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通识中国五千年趣闻传说(图文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秦武王嬴荡死于举鼎

战国时期有一位君主,不喜政事而专爱练习武艺,因此有人说他是一介莽夫,而其死后的谥号亦为“武”。不过最有意思的是,他的死也恰巧与“武”有关——因为他死于举鼎。有人为他的英年早逝而叹惋,而他却认为自己死而无憾。这位君主就是秦武王嬴荡。

嬴荡生得牛高马大、虎背熊腰,对骑马射箭、驾鹰走狗、摔跤角力等非常痴迷。为此他还特意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具有神力的能人。大力士乌获和任鄙闻讯毛遂自荐,来到了嬴荡的身边且受到了重用。有了这两个的宣传作用,秦国上下,乃至九州之内的能人异士都纷纷投奔秦国而来。

齐国有个叫孟贲的人,他自幼以力大无穷而闻名乡里,后来又学习兵书战策、沙场武功,闯荡天下,游览山川,寻名师、访高友以增强自己的本领,誓要在战场上成就自己的一番宏图伟业。当他听说了秦武王“招贤纳士”的消息后,也投奔秦武王来了。

据传,孟贲曾在龙虎山学得一身奇异的本事,在水里不怕蛟龙,在陆地上不惧虎狼。一次,他在野外看见两头雄壮威武的公牛在打架,两头公牛锋利的牛角叉在了一起,久久僵持、难分胜负。孟贲来了兴致,他想做个和事佬,把两头公牛分开。可事与愿违,两头牛非但不肯罢休,还一个劲儿地用头冲撞。孟贲见牛很不识相,激起了他心中的怒火,他一手按着牛头,一手用力拔牛角,最后竟然将牛角活生生地拔了出来,那两头可怜的悍牛就这样死了。还有一次,孟贲在渡黄河时,因为渡口的人太多,而渡船又太少,所以众人都要排队。孟贲本是急脾气,这让他很不耐烦,就想先上船。船家就说了好些难听的话,最后还用桨点点他的头,说:“你这么好强,难道是孟贲先生吗?”孟贲被气得须发倒竖、虎目圆睁,抖丹田大喝一声:“气杀我也!”一时间喝得波涛翻滚,渡船上的船家和渡客都被吓得掉水里去了。孟贲夺过船桨,一跃上船,划了几下子就到岸上了。孟贲如此神武,自然很得秦武王的喜爱,加官晋爵,青云直上就不必多说。

后来,秦武王带着任鄙、孟贲等一班人到东周洛阳。此行的目的是去看一看九鼎。这九座宝鼎据说是大禹时期铸成的,那时中国分九州,一个鼎代表一个州。秦武王看了一番后,特意找到代表“雍州”(秦国)的鼎,上上下下地看了许久,然后若有所思,对众人说:“这不就是代表我们秦国的宝鼎吗,我们应该把它搬到我国都城咸阳去才对呀。”一旁看守宝鼎的小吏说:“这鼎又叫‘千钧鼎’,有一千钧之重,自它铸成以来,没有人能移动它。”

秦武王一听,顿时来了兴致,他对任鄙和孟贲两位大力士说:“二位义士天生神力,能不能把这座鼎举起来?”任鄙虽是武夫,却极有头脑,他知道秦武王好勇斗狠的劲又上来了,为了防止意外,他说:“这鼎太重了,还是别举了吧。”

可是,在一旁跃跃欲试的孟贲早就控制不住自己了,他不屑地看了任鄙一眼,冷冷地说:“看我的!”任鄙还要劝解,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孟贲脱掉外衣,来到大鼎旁边,双手扳住大鼎的两只耳朵,运了运气,大叫一声“起”,还真起来了,宝鼎离地被抬起了半尺,但后来孟贲力气跟不上,宝鼎又重重地砸在地上。由于孟贲用力过猛,他的眼眶内都迸出了鲜血。

秦武王嬴荡举鼎

秦武王看到任鄙畏缩不前,孟贲铩羽而归,心中有些恼火了,于是准备亲自举一举这大鼎。任鄙又劝他说:“大王您是一国之君,身体宝贵,不可妄动啊。”可秦武王哪里肯听,他有些不悦,对任鄙说:“你自己举不起来,还不让我举,难道是因为嫉妒我吗?孤王自幼练武、神力无敌,岂是你们这些小人物所能比的?”任鄙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说:“大王,小人错了!”

秦武王扳住大鼎后果然也将鼎抬起来一点,他想要将孟贲比下去,于是就打定主意要举着大鼎走上几步。可是秦武王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刚走了一步,宝鼎就重重地落了下来,正好砸在他的右脚上,鲜血迸流。秦武王大叫一声,就不省人事了。众人大惊,急忙把他抬回住处,延医诊治。可是秦武王的脚伤还在其次,重鼎落地的巨大震荡使他的五脏六腑都受到了损伤,郎中回天乏术,秦武王到半夜就去世了,死时年仅二十二岁。而孟贲也因“怂恿”秦武王举鼎落得身首异处、全家抄斩的下场。

趣味链接 你知道“九鼎”的来历吗

大禹在位期间,各部落都对其毕恭毕敬。一次,大禹在涂山召集众部落首领开会。在会上,各个部落用自己贡献出的铜铸成了九个大鼎,即象征地上的九个州,每个鼎中都放有各个州的土产品和奇珍异兽。这九个鼎从各地而来,汇聚到大禹的宫殿,被当作镇国之宝。后来,每当部落首领来向大禹进贡时,都要向这九个鼎致敬。这便是“九鼎之尊”的来历,而“九州”也逐渐成为天下和国家的象征。再往后发展,九鼎象征着国家政权,因此秦国在强大后,经常向东周王室索取九鼎。在秦统一中国后,九鼎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