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基本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于青年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内容主要围绕中国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展开。课题组经过多次论证并咨询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宝贵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的总体年龄界定于14~35岁,各一级指标年龄范围根据具体需要有不同的界定。一级指标应包括以下四项。
(1)青年社会保险指标。
(2)青年社会福利指标。
(3)青年社会救助指标。
(4)青年社会优抚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可以细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另外,根据划分的不同的青年群体制定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即在职青年、在学青年和社会闲散青年对应着不同的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1~表1-3。
表1-1 在职青年的社会保障指标体系
表1-2 在学青年的社会保障指标体系
表1-3 社会闲散青年的社会保障指标体系
续表
二、研究方法
1. 抽样方法
青年年龄跨度界定为14~35岁,包括各类青年群体,内部异质性较高。此次青年社会保障项目的抽样系统的构建选用,以重点抽样为主、分层抽样为辅的抽样方法,辅之以滚雪球式的定性访谈方法。访谈时按照信息饱和度原则确定访谈样本量,节选主观问题进行访谈。
2. 样本总体及样本量
样本容量估算公式(Austin, 1983):
n=(σZα/2/E)2|
其中,n为样本量,σ│为总体标准差,Zα/2│为概率度,E为抽样误差。
一般情况下,置信度1-α│设定为0.95,则Zα/2│=1.96。由于未进行过同类调查,总体标准差σ│未知,故采取最“安全”的保守估计法,即取最大值σ/2│=0.25。
则当抽样误差E=1%时,n=10 803。
当抽样误差E=2%时,n=3 600。
由于社会调查抽样误差2%是允许的,加之对抽样设计经济性等因素的考虑,北京青年抽样系统将有效样本容量确定为2 401。即,在置信度1-α│=95%,总体方差假设最大σ│=0.25,可允许抽样误差=2%时,样本量n=2 401。考虑到部分问卷可能不符合调查的要求,实际抽取样本数要大于理论值20%左右。
3. 样本结构
调查总体为常住北京青年,既包括具有北京户籍且在调查时居住在本地的14~35岁青年,也包括不具北京户籍但在调查时已在本地连续居住满6个月的14~35岁青年。
此次青年社会保障调查抽样系统将北京青年分为在职青年、在学青年、非在职在学的社区闲散青年等三层。
在职青年层,进一步分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和集体企业、三资和民营企业等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个体和自由职业者五层,按等比例分配样本量。各层内先随机抽取若干个满足抽样要求的单位再在单位内随机抽取样本。
在学青年层,进一步分为初/高中(中专、职校)、本科大专院校、硕/博士三层,按等比例分配样本量。各层内先随机抽取若干个满足抽样要求的学校再在学校内随机抽取样本。
社区闲散青年层,以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的社区闲散青年名单库为总体,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5年、2014年、2013年)第二大类人口中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表计算得出全国青年人口数量2014年、2013年、2012年分别是33 689.5万人、34 193.4万人、34 917.8万人,青年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根据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表计算得出全国劳动力人口数量2014年、2013年、2012年分别是82 582.1万人、82 667.6万人、83 382.2万人,由此得出青年占劳动力的比例在此三年分别为40.795%、41.363%、41.877%。在北京统计信息网分别查阅了2015年、2014年和2013年北京统计年鉴,在第三大类人口与就业的常住人口年龄构成表中按年龄划分计算得出2014年、2013年和2012年北京市常住青年人口分别为781.6万人、855.9万人、795.7万人,劳动力人口分别为1726.3万人、1720.1万人、1684.4万人,青年占劳动力比例三年分别为45.276%、49.759%、47.239%。北京市青年比例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北京市青年占劳动力比例普遍高于全国,北京市青年人口群体数量庞大,青年群体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其中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年鉴分地区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表的相关划分,将在职青年分类为企业、事业、机关、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年鉴分地区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表中我们得到北京市劳动力人口在不同单位的人数,并通过青年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估算出2014年、2013年、2012年在职青年在各单位的人数,通过计算各单位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可以看出在企业工作的在职青年占了近4/5,他们也是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的主要对象。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第十八大类教育、文化和国家统计局第二十一大类教育的划分,将在学青年划分为普通中等学校在学青年、普通本科在学青年、普通专科在学青年、硕士在学青年和博士在学青年五大类,其中普通中等学校在学青年又划分为初中、高中、职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四类。通过数据加总,得出在学青年三年总人数2014年、2013年、2012年分别为152.050 0万人、156.160 3万人、156.624 4万人,占青年总人数比例分别为41.92%、42.04%、41.60%(这里考虑到在学青年中较大部分青年是拥有北京户籍的青年,人口基数采用北京市户籍人口数)。非在职在学青年,即闲散青年,占青年总人口三年分别为14.291%、14.810%、15.810%。
这样将计算得到的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在职青年、在学青年和社会闲散青年人数求平均,最终估算本次抽样人数(取均值)为:在学青年为1 507人,在职青年为1 554人、社会闲散青年为539人,初次确定总样本量为3 600人。考虑到样本回收时的误差,每个群体的数据加以20%,最终将发放问卷的样本量定为4 320份,其中通过三类人群三年人口和比例的平均值,将各类样本数量规定如下:在职青年发放1 865份问卷,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304份,三资和民营企业1 191份,事业单位248份,国家机关86份,民间非营利组织19份,个体和自由职业者17份;在学青年发放1808份问卷,其中普通中等学校813份,普通本科和专科687份,硕士和博士308份;非在职在学青年发放647份问卷,见表1-4。
表1-4 问卷发放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