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千万热血青年的醒脑之书:百万畅销作家李尚龙超值套装(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重塑自我 走出人生迷茫的困局

没有人天生注定是什么样的,

尤其是年轻人,

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可以被重新塑造的。

利用好自己的碎片化时间

所谓“碎片化时间”,就是每天整段工作时间之外的零碎时间,比如等电梯、等地铁、坐在车上、睡觉前的时间……

那么,这些碎片化时间中大家都在干什么呢?

刷抖音、看短视频、玩手机……

这些时间都被我们无意识地丢掉了,非常可惜。

把每天的碎片时间堆积起来,其实就是一大块时间,少则一个小时,多则好几个小时。如果你每天把这些碎片化时间持续积累起来,想想,一个月会多出多少时间,一年能多出多少日子?

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综合自己的实际应用经验,写了本书,叫《把碎片化的时间用起来》,书里说:现在人们所做的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碎片化时间,此时,人们的时间管理策略也需要改变。

一、激发心流

增加碎片化时间的价值,同时,减少被打扰的次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心流”。

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教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写了本书叫《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书里说:所谓“心流”就是一种状态,人们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种沉浸其中忘我的状态。

心流的英文叫flow,流动的意思,当你特别专注做某件事时,是不是会感觉到心里有一种像海底看不见的洋流一样的东西,你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上卫生间,你流动在时间中。

心流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

第一,高手的心流都很长,他们一般不会轻易被打断。

第二,心流可以通过训练变得更长。

在这个时代,我们经常被打断,时刻被打扰,因为手机已经成了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心流越来越短。你想想,上一次这种流动着的感觉是多久以前?你是不是上课五分钟,拍照半小时?你是不是看五分钟的书,玩一天手机?

因为我们经常被各种信息打断,心流也越来越短,我们在科技的影响下,越来越笨,我们忘记了主动学习,总是被动接收信息。

当然,现在是万物互联的世界,我们也离不开手机,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利用间隙时间,成为新时代的高手。

二、自己不主动使用碎片化时间,这些时间就会被别人利用

有人说,我是个“佛系”宝宝,不利用碎片化时间你能把我怎么样?我就是一个月总有三十几天什么也不想干。

我很不喜欢一个年纪轻轻的人总说自己是佛系青年。首先,你还在该进步的年纪,未来还没有定型,不要太早给自己下结论。其次,这么年轻就无欲无求,是不是太不求上进了?

如果你不去主动使用碎片化时间,这些时间就一定会被别人利用。

你可以看看你平时刷到的那些信息,真的是你想知道的吗?

你真的在乎那些明星的婚姻状况吗?你真的在乎谁谁又出现在哪里吗?何况,你看到的这些信息,是真实的吗?

所以,你要去主动支配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分享几个有效的方法:

第一,关闭没必要的手机推送、桌面广告。

动不动就推送广告的App,打开免通知功能。手机桌面弹出广告页面的App,坚决装进防火墙。只留几个提供重要信息的App,其他的一律选择免打扰。

第二,在产生心流时拒绝第一时间接电话和回微信。

每次创作的时候,我都会打开手机的免打扰功能,然后把手机放远一些,这样就有利于持续产生心流。我的好朋友帅建翔老师发明了一个招式,当你把手机放在左手边(假设你不是左撇子),拿手机的可能性就小了好多。

一开始,我的父母、朋友都不太适应我不能及时接电话这件事,给我打电话经常找不到我,后来我跟他们解释清楚了,现在我依然保持这个习惯,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了。

这一生,我们要花很多时间跟身边的人沟通,很多事不沟通就会产生误解。

直到今天,我的朋友们有事情都是先给我发条信息,然后我在空闲的时间回复,这样既保证了心流不被打扰,也保证了我的创作是整体的、不被割裂的。

第三,寻找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

环境很重要,环境真的非常重要!比如,学生在宿舍基本上是没办法学习的,先不说室友会经常发出奇怪的声音,你看到自己那张床,就足够让你纠结半个小时的;同理,在卧室也没法学习;在有屏幕的地方也没法学习。

我学习效率最高的地方是在高铁或者飞机上,它们具有几个特点:封闭环境;不被打扰;整块时间;手机使用不方便。

第四,提前计划碎片化时间的用途。

比如你今天有两个会,两个会中间有三十分钟,这三十分钟的碎片化时间就可以用来听一门课、听一本书。假如你中间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选择去公司附近的健身房锻炼。假如你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你可以把之前微信里存的文章看看。

如果你不提前计划,这些碎片化时间可能就会被你拿出的手机刷没了。最后,你也不记得自己刷了些什么。

第五,把相似的事情放在一起做。

比如,需要跟人交流的事情,可以约几个人连续地安排在一起;要在楼下买的东西,放在一起去买;看到好的文章集合到一起读。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总是切换大脑,因为切换大脑需要时间缓冲。不信你可以试试,当你玩了半个小时再去看书,二十分钟以后,还是什么都没看进去。

三、容易碎片化的时间

日常生活里,有这些碎片化时间:

会议、课程开始前。你最好提前做一些准备,比如在教室,可以先预习下之前的内容;会议开始前,提前看一下会议内容。

堵车的时候。每当遇到堵车的时候,我喜欢用电脑写字,如果你晕车不愿意看屏幕,可以听一听手机里的音频。

收拾房间的时候。戴上耳机,听点东西。

走路的时候。耳朵是闲下来的,听英语、听书都可以。

刚完成一份工作后。换个思路,看看书或者看部电影。

睡觉前。这是段唯一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时间,千万别忘了枕边的书。

还有上飞机、等高铁之前等。

四、主动使用并坚持使用碎片化时间

你要习惯性地在手机里下载一些音频课,现在音频平台很多,比如考虫、樊登读书会等。当你把学习内容认真听完一遍,第二遍就可以用整段时间的间隙听回放。练习英语听力也是,第一遍仔细听完,第二遍就可以放在设备中,随时调取。

建议配备一个方便的无线耳机,最好能防水,这样洗澡的时候也能听课。

你要学习同时做两件事,比如一边跑步一边听书,一边走路一边学习。

习惯性在背包里放上电脑和一本书,在间隙时间随时打开,办公、学习。

请记住,搜索式学习比彩蛋式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带着目的学习效率自然会高,不信你想想,还记得你昨天在抖音刷的第二个视频是什么吗?

五、抢夺用户时间

有一本书叫《注意力商人》,里面强调:争夺注意力是一切商业活动最底层的逻辑。

换句话说,无论你做的是什么产品,抢夺注意力都是底层逻辑,而这个时代,抢夺注意力就是抢夺观众的碎片化时间。

比如,你看看现在的娱乐产品,都是在抢夺粉丝、观众的那最后一点碎片化时间。抖音、微博短视频、微信公众号文章,都要求在一分钟之内达到高潮,吸引读者,然后结束。因为你要抢夺的不是别人的整块时间,而是碎片化时间。

所以,如果你是个商人,你要思考:你的漫画是不是能让人在几分钟之内看完?你制作的视频能否在一分钟内就出亮点和笑点?你的综艺节目,能不能让观众在任何时候打开都能看到爆点?你的文章是不是能够做到日更?

你抢夺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吗?

如果没有,你的产品就不会是优秀的产品。

六、建立系统知识

经常会有人质疑:把碎片化时间用来学习知识挺好的,但总觉得碎片化学习效率不高,我们需要系统学习。

是的。碎片化信息增加的是知识的广度,深度没有变。想要提高知识深度,我们需要的是长时间泡在一个环境里,系统地学习。

比如我在写一篇小说之前,会把市面上相关类型的小说都买回来,之后三四天我把自己关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就只看小说。有些书中的片段读了几遍,常常有所启发,接着就可以动笔写我的故事,这样我会觉得对某个话题研究得更有深度。

我备课的时候也是,先要在网上把所有相关的资料都读完,然后写课件、做PPT,这样做也是增加自己知识的深度。

而平时我们听听碎片付费课程,看看碎片文章,是用来拓宽知识广度的。但如果你只有碎片知识,可能会让你变得一知半解,因为你可能知道很多知识碎片,却不知道如何把它们串联起来。你的知识应该像一棵树、一个宏大的版图,学习了碎片知识,还要在生活里活学活用。

比如,你知道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有什么用处呢?

