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有关思想
马克思与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以辩证唯物史观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并未直接涉及“文化资本”的理论范畴,但其中的许多思想都触及了文化生产,为后来的相关理论提供了学理依据,并有着直接的启发。
一、关于精神生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对人类社会的考察分析,对唯物史观的建构也是依据这一客观条件的。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将人类社会的生产划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所谓物质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而精神生产则指“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是一切高级的意识形式的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及“科学或艺术的生产”。马克思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23)可见,精神生产是人类基本生产形式,具有与物质生产相同的特点和特征。也有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性质和规律。精神生产是人特有的生命活动和存在方式,是人的“真正的生产”。
关于这两种形式的社会生产的关系,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进行了概括:“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4)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的功能已由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向服务于精神生产、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方向转化。精神生产已成为当今,特别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以往对唯物史观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侧重于从物质生产实践、阶级斗争等方面来考察社会的发展,而忽视了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而这种片面的认识也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决定的,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当人们处于物质资料相对匮乏、盲目追求物质生产发展的阶段,必然会忽略精神生产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区分开来,并凸显精神生产的重要作用,“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25)可见,在他看来,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一样,也是人类生活的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最终确立了精神生产的概念:“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行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26)这里的精神生产,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同时还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这与唯物史观对于社会发展的观点一致,充分证明精神生产理论的科学性。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其最终目的并不在于直接的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本身,而在于通过一定精神价值的社会性生产和分配,再生产出与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精神交往关系,即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一部分的社会意识形态。这显示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本质上的一致性,即两者都是社会关系的生产。精神生产的主要作用有:第一,生产精神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人全面自由的发展;第二,为物质生产、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实践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从而保证人类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精神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正是有了精神生产,才使人具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二、文化生产及其生产性
在马克思哲学的整体视域中,文化生产并不完全等同于精神生产。这一概念既来源于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又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有关。“与精神这一概念不同,文化与物质没有形成截然不同的关系。人的一切成果都是文化,同时在文化概念中还包括器物的物质层面。但是,与精神生产相通的是,文化概念也突出强调了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人的主体性与精神特征,文化生产的内在结构已经包括了精神生产、人的自我生产以及社会关系再生产三种基本生产形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文化生产已经取代精神生产,在实质上与物质生产共同构成了社会生产的两大基本形式。”(27)
作为一般的社会生产,文化生产是非物质的精神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体现在一定的物质产品中,而大部分的精神劳动如同服务劳动一样,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劳动。显然,这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条件和实际状况有关。首先,当社会生产总体水平无法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部生活需要时,社会生产的价值创造主要依赖于物质生产,也就是说当时的社会生产是以物为本的。按照马克思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相互关系的原理,当社会成员对于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时,是不会产生对精神产品的强烈需求的。其次,生产性劳动不仅需要物质载体储存和转移价值,从而为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提供前提;而且也是与劳动分工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生产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的。在前资本主义时期,许多文化生产的劳动形式(如艺术表演等)是不依赖物质载体而存在的,具有非组织化的个体特征,因而难以为资本所控制。然而,马克思敏锐地观察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文化生产中的个体劳动正不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有组织的社会化劳动形式。例如:由于印刷术与机械的发明和改进,书报出版业最先成为生产性文化生产行业。
应该认识到,文化生产的非生产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生产性转变。这种转变是文化生产历史形式的发展演进,也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文化生产的发展既以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取决于自身发展的积累,而这两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共同构成了它进一步发展的生产条件。在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中,资本的介入使非物质的精神劳动与剩余价值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精神生产日益由非生产性转向生产性。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当代社会的文化生产也被纳入到资本增值领域,其生产性特点越来越突出。于是,“文化生产融入物质生产之中,成为物质生产的一部分,而生产性的文化生产作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开始参与社会财富的生产。”(28)
