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才是你的灵药
爱自己,就不和别人比
一个成熟的人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自己哪些地方不如别人,他们从来不为自己没有比尔·史密斯的自信或吉米·琼斯的积极态度和进取精神而担忧。他们经常作自我批评,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弱点,但他们并不为自己的弱点哀叹,而是花时间去改进它们,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基本目标和动机。
他们对自己和别人都抱有宽容心,所以他们不会为任何事情苦恼。
心理学家说不喜欢自己的人根本就无法喜欢别人。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和身边的所有人都抱仇视态度的人,讨厌自己和虐待自己同胞的人,肯定会有着强烈的自我厌弃。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教授亚瑟·T·杰西尔博士曾提出这样的观点:通过帮助儿童或成人这种方式来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接受的成熟态度。在他的《当教师与自己面对面的时候》这本新书中,他写道:自我接受对老师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充满奋斗、欣慰、希望和苦痛。
现在,医院里有很多病人会对自己感到厌恶,而那些遭遇感情和精神困扰的人们都是无法接受自己、不能和自己好好相处的人。
在这儿,我不想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幸的情况。我只是怀疑,在我们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过分地强调物质上的成功和社会地位的价值,以及把赶超别人当做自己的目标,与现代人精神上疾病有很大关系。
自然界是神秘的,处处充满着多样性,而人类自身也一样有着千差万别。前英国科学促进主席、人类专家亚瑟·凯斯爵士就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曾经或即将拥有完全相同的人生历程……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与众不同的。”即便是我们的本质都是由相同的材料组成,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额是与众不同的。
认识并理解这个事实是取得成熟智慧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跟自己的同胞交流沟通的桥梁。如果我们不尊重对方是个“个人”,我们就没有办法与他进行沟通或与他建立任何有意义的关系。
听起来这话不难,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虽然我们的国家已经废除了阶级意识,但阶级意识依然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通常不把一个人当作“个人”看待,而是把他们归类到一类阶层里,把他人视为一个群体中没有姓名、没有面孔的一分子。例如:“普通人”、“中下阶层”、“低收入人群”、“白领阶层”、“蓝领阶层”、“咖啡座人士”、“消费大众”等等,这些经常在统计栏或调查问卷中见到。这充分显示出我们不愿意或是缺乏把他人当做“个人”看待的能力。
我们被分类、归纳在形形色色的不同的群体中。我们在生活中受到不同方面的调查;那些社会调查员对我们是那么熟悉,他们甚至连我们喝几杯咖啡、多少人有汽车、汽车的品牌、我们听什么样的广播、看哪类电视节目,以及我们每年过多少次性生活、过的质量怎样等等都调查得一清二楚。
“调整适应”、“群体整合”和“社会机动性”是大家都在强调的,削弱自己的个性来趋合所属的群体被认为是值得尊敬的行为。绝对的个人主义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存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已经失去独立性,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他人不同时,心里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的原因。
然而,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仍然希望自己能够独一无二地生活。那种内心深处与他人与众不同的渴望并不能被分类的压力、认同的压力所阻止。然而这种内心的渴望通过外在表现出来的话,我们则可能有机会沉迷于酒色、毒品,或者干脆就住进了精神病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永远迷失自我了。
你真的认识自己吗
罗伯·W·怀特——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在他的一本名叫《进步的生活:性格自然成长的研究》的书中就谈到在我们身边流行的一种观念,他说:“每个人都要调整自己来适应周边的环境,这种概念使人们错误地认为,最完美的人就是那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适应固有的外界生活方式、规则以及限制,或者屈从于成熟感的压力。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人迷失方向,丧失成长、自身的创造力和发展的潜力。”