我知道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时,我第一个想法是,当我遇到健忘的学生,我就可以调侃他:你是金鱼吗,只有七秒的记忆?

这样灵活运用,你学习的碎片知识就活了,这点很重要,因为你只学死知识是非常可怕的,一知半解的人比无知的人更可怕。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个角色,很坏的查尔图,就是个很有趣的笨蛋,把知识学到死的典型,他的演讲稿被别人换了词,他还是照着念。

还有个故事:大物理学家普朗克,当年获了诺贝尔奖后,每天奔波于各种演讲现场。

演讲了一段时间后,给他开车的司机都能把演讲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了。这个司机很有趣,他跟普朗克说,你讲的这些我也能讲,不信咱们实验一次。

普朗克一听,有意思,那下次演讲你替我,我给你当司机。

于是下一次演讲,普朗克的司机就登上了演讲台,他洋洋洒洒地讲了一晚上,内容和普朗克的几乎一模一样。但演讲完后要和观众互动,台下有位教授举手,请教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司机当然答不上来,愣在了台上。他只好抖了个激灵说,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让我的司机回答吧。于是,真正的普朗克上台解了围。

所以,同样是知识,死记硬背和活学活用真的不一样,你需要让学到的知识变为你身体的一部分,然后让它生根发芽。

死记硬背在上学时是为了应对考试,那个时候时间不够,这种方法是见效最快的,因为你的目的是分数。但当你走入了社会,你学习新知识时一定要先问自己:为什么?

碎片化时间其实和整块时间并不矛盾,比如坚持使用碎片化时间,你就能读完一本书,也能看完一部电影,追完一部剧。

作个比喻,知识是一棵树,树根、树枝、树干是利用整块时间系统学习来的,而碎片化学习成果就像是树叶。这样把知识汇集到一起,才能成为一棵完整的大树。

七、生命有限,珍惜时间

有人说,每天都这么生活是不是太累了?

但是,很多人就是因为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去学习,才成了更好的自己。何况,你还这么年轻,更应该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把这些东西融入血液,习惯成自然,学习也就不累了。

人要跟时间培养感情,不然时间也不会搭理你。

不过,在不浪费时间的同时也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太满。要适当地让自己放空,也要适当地给生命埋下未知的彩蛋。

什么叫生命的彩蛋呢?生活中,你总需要有一段时间可以没什么目的地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去吃一顿没吃过的大餐,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见一个许久没见的朋友。这些都是特别美好的事情,之所以美好,是因为都不在你的计划范围内。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段视频叫《时间都去哪儿了》,里面是这样说的:

如果人平均一生的寿命是78年。

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大概是28.3年,占据了我们人生的三分之一;

工作的时间占据了我们人生的10.5年;

花在电视和社交媒体上的时间竟然也占据了9年;

接受教育总计会花掉大约3.5年;

吃喝拉撒、家务通勤等乱七八糟的事情总计占据14.7年;

留给我们自己真正主动支配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9年而已。

视频里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想象一下,你每天醒来银行账户中都有86400美元。一天结束后它们就消失了,不管你是否消费它们。第二天,你的账户又会拥有86400美元。

那么,你将会用它们做什么呢?

每天86400秒都会存入你的生命账户。

一天结束后,第二天你将拥有新的86400秒。

如果是钱,我们绝不会浪费,那为什么我们要浪费时间呢?

时间比金钱更珍贵,因为你能赚钱却不能赚取时间。

五月天有句歌词:“就算你买下全世界的钟,也停不下一秒钟。”

生命有限,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加倍珍惜。

不想被时代抛弃,培养跨界学习能力

经常有人问我,李尚龙,你是怎么做到又当老师又能写作的?我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还会弹乌克丽丽呢,我还当导演呢。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如何成为一个跨界学习高手。

一个人上大学应该挑选什么专业?潘石屹讲过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人你看不出他是从哪儿来的,交往一段时间也不知道他是学什么专业的,这可能是个很厉害的人。所谓专业,是指一个人在大学四年被别人安排在某个领域。当你开始解决特定问题的时候,需要的能力肯定不是一个专业的知识能解决得了的。一个人解决的问题越多,他跨越自己专业边界的次数就越多,久而久之,你根本看不出他是哪个专业的,他就成了一个高手。

所以,这是一个需要跨界的时代,更是一个专业与专业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高手,一定是具备跨界学习能力的人。换句话说,其实大学四年,你学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更是个跨界打劫的时代:康师傅方便面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对手不是今麦郎,而是外卖服务;黑车司机也没想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不是出租车,而是共享单车;当当一直和京东打来打去,没想到侵占自己市场份额的竟然是音频平台;人工智能扎入主持人行业,主持人沸腾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机器也会跨界到自己的领域;小偷在街上偷不到钱了,并不是警察变多了,而是小偷的敌人变成了移动支付……

所以,这个时代需要年轻人做两件事:

第一,学会跨界,多掌握几门技能,为更好的跳槽做准备。

第二,学会把这几门技能运用到各自的领域,成为复合型人才。

一、利用好业余时间

经常有人问我:“老师,我学的是这个专业但我想学那个专业,怎么办?”

我通常也会反问一句:“当你拿着一瓶水,接下来你要做什么?”

喝了?倒了?都不是,而是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被一杯水左右。

我们总是习惯为了现在拥有的一点资源,放弃其他的可能性。当你学习了一个专业,你以后就非要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吗?不是吧。你完全可以从事别的行业的工作。别人送了你一个鸟笼,你非要养鸟吗?就算你买了只鸟,你非要成为养鸟师吗?

有一些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音乐、学习英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这就非常好。要知道大学四年重要的时间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怎么利用闲暇时间也很重要。这些时间你怎么度过,就会成就一个怎样的你。

我见过最厉害的一个朋友,学的是经济,但他喜欢文学,就整天混在大学城找同学要别的学校文学课的课表,蹭进去听课。同时,还阅读大量的书籍。毕业后,他拿着一张经济学的学历文凭当了作家,现在已经出了好几本散文集了。别人都以为他是写作天才,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努力根本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无非你付出多少努力就有多少收获。所以,喜欢什么就去做、去学,别被自己的专业限制,在这个时代,你必须学会跨界,成为全面高手。

二、你有几道斜杠

大家都知道,三脚架是最稳的,人也一样,在这个时代你必须拥有多条腿,才能走得从容。《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里第一次写了“斜杠青年”这个概念。什么叫“斜杠青年”?就是一个人兼顾多份职业,比如介绍李尚龙:作家/老师/导演。如果有一天,我不能讲课了,也不会饿死,因为我还有两个技能可以让我生活下去。“斜杠青年”是对喜欢工作的一种衍生,对不喜欢工作的一种补充,对不稳定生活的一种保护。但选择斜杠是有技巧的,要从你熟悉的领域去跳跃,不要跳得太狠,如果你选择了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职业,将会非常痛苦,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这里分享几个常见的斜杠搭配方式:

第一,稳定的工作+兴趣爱好。

聪明的人利用稳定的工作保证满足温饱,用下班的时间打磨兴趣爱好,让它变成自己的第二职业。

我的法医朋友秦明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是一名优秀的法医,长期奋斗在一线见证无数生死后,有一天,他忽然想把这些案例写下来。于是,他把这些故事记录在网上,后来就有出版社找到他出书。当时他不知道叫什么书名,就直接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于是就有了今天红遍大江南北的《法医秦明》这本书。

