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需遵循的法则
风光摄影中有许多需要遵循的法则,其中比较重要的,也是决定一幅照片是否具有摄影语言的法则:
第一、天气与光线 要想让一幅风光照片生动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对光线的把握。光线是最富有表现力的,它能准确地提示摄影师所选取的主题,突出地表现某种特殊的氛围,或兴奋、或平静、或写实、或写意、或饱满、或空灵……这样能集中观赏者的注意力,创造特定的情绪氛围。天气的情况又决定了光线的条件,恶劣的天气、云雾的天气、雨雪的天气、晴朗的天气等自然现象对光线有决定性的影响,它能够烘托画面气氛,渲染照片主题,使拍摄对象生动活泼起来。
第二、构图 拍摄的位置和方向、镜头焦距的选择、拍摄点的高低、左右距离和移动等,决定着作品中景物的位置和大小,而构图是摄影师对自然风景的理解和处理的表现形式。风光摄影讲究“远拍其势,近拍其质”。
第三、曝光 摄影师对曝光的控制似乎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其实摄影师对曝光的控制不是简单的技术是否过关,而是摄影师对曝光的理解。拍出一幅曝光正确的风景照片对于今天的摄影者已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智能化数码相机的推广与普及,把许多过去比较困难的曝光技术问题变得手到擒来。但不是所有的风景照片都以数码科技计算出的曝光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些风景的曝光控制是根据摄影者自己的理解来决定的。比如拍摄压抑气氛的风景,需要减少一定量的曝光时间,以增加乌云密布的气氛;如果拍摄高调而有空灵意境的风景时,又需要增加一些曝光量,让画面更加干净简洁。这样的例子在拍摄实践中非常常见。
综上所述,构图是基础,掌握用光是关键,控制好曝光决定了照片的成败。
拍摄数据:佳能5D Mark Ⅲ相机,24- 70毫米镜头,光圈F8,曝光时间1/250秒。
智利 维亚利克火山
对于风光拍摄来说,直观的表现也会具有惊人的感受力,因为它们变成了被高度重视与关注的焦点。有人会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枝节性的技术问题,但对于一个与影像打交道的人来说,这种对影像细节和层次的领悟能力和感受方式却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午后的南太平洋寂静而深沉,幽蓝色的海面没有一丝波涛,静静地退守在视野的下方,远处的安第斯山脉全都隐入了浓雾中,只有维亚利克火山耸立在半空。这虚无飘渺的景象实在太不真实了,不真实得让人感觉更像是海市蜃楼,也许一眨眼,耀目的雪顶就消失了,海面上就只剩下了浓雾。
拍摄数据: 哈苏503cxi相机,80毫米镜头,光圈F16,曝光时间1/60秒。
瑞典 斯德哥尔摩
冬天的白令海峡是封冻的,由于每天都有几班游船往来,所以在冰封的海面上开凿出一条水道。涌动的海水将水道两边的冰块撞击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浮冰。船在慢慢地前行,冰块上上下下地漂动。海面风大,船体晃动,无法使用三脚架,只有手持相机进行拍摄,所以务必要端稳相机。在寒冷的地方拍完照,要将相机装入摄影包后再进屋里,否则会因室内外温差太大而使相机受损。
拍摄数据: 哈苏503cxi相机,80毫米镜头,光圈F8,曝光时间1/60秒。
印度洋
不同色彩产生的视觉效果,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如青色、蓝色、绿色,可以引起人冷的感觉,而红色、橙色、黄色可以引起人暖的感觉。这是色彩引发的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色彩能激发人的情感,比如深蓝色使人觉着安静,红色使人感到热情等,这都是人类生活习惯积淀的结果。单色不是单一的颜色,而是指画面中主色调要非常清楚明确,让人一目了然,比如,高调、低调、中间调等。在颜色的选择上,以灰色调为最高境界,因为灰色是万色归一的颜色,灰色中包含了各种色彩,它既纯净又丰富,它有一种特殊的内在美。 在色彩学中灰色属于中性色,是包容性最强的颜色,它和任何颜色搭配都会趋向和谐。
