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金融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课 货币——什么最值钱
货币:交易的一般等价物
如果有个人走过来,想用几张薄薄的纸,换走你的牛、你的羊,换走你的电脑,换走你的衣服,换走你的豆浆和煎饼果子,相信你一定不会答应的。但如果这张纸上面印着中国人民银行和毛泽东像,上面写着50或100,并且在验钞机检验下鉴定为真币,很多人就愿意用牛羊、电脑、衣服交换了。
明明是一张纸,一旦身份变成了货币,便可以在市场上呼风唤雨,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那么这件事是怎么实现的呢?这就要从货币的本质讲起,货币的本质就是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
人类社会的组成是从生产和交换开始的,一个人、一个部落即便再强大,也不免需要跟别人、别的部落进行交换。生产小麦的可能需要交换牲畜,饲养牲畜的可能需要交换金属,制造金属的可能需要交换干柴,而生产干柴的可能需要交换小麦。
这样频繁的交换,在互通有无之间便让人类从部落时代进入社会时代。但在交换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物与物之间的不对等交换。
甲部落需要用小麦交换乙部落的金属,但乙部落却不需要小麦,而需要丙部落的牲畜,所以甲部落就只能先用小麦跟丙部落交换牲畜,然后用换到手的牲畜再去交换乙部落的金属。但不巧的是,丙部落也不需要小麦,而是需要丁部落的食盐,甲部落就只好再去跟丁部落进行交换……
还有一种情况,甲部落和乙部落就小麦和金属的交换达成了一致,但问题是,多少小麦交换多少金属器皿呢?双方提出,8担小麦交换一口铜釜,甲部落想要交换两口铜釜,但手里却只有15担小麦,这又该怎么办?丙部落打算用牲畜交换丁部落的食盐,1头牛可以换3担食盐,丙部落需要不多不少正好10担食盐,需要付出多少头牛呢?
这样的问题频繁出现,就给交易造成了难题,到底哪一方应该吃亏哪一方应该获利呢?从公平的角度讲,自然是没有任何一方想要吃亏的,那么就需要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可以让交易更公平的东西出现,这个东西就是一般等价物。
最开始,部落时代幼稚的人类试过无数种一般等价物,比如粮食、牲畜等,但效果都很不好。粮食不容易保存,而牲畜很难分割。
当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时,乙部落用铜釜交换了很多粮食,打算在下一次交换中换一些牲畜和食盐,没想到天气返潮,粮食都烂掉了,那么乙部落就白白损失了无数的铜釜。丁部落交换来5头牛,打算在下一次交换一些小麦和铜釜,但换的时候却出现了计算问题,要换的小麦用2头牛换不够,用3头牛换还多,那怎么办?给对方部落2头牛加1条牛尾巴吗?当然也不行。
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可笑的现实实验之后,人类终于找到了一些确实可以被使用的一般等价物,它们便是货币。不过,此时的货币还不是纸币,而更多是以实物的形式出现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著名的货币就是食盐。
在古埃塞俄比亚,人们把食盐叫作“阿莫勒斯”,中文的意思是“王国的货币”,那里的人习惯用食盐来交易物品,食盐是社会最重要的财富象征。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都有奴隶主用食盐去购买奴隶的记载,因为食盐是同样可以变现为其他物品的等价物,当时,如果认为哪个奴隶的劳动力或技能差,口头禅就是“他值不了那么多盐”。
在早期的非洲东海岸,岩盐盐块是各大部落内使用的主要货币,每块岩盐大约10英寸长2英寸厚,在中非其他地区,也有把盐块用作货币的记录。
中国把盐当作货币是在商周以前的部落时代,春秋时期虽然已经式微,但每当中国发生战乱、交通不便的时候,食盐就又会出来充当货币,这种现象直到民国时期还在西南地区出现过。
由此可见,将食盐当作货币似乎是人类发展的共同选择,食盐充当货币有几点必然性:
其一,食盐容易搬运和保存,尤其是经过按压形成盐块,只要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腐坏,单位体积比较轻,也容易随身携带。其二,人类社会对食盐的需求比较大,人可以不食用糖,但却不能不吃盐。盐不仅仅是调味品,还是人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盐难以开采的古代,食盐本身就有很高的价值,自然可以成为货币。其三,食盐容易计量和分割,当货物不足以抵偿一整块盐币的价值时,盐块很容易进行分割和重新计量,要知道,分割一半对于食盐是没有影响的,但割掉一条牛腿,对牛的影响则是不可忽视的。
上述三点,也是人类对货币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一旦人类发现有更好的东西,能够满足以上三个要求,便会放弃食盐。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之后,食盐作为货币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人们找到了一种更适宜成为货币的东西——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