有稳定工作的人,千万别着急辞职,要培养离开稳定工作的能力。

第二,左右脑的切换。

人的大脑有个特点,左脑主要负责抽象、理性,右脑主要负责艺术、感性。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可以搭配的方式,比如和我一起写《回不去的流年》的徐哥,他不仅是个作曲高手,同时也是个作词人,他的词写得像诗一样美好。这么看,他的神奇之处,就是完美利用了左右脑的搭配。同理,你是个数学家也可以苦修绘画,你是个作家也可以学习音乐。

第三,大脑和身体的切换。

有一天签售的时候,我头痛欲裂,因为连续两天都有两场活动、四节课,我还在写一个专栏和一篇小说。所以第二天晚上,我痛苦地捂着头没法上场。助理给我买了止痛药,我看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不吃。晚上上完课,我找了个最近的健身房狠狠地跑了5公里,大汗淋漓后,头痛莫名其妙地好了。我才忽然明白:我这是用脑过度导致的头痛。其实,大脑劳作是可以和身体运动切换的,这样的放松锻炼,比睡觉有效多了。有一本书叫《运动改变大脑》,里边说,运动可以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对大脑都是有好处的。

原来我的健身教练,他在工作之外的身份还是高中化学老师,其实他的斜杠就是用脑和身体锻炼的切换。

第四,输出型的知识IP。

台湾作家火星爷爷是我的一个好朋友,他特别有趣。因为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双腿走不了路,他就在家里写博客。有一天,一个小姑娘问他,你的文风很奇怪,你是来自火星的吗?他说,是啊。然后就开始跟她讲火星上各种各样的东西。就这样两个人通信通了一年多,后来,他起了个名字叫:火星爷爷。火星爷爷是个标准的斜杠青年,因为他不仅是位畅销书作家,还是TED的演讲者,他的视频《跟没有借东西》在全球点击率达上千万次,同时,他还是一位老师,在台湾教孩子们创意,教同学们如何讲出厉害的故事。

我第一次见到火星爷爷的时候很诧异,问他怎么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呢?大家知道,他的身体还不太好。

他笑着说,其实这不都是输出吗?只要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就行。

当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就只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说出来就是演讲家,写出来就是作者,拍出来就是导演,其实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知识储备。这是核心,其他的只是表达方式。

三、多个领域的百分之五十

跨界学习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生存的保护,也是一种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式。我们都听过二八定律,一个行业,你只有冲到前百分之二十,在职场上才是不可替代的。想要成为这百分之二十非常难。但是,一个人跨两个行业,干成前百分之五十,并不难。通过深度学习,你就可能成为这两个跨界行业的前百分之二十五。

比如有一个相声演员叫岳云鹏,他是唱《五环之歌》最好的,万万没想到,人家在相声界凭借唱歌火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许多人火起来的原因并不是在于本职工作,而是他跨界了。相声演员唱歌唱红了,歌手拍电影拍红了,演员参加真人秀红了,明星炒绯闻红了,老师讲段子红了……这个世界很有趣。

斜杠不仅能让你到达一个高度,还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在你的职业和所在行业出现问题时,它就是非常好的自保方式。

四、跨界的前提

跨界的前提:在自己的本职领域做到顶尖水准,再去尝试别的。

原来我们招聘了一个前台,她做了一个月就离职了,接着去做微商,做了一个多月又离职了……这叫什么斜杠?你还没有到达这个行业的高处,看到这个行业的全景,你就走了。你还没有尽全力拼搏,这样的跨界说白了就是吃不了苦,习惯性逃避。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假的斜杠青年,他们确实跨了很多行业,但每个行业做得都一般。有一种菜专门形容这类人,叫“麻辣烫”,每道小菜都拿不出手,于是只能混在一起。而高手,应该是满汉全席,每一个技能拿出来,都可以当作一道大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界。

成功的跨界是你把这件事做到足够好,发现没有提高空间了,踩着自己的技能飞到另一个领域去。比如我刚开始当老师时,绝对不会考虑跨界,因为我还当不好老师嘛。当我发现干得不错,如鱼得水时,就开始琢磨跨界的事情了。但也不是随便跨界,你要了解自己的特长,比如我去学拉丁舞,肯定会死得很惨。当时我问了好几个学生,对我上课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以为是某个知识点、某个单词、某个词组。他们说,我讲的故事特别好。从那开始,我就知道,我有讲故事的天分,于是我就开始写故事,最早创作的都是短篇故事,逐渐我就不写短篇了,开始写长篇,写完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些故事拍下来呢?于是我再开始学习镜头,学习摄影,找团队拍戏。

所以,跨界的前提有两个:

第一,要全力以赴,到了尽头再转换,不要干两个月就跑去换其他职业,那才不是斜杠,那是诈和。

第二,要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五、学会做一只苍蝇

有人问,我刚进入一个领域,什么都不会,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只蜜蜂和苍蝇同时放在灯罩里,灯罩上留一个孔,看谁先飞出来。

答案是苍蝇。

因为苍蝇乱飞,一通乱撞后,总能找到出口,而蜜蜂只会朝着光亮飞,如果光亮对准了出口,它就飞出去了,可如果光源没有对准出口,它就一辈子出不来。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刚进入一个行业时应该做的事情:做一只苍蝇,蒙头乱撞,最后你总能找到出口。当你找到出口后,再朝着光飞,这样你就能很快成长。

我刚开始进入文学圈的时候,就像一只苍蝇一样,谁都去见,什么活动都参加,什么圈子都混,什么钱都赚。一年之后,我找到了我的出口,学会写故事,写对青少年有用的作品,要有写作底线,赚的每一分钱都要有底线,于是我变成了一只蜜蜂,只朝着光飞。

比如,我把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关闭了,我希望读者把这些钱存下来多买两本书看;我开始不接广告了;几乎推掉了所有的商业节目;所有“三俗”、博眼球、两性关系的话题我也不再写了。

当时很多人不太懂,说写作不就是为了博眼球吗?

我说,错了,那是因为你没看到光。

所以,我建议,刚进入一个行业第一年,你可以乱撞,第二年、第三年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朝着光的方向努力飞行。

在一个行业想起步,无非是要不停地读书,阅读和这个行业相关的图书,向这个行业有资历的人学习。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不懂得怎么请教人,或者别人不愿意解答你的疑问时,最好能请人吃个饭;还有很多网课、线下课、相关的视频、付费的内容,这些都是在一个新行业跃起的方式。

六、不存在完全的跨界

我的小说《人设》,讲的是三个人设崩塌的人,如何面对自己的一生。我查了许多人设崩塌的资料,惊奇地发现,这些遭遇命运转折的人,竟然都获得了更大的世界。

其实,这个社会上不存在完全的跨界,因为万物都是相连的。一个理科生,难道一点历史、政治、地理知识都不知道吗?一个艺术生,难道一点化学、物理、生物知识都不清楚吗?

