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
一、研究内容
本书以集群企业共享经济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集群企业管理者关于集群共享环境识别与价值共创的战略选择,围绕环境规制与价值共创路径的特征展开,基本内容包含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两大部分。
(一)理论研究内容
本书的理论研究围绕着“创造共享价值是集群企业共享经济模式的有效时空战略”这一主题展开,其中包含两部分内容: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环境规制机制以及集群价值共创提高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组织机理。前一部分论证了集群企业价值共创的必要性,后一部分论证了价值共创提高共享经济可持续能力的可行性。在“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架构下,对适宜并有利于集群企业价值共创的集群共享环境结构与制度导向,价值共创适应产业集群时空环境整合共享经济的有效时空路径以及由此产生的时空绩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
1.集群共享经济的环境结构与治理机制
这部分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中共享经济的时空结构与治理机制、集群企业价值共创的制度环境分析等内容。通过系统分析产业集群的时空环境,本书提出,用集群共享经济和集群社会资本描述集群共享经济的基本经济和社会属性,用集群竞争力和集群选择力评价集群企业价值共创战略导向产生影响的主要经济和社会力量。在此基础上,对集群企业社会创业的环境规制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在系列路径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理论模型:集群共享经济规制路径模型。
集群共享经济价值转化模型展示了市场机制和社会选择力量中介于集群共享经济诱因影响集群价值共创的路径假设。集群价值共创网络规制路径模型展示了市场机制和社会选择力量如何对响集群网络结构和治理机制产生影响,从而规制集群企业价值共创的战略导向的理论假设。这两个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集群企业共享经济模式的环境规制路径特征。
2.集群价值共创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机理
这部分理论研究包括集群企业的组织属性、集群企业价值共创的战略路径、有效的组织形式与战略绩效评价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本书将集群价值共创力和集群网络嵌入力作为提高集群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将集群创新力和集群生产力作为评价集群共享经济的战略绩效。在此基本上,对集群价值共创提高集群共享经济可持续能力的组织路径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系列路径假设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
本书理论研究的两部分内容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为实证检验和通过整合与深化主流理论形成的新命题奠定了基础。
(二)实证检验内容
对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所有新概念的测度结构进行CFA检验,藉以评价集群企业共享经济模式的共享诱因、经济与社会影响力、利益相关者、共享价值、组织方式以及战略绩效的结构特征。
在此基础上,对三个理论模型中所有路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验证集群共享环境结构、治理机制及其规制集群共享经济导向的路径特征。实证检验集群企业共享经济模式的有效战略路径、组织形式以及战略绩效考评以及集群价值共创提高集群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假设,也就是用实证方法论证本书主题:集群价值共创提高集群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1.理论模型中潜变量CFA检验
理论研究所构建的两个理论模型中涉及的潜变量是运用跨学科研究所需的新定义,这些潜变量并没有可以直接测度的现存量表,需要依据相关理论或借鉴相近量表进行测度结构设计,因此,本书运用实证数据进行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CFA检验包含八个新概念:集群共享经济、集群社会资本、集群竞争力、集群选择力、集群价值共创力、集群网络嵌入力、集群创新力和集群生产力。
2.集群共享经济环境规制路径检验
这一部分对结构方程(集群共享经济价值转化模型和集群价值共创网络规制路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了细致而深入地了解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环境规制集群企业价值共创战略导向的路径特征,本书逐个检验两个模型中涉及的单因素路径、中介效应路径、双因素路径和交互作用路径假设,最后分别对集群共享经济价值转化路径以及集群价值共创网络规制路径的综合路径进行了检验,从而系统地验证检验集群共享经济环境规制集群企业价值共创导向的路径特征。
3.集群企业共享经济模式可持续性检验
本书对理论研究构建的集群企业共享经济可持续路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了详尽地了解集群价值共创提高集群共享经济可持续能力的路径特征,本书对集群价值共创力和集群网络嵌入力影响集群创新力和集群生产力的单因素路径、中介路径、双因素作用路径和交互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对建立在有效路径基础上的综合路径模型进行了检验,从而实证检验集群企业价值共创力和网络嵌入力提高集群企业共享的组织机理。
二、技术路线
本书以集群企业为分析单位,以集群共享经济为视角,以集群价值共创为线索,以社会创业理论为坐标,通过理论的整合与深化,运用跨学科研究方式,在“结构—行为—绩效”架构下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集群共享经济环境规制集群价值共创导向以及集群价值共创导向提高集群共享经济可持续能力的路径特征,论证了集群价值共创提高集群共享经济的可持续能力。
本书运用聚合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钻石体系理论以及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将产业聚合时空分为四个层次,对不同时空范围中共享经济形式与治理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详尽解析了集群企业在不同聚合时空中的利益相关者结构、利益诉求以及建立在基本治理机制下规制集群价值共创的双边或多边治理关系。然后,运用组织理论中关于合法性、声誉和地位方面的理论,推理和总结了利益相关者主导的制度环境规制集群价值共创的社会选择机制。
鉴于传统的制度和组织理论中并没有可用于直接阐释集群企业制度约束和组织性质的理论,本书构建了集群社会产权、集群共享价值、集群社会创业和集群共创绩效四个概念,用来分析集群企业适应集群共享经济体系的社会资质、价值导向、有效战略路径以及绩效评价方式。在主流制度理论基础上,构建了集群共享合法性、集群共享声誉和集群共享地位三个内涵存在密切联系的概念。运用这些概念,分析了集群共享经济体系约束集群企业共享经济模式的制度环境特征,构建理论模式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翔实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提出用集群共享经济和集群社会资本描述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环境的基本经济和社会属性,用集群竞争力和集群选择力评价影响集群价值共创的直接经济和社会力量,用集群价值共创评估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环境规制集群企业战略选择的价值导向,对产业聚合要素影响集群企业共享经济诱因与集群价值共创之间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在系列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路径模型,从而完成了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环境规制机制理论研究。
本书将集群企业置于产业聚合体系中,运用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分析了集群企业适应产业集群制度环境、需要扮演的多元角色、需要服从的多重制度逻辑,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共享价值需求的混合组织性质。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阐释了集群价值共创可以整合集群共享经济的优势,提高集群企业共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多维时空路径特征,打破传统组织的边界,解析了集群企业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绩效形式。
在充分的逻辑推理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集群网络嵌入力评价集群企业适应集群网络环境的组织属性,用集群价值共创力评价提高集群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性程度,用集群共享生产力和集群共享创新力来评估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的可持续能力,建立了系列假设基础上的理论模型,从而完成了集群价值共创提高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之后,对理论模型中所有潜变量的测度结构进行了CFA检验。对理论模型中的所有直接路径、双因素效应、中介效应以及综合路径理论假设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最后,对本书的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讨论,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具体路径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研究技术路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