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三 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观点

R任务描述

本项任务旨在通过阅读与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历程并思考:

1.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是如何形成的?

2.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之间有哪些关联?

D导入案例

波波玩偶实验

波波玩偶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61年进行的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实验。他在1963年和1965年又对此专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波波玩偶是与儿童体形接近的一种充气玩具。在该实验中,班杜拉选用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因为通常儿童很少有社会条件反射。班杜拉试图使儿童分别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然后将这些儿童置于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以观察他们是否模仿了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

班杜拉为这个实验制定了4个假设:目击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将试图模仿或实施类似的攻击性行为,即使榜样不在现场。此外,他相信这些孩子的行为将会与那些目击非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以及没有观察任何榜样的孩子(控制组)大为不同。榜样不在现场时,观察非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将不仅少于目击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而且少于没有观察任何榜样的孩子。儿童将更乐于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因为儿童通常更为认同同性的成人与家长。由于攻击性行为更多地具有男性化的特征,男孩玩偶是与儿童体形接近的一种充气玩具。波波玩偶实验对于班杜拉研究观察学习、创建其社会学习理论起到了关键作用。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波波玩偶实验,有改动。)

案例思考

1.推测实验结果,班杜拉是否验证了他的假设?

2.查找相关资料,找到实验结果,并思考个体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

Z知识链接

社会工作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其大部分的实践过程和工作技巧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而非仅仅依赖于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经验与悟性。学习和了解社会工作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者必须接受的专业训练项目之一。

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的原因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的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个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理论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作为一种概念之间内在关系的陈述,其种类是多样的。但从大致上来说,理论可以分为四种,即描述性的理论、解释性的理论、预测性的理论和提供解决方案的理论。所谓“社会工作理论”,则是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当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

社会工作需不需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来加以指导?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作出肯定的回答。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一些人认为社会工作主要是一种具体的实务活动,它所处理的对象与问题千变万化,各有特征,因此它更多的是依赖于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经验与悟性,而不是依赖于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一种具体的、所处理的对象与问题千变万化的实践活动,社会工作的成效与其承担者个人经验之间的确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一项个案时,往往会比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做得更好。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否定、轻视理论学习与研究的理由。任何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完全只具有或几乎只有个性而没有共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和分析,就能把共性寻找出来。这种我们所寻找出来的共性与我们的个人经验一起,是构成我们知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对许多个人经验的总结,它揭示了许多个人经验中所包含的共性、普遍性和恒常性的内容,并且对之加以深入系统的探究和合乎逻辑的说明,使人能把握住对象的本质与内在趋势。

理论基础是社会工作专业必不可少的特质之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的理论及其应用是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助人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的必然要素,它能有效地帮助社会工作者澄清社会问题和受助者个人的困境,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技巧和策略。早期社会工作专业受到其他相关学科的影响很大,因此,也借用了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等的有关理论,但社会工作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从规范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出自身的理论框架,这也是本章我们将要具体学习的内容。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至少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或作用。

(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社会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帮助人们解决他们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帮助人们去解决的问题到底属于何种性质,以及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环节。在这方面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工作中的许多理论(如心理分析理论、标签理论、系统理论等)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了解各种行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从而使社会工作者对将要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根据理论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作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大多数社会工作理论都会以它们自己对人的行为、社会过程以及行为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为基础,明确地或含蓄地告诉人们,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应该是什么。例如,心理分析学会告诉我们,人的行为问题是由于人格结构失衡所致,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重新恢复人格结构上的平衡;行为主义会告诉我们,有问题的行为源于个体对当前环境作出了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等等。

(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这也是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一个“好用”的社会工作理论,会对如何解决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各类问题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方法与技巧模式,如危机干预模式理论和任务中心模式理论等。这些程序、方法与技巧模式虽然不能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种处处灵验的“万能处方”,却可以为他们提供许多宝贵的引导和启示。

由此可见,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毫无疑问,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个人经验也具有上述各方面的作用。然而,个人经验虽然具有生动、具体等优点,但它主要是一种覆盖有限时空范围的表象知识,不能在上述几个方面为社会工作提供一般性的、理性的指导。而理论为社会工作所提供的,正是这种一般性的、理性的指导。