我参加过一个活动,让三位嘉宾分别聊聊未来的出行应该是什么样的。第一位嘉宾是一个设计师,第二位嘉宾是专门做人工智能的,我是一个作家。结果我们三个聊得很开心,还加了微信。为什么呢?因为这几个职业看似相隔甚远,但本质没有区别。科技的背后是科幻,科幻基于科技发挥想象,设计和写作都是自我表达。

准确来说,文科和理科都是对世界的表达。

我想起宋方金老师的书《给青年编剧的信》里写的一句话:

讲故事是我们这群人的宿命,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甚至必须抱有更大的野心,给上帝讲一个故事,跟他老人家捉迷藏。

科学家用数学、物理与化学猜测上帝的头脑,我们用故事、人物与情感来猜想上帝的心意。

这世界绝不是无缘无故,必有一个终极答案以两种形式分别藏在科学或者艺术之中。

我们追随在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大仲马等讲故事的人的身后,跟爱因斯坦、牛顿和霍金这样的科学家赛跑,看谁能先猜出上帝的答案,来到上帝的面前。我希望我们讲故事的这边能赢。

万物的规律是相通的,你这么年轻,一定要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且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希望你能拥有更广泛的世界。

衍生阅读:

彼得·彼得森:《黑石的选择》

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

注意力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别让无效努力毁了你》一书的作者是克里·斯贝利,他是加拿大的专栏作家。

书里提出了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天天工作,有些人偶尔工作,后者反而效率还更高呢?

为什么有些人每天就学习两三个小时,却比那些每天学习十多个小时的人成绩还好呢?

为什么有些人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有些人却每天都很颓废呢?

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情很高效,有些人成天浪费时间呢?

此书的核心内容是如何让自己成为高效能的人才,其中提了一个概念,叫“高效能三要素”:时间、能量和注意力。

而一个人的能量大多与先天基因和后天运动有关,所以,我们本篇内容探讨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注意力,成为高效能人才。

一、注意力的稀缺性

哥伦比亚大学的华裔教授Tim Wu写过一本书叫《注意力商人》,书里说:商人们都在争抢人们的注意力,人们注意力流向的方向,就是金钱流向的方向。

在职场里有这么一个黄金法则:

注意力>时间>金钱

为什么注意力这么重要?因为: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有序:关于心智效率的认知科学》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著名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列维汀。书里说:“人的大脑有两种模式,第一种叫专注,第二种叫神游。”

大脑在高度专注的时候,也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它会消耗一种重要的养分叫作氧化葡萄糖。

但在神游模式里,大脑基本不会消耗太多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但发呆却可以很久。

发呆不累,因为不消耗氧化葡萄糖。大脑在这么多年的进化中为了更好地生存,都是很懒的,能偷懒就偷懒。

这是神经科学的解释,那这种稀缺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我们从进化的角度来讲:

人类既然能进化出庞大的记忆力资源,为什么没有进化出同样庞大的注意力资源呢?

根据丹尼尔·列维汀的观察,注意力稀缺,是生存环境塑造的结果。

人类在一万年前进入农耕时代,在此之前的两百万年,都处在狩猎时代。

在那个时期,我们基本只需要做好一件事——狩猎。

要知道,进化不是由谁设计的,而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自身发生的变化。在狩猎时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决定了,我们只需要进化出足以应付狩猎的注意力就足够了,也就是说,只要确保狩猎中能保持高度警觉,既能打到猎物,又不被豺狼虎豹吃掉就行。

如果在狩猎时代神游,那人类也活不到今天,基因也都消失了。

这个阶段一直持续了两百万年,直到一万年前,人类才进入农耕社会。

这个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人类很不适应,从猎人变成农民,要处理更多的信息,这个时候,注意力就不够了。

到今天,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社会变了,但你还是那个你,你的进化没有跟上科技发展的水平。

这大量的信息,多少让人类的大脑有些不适应。信息越多,注意力越差。

二、注意力最大化

怎样才能让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最大化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露西·乔·帕拉迪诺写过一本书叫《注意力曲线——打败分心与焦虑》。

露西认为,事物能对人产生刺激,让人分泌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分泌多少,会显示出你对事物到底是感到兴奋,还是感到无聊。

这个兴奋或无聊的程度,叫作“刺激水平”。

而刺激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注意力集中程度的高低。作者根据刺激水平和注意力之间的关系,画出了一条注意力曲线。

这条曲线像一个倒过来的英文字母U,所以被作者称为倒U形曲线。其实,它更像个锅盖,两边低,中间高。这个曲线是画在坐标系里的。

人在一开始刺激水平低的时候,注意力也低,随着刺激水平越来越高,注意力也越来越高。

但是,这条曲线是倒U形。

也就是说,当注意力达到一个顶点的时候,刺激水平哪怕再继续升高,注意力也不会随着升高,反而会下降,直到降为零。

为什么会这样呢?

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让你注意力集中,你肯定会集中,但如果老师斥责你呢?同学骂你,羞辱你呢?你肯定没法集中了。因为刺激过高了。

作者说,当人受到的刺激水平特别低的时候,肾上腺素的分泌水平也低,人就兴奋不起来,思维也有点停滞,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

这就是倒U形曲线的开始部分,刺激水平低,注意力也低。

这就像你早上刚起床的时候的状态。

反过来,当人受到的刺激水平特别高的时候,肾上腺素的分泌水平也会特别高。可是当过度兴奋的时候,就会产生紧张、愤怒甚至恐惧的情绪。

这就像你在面临重要的考试之前,或者第一次当着很多人的面发言的时候,是不是有类似的情绪?是不是会呼吸加重、心跳加速,觉得脑子不够用?

在这样的状态下,注意力也是无法集中的。这就是倒U形曲线的末端,刺激水平虽然高,但是注意力却很低。

所以,在面对重要考试、事情时,不要过分担忧,正常发挥就好。

只有在刺激水平平均的时候,人的生理反应才会平和。

这时候身体是放松的,但是意识里保持着一定的警惕性,也就是说,既不过于紧张,又不过于松弛。

注意力专家们把这种状态叫作“最优刺激状态”。

这个状态也就是倒U形曲线的中间部分描述的状态,刺激水平不高不低,但是注意力很高,而且在某一个阶段,注意力会达到峰值。

曲线的峰值部分,就被作者称为注意力专区。

三、了解自己的注意力专区

人应该经常花时间去了解自己。

比如我时常会记录自己的一天,看看什么时间段我的注意力是特别好的。

人和人都不太一样,我早起那段时间的注意力区间表现就很好,我一般会看会儿书。原来晚上注意力专区很好,就会写点东西,背单词。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注意力专区出现的时间,并把这段时间用好。

有些人的注意力专区出现是在喝了一杯咖啡之后,有些人是在自己健身跑步之后,有些人是一群人在一起学习、工作时,有些人是自己一个人关着门时,还有些人是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工作时……

许多人也问我,要不要午休,这取决于你如何调整自己的注意力专区。

四、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这里推荐几个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1.控制干扰源

你有没有注意过,上完一节课,在课间十分钟开了局游戏后,再次回到课堂上,集中注意力需要多久?

读书间隙你看了会儿电视,再次回来阅读恢复注意力需要多久?

根据研究,当你做一件事受到干扰之后,你需要花费整整25分钟才可以重新专注于手上的任务。

心理学专家肖恩·埃科尔推荐了一个控制干扰源的方法:“20秒定律”。

比如,把不健康的小吃从工作的地方移开超过20秒;

再如,你工作时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超过20秒;

又如,把互联网路由器的电源拔掉,这些可能都用不了20秒。

从根上断绝干扰,提高自己的“心流”。

因为当你在工作和学习时,每一次干扰都会导致你失去近半个小时的效能,因此想办法抑制干扰源非常重要。

我原来写作的时候,特别容易开小差。一坐到电脑边,就会觉得,哎呀,头怎么没洗。写了两行,又觉得指甲该剪了。又写了几行,想到好久没给爸妈打电话了,他们是不是该想我了。再过了几分钟,我又觉得,手机好寂寞,我得陪陪它。这样一晃一上午就过去了,该吃中午饭了,我什么也没写成。

当我看完《别让无效努力毁了你》这本书后,就做了一件事,写作前把手机放在看不见的地方,控制干扰源。

果然效率就提高了。

所以,有时候抵制诱惑的方式并不是超强的意志力,而是从根源抵制它。这样注意力转移了,人也就控制住诱惑了。

类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一个父亲喜欢喝酒,你可以把酒放到父亲看不到的地方,把他那些总喜欢喝酒的朋友的微信屏蔽掉,中断干扰源。