生产性文化生产的形成是资本运动规律在文化生产领域的体现,这一过程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如今,文化领域成为资本生产为摆脱生产中断而持续地扩大再生产的拓展空间,文化资本化趋势使文化生产能够按照工厂式的社会化组织进行,传统手工作坊式的文化生产逐渐被现代的文化工业所取代。
由于资本对于剩余价值的狂热追逐,在资本主义的精神生产领域最终催生出了一种以工业生产方式制造文化产品的行业,文化被资本所控制,成为获取高额利润的手段。马克思曾经尖锐地批判到:“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29)就是针对这种工业化生产文化的方式从本质和机制上对艺术的独创性和审美性的破坏和消解。
在资本主义生产时代,文化生产的生产性转变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效应。第一,文化生产的生产性转变,使生产性文化生产转变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由于生产性文化生产的价值实现方式是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往文化生产受制于权力的情形,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的生产能力。生产性文化生产不仅使自身转变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生产性文化生产实现了生产、消费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在生产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再生产了与此相应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从而建构并维护社会生产、分配和交往的既有秩序。另一方面,生产性文化生产作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还影响和管控物质生产和消费过程,成为物质生产的基础和条件,使物质生产彻底摆脱自然状态。
第二,生产性文化生产的形成,促使社会整体的文化生产最终分化为生产性文化生产和非生产性文化生产两大部分,并进一步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分裂。一方面,生产性文化生产主要采取文化产业的模式不断扩大规模,延展价值链,而非生产性文化生产日益转变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另一方面,由于公共性的科学知识推动的技术应用、创新和发明在生产和贸易中的具有实用性,从而逐步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事业,并获得了持续的资本投入。但是,传统的生产技艺是世代相传的,这些生产技艺在现代生产中越来越失去了用武之地;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不断地侵蚀和替代个体手工作坊式的传统生产,生产技艺中的技术和艺术出现了分化。于是,“科学技术的理性化和工具化倾向与人文艺术的精神价值对立日趋激烈,致使科学和人文最终形成两种文化,各自沿着不同的轨道发展。”(30)
第三,生产性文化生产造就了一个文化消费时代,并重组了社会阶层。首先,文化产业是为大众的消费提供产品的现代产业部门,正如马克思反复强调的:“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生产也是消费,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31)这些理论预见在随着都市化进程而来的文化生产性特征出现的条件下才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今的文化生产早已与资本紧密相联,其生产与消费、制作与销售、交换与流通,全部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同时,文化产业不但生产出一批直接用于消费的文化产品,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文化消费市场向多元化方向演进。在多元化的文化生产中,消费者选择不同的文化产品进行消费,这也直接促成了社会阶级、阶层的重构。同时,“文化生产者和媒介人”这个新阶层伴随生产性文化的发展产生,包括媒体工作者、文化经纪人、出版商、演艺人士、广告从业者、公共关系专家、通俗作家、生活顾问等。通过特定的专业化社会分工,文化生产者和媒介人在文化生产体系中与读者(消费者)共同完成从生产、传播到消费的整个文化生产的循环。
总之,由于文化与资本的紧密结合,以及工业化组织形式和生产模式的普及,文化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门,这集中反映在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产业中。
三、精神需要与文化产业
人的需求理论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的需求即人的本性,“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32)人们所从事的一切生产活动来源于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驱使人从事劳动创造活动的最终动因。人的需要首先表现为衣食住行的自然需要(或称生理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即直接的物质生产,这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之间交往愈加频繁,在人们的基本物质资料得到满足之后,人的自然需要转化成社会性的必要需要。精神需要是在基本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产生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从需要的目的来看,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享受需要是相对于生存需要而言的。“奢侈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33)生活消费品分为必要的和奢侈的两类并形成对立,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产物,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其具有了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当生产以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为目的时,才能消除这种对立,奢侈需要和必要需要才能合二为一。发展需要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要求,目的是为了促进的人全面发展需要。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社会”来临,人类的整个需要结构演进趋势出现新变化。首先,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日益上升。这种上升的动力既源自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的要求,又源自社会生产力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其次,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高科技诱发了一种工具理性,人异化为“单向度的人”,需要文化的矫治。最后,受物的依赖性支配,人对货币的需要仍是第一需要,资本仍是社会权力的根本代表。
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化产业因此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天的文化产业,就是通过资本运营,结合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与商品化的组织形式,提供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产业,其宗旨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实现文化产业的顺利运作,除了经济资本外,文化资本的投入具有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