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企业股权转让
一、股权转让的含义及效力
股权转让,指的是公司股东按照法律规定,把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同时让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
可以说,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方式。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利通过法定方式,将其出资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转让。股权自由的转让制度,也是现代公司制度最为成功的表现之一。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公司法》的实施,股权转让变成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募集资本及产权流动重组的重要形式,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是公司在诉讼中最常见的纠纷。其中,以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问题最为困难。
要知道,股权转让协议是当事人将转让股权为目的,以期达成出让方交付股权并收取价金、受让方支付价金得到股权的意思。
股权转让是一种“物权变动”行为。在股权转让后,股东基于股东地位而对公司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全部同时移转于受让人,受让人因此成为公司的股东,取得股东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有关规定:股权转让合同从成立起即生效。可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并不代表股权转让生效。
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指的是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法律约束力问题。股权转让的生效,指的是股权何时发生转移,也就是说,受让方何时能取得股东的身份问题。
这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股东变更后,才能让该股权转让协议的受让一方获得股东身份。
二、企业股权转让合同
股权转让合同,又被称为“股权转让协议”,指的是股权转让方与股权受让方签订的契约。这份契约约定了股权转让中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
由于股权转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法律行为,其涉及的法律关系也很多,为了避免转让方和受让方产生不必要的纠纷,通常都会签署一份书面的股权转让合同。
这份股权转让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股权转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的地方要求,股权转让协议必须要去公证或鉴证,之后才能作为办理工商登记变更的依据。虽然法律对股权转让合同应当具备哪些内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一般应当具备以下六项条款:

1.鉴于条款
通常情况下,这是用来描述股权转让双方的当事人意见、法律主体资格、合同标和股权转让背景的。
2.目标公司介绍
目标公司介绍包括当前的公司名称、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名称及住所地等。
3.出让方情况
股权转让需要通过出让方的持股数量及所占比例,来决定转让的股份与权益内容。
4.受让方情况
受让股份的决议与授权决定应真实、合法,无行业限制与法律禁止性规定。
5.双方的权利义务
转让协议必须明确以下几点:目标公司的依法设立、转让价款支付、是否放弃有限购买权、合法存续、其他股东意愿、股权结构、相互交接协作、股份出让方持股、工商登记变更以及转让意愿等内容。
6.股东会决议情况
即目标公司的股东会决议,转让方股东需征求其他股东的意见,其他股东也需要对出让方转让股权的意见做出表现。
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否则,股权转让并不需要股东大会进行决议。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一般来说,为了保障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都会以召开股东会的方式,就股权转让事宜以及其他股东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进行通知和确认。在确认后,再行进行相关的股东会决议。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并不需受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限制。当然,为了后续各类事宜,各方还是会选择召开股东大会这形式来履行必要的通知义务。
三、股权转让效力及判断
根据我国的《合同法》中的有关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生效。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通常情况下,合同成立和生效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签订合同的当事人表示意思一致,并签订合同时,那合同就产生效用了。可是,若股权的转让合同有特殊约定,或者有法定生效条件时,则必须等生效条件完成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法律规定,股权转让合同需要在批准手续办理完成后方能生效。其主要限于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转让与外商投资的有限公司股权转让。
比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股权的转让,就必须经过“合营各方”的同意。“合营各方同意”指的是该种股权的转让合同的法定生效条件。
现有法律并没有股权转让合同必须在办理登记手续后方能生效的规定。由此可见,登记并非合同生效的重要条件。
股东名册变更登记或工商变更登记是对已经发生的股权转让事实的确认,在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并履行后才可进行。
股权转让合同无效的一般认定原则,指的是股权转让合同的签订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股权转让合同的签订要遵守我国《公司法》程序上的相关要求。
有限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之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在股东大会上征求半数以上的股东同意,不同意其出资转让的股东,需要将其转让的出资购买下来;如果不购买其转让的出资,则视为同意转让。
关于未支付出资的股东,出资不到位的股东,我国《公司法》有相关规定,其应承担的责任为补足出资,以及向已经足额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故而,未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并不是绝对无效的。
《公司法》有关规定:股东在依法转让出资后,公司应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并且对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同时,公司还需修改公司章程以及股东名册中与股东及其出资额相关的记载。对公司章程的该项修改,不需要再由股东会进行表决。
关于记名股票的转让,需要由公司把受让人或名称住所记载在股东名册上。工商变更登记并非股权转让合同生效的法定要件,只要股权转让合同没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就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