2.注意力外包

所谓“注意力外包”,说白了就是给大脑减负,通过外部工具,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大脑之外。

比如你把生日当作手机开机密码,老板雇用秘书来规划时间,明星让经纪人来制定行程。

把重要的事情记在笔记本上,把第二天的行程记在手机里,这些都属于记忆力外包,本质上都是利用外部资源来分担注意力。

3.策略性走神

注意力外包可以降低犯错的概率,《别让无效努力毁了你》里分享的另一个方法,能够帮我们激发创造力。这个方法叫策略性走神,就是在专注思考一段时间之后,故意放空自己,留出一段专门的时间来放飞自我。

这个方法对创作的帮助很大,走神未必都是坏事,有时候走神是为了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全神贯注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力,但根据脑科学家的观察,有计划地走神,有时候反而有助于激发创造力。

据说,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来自某时的灵光一现,比如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在被苹果砸到时发现了万有引力。先不深究传闻的真假,至少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这是有扎实的神经科学依据的。

在大脑里,有两个跟创造力有关的关键区域。

一个叫左前额叶皮层,它负责的是深度思考,也就是针对特定的问题,调动专门的知识。比如学习的时候,大脑这个部分就在发挥作用,它负责把你学过的知识调度出来。学习和输出主要就是由左前额叶皮层完成的。

另一个关键区域是我们的右脑,它负责的是联想思考,也就是把一些原本不相干的想法连接在一起,碰撞出新的可能性。

比如你做过这个梦吗,你从高处往下掉,忽然掉到了课桌上,猛地抬头,把老师和同桌吓一跳?这就是把两件毫无关系的事情,从高处掉下和落在课桌上联系在一起,用的就是右脑。

举个例子,如果要开发一款互联网产品,比如考虫英语四六级系统班,不能光懂技术,还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了解市场行情,懂得学生的心理,了解教学内容,会上课,你要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才行。

但这个区域有一个局限,就是你越刻意联想,努力把无关的东西联系起来,反而越是什么都想不起来,只有你放松甚至走神的时候,右脑反而才会更活跃,这些联想才会自动发生。

所以,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需要有计划地专门留出一点时间来走神,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策略性走神。

走了神之后,你会发现大脑的集中程度越来越好。

策略性走神,走得越彻底越好,最好是让大脑完全放空。

举个例子,你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你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当你放松时,仅仅在椅子上伸个懒腰是不够的,要走出办公室,走出教室,到另一个环境,比如去咖啡厅或者公园里,到楼下或者走廊处,周围最好特别安静。任何与办公环境、学习环境有关的东西都不在视线之内,吸一口气,听听音乐或者什么也不干,只有在这个环境里放空自己,才是一次合格的策略性走神行动,这时你的创造力往往能得到更大限度的调动。接下来你再回去就会发现,注意力提高了许多。有时候睡一觉,哪怕只有半个小时,注意力也会有巨大的变化。

4.心流是可以通过训练变得越来越长的

悲催的是,心流也可以通过你长时间的大脑放轻松、刷短视频、看网文变得越来越短,最后把你变成个笨蛋。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时代我们凝聚心流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涣散?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碎片化信息占据了我们太多的精力,社交软件让我们时刻被打扰,很难完全集中精力。

在这个时代,手机方便了我们,同时也阻碍了我们。你可以试着去看一部电影、一本书,什么也不想,看看自己能坚持多久,能持续多长时间。

如果你的注意力心流很短,请一定要多加训练。互联网、手机确实给人提供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也让人越来越笨,我们开始丧失深度思考、丧失专注力,只是浮于表面工作学习。

《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提出,深度工作是指在没有干扰的专注下进行工作,它可以把你的认知能力推向极限,最终得到具有创造性和高价值的工作结果。这本书里也推荐了一个方法,听起来很诡异,叫“禁欲模式”。所谓“禁欲模式”,就是与世隔绝进行深度工作,切断一切与外界的联系,将自己封闭在别人联系不到的地方。

这个虽然不太容易做到,但对于注意力长期涣散的朋友来说,可以适当地试试。

五、给信息和生活做减法

之前我们说过,人越长大,越容易感觉到生活的负累,此时此刻,就应该给生活做减法了。尤其是那些没有必要的信息,没有必要的人脉关系,没有营养的活动,没有思想的节目,都应该逐渐减少。

因为你越长大,你的注意力会越差,虽然关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但能真正关注的事情却越来越少。人关注得越少,精力越集中,越容易把事情做到极致。所以,聪明的人在一定时刻就应该学会:断、舍、离。

断掉没有必要的情欲,舍去没有意义的物品,离开无法深入的关系。

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

其实,很多婚姻关系也都是因为对彼此专注力变差而走向了深渊。这一生,我们最有限的是时间,最稀缺的是注意力,最难忘的是青春,最宝贵的是现在。

请把注意力交给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自己的对手,减少自己涣散的可能性,这样,你才能成为更专注的人。一个专注的人,是发光的。

衍生阅读:

爱德华·德博诺:《简化》

露西·乔·帕拉迪诺:《注意力曲线——打败分心与焦虑》

丹尼尔·列维汀:《有序:关于心智效率的认知科学》

核心竞争力,决定你在职场的价值

聪明的人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分得清人物关系。

厉害的人,不仅分得清人物关系,还能明白自己在职场里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们进入职场,进入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一起来看看这个世界的逻辑。

我们先聊一聊怎么找工作。

一、从我找工作到工作找我

我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场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时,现场聚集的都是每个省英语演讲比赛前几名的学生。

因此,有许多英语培训机构的HR(人力资源)在那里“物色”学生,被选中的人可以直接培训上岗当英语老师。

当然,后来我才知道,这群学生毕业后有的去了外交部、翻译局,有了做了双语主持人,混得不好的,就像我这样,当英语老师了。

也就是说,现场不仅有培训机构的人,也有电视台、政府部门的人,在那里选择优秀的人才。

后来,我当了很多次比赛的评委才知道,其实在大学参加的所有比赛和竞赛,但凡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现场都有大公司的HR在寻找优秀的学生。包括组织比赛的这群人,也相当于HR。因为参赛学生的技能强,培训一下,甚至都不用培训,就能直接上岗。

你想想为什么一个比赛你不用付钱或者付很少的钱就可以参加,主办方为了什么?优秀的学生,就是通过这样的比赛,被曝光,然后成为“猎物”,工作就找上门来了。

所以,为什么大学四年一定要多参加比赛与活动,因为这些都是去打通校外的资源,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没有机会参加竞赛,或者没有校园外的资源,那么,你大学四年考的证书,在你找工作的时候也都是敲门砖。

证书是简历的干货,比如四六级、剑桥商务英语、口译考试等。这里稍微说一句,有人说有些证书就是鸡肋,但我觉得,有总比没有强。

毕业后,如果你的简历上写满了高价值的经历,找工作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尤其是申请国外大学时,那边的招生办更重视你的简历。

可惜的是,大多数学生到了毕业时,简历上也只是写着:“热爱运动,尊敬老师,爱护同学。”

大学四年,一定要让自己发光,至少要让自己拥有一项专长,这项专长要有证书去证明,要有奖状去背书。

哪怕是驾照,哪怕是普通话资格证。证书其实很重要,比如你要招聘司机,你是要一个驾驶技术好但是没证的,还是要一个有驾照的呢?

这看起来很世俗,但职场上演的就是成人的游戏,在被问“你有什么证书”时,高手的回答是:“你要什么证?”