对于怀特博士的观点我很赞同。现实生活中很少人有标新立异的勇气,很少人知道自己能代表什么。整个社会和经济群体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使得我们必须和周边的人有着相似的生活和思想,否则的话就患得患失,周身不舒服,甚至茫然,不再喜欢自己。
我们的一个女学员在几年前就曾经有类似的困惑。她的丈夫是位律师,野心勃勃,积极进取、独断专行的人。他们的社交圈子是那些社会地位很高的名流人士。这位太太看上去文静、谦虚,然而她生活圈子里的人并不欣赏她所具有的优点。为此她开始变得忧郁,慢慢地失去了自信,她觉得压抑、卑微,总觉得自己达不到别人的要求,也因此越来越不喜欢自己了。
其实她根本没有必要为此而苦恼,她应该愉快地接受自己,而不是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她应该懂得拥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她应该明白人应该按着自己的性格做事,而不是照搬别人。
如果她想重塑自己,首先她就得不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生活中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然后她要学会独立,不与自己过不去。
不喜欢自己的人往往喜欢挑自己身上的毛病。虽然说适度地检讨自我能使身心健康,而且能够提升自我,但决不能让它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观念,否则那只能打消我们的积极性,阻止我们的行动。
做个不完美的“完美”女人
没错,一篇演说、一个人以及一件艺术品的失败通常都不是因为缺点。历史及地理错误在莎士比亚戏剧里经常见到,狄更斯的小说里的某些段落也有瑕疵。然而这并不阻碍这些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对于它们我们更在意的是它的优点而非缺点。这就如我们交朋友时注重的是他们的优点,而不是注意他们有什么缺点。
想要取得进步、突出自我就要抛开缺点,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对于错误我们要纠正,并且要尽快地忘掉它们。
我们不能有负罪感和自卑感这两种心态,一旦我们有了这两种心态,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喜欢、尊重自己,当然我们也讨厌别人拥有这两种心态。我们要做的是忘记过去,重新开始。
在试着喜欢自己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缺点,当然这不代表我们对自己放松要求、放任自己懒惰或不尽力而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没有人可以做任何事都能做得最好,强求别人完美这样有失公允,苛求自己完美就更是自我本位主义了。
我几年前参加一个组织,就遇到这样一位堪称完美主义的女士,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分毫不差。然而,别人却并不认为她的工作是成功的:一份简短的报告她需要字斟句酌几个小时;发表演讲时,她不顾听众劳累没完没了地展开话题;她从不欢迎不速之客;举办宴会时,她事无巨细都事先准备妥当。总之,无论什么事她都绞尽脑汁,力求把它做得完美,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其实这种完美真的是无聊透顶。
苛求自己追求完美是一种无情的自负。他们不能容忍自己只是和别人一样,他们力求比别人好,力求受众人瞩目。他们不是尽自己最大的才能和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而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怎样超越别人,怎样达到完美上。
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完美主义者也不例外,只是他们无法容忍自己失败,他们努力要去超越失败,最终却只是痛恨自己。
不要太苛求自己,时不时停下来自我嘲笑一番,这样的话你就会越来越喜欢自己。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于1878年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我坚信正确评价一个人的人格的最好时机是观察他最活跃、最满意时的精神或道德态度,因为这才是他内心深处的真正的自我。”
简单地说就是,人在兴奋的时候真我便自然浮现出来。而一个人在最活跃、最满意的时候也是最兴奋的时候,无论这种兴奋是哪一种形式,它都能促使人摆脱无聊的事情、习惯和压力,形成对真我的刺激。
使工作转向成功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兴奋,最重要的是它能激发我们的热情,使我们发挥最大潜力。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维克多·艾波顿爵士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就曾经说过:“谈到科学成功的秘诀,我认为热情比专业技术更重要。”
当然他并不是否认专业技术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他要表明的是热情兴奋会对一个人掌握专业技术形成刺激。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的是一个人的性格难以改变,因而我们不能改变人的性格,只能使它显现。而想要找出我们身上不同于他人的珍贵的优点,我们就必须清除掉内心深处那些恐惧、畏缩、多疑、迷惘、恶习等。而兴奋则正是摧毁这些东西,使真性情、真性格显现出来。