拍摄数据: 索尼 α900相机,70- 200毫米变焦镜头,光圈F22,曝光时间1/15秒。
拍摄雪山时,不要试图用自己的两条腿改变拍摄距离,这样做是徒劳的。长焦镜头使用起来会方便一些,它可以让你将远处的大雪山拍得更大、更清晰。日出后要抓紧时间拍摄,精彩的时间最多只有5分钟。
中国 四川稻城
在风光摄影领域中,拍摄雪山题材难度较大,也非常艰苦。首先,这些大雪山多集中在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和川藏、云贵交界之处,交通十分不便;其次,这些终年积雪的大山海拔都在7000米以上。在这样的环境中,天气变幻莫测,能见到雪山的尊容是件幸事。如果要拍到好光线下的理想照片,必须下工夫耐心等待。
拍摄数据: 哈苏503cxi相机,150毫米镜头,光圈F22,曝光时间1/30秒。
中国 西藏通麦
我始终认为摄影的内容不分高下、题材不分大小、创作不分先进落后,只要喜欢和热爱,大自然永远是我们拍摄的主题。
拍摄数据: 林豪夫6×17相机,施耐德250毫米镜头,光圈F32,曝光时间1/8秒。
中国 西藏阿里
在烈日下,札达土林略带焦黄的躯体散发着让人恐惧的气息。方圆几百公里的土林常年没有人烟,就连植被都很稀少。一百多万年前,这里是碧波荡漾的大海,一百万年后,这里大地抬升,气候干燥。层层叠叠的土林上留下波涛翻卷的浪迹,时间就这样流逝了。置身其中除了发出壮美的赞叹,是不是还有些对逝去的无奈。
拍摄数据: 哈苏503cxi相机,80毫米镜头,光圈F22,曝光时间1/30秒,使用渐变滤色镜。
站在高高的垭口,望着一泓碧蓝的湖水,我产生了一种难以抑制的眩晕,要不是那道墨色的地平线,我真的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天空。拉昂错是世界屋脊上最神秘的湖泊,偌大的湖面泛着细碎的波光,没有水鸟,没有萍藻,没有一丝生气,湖的彼岸被低沉的乌云衔住,仿佛湖水也会被天收了去。
拍摄数据: 哈苏503cxi相机,80毫米镜头,光圈F11,曝光时间1/60秒。
中国 西藏拉昂错
中国 西藏羊卓雍错
北极
我认为风光摄影是“走”出来的艺术,我更坚信风光摄影同样是“等”出来的艺术。拍摄者在拍摄现场多数时候不能马上拍摄,因光线、天气等原因,需要耐心地等待。虽然等待是漫长的,但此时放松心情,让自己充分享受自然,从中获得灵感和永无止境的启迪,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
拍摄数据: 哈苏503cxi相机,250毫米镜头,光圈F16.5,曝光时间1/60秒。
地球的最北端——北极,在一般人眼里,它是遥远、陌生、风险的代名词。那里冰天雪地,是地球上最寒冷、最荒芜、最干燥、风最大的地方之一,也是这个星球上人烟最稀少的地方。北极的风景摄影带给我多种视觉体验,也暗示了自然的良性循环。如画的风景,有令人愉快的浪漫情调,又有忧郁的叹息。
拍摄数据: 拍摄数据:佳能5D Mark Ⅳ相机,24- 70毫米镜头,光圈F8,曝光时间1/60秒。
中国 青海沱沱河
世界著名的河——长江,其源头沱沱河气势非凡,漫天的水路从狭长山谷间流淌下来,有百川竞流的浩大声势。
拍摄数据: 林豪夫6×17相机,施耐德90毫米镜头,光圈F22,曝光时间1/4秒,镜头前使用中灰镜。
印度洋
拍摄数据: 佳能5D Mark Ⅳ相机,100-400毫米镜头,光圈F5.6,曝光时间1/1000秒。
作为一名自然地理摄影师,我喜欢拍摄大海,大海是力量的象征。波光粼粼的大海显示出一种横向的张力,宽广平稳,与人平静的心情形成呼应。狂风巨浪时的大海,显示出一种高低起伏,动荡不安的冲力,与人的内心情感的波澜相契合,形成一种人化的对应关系;惊涛拍岸时的大海,凸显了排山倒海的力量,与人潜意识中的抗争拼搏相关联,形成一种人性情感的激发。
南极 奥克尼群岛
南极半岛附近的海冰大多是从大陆架断裂下来的。那些巨大而壮观的冰块漂浮在海面上,随洋流移动到南极峡湾,并历经多年的风雨,其体积越变越小。而它们的棱角早已被打磨得光滑无比,即使在行将消亡之时,依然保留着冰的本质,晶莹剔透且纯净无比。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改变,其内在的本质不为所变,做为大自然中的人类,无论社会环境怎样改变,真诚、友爱、善良的本质也一样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