多一个证书,少求一句人。

证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能力被激发了,因为你给自己设了一个目标,有目标的奋斗和漫无目的的奋斗差距是很大的。

拥有一技之长,在哪个地方都能活得很好,在哪个时代都饿不死,这个技能可以是音乐、体育、艺术、语言、计算机、写作……

如果实在不知道学什么,建议学一门外语或者练习写作。

《水浒传》里最后活得好的,是这么一些人:

安道全,别名神医,最终在太医院做了个金紫医官。

金大坚,别名玉臂匠,后来,他被皇帝召回御前听用。最后在内府御宝监为官。

还比如写字的、养马的……

职场讲究价值,你的工资是反映你价值的侧面标准,而一技之长就是你立足职场的价值,不可替代性就是你在职场的灵魂。

二、你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我们公司原来在三里屯,那里的房价一平方米十多万元,当然,比那里更贵的是海淀的学区房。

为什么这么贵呢?是因为那里的土地贵,还是砖头贵?

不是,地是一样的,砖头也不是黄金、大理石。仅仅因为那里是商业街,那里有学校,那里更方便,那里象征着更好的生活。

所以,一个点的价值往往不是由点本身决定的,而是由点所在的坐标系决定的。

同理,一个人的价值也不是由一个点决定的,也不是从你的父母、老师口中得知你是否优秀,你的优秀程度,而是由一个系统决定的。

传统的职业价值坐标系是这样的:行业×企业×职业。

这是现在最流行的也是最传统的职业价值坐标系,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的《职业锚:发现你的真正价值》中提出的“职业金字塔模型”。

比如按照这个坐标系,我是教育行业的,现在考虫,职业是老师。

再详细地分析一下,如果把施恩的这个模型比作一个小区,你可以想象:

一张地图上有很多的小区,一个个挨在一起。小区就是行业。

在小区里面有很多的楼房,楼房就是公司,它们都有三层,分别代表公司的三个层次:

底层是执行层,也就是员工层;中间是运营层;顶层是决策层,也就是领导层。

大的楼房是大企业,小的楼房是小企业。

在这样的模型里,发展路径是非常明确的,你按照这个模型就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第一步,你要选定一个行业,也就是选择一个小区。

第二步,在行业里面选定一栋好楼,最好是豪宅、别墅,也就是选择一个发展潜力好的大企业。

为什么要选择大企业呢?

因为你在大企业上升的可能性更大,机会更多。你能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甚至有更好的制度回报。

如果可能,毕业后请一定首选大公司,你的眼界、人脉都能让你的下一份工作达到一个高度。

为什么早年新东方尽出人才?因为这些人才被放在了同一个圈子,潜移默化地互相比拼。

接下来,大家都努力向上发展,能去二楼的去二楼,能去三楼的去三楼,万一你卡住了,到不了三楼,比如你体力不行,比如有人压制着,怎么办?要么待在这里等退休;要么跳到一栋小一点的楼房里面,尝试去它的三楼。

这就是跳槽,从大公司的小职员跳槽到小公司当大职员。我有个双胞胎姐姐,她第一份工作是在路透社当记者,你们都听过路透社,但工资不高,后来她跳槽去了一家我没听过的外国新闻公司,工资显著提升。

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传统的行业价值坐标系在许多地方正在瓦解?比如,你怎么定义我这种既是老师,又是作家,而且两条线干得都不错的人?

你又怎么定义自由职业者,他们应该在哪个小区、哪栋楼、第几层?

所以,这个世界正在变化,你不一定要住在小区里了,你可以住在空中楼阁俯瞰这些小区,你可以成为快递员穿梭在许多小区中。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有三个原因:

1.公司寿命变短,员工心理转变

现在的大楼动不动就坍塌,更别说你还想待在哪个房间一辈子了。

也就是说,公司变数极大,前段时间我把我的龙影部落工作室解散了,成立了李尚龙工作室。我去注销公司,负责的业务员和我说,尚龙老师,现在注销公司要排队,因为太多人排队,注销公司的钱比注册公司的钱还多。

现在,中关村、三里屯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年,整个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7年,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是40年,世界1000强的则是30年。

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一个人从25岁开始干到65岁退休,正好工作40年——说明你一毕业就创业,一创业就刚好把公司干成了世界500强,你退休那一天,公司正好倒闭,你刚好失业。

可是你有那么好的运气吗?

这个世界上的工作已经没有稳定可言,只有变动才是唯一的稳定。

2.行业变化快,没有边界

行业之间不停地在跨界,也就是说,小区和小区之间早就连通了。

一个作家,他还可以是老师。

一个英语老师,他还可以是健身教练。

一个编剧,他还可以做脱口秀。

在今天你会发现,抢你职位的可能并不是你楼下的那个人,也不是你隔壁那个人,而是其他小区跳过来的人,因此行业也变得没有了边界。

比如,柯达公司当年打死都没想到,是数码公司打垮了自己;数码公司也没想到,是诺基亚打死了自己;今麦郎、康师傅没想到打败自己的是美团外卖;小偷没想到打死自己的是移动支付。

跨界成了正常的事情。甚至跨界打劫也再正常不过。

3.人们更关注新的职业坐标系

原来的坐标系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个体逐渐从组织里面慢慢解放出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了一个新的职业坐标系。

全新的职业价值坐标系是这样的:

圈子、能力与特色。

新职业价值体系一旦出现,个人的增值策略肯定也会发生转变。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这个世界,通过拍领导马屁来提高自己的楼层这种事情在创业公司越来越难了?

通过找关系进入那种活力四射的创业团队,也越来越难了。

因为你能力不行,放在哪儿都没用,给公司造成的损失谁都承担不起。

所以我建议,如果你还希望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第一份工作,建议你去找一个没那么体制化的工作,至少去不会因为领导一句话决定你生死的活力型企业。

因为领导有可能今天高兴,明天会不高兴,你的升职加薪如果只是依靠领导的一句话,是很危险的。你的价值由市场决定,就会好很多。所以,要提高自己的圈子、能力和特色,让自己就算离开体制,也能活得很好。

按照圈子、能力与特色这个法则,给各位推荐三个方法:

第一个,持续放大自己的影响力,到更好的圈子里去。

第二个,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专长,变成一个大神。

第三个,持续宣扬自己讨人喜欢的人设。

未来的职场人,只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一门独特的手艺,有个性,就能让自己活得很好。

以前我们把能力存在组织里,我们走进体制、工厂、人民公社;后来我们把能力存在钱里面,存在消费里;今天我们可能有机会把自己的才华存在圈子和能力、特色里面。

再分享三条干货:

第一,要走出去,发展自己的圈子,同行圈子甚至是不同的圈子。

从现在开始,每个月至少跟自己弱关系圈的人见面三次。

什么叫“弱关系圈”?就是不常见面的朋友。对于大学生来说,每个月至少应该尝试去跟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同学、师兄师姐、老师交流,打通自己的圈子。

举个例子,我是个作家,当然我们作家圈肯定是经常聚会。

但我还经常约一些其他圈子的人,我的好朋友程一、小白这些人都不是作家圈的,他们属于主播圈、主持人圈。我们几乎每个月聚一次,互相交流,资源共享,他们出书,我会给他们推荐出版社;我出书,就可以去他们那里做一场活动。这样的互动让我们的关系更近了。人要有自己的圈子,也要扩大自己的圈子。

第二,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当我们进入一个圈子,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1)有什么事,是我在这个圈子里能力占优势的?

(2)有什么事,是我在这个圈子里面不可替代的?

(3)有什么事,是我真正感兴趣的?