(三)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历程和逻辑结构

社会工作的发展在西方国家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却相对较短。社会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指导、从指导理论的单一化到指导理论的多元化、从主要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到尝试借用心理学、社会学、认识论等学科的理论这样一种发展演变历程。参照大卫·豪的描述,我们可以把这个发展过程大体划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调查”阶段。这是社会工作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他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而很少对这些工作的本质、过程与方式方法等进行理论的思考。他们主要是实干家而不是思想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社会工作主要是一种“助人的艺术”。社会工作者对理论及理论的用途缺乏明确的认识。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来说,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起着一个“调查者”的作用。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搜集和积累了大量的事实材料,为以后社会工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基础。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精神分析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一部分社会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单以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是不妥当的,社会工作不应只是一门“艺术”,而应是一门科学。他们开始采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然而这一时期唯一被社会工作者采用的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理论。社会工作几乎等同于精神分析工作。由于仅有一种理论指导着实践,社会工作的理论空间显得既单调又静寂。

第三个阶段是“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20世纪30—50年代,一些美国的社会工作者逐渐形成了一种与精神分析学派不同的社会工作观。这种被称为“功能主义学派”的新的社会工作观,在关于人的本质、关于社会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等问题上与精神分析学派都有着巨大的分歧。对精神分析学派来说,个体的行为被视为过去事件尤其是儿童时代人生经历的结果。只有洞察了一个人心理世界所经历的早年过程,才有可能将他从当前行为模式的羁绊中解救出来。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探寻和治疗服务对象的心理疾患。社会工作过程的中心是社会工作者,针对问题进行诊断,对治疗方法作指示,对治疗过程作出计划安排。与此相反,功能主义者则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是他当前所处情境的结果。当前所处情境既包括环境,也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个体行为不是被过去事件决定的。给予一定的机会,在一种结构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中,个体能够改变他自己。因此,社会工作的任务不是对服务对象加以治疗,而是要与服务对象一道,建立一种有助于服务对象潜能得以发展的、积极的、开放的相互关系,使服务对象的能力与行为发生变化。社会工作过程的中心也不再是社会工作者,而是服务对象本人。到20世纪50年代,这两个学派不断发生冲突,他们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依据自己的观点向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服务。

第四个阶段被称为“获得”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可应用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数量上获得了巨大的增加。社会工作者竞相从弗洛伊德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借用指导性理论。社会工作的职业知识空间被迅速而非系统地充实起来。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时期。社会工作者对理论观念的竞逐被视为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一种标志。

第五个阶段可以称为“盘点”阶段。由于社会工作理论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到20世纪60年代,许多社会工作者感到有必要对这些理论作一次清点、整理和评估,以便对社会工作的“家底”有一个确切的把握。这一阶段的成果是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清单。

第六个阶段是“理论统一”阶段。尽管社会工作理论的迅速发展充实了社会工作的理论空间,但也使社会工作者在理论选择方面感到无所适从。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心态,即希望能把这些理论统一起来,将它们置于“同一个屋顶之下”。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人相信所有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实践享有共同的目标和关怀,那些体现了社会工作本质的共同的概念、原理与技巧能够从现有的各种理论与实践中抽取出来。人们竞相发展一种能够把各种社会工作方法融合在一起的“一元化”的理论框架。其中,“系统理论”的呼声最高,这种理论试图用“社会功能”这个概念来把各种理论与方法统一起来。然而,随着一批激进理论和人文主义理论的出现,它很快便受到了人们的攻击和批评。不仅如此,“统一”社会工作理论的愿望也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一些人认为,“系统理论”之类的现有的社会工作“统一理论”是超前的、不充分的和虚幻的。另一些人则认为,由于不同的理论在观察世界的方式上明显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社会工作理论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各种理论将在相互竞争中并存下去。这种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理论观便将我们引导到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第七个阶段,即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上。

第七个阶段是“理论归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多元理论并存被当作一个既定的事实,社会工作者不再去追求构造“统一”的理论框架,而是通过对纷呈繁杂的各种理论进行整理、归类的方式来使理论空间有序化,其结果则是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迄今为止,这些理论分类模型仍然是西方社会工作者们把握社会工作理论世界的基本工具。

