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思维训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设计思维的特征

思维,心理学的解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的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心理学的解释有些晦涩难懂,但若慢慢地品味,也能知晓其中的一些道理。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媒介,间接地推知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现实的本质,预知事物未来的发展。如通过一个人的衣着装扮,可以大体判断出她的职业、性格以及经济状况;看到天空乌云密布,便能预知天要下雨了等。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就是把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或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以求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人们思维大多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思维的目标状态。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曾把“思维”定义为解决问题。

思维之所以能够解决问题,是由于思维是人的心理行为,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束缚,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但可以了解现在是什么,还可以推测过去是什么,预知将来是什么。

思维的基本构成形式分为两类: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①抽象思维,是指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形式。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这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对概念的注释,也可以理解为,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具体的表现就是语言文字当中的词汇、数字等,只要知道了这些词汇指称的事物,就能明白这些概念的含义。概念又分具象和抽象两类,如山、水、服装、飞机等是具象的概念,动、静、思想、学习等是抽象的概念。抽象思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的思维方式,如想到学习,大脑就会出现上课、教室、老师、同学等概念,并由这些概念联想到其他的概念,构成思维的意识流。②形象思维,是指运用形象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形式。形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通常是由眼睛所看到的或是大脑里浮现的事物形象(清晰的、模糊的或是稍纵即逝的)引发的,联想到其他相关的事物形象,构成思维的意象流。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两种思维形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和右脑在处理信息时各有分工。左脑主要处理文字、数据等抽象信息,具有理解、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功能,有理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所以被称为“文字脑”“理性脑”;右脑主要处理声音、图像等具体信息,具有想象、创意、灵感等形象思维功能,有感性和直观的特点,所以被称为“图像脑”“感性脑”。(见图1-1)

图1-1 左脑和右脑的不同思维功能图解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左脑,左脑具有语言功能,擅长逻辑推理,主要储存人出生以后所获取的信息;右脑具有形象思维能力,但不具有语言功能。右脑的信息来源:一是人出生后凭直观感受直接摄取的;二是经过左脑反复强化的信息转存的。生活中的普通人,使用左脑的频率远远大于右脑,一般只有在左脑的兴奋镇静下来后,右脑才有表现的机会。

右脑是通过图像进行思考的半球,即形象思维,侧重于处理随意的、想象的、直觉的以及多感观的影像。右脑不仅能够将语言变成图像,还能把数字变成图像,把气味变成图像。右脑能将所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事物,全部转化为图像进行思考和记忆。当右脑分析一个“鱼”的词汇时,会自动在右脑的影像库中搜寻关于“鱼”的形象,然后将“鱼”这个词与它的形象、感觉、状态关联在一起。在分析一句话,如“鱼儿在水中游”时,头脑中就会映现出一条鱼儿在鱼缸里或是在河流中欢快游动的图像。

人的思维尽管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不同的形式,但在思维进行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并非是机械分开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通常是以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为辅的状态进行着,也常常有两种形式瞬时变换、交替进行,或是同时发挥作用的状况出现。

服装设计思维与普通人思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形象性、创造性和意向性三个方面。

(一)设计思维的形象性

形象性,是指服装设计思维需要借助于形象进行思考。形象,是服装设计构思最基本的表现语言,随手勾画出的再简略的服装草图,也要比运用文字语言描述的服装样式更加直观和准确。这些形象包括:点、线、面等形态的构成形式,面料、款式、色彩、肌理、图案等内容的构成状态,服装部件、服饰整体、人体与服装等体态的构成关系,所采用的缝制工艺、装饰手段、面料再造等技术的手法及效果等。也就是说,服装设计思维是一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形式,不仅思维构想的内容是与服装构成相关的形象,就是设计灵感也大多来源于生活中形形色色事物形象的启迪。(见图1-2)

图1-2 来源于生活中植物形象的设计灵感

国内设计师大多采用一边构思、一边勾画草图的思维方式,其优点在于灵活、简便,可以在翻阅图书资料的同时,及时捕捉和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西方设计师通常采用一边构思、一边在人台披挂面料的思维方式,其优点在于直观、准确,可以通过真实的面料感觉和立体的衣着状态,直接感受服装形象的变化效果。这两种设计构思方式,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被全世界的设计师所接受并被普遍运用(见图1-3)。这样的设计构思方式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形象思维中的形象在大脑当中浮现的状态并不稳定,具有飘忽不定、稍纵即逝的特点。因此,设计师需要相关形象的不断刺激和诱发,才能促使自己的形象思维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只有时时看着形象、想着形象,才会紧紧地捕捉到大脑中的形象,使其不断浮现而避免其他因素干扰自己的设计构思。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设计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既不看资料也不使用人台,就能进入自由畅想的设计思维状态之中,仅凭大脑的想象也能成竹在胸。

图1-3 勾画草图和人台披挂是设计构思的两种基本方式

尽管设计思维有其特殊性,但设计师也与普通人一样,需要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和一种平和的心态,外加一定的压力(来自外界或是自己施加的压力)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大脑中出现的服装形象才能保持清晰和稳定,才有可能进行更加细致的思考。服装形象在大脑中的稳定,并非是形象的永久停留,而是指所构想的服装形象经常可以浮现在大脑当中的状态。倘若大脑中总是空空如也,或是出现的服装形象稍纵即逝,就说明自己还没有进入设计思维状态之中。