如果你能找到这三者的交集,就一定要去做,并且做到极致。

第三,放大你的特色。

这是一个个性化的年代,一个人最大的风险,就是你是一个毫无特色的人。

大家提到你,根本不知道你是干吗的。

你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在职场中创造自己的人设。比如老师这个职业,被人记住的老师,并不是他讲得多好,因为你很难衡量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被人记住的老师,都是具备自己的特点和人设的。

当面目模糊的所谓专业人士越来越多,人们就只记得有特色的人,甚至有时候,特色都能成为一项专长。

你进入职场后,一定要思考自己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人设。

但在生活里,最好抛弃人设,因为你是有血有肉的人。

三、提高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

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应该做点什么呢?

比如,现在考驾照,会不会在以后的职业市场增加你的竞争力?

不会。因为,它还不如熟练地使用各种叫车软件这个技能有用。

我们这代人一定要接受这个事实:机器真的已经在很多领域比人强了。

今天,你会发现司机的工作已经部分被机器所替代。以前一个出租车司机,他需要会开车、能认路、会收钱,但到今天他只要会开车,认路的事情交给App,算账的事情交给平台就好。甚至有一天,司机这个职业也可能会完全消失。

机器变得这么厉害,那人该怎么办呢?

第一,你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机器无法替代的少数人。

第二,你应该选修一些机器无法替代的技能。

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决定未来的6大能力》里提到一个观点: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有六种能力是非常稀缺且重要的。

它们分别是:设计感、共情能力、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娱乐感和意义感。

设计感

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也就是说,优秀的设计总是创造出一种新的解决方式,让事情得以顺利进行。

比如,苹果被认为是全球最有设计感的公司。好的产品首先是设计得好看。例如,一本书的封面,要让人看到就有想拥有的欲望。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演讲——主题是关于未来的出行,遇见了据说是设计界的大牛莫康孙老师,他说了一句话:未来的设计都可能会被机器替代,所以,我们必须设计出上帝般的作品。

共情能力

这是普通人特别缺乏的能力。

一个人受伤了、摔倒了、被家暴了,甚至他的孩子遇到了伤害,许多人看到这样的悲剧,第一反应竟然是:幸亏没发生在自己身上。

共情能力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甚至思考得比别人更深入。关键在于是否和别人的感情同步,是否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比如,你在网上看到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正是你平时特别想表达但却表达不出来的,说明那个作者就很有共情能力。

所有伟大的产品经理都有共情能力,任何一个行业的高手都具备共情能力。

讲故事的能力

所有厉害的畅销书作家、好的导演、好的编剧……都是讲故事的高手。

商业领袖也需要会讲故事,你看乔布斯、马云,全部是讲故事的高手。现在融资的时候,也有人会经常说,把你公司的故事讲给我听。

把一个商业化、复杂、难懂的事情,讲成了谁都能懂的故事。这个技能特别重要。

推荐一本书,叫《故事》,罗伯特·麦基写的。它是每个作家、编剧的“圣经”。

整合事物的能力

你认识很多人,知道很多知识,这都不算厉害,关键在于你怎么用。

换句话说,你怎么把资源整合到一起。

在电影圈,做这个事的人叫制片人。

你认识这个导演、这个编剧,知道这部原著,然后把这些人放在一起,你就有了一个“盘”。在公司,这种人叫产品经理、项目经理。

搭盘、整合资源的事情,机器是干不了的。

娱乐感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让你觉得好玩的能力”。

玩乐是人类的天性:

比如,“俄罗斯方块”,是款特别“傻”的游戏。这款游戏没有任何目的,它唯一的目的就是看你怎么死。但即使这样,人们也愿意一直玩下去,因为你享受这个玩的过程。

又如“超级玛丽”,这款游戏上手就能玩。

今天如果你是做产品的,你的产品要会跟人玩;你是一个做创作的,你要会跟创意玩;你是个做运营的,你就要会和顾客玩。

这里推荐一本书,亚当·奥尔特的《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书里说,上瘾体验背后的六大诱导因素分别是:

诱人的目标

积极的反馈

毫不费力的进步

逐渐升级的挑战

未完成的紧张感

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意义感

有一本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人只有给生活和工作赋予意义,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

一份工作,没了意义,赚多少钱都很难受。

总结一下,未来的人,可能需要这些能力:

设计感和讲故事——产生影响力;

共情能力、整合能力和娱乐感——提高能力;

意义感——放大你的特色。

当有人将这六种东西整合到一起——他就是一个会讲故事、能跨界、理解人、有品位、好玩有趣、活得有追求的人——他将是一个极其强大的人,用《未来简史》里的话说,叫“神人”。

过去理性技能较多的是:程序员、会计师。

今天感性技能较多的是:旅行体验师、设计师、产品经理、Vlog导演。

具备六种高感性能力的人会在未来更加值钱。

在一个机器越来越强的年代,什么样的能力是最厉害的呢?

答案有两个:超越机器的能力,以及能够跟机器协作的能力。

这也就是你努力的方向,期待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寻找知识的源头,提高认知效率

前些日子,我一直在筹划《刺》这部小说的剧集拍摄,从小说到剧本再到剧的变化,总的来说过程是这样的:先从《刺》这部小说里把故事结构拿出来,补充细节,不断扩充,之后还要经过导演的艺术加工,最后把故事视觉化,最终变成一部剧,接下来再根据平台播放时长进行特效剪辑。最后,这部剧才会被观众看到。

中间经历的步骤很复杂,一个环节弄不好就很容易让这部剧毁掉。但写小说就不一样了,小说是独立创作的,作者思路被激发,形成文本,这个东西被称为一手知识。

其实,很多小说都被影视剧改砸了,为什么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一、原著的重要性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泓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工作的邻居靖子。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为救靖子,石泓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泓以数学家缜密的逻辑思维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为靖子提供了天衣无缝的不在场证据,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

这就是东野圭吾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嫌疑人X的献身》。

作为原著党,我不太喜欢同名电影,不是拍得不好,而是最经典的一个细节处理得非常糟糕。

东野圭吾这部作品真正的高潮在于故事的最后,所有的伏笔,都为了最后的时间错乱和揭秘,靖子不是杀了一个人,而是杀了两个人。

而整个故事的情感高潮在于,石泓自以为完美地胜利了,却在看到靖子自首后号啕大哭。书中原话是这样的:“靖子如遭冻结的面容眨眼间几乎崩溃,两眼清泪长流,她走到石泓面前,突然跪倒:‘对不起,真的对不起,让您为了我们……为我这种女人……’她的背部激烈晃动。”

可惜的是,当影片演到这段情节时,林心如老师饰演的女主,忽然跪在地上,说出那句“为什么”的一刹那,电影院全场爆发出难以忍受的笑声,这就像憋了两个小时的大招,最后竟然只是一个哑炮,谁能不难受。

这部电影的结尾,编剧也进行了改编。结尾两个男人在电梯口遇见,石泓莫名其妙地问了一句:“难吗?”

