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目标
经济学家在学术研究中必须实事求是,对范围内的事实进行细致的研究,虽然这些事实不是我们要寻求的答案。历史是对事实的记载,我们需要采用推论的方法从中得到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学习各种常识,在面对问题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总之,经济学就是一个正确运用常识,并以此来帮助研究经济的一种方式,可以使需要对特别的事件进行收集、整理、研究的工作变得容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虽然不是很大,而且必须有常识的帮助,但它同样可以使常识的力量更加强大起来。
对一定条件下人们进行的活动做出倾向性解释,就是经济学中规律的作用。
自然科学中的规律之所以是假设性的,是因为这些规律中往往包含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经济学中的假设也一样。但是,相较于物理学这样的自然学科,经济学要想将这些因素搞清楚,难度更大,但如果不加以研究,危险也较大。人类社会中的规律,并不像地球引力那么简单,但和烦琐的自然学科相比,还是有较大相似度的。
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人类行为里最容易被衡量出来的部分。这种行为相对其他部分来说,更容易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我们所说的衡量,不是指动机本身,而是产生动机的来源。金钱从来就不是完美无缺的衡量形式,它适合于研究贫富问题。否则,金钱算不上是一种合适的衡量方式。不过,如果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谨慎对待,它还是可以成为一种比较合适的形式。
理论研究必须与事实研究同时进行:对近代问题的研究,近代发生的事实是有用处的。古代的经济记载是不适用和不可靠的。古代的社会情况,例如经济、教育、政治、生产生活方式等和近代的情况是迥然不同的。
经济学的研究目标有两个:第一个纯粹是为了追求知识;第二个是为了解释清楚现实的情况。在进行研究之前,对这些研究成果的用途进行衡量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不能被直接用来作为对工作进行规划的参考。如果这样做,往往会碰到现实和预想不一样的事情,这时候我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将不符合想象的状况剔除。对实际目的的直接追求,使得各种知识点都聚集起来,这种结果纯粹是由于同样的目的才出现的。这样就会把我们的精力浪费在这些知识本身上面,而得不到创新。
古代经济记载的不适用 郎世宁 绢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研究近代的经济问题,近代的事实会对其有所帮助。将古代的经济记载用于近代经济研究是不适用和不可靠的。因为古代的经济、教育、政治、生产生活方式等和近代是迥然不同的。就像图中乾隆皇帝的哨鹿活动,虽然画家将其画得场面恢弘,但对今天的经济研究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正确的研究方法是,将那些在本质上相同的事件和论断收集起来,为了某种科学性的目的进行研究。如此一来,就可以触类旁通。长此以往,规律的特性就很容易被我们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