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狭义的国家机关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广义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
2.答案:A。狭义的经济执法的主体指国家行政机关。
3.答案:A。现实是经济立法的出发点。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2.答案:ABC。高与低的关系不应纳入经济立法体系。
3.答案:ABCD。广义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经济法规、经济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4.答案:BCD。经济立法中的“法律规范”包括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立法不仅包括经济法的立法,而且包括其他经济立法。
三、名词解释
1.答案:经济立法,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活动。这里说的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包括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不仅是经济法律规范,即调整国家协调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立法不仅包括经济法的立法,而且包括其他经济立法。经济立法不等于经济法的立法,它们的关系是从属关系,经济法的立法包含于经济立法之中。
2.答案:经济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处理违反经济法律规范的案件的活动。
四、论述题
答案:第一,经济法的制定是经济法实施的前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经济立法,在规范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但是,这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是:有不少急需的经济法律、法规尚未制定出来;相当一部分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需要抓紧修改完善;有许多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虽很重要,但层次低,权威性差,这就给经济法的实施造成很大困难。过去,经济法的实施之所以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制定经济法时没有充分考虑其实施成本的高低和实施效果的好坏。例如:有些规定不适应新的情况,不符合实际需要;有些规定太笼统,不配套,可操作性差;有些规定互不一致,相互抵触,使人无所适从;有些规定法律后果不明确,或者执法机关及其职责不明确,或者执法机关不执法的后果不明确;等等。因此,在我们强调经济法实施的时候,必须同时强调提高立法质量。
第二,制定经济法是为了实施经济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法的实施更为重要。只有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保证经济法的实施,发挥经济法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制定了经济法而不能实施,即使经济法制定得再好也毫无意义。总的来说,我国经济法实施的成绩是主要的,是主流,必须肯定。但是目前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少法律、法规包括经济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贯彻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相当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执法犯法、违法办案等恶劣行为也屡有发生。这种状况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败坏了国家的声誉,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三,今后,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把经济立法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立法质量,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在法律制定后,如何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人们对于法律实施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随着法律实施的力度逐步加大,经济法实施的状况必将日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