(二)设计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服装设计思维必须具有创造的特质。创造是服装设计的本质,如果设计师大脑中出现的服装形象只是生活中已有服装的再现,这样的思维结果也就失去了设计思维的初衷和意义。在设计构思过程中,设计师大脑当中出现的形象要时时伴随着具有创造性的思考,要按照设计师自己的主观意愿对形象进行变形、转化、分解、重组、衍生等方面的改变。按照“眼前没有完美,完美永远是下一个”的设计理念,进行各种可能性的变化尝试,构想各种变化后的结果,直到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这样的创造努力和思考,常常要伴随设计构思的始终和涉及形象的方方面面,如形态、状态、构成形式、表现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变化构想。(见图1-4)

图1-4 服装各种可能性的变化构想和创造尝试

然而,服装设计的创造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创造活动又存在本质区别,这个“本质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服装设计的创造离不开服装的功能。服装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为人御寒保暖、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这也是服装的本质属性。倘若服装失去了它的基本功能属性,也就不能称之为“服装”了。即便是用于T台展示的服装设计作品,也同样不能忽视功能的存在,区别只是在于功能含量的或多或少而已。②服装设计的创造离不开人体这个衣着主体。服装是为人的穿着服务的,服装的构成形式和状态倘若不适合人去穿,而只能是挂在墙上或是放在地上,也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服装了。因此,人永远是服装的穿着主体,服装创造不能忽视服装与人体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见图1-5)。③服装设计的创造离不开服装制作技术。服装设计是创造“物品”的过程,服装不是“画”出来的,而是用材料“做”出来的。这就如同建筑图纸永远不能等同于建筑物一样,服装画也不是真正的服装。真正意义的服装离不开制作它的材料,也离不开把材料变成服装的制作技术。因此,服装设计创造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功能、人体穿着和制作技术等方面的限制。

图1-5 服装设计创造离不开人体这个衣着主体

人们常把设计师的创造比作“戴着枷锁跳舞”,服装设计的创造也不例外。“枷锁”是指限制,“跳舞”是指创造。设计创造的确存在很多外在因素的限制,但对设计师来说,设计创造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自己的内心,常常是自己在限制自己。如在设计构思开始时,有人常常是先勾画服装的外形,再去构想衣领什么样、门襟什么样等。这样的思维肯定不会具有创造性,因为随手勾画的服装外形是对已有服装的概念化认知,先把它们确定下来就等于画地为牢,只能在划定的条框里面打转转。正确的思路是:先找到一个思维构想的切入点,就如同埋下一粒思维构想的种子,然后让构想逐渐变化发展,经过一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最后才去决定适合做什么款式,或是既像上衣又像裙子的新样式,或是什么都不像的新样式。创造的结果就应该是未知的,如果一切都是已知的,离创造就会越来越远。

(三)设计思维的意向性

意向性,是指服装设计思维要按照意图不断地调整和把控方向。服装设计构想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思维状态,进入这种设计思维状态之中,大脑里满满的都是与服装设计相关的信息,即便是睡觉,梦到的也是服装设计的各种可能和各种设想。若想尽快地进入和长久地保持这样的设计思维状态,一般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在自己的主观意愿上,要有“我要设计”的创作欲望和冲动,并要具有一定的紧迫感和压力;二是要努力排除各种干扰,不断地屏蔽各种与设计无关的信息,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向;三是大量接受与设计相关图片信息的刺激,让图片或是勾画的草图时刻提醒自己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如果设计师已经进入设计思维状态之中,就能感到此时此刻比平时更有效率。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正处在创作激情的亢奋当中,大脑机能得到了充分优化,对设计是否有用的信息识别会变得格外敏感,无关的信息就会被排斥。此时,见到什么事物或接触到什么信息,都能自觉地与自己的设计构思进行联想,进而对信息进行搜索、取舍、变化和加工,努力探索能被利用的可能性。(见图1-6)

图1-6 “手”的形象和抓握状态被利用到设计构想当中

然而,进入设计思维的状态,也并不等于一下子就能找到设计构想的结果。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人的思维发展也同样,越急于求成越会觉得茫然无措。当出现自己想不出来的情况时,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因为只要认真思考了,大脑就不可能空空如也。更多的情形是想出来很多,但都不够理想,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想法全部勾画出来。在勾画每个想法时,先不要急于否定它们的价值,也不必追求每个想法的完整,而是应该求多、求异,勾画的想法越多越好。想法越多,思维就会在勾画的过程中越深入,距离理想目标也就会越近。有一则寓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天,有个饿汉一口气吃了五张大饼,还没吃饱,接着又吃了一张,这才感到吃饱了。于是,饿汉有些后悔了,自言自语道:“早知道第六张大饼就能吃饱,前面那五张就不用吃了。”饿汉的哲学,就是忽视了前五张饼的重要作用,没有前面的铺垫,就不会出现后面的成效。服装设计思维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它一定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甚至是不断接受失败的思维逐渐深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个更具创新、更有新意的设计结果。(见图1-7)

图1-7 “手”的形象和动态被进一步延伸、发展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