兴奋有各种不同的形式,爱就是其中一种使我们敞开自我的方式。《玛蒂》这部电影就向人展现了爱是怎样使无聊孤独的人得以改造并进一步去开创他们的新世界的。
兴奋是人们持续不断地工作、活动的动力。耶鲁大学的威廉·里昂·费尔普斯教授在他的《工作的兴奋》一书中充分显现了他对工作的浓厚兴趣。
生活危机就能刺激一些人,使人们因此而鲜活起来。大到战争、洪水或地震等灾难发生时就会对人产生强烈的刺激,英雄往往能在此时显本色;小到家庭危机,那些与子女同住的年迈的老人,往往在此时能形成一种力量,发挥出重要作用。
因此,把我们与他人区分开、培养自己独特个性的三种方法就是:
(1)每天留一些让自己独处的时间;
(2)努力挣脱恶习;
(3)发自内心的兴奋和狂热。
心灵的成熟是一个过程,这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发掘自我。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那对别人就更无从了解,智慧的起始就是“了解自己”。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你”。
人淡如菊,保持本色
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个想法本身就是荒唐的。
伊迪丝·阿雷德太太从北卡罗来纳州艾尔山给我寄来一封信,信上说:“一直以来,我身体就很胖,脸看起来更胖。我母亲是一个很古板的人,她认为没有必要穿漂亮的衣服,总是唠叨着‘宽衣好穿,窄衣易破’的话,她也是按这句话来为我添置衣物的。因此我很少参加宴会,也很少开心过。上学了,我不跟其他孩子一起参加室外活动,也不喜欢上体育课。我感到害羞,觉得自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不受人欢迎。”
“长大后我嫁了个比我年纪大的丈夫,我并没有为此改变很多。丈夫和婆婆家人都很和善,充满自信心,正是我希望的那种人。我尽量让自己跟大家融为一体,可却办不到。为了使我开朗,他们也积极努力,可结果我更退缩到自己的世界里去。我变得更紧张,开始回避我所有的朋友,甚至听到门铃声我就害怕。我知道这样的人生很失败,也很害怕丈夫看见这一点。所以在公共场合上,我的开心都是假装出来的,结果反而很不得体。我为此常后悔不已,甚至觉得生活没了意义,一度想过要自杀。”
什么改变了这个痛苦着的女人呢?只是一句很随意的话。
她写道:“改变我人生的正是一句随意而出的话。一天,我婆婆谈到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她说:‘无论怎样,我都让他们保持自己的本色。’就是‘保持本色’这句话,刹那间我发现,我如此苦恼的问题就是,试图让自己适应一个并不适应自己的模式。”
“我的人生就改变在这句话上。我决定恢复自我,我研究自己的个性,发现自己的特色和优点,还研究了色彩和服饰的搭配问题,我按适合自己的方式穿衣,主动结交朋友,还参加了社团组织,尽管是一个很小的社团。第一次参加社团活动时我很担心,但每发言一次,我就增加一份信心。虽然用了很长的时间,但我很开心,这些开心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后来我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我就将自己的经历及经验告知他们:无论怎样,你们都要活出自我。”
詹姆斯·季尔基博士说:“怎样保持本色,这个话题跟历史一样古老,但也像人生一样普遍。”不能保持本色的原因很多,包括精神上的、心理上等等潜在的因素。
我们有必要每天留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让我们去了解自己,因为孤独对尝试喜欢自己有很大的帮助。马里兰州薛顿精神病学协会的董事里奥·巴蒂梅尔博士曾说:“过去的人在晚上睡觉之前有常常反省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的习惯,我认为它现在仍然是一个懂得如何善待他人和自己的好方法。”
如果你是一个不能忍受自己的人,那么别人是不会喜欢和你做朋友的。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就曾说过这么一句富有诗意的话:“不能忍受独处生活的人就像‘受风吹拂的池塘,风不停,永远无法获得平静,反映自己美好的东西。'”在我们试着独处的过程中,我们则是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休憩之所、一个参照物、一个我们同外界保持联络的本来位置。“人只有在与自己的核心发生联系时,才能找到与别人的联系。我个人认为,孤独能让我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我的核心、我内在的本质。”安妮·莫罗·林伯格在《来自大海的礼物》一书中就曾这样说。
孤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条件,一个相对客观的观察生活的条件。《圣经》诗篇中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安静下来,同时体会自己就是上帝”。孤独带给灵魂的好处正如新鲜空气带给身体的好处一样。
不要把满足和快乐寄予别人身上,这样就等于把重担压在别人身上,而你却从中吸取快乐。喜欢、尊重和欣赏我们自己是健全人格的一部分,就像你喜欢、尊重和欣赏别人一样。
幸福女人的快乐课
爱自己就是接受自己,客观冷静地,怀着自尊和人类的尊严感接受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能够达到完美的事。
喜欢、尊重和欣赏我们自己是健全人格的一部分。
我走进一间教堂,用一颗虚弱的心倾听着信徒们唱赞美诗、朗诵经文、做祷告,上帝以其博大的爱救了我。
——J.C.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