警察唐川说:“难,太难了。”

这句台词有两层意思:“四色问题难吗”和“我给你设的这个局难吗”。都难。

这个结局很巧妙,但却少了一些冲击力,因为好的作品应该能感染到观众的情绪,走进观众的灵魂。

原版故事的结局是这么写的:“唐川从石泓身后将手放在他双肩上,石泓继续嘶吼,草稚觉得他仿佛正在呕出灵魂。”

“呕出灵魂”四个字,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如果电影用石泓哭着结尾,应该能让观众走心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鼓励大家读原著,因为原著中有一手知识,那些知识更深入、更彻底。

二、从电影走向原著

如果你看完一部电影觉得好看,一定要再看看原著。因为原著是一手信息,剧本修改后变成了二手信息,等电影拍摄完就成了三手信息。从一手信息到二手信息再到三手信息,总会丢掉或者不得不修改一些重要的内容。

有些编剧能力强大,改编得可能比原著还好,但好的编剧永远是稀缺品,市场上有太多作品改着改着就被毁掉了。为什么原著党特别痛苦啊?你读原著时觉得这个人应该是这样的,结果影视剧往往特别容易毁掉你内心深处的美好。

原著很多内容,也是因为影视剧的市场需要,被扭曲了、改变了、删减了……而这些没有被我们看到的内容,往往是一本书的精华。这些知识,是更令人动容、走心的部分。

所以,要从电影走向原著,回归一手知识。这样你对一个事件、一个故事,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小说作品被改砸的有很多,改好了的也有。比如,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大多数人都看过,但少有人知道原著,其实是部恐怖小说,讲的是监狱里各种恐怖的事情;《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原著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叫《五点人》,故事性十分一般;《我不是药神》是根据患者陆勇的一篇新闻稿改编的。这些改编都十分成功。看完电影,你再回头看看原著,就会感受到改编的力量。这样的过程,会引发你的思考,帮助你找到一手知识。

人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才能探索到更大的世界。

三、你的信息可靠吗

我们存在的世界里,大量的信息在传播,有很多都是二手信息,甚至是三手、N手的,这些信息有些是被损耗,甚至是被曲解的。

信息一旦被传播,就会面临衰减和走样,甚至出现变形。

小时候玩过一个游戏,五个学生站在台上传话,第一个孩子念了一句话,后面的孩子传给下一个,一直传到最后一个,这句话基本上就面目全非了。

这才只是一句话,那么一段话呢?一篇文章呢?一个故事呢?如果传话的不止五个学生呢?想必准确性要大打折扣。

举一个例子,我们都听过“21天养成一个习惯”,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查阅资料后发现,实际上这种说法来自1960年一个外科整形医生的一本书。Maxwell Maltz医生发现截肢者平均需要花21天来习惯失去一条肢体。

于是他得出推论,人们平均需要21天来习惯生活中的重大变故。

但是,如果我们用21天的时间去练习跑步,每日早读,每天读书,其实是很难养成习惯的。当然,有些习惯,也不需要花费21天,比如你想想,你花了多久时间养成切菜时切不到自己手的习惯?可能几毫秒就够了。因为菜刀切到手,会疼,下次你肯定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在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研究者检查了不同的习惯,很多参与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练习与养成习惯的关系能形成一条曲线。他们发现,养成习惯平均达到最大惯性需要66天,最小只需要几毫秒。

再如,大家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据说一个人在一个领域连续奋斗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大师,可是,这一万个小时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我们来看看资料,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在1973年的时候,与合作者威廉·蔡斯共同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论文。

他们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他们发现掌握象棋大师的长时记忆的本领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

1976年,有个叫埃里克森的人基于他们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象棋大师的研究。1993年,埃里克森与另外两位同事基于大量的研究发现,发表了一篇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中文名称:《刻意练习在获得专业表现中的作用》)。

这是一手知识,人们通过研究、实验和写作得到。

这篇文章很快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同时一个概念被广泛传播:在一个行业坚持一万小时可以成为大师。

2016年,论文主作者埃里克森就发现自己的理念被误读了,他又写了本书,埃里克森在书中强调,自己并没有说跨过一个确定的时间门槛可以保证一个人能成为大师。

不少专业技能的习得不需要一万个小时。在本书中,埃里克森使用的数据也非一万小时定律:比如,从事音乐学习的学生在18岁之前,花在小提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小时,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小时。

而且刻意练习还和天赋、练习方式高度相关。

同年,学习专家Eduardo Briceo在TED发表了How to get better at the things you care about(如何在你重视的事情上做得更好)的演讲,也提到了这个观点:并不是一万小时,而是大量时间。

这些论文内容和书里的知识,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口口相传,逐渐变成了二手信息。

你可能会问,一万小时定律怎么来的?

后来,经过作者调查,得知有个叫格拉德威尔的人读了埃里克森1993年的论文,没有提“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只是抓取出来“一万小时定律”,写成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异类》。这本书风靡全球,在书中,他充满激情地表达:“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因为这本书的畅销,一万小时的概念也就传播开了。

接着,有无数公众号、人生导师、各种培训师和励志演讲家,开始基于自己的经验解读“一万小时定律”,告诉你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然后推销他们的方式:一万小时的诀窍、一万小时的工具和方法等。这些方式,就使人们离一手信息越来越远了。

四、深挖知识的源头

1.重要的知识,多去寻找知识的源头

二手、三手、四手知识,本身没有错,我自己也出版过畅销书,也写过一些爆款文章,这样的文字方便传播,因为你需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学习。但要明白,真正有用的知识是需要深挖的,比如你听完一门课程,如果觉得有趣,可以尝试着去搜索一些相关知识,继续探索式学习。有个读者曾给我发私信,说他对我讲的某节课特别感兴趣,想写一篇论文,还查阅了大量资料。我很高兴,这就是愿意深挖知识的同学,做法特别好。

要养成一个好习惯:要么证实,要么证伪,要么存疑。命好不如习惯好。

这是个重要的思考逻辑,比如转基因对身体有害吗?你要么证实;你证明不了,就去证伪,发现也不太好证,怎么办?你可以存疑。但凡一个人跟你说,每个人都应该吃转基因食物,就存疑!这是个好习惯。等你有了充分的证据再相信。了解了一个东西再相信叫信仰,不了解就盲从叫迷信。

2.如何辨别知识的源头

以下这些可以帮助你提高效率:

一手的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名校的教科书、MOOC(慕课)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资料。

3.跟随知识源头的人

比如你的导师、某个行业的专家,那些综合能力和素质比较强的人。

我就有这个习惯,戏剧领域不太明白的东西我会问宋方金老师,写台词方面拿不准的我就请教陈道明老师,教学方面拿不准的我就问古典老师。有时候他们很忙,我就请他们吃个饭,吃饭时顺便把不懂的事情问清楚了。

当然,对于怎么认识大牛的问题,可参考之前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启发。还是那句话,你只有足够优秀,身边的圈子才会更优秀,在此之前,希望你放弃无用的社交。

4.成为知识的源头

有个学生问我:“龙哥,我觉得周围一片黑暗怎么办啊?”

我说:“因为你不是光,你要是光,周围都是亮的,世界也就不黑暗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查阅、多经历。原来我一直觉得能依靠别人也挺好,不懂的请教别人,不会的找别人帮忙,后来才明白,这世界只能靠自己。不然,别人的光芒照亮了你,你仍处在一片黑暗中。

有一个现象,读书越多的人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不读书的人反而觉得别人什么都不懂,这是很可笑的。所以,人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成为知识的源头,不停地学习,终身学习,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5.习惯的养成

到底多少天才能养成一个习惯呢?日本的一位作家古川武士写的书《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里说,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习惯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方式,它分为三种,而每一种养成的习惯,都不一样:

习惯的三种分类

程度一:行为习惯 ·所需时间:一个月/·阅读、写日记、整理、节约等

程度二:身体习惯 ·所需时间:三个月/·减肥、运动、早起、戒烟等

程度三:思考习惯 ·所需时间:六个月/·逻辑思考能力、创意能力、正面思考等

五、一定要多阅读

要静下来读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回到书本中时,我们更能贴近作者当时的思想,培养和作者的感情连接,了解一手信息。

当然,如果你对一个话题只是感兴趣,不想浪费时间深入了解,往往得到二手知识就够了,它只是一个谈资,只需了解不必深究。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不一样的牛人,做这个领域出类拔萃的高手,就需要寻求一手知识。

当年我为了求证close up和close down的区别,在北外的留学生宿舍门口抓着老外就问,这种求知的经历到现在我也很难忘记。不过现在已经改善很多,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辅助书籍,互联网查询也更方便快捷。

书是追求一手知识非常方便的路径。

所以,一定要多阅读。

祝你读书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