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环境规制与集群价值共创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集群企业共享经济分析与界定

在现有的主流企业共享经济理论中,并没有“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的概念。从共享经济的内涵、表现形式与基本特征而言,集群企业的战略行为可以纳入企业共享经济理论范畴。集群企业共享产业聚合优势的战略选择符合共享经济的行为特征,集群企业通过自身的角色作用和混合组织性质,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促进钻石体系良性和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符合集群共享经济的行为特征。

集群企业可以共享产业集群中专业的人才库、行业的非贸易输入、知识的溢出效应,共享基础设施、剩余资源,共享学习曲线效应和由此带来的不断增长的回报。这些集群环境共享诱因除了与降低交易成本相关之外,还包括盘活存量资本、减少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工人培训费用、充分利用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战略动机。

主流共享经济理论中只有交易成本理论可以对企业共享经济诱因进行解释,但是降低交易成本并不能全面概括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的环境诱因,而且如果将较低交易成本作为企业共享经济的唯一诱因,就容易误导共享经济社会体系的价值导向,影响企业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鉴于主流企业共享经济理论关于共享经济动机解释范式存在的不足,可以构建集群共享经济概念来描述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的环境诱因。

集群共享经济是指集群企业实施共享经济模式时的集群环境诱因,其中既包括降低交易成本的经济诱因,也包该诱因以外的其他诱因,即可以利用产业聚合优势,通过共享区域性经济资源、降低交易成本、盘活存量资产、减少基础性投入等途径,提高持续创新和生产能力。

依据共享集群经济资源类别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可能产生的影响,可以将这些诱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共享经济资源,如共享基础设施、剩余物品、创意、技术等,这类诱因与直接减少创新和生产费用相关。第二类是共享公共服务,这类诱因与降低交易成本相关,其中包括降低搜索成本、联系成本和签约成本。第三类是共享市场机制,这类诱因源于同质性产业集聚和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可以减少机会主义,增加共享经济的选项,从而降低因共享而产生的路径锁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