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崛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被遗忘的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是明长城辽东镇的最东端。辽东有长城,好像是近几年才被认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我的家乡在山海关,少年时就听惯了“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这句权威性的介绍,直到对长城有了研究,才知道山海关外还有长城。

其实辽东长城在明史中有大量记载,只是因为清初,不再提及这段长城,便渐渐地被历史所淹没。明辽东防区主要在今辽宁省境,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同一条巨大的臂膀,横亘在北京东侧,构成一道拱卫关内的军事屏障。

洪武四年(1371)七月,明朝设置辽东都卫于辽阳城(今辽宁辽阳),任命马云、叶旺为都指挥使,镇守辽东地方,领辖辽东诸卫军。马云、叶旺至辽东后,即修建城郭,缮甲兵,置军卫,建屯田,开始大建辽东边防,从这时开始,辽东地区就成为明长城最东端的军事防区。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就是明代辽东镇长城的最东段。

洪武时期,明王朝刚取得战胜元朝的胜利,北元势力退入草原地区之后,基本没有能力向南进犯了。那时朱元璋确定的政策是“固边自守、相机外延”。徐达等将领忠实地执行了固边自守,却没有对“相机外延”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洪武年间,就开启了明朝在长城地区置卫所、修城池、建烽燧、守隘口的基本防御战略。这样的一种国家战略,为明朝洪武之后的历代皇帝所继承,其保守的程度越到后来也越严重。

虎山长城是明代长城的最东端。巍然虎山峰,滔滔绿江水,长城就屹立在鸭绿江畔,盘旋上虎山之后逶迤向西。2009年4月19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经过近两年科学调查和测量首次获得的明长城数据,认定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东经124°30′56.70″,北纬40°13′19.10″),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甘肃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公里。

从丹东市区出发,沿着风光迤逦的鸭绿江岸,往上游再走大约20公里,江南岸有一座很峭拔的山峰,挺立在鸭绿江边,这座风光秀丽的山峰是虎山。虎山临江的一面很陡峭,山的背面从半山腰开始,与另一座矮一点的山峰相连,虎山长城就依靠在峭壁上,以此为起点,一直顺着山势向内地延伸。虎山平地孤耸,视野开阔,若站在上面,鸭绿江两岸的风光一览无余。拂去历史的尘埃,想象几百年前辽东大地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厮杀声犹在耳畔。

辽东地区历史悠久,且对于关内中原王朝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战国时期的燕国长城,就已经修到了辽东地区。秦汉时期,中原王朝更是极力向东西两侧延伸势力,非常注重对河西和辽东地区的开拓。秦始皇万里长城、汉代的长城,都向东跨越了辽东半岛。现在看到的丹东虎山,是依据考古确定的长城遗址,在近二十年重新修筑的。虎山峰顶上,矗立着一座烽火台。若登临其上,极目远眺,江雾朦胧,心中豪气顿生,无尽风景尽收眼底。历史把长城留在这里,见证着辽东大地上的风云变幻和鸭绿江流逝的岁月。

辽宁省境内的明长城,是明王朝为防备东北蒙古兀良哈部及女真各部而修筑。明辽东长城是逐步修建的,最初修筑的仅是靠近山海关的长城。也就是说明辽东长城,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建成了连续不断的长城防御体系。

明成化五年(1469),为了更有效地防御蒙古族的进攻,明廷命令辽东总兵韩斌,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连接起辽河流域的边墙,继续向东修建辽东边墙,一直修到鸭绿江边。韩斌在从抚顺到鸭绿江一线修建城堡的同时,还砍伐林木、增设了长城墩台,修筑断缺的城墙,充实军力。从此在沿途才形成烽堠相望,远近互援,彼此呼应的长城防御体系。

成化六年(1470),东州、叆阳等地的长城,仍旧在不断修筑。在成化十五年(1479)、弘治十五年(1502)、嘉靖二十五年(1546),又补修了山海关至开原、叆阳,开原至鸭绿江的长城。

辽东长城在万历年间之前,主要防御对象是蒙古各部族。此后,便是逐渐强大起来的女真族。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明军分四路围剿后金,会师赫图阿拉。努尔哈赤采取了“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方针,集中八旗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分头击败了明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役,改变了明与后金力量的对比,后金从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连陷开原、铁岭诸城,沈阳危在旦夕。此后,后金乘胜攻取辽宁各地,突破了明长城防线,从此明辽东镇长城的辽河以东地区长期处于明与后金拉锯的状态。

此时的明王朝的军事防线,已经只有辽东地区的西部。明王朝的最后几十年,主要的军事力量都调到了这里。之所以如此重视对东北地区的防务,是因为如果山海关以东的长城防线被后金军队粉碎,后金的兵马就会如滚滚洪流,涌入山海关,很快就能吞淹华北大地,杀进北京城。后来,历史上演的也正是这悲壮又凄凉的一幕。当时,长城防御体系并非不够坚固,但在政治、军事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后金军队的强大攻击力面前,还是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万历末年孙承宗为辽东经略时,面对残局,还是力挽狂澜,积极整治军队,修缮关隘城堡,局势得以稳定。又奏请集兵18万,分守叆阳、抚顺、清河诸要地。挑选精悍兵卒乘隙轮番袭扰,使后金疲于奔命,然后相机进剿。

从这个计划可以看出,连雄心勃勃的孙承宗也不敢奢望,收回鸭绿江畔的长城。孙承宗在辽东的一年多时间里,后金不敢轻举妄动。天启元年(1621),明熹宗朱由校即位,魏忠贤阉党擅权。在阉党的诬陷攻击之下,熊廷弼被朝廷罢官。后金兵乘机攻占沈阳、辽阳等大小七十余城。已经兵强马壮的努尔哈赤,大张旗鼓地迁都沈阳。

魏忠贤手下的阉党分子高第接替孙承宗任辽东经略,高弟这个人并不懂军事,从来就没打过仗。上任后,推翻了孙承宗的部署,下令撤掉宁锦防线,把山海关外的兵力全部撤到关内。于是,山海关外驻防的明军将士,除镇守宁远的袁崇焕外,都撤回山海关里。明朝山海关外的军事防御能力顷刻陷入瓦解状态。当时,抗命不从的袁崇焕死守宁远,结果努尔哈赤十几万军队,攻不下袁崇焕万余人防守的宁远城。努尔哈赤也在这场战斗中被明军火炮打伤,数月后不治而亡。但袁崇焕最终没逃过被杀的命运,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错误地将其处死。

不论是天启年间的党争,还是崇祯时期的滥杀朝臣与边将,都是政权的政治能力问题。明政府政治能力极弱时,孙承宗、袁崇焕这样忠诚于朝廷,忠诚于传统价值观的官员和将领,也没有出路。这种情况下,长城修建得再坚固也没有用。当然,在同样的实力和潜力下,修长城比没修长城要好,长城坚固比长城不坚固好,这一点毫无疑问。

长城垮,则明朝亡,但这个长城并不仅仅指城墙。明王朝东部地区的运转和维系,证明在不断的内耗中,使长城防御体系最后失去了防御能力。

明代的辽东长城不够坚固是事实,但明朝的灭亡与长城坚固与否无关,它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最后,支撑一个王朝精神的长城体系崩坍了,在清军与李自成农民军的夹击下,明王朝的历史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