收留他,因为按照商鞅自己制定的秦国律法,收留没有凭证的陌生人要被治罪。到了街上,家家大门紧闭,怯于新法,更无普通百姓敢收留陌生人,此时的商鞅不禁仰天长叹“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次日天不亮商鞅想趁黑过关,却被守关军士架戟拦住,要求出示身份凭证,商鞅谎称出门急忘带了,这两名军士说:“大秦法律,身无凭证一律扣押!”举起火把对比墙上的人像时,同时大呼“你就是商君!”商鞅就这样被装进囚车运回咸阳。行刑这天,秦国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商鞅看着天空,刑场四周布满了士兵和看热闹的人群。刑场中央为车裂之刑放置着5辆不同方向的马车。商鞅此时已知自己在劫难逃,望着被自己治理得兵精粮足的秦国大地,悲怆感慨与无奈之情已经麻木了对死亡的恐惧。午时时分,商鞅之妻秦夫人先被执行腰斩,临刑前大喊“商君啊,来生还嫁你为妻!”随着公子虔宣布行刑车裂,马匹纵蹄、红光四溅、人群喧嚣。商鞅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自己律法处死的犯人和改革家。关于他的死争议无数,有人说他战败身先死,有人说他被活活车裂示众。围绕这位千古名士的身后评价也莫衷一是,有人说他推行暴政,有人称他为改革楷模,正如他颁布的法令与影响中国千年的治国思想,意义深远,褒贬不一。
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遭到了以美莱特斯为首的“人民法庭”的起诉,对他的主要指控是不敬神和腐蚀青年,陪审团由五百人组成,法庭上还有很多慕苏格拉底之名而来的人们,在黑压压的人群前,苏格拉底成了自己思想的捍卫者和命运的导演,他丝毫没有想在不乏他的朋友和支持者的陪审团中获得同情,而是厉声辩解自己非但无罪,反而于城邦有功,理应得到城邦的礼遇。这番话语令在场众人惊讶不已。在审判过程中,有人悄悄捎话给苏格拉底,提示他只要认个错,或找个台阶下就算了,而他的学生们也早就为他准备了许多辩护词,柏拉图劝他把辩护权委托给自己,希望老师能早日脱身,但是苏格拉底却拒绝了,他倔强地亲自与当时决定他命运的人们分庭抗礼,他慷慨陈词地表述道:“我只是敢于承认自己和众人的无知才遭至了那么多的敌人,受到莫须有的诽谤。”他的辩护让许多人的心灵受到了鞭挞,他像一个斗牛士,把法庭引向愤怒,他还说:“我儿子长大后如果关注钱财胜过关注德行,请像我责备你们一样地责备他。”言至此,众人哗然。最后,苏格拉底以三百六十票对一百四十票被判死刑,投入监狱等待雅典在提洛岛祭祀阿波罗神的活动结束后处决。其间,弟子们轮流探监,陪伴老师度过最后的日子。于是,便有了柏拉图记载苏氏狱中言论的那几篇著名的对话录。在关押的最后一夜,一个学生克里托潜入监狱劝他越狱,告诉他狱卒已经买通,路线已经安排好,因为不公正的判决是无需理会的,而他今后无论到哪个城邦都会受到欢迎。但苏格拉底坚持认为,法律在被废止之前必须得到尊重和执行,一个人在被冤枉时也必须尊重法律,经过一夜的激烈辩论,克里托也没能说服苏格拉底逃跑,这位年已七旬的哲人最后说:“亲爱的朋友,我仿佛听到了法律的声音和神的召唤,这声音在我头脑中回荡。”这关于守法意义的谈话成了这位哲人守护虔诚信仰的绝唱,于是他饮下毒鸩,他的从容就死留给世人的是关于法律和民主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