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钱还是要命:《道德经》的启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5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要“钱”还是要“命”?(二)

老子谈及长保之道时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是针对物质性强的人说的:物质财富再多,也无法永远占有。“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是针对重名利的人说的:富贵导致骄横,自取祸患。说这些应该是基于他对以下现象的感悟:“揣而锐之,不可常保”(千锤百炼出锋芒,但却无法永久保持锐利)。所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日积月累到满溢,不如及时停止)。最重要的是,“功成身退,天之道”(功业完成之时就应该抽身、看淡),因为这才符合自然之道。

老子还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誉和生命哪个更亲切?生命和钱财哪个更重要?得到名利和失去生命哪个更有害?越爱名,损失越大;越贪财,损失越重。知足不会受屈辱,知止不会入险境,如此可长保平安。)(《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善进更要知退,善得更要善让。知足是知趣,知趣是知去,知去才常乐。人到一定的时候,最值得“争”和“取”的不是钱,而是身心健康、长寿善终。

什么时候才是“一定的时候”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宋朝诗人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得到一点启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做学问是坚持不懈的,他们往往是年轻时就开始努力,到老才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

任何时候都是知退善让的“一定的时候”。遗憾的是,许多人似乎天生就执迷不悟,到老仍无法自拔,贪而无厌、锋芒毕露、骄横跋扈,放不下心、松不了手、合不上眼。

名利身外物,知足无价宝。

然而,似乎一意孤行、屡教不改者多,悬崖勒马、返本还源者少。

美国文化、儒家文化和老子哲学的基本区别:

美国文化追求“金玉”,

儒家文化崇尚“富贵”,

老子则要人们“功成身退”。

有些人总说:“我离金玉满堂很远,八字还没一撇呢!”

永远想钱,永远“眼红”,永不知足,永无宁日。

谈到钱,天下起码有四种与它有关的人:

第一种没有钱,但心里想钱;

第二种有钱,但心里还想钱;

第三种没有钱,但心里不想钱;

第四种有钱,但现在不想要了。

无论哪一种,都和“想”有关。

你属于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