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谱堂号溯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20世纪末始,以上海图书馆王鹤鸣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中国家谱的整理研究工作,时至今日已成果累累。他们或汇集同道,召开国内外学术研讨会议;或埋首整理编目,出版《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或撰写论文,发行《中华谱牒研究》;或联手各路力量,历时十载编成全球华人家谱联合目录——《中国家谱总目》。凡此种种,令家谱这一具有特殊价值的文献载体倍受瞩目,既为学术研究提供独到的史料,又替海内外寻根问祖者提供查寻线索,并引发各地新编、续编家谱的热潮。一句话,现如今家谱不再是藏于密室、搁于书库鲜有人问津的图籍,而是学界行家、黎民百姓津津乐道的对象。

近些年来,以我之见,家谱研究正朝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归纳总结,学术概括,如《中国家谱通论》、《中华家谱学》等;另一则是分野细究,枝节拓展,如《中国祠堂通论》、《中国家谱资料选编》等,今由顾燕女士编纂的《中国家谱堂号溯源》应可归入此列。这是一本以中国存世五万余种旧家谱中所载堂号为资料基础,钩沉辑录,分条缕析,归类整理,释义解难并加以研究的专著,亦是一本供读者查索、考证有关堂号来源及内涵的工具书。

中国家谱大多记有祠堂及堂号。祠堂,在家谱中又称宗庙、宗祠、家庙、宗堂、祠宗等,是族人祭祀祖宗先贤、议决要事的场所,故它向来是家谱欲凸显的要素而“著于谱,图其式,加以说”,在家谱篇目中居有重要位置,或记录于谱名,或镌刻于版心,或载于序跋,或专辟祠堂名目记述。而本书所称堂号,即为祠堂之名号、家族门户之称谓,是一个宗族源流世系、属族支派的标记,并自然成为一个姓氏中某一支派的代称。厘清家谱堂号渊源,考证其蕴意,直接的作用便是有助于识别血亲宗族,尤其是同族派支,同时辨清家族迁徙始末、族人特点,亦可从堂号命名之法了解宗族崇尚之道,更能以此为窥点读通家谱,把脉史实、人物以及文化等,其作用与价值不言而喻。

顾燕女士大学期间即专修历史文献整理之学,自进入上海图书馆以来,一直埋头于故纸堆,从事家谱编目著录、稽核审校、整理研究,参与了不少国家级、省市级的家谱研究项目。十数年来,她一直做有心人,好学勤记,从替《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编纂堂号索引始,便紧盯此题,经年累月,查检录入,归流分类,梳理脉络,探寻文理。而今,这部显而易见的功夫之作终获出版。我相信,它是一本学人在研究家谱堂号时难以忽略的著作,也是一本欲通过家谱堂号认祖识宗者的重要参考书。我还相信,随着此类研究的逐渐增多,家谱学之树必将枝繁叶茂,泽被社会。

是为序。

周德明

2015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