二、社会工作的理论流派

(一)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是建立在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理论基础上的。之所以获得“精神分析”的称谓,是因为这个理论的潜在假设是行为来自人们心理世界的运动和互动。它强调心理激发行为的方式,以及心理和行为如何影响个人的社会环境并如何受个人社会环境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是社会工作中第一个有很强解释性的理论,为后来的理论创造了生存环境。该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体现在特别重视感觉和潜在意识因素,而不是事件和想法。很多社会工作常见的概念,如潜意识、洞察、攻击、焦虑、移情等都来自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从精神病临床工作中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而且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扩展和应用,成为解释和说明人类行为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之一。

弗洛伊德假定人是各种驱力的复合体,这些驱力构成了本我(Id)(Id的字面意思是It,是不知来源的、未分化的压力)。本我推动人们着手解决自身的需要,但由于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带来所向往的结果,据此就有了自我(Ego)的发展。自我是一系列有关个体理解及操纵环境的实用想法,自我控制本我。例如,当儿童的自我学到不适当的排便招致不赞许和不愉快时,他们就会控制自己的排便。自我管理个体与他人和物的关系即客体关系。超我(Superego)则发展出一套一般的道德原则来管理自我。人格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其中之一是自我如何处理冲突。为了社会责任,自我和超我要共同对本我实施控制,这个事实又导致了进一步的冲突。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它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这里的“性”具有泛性论的色彩,如父母之爱、子女之爱、一般的人类之爱以及对具体对象和抽象观念的忠诚等。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的发展是伴随着性的发展而发展的,个人的性生活并非开始于青春期,而是开始于婴儿期。因为性本能虽然是天生的,但它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改变,也就是说,性本能的成熟会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一些特殊的痕迹。因此,当性本能成熟,它的能量慢慢地从身体的某一部位转移到其他部位时,婴儿就进入了另一个新的人格发展阶段。按照年龄顺序,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下列五个时期。

(1)口腔期(Oral Stage):0~1岁。弗洛伊德认为,由于这个时期的婴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咀嚼、吸吮或咬东西,因而口腔期的性本能或欲望是通过口腔而得到满足的。成年人中所出现的抽烟、饮酒、吮吸或咬东西的快乐,都是口腔期快感的延续和发展。另外,婴儿期的喂奶方式会改变婴儿今后的人格,如太早断奶或喂奶时间过于规律的女婴今后可能成为渴望亲密接触或过度依赖丈夫的女人。这说明早期的经验对婴儿今后的人格发展具有长期和深远的影响。

(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在这个时期,随意大小便本是婴儿性本能的最主要的满足方式,但由于父母按照常规训练婴儿大小便的习惯,从而干扰了婴儿性本能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在训练婴儿大小便的过程中,必须营造合适的情绪和气氛,这对婴儿今后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家长经常给予表扬和奖赏,婴儿将来可能就会具有自立和富有创造性的人格,而父母常以惩罚或批评式的方式进行训练,婴儿将来可能就会具有焦虑、压抑、散乱及浪费的人格。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儿童在这个时期开始从肛门转至自己的性器官以获得快感。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从这个时期开始表现为依恋父母中异性的一方。在这一时期正常发展的儿童,今后将会出现正常的男女行为特征以及正常的男女关系,否则,将会出现过分男性化、过分女性化或不男不女的行为特征以及异常的男女关系。

(4)潜伏期(Latent Stage):6~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性本能相对平静并一直延续到青春期。

(5)两性期(Genital Stage):12岁之后。这个时期是发展成熟的性特征的时期。青少年摆脱父母的束缚,并尝试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弗洛伊德认为,两性期会一直延续到人的生命结束之时。

弗洛伊德认为,性器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满足不当可能会造成长期压抑的童年创伤,从而成为成年期人格变异或困扰的潜在因素。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改变了人们对人类行为的看法。但他的理论研究主要采用非标准化的研究方法,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疑问。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rikson)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进行了重大发展,把弗洛伊德只强调内心欲望的人格理论发展成强调社会环境在发展自我中的作用,同时,把发展从一个人出生到青年期的概念推展到一生的工作。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在每个发展阶段个体都要经历一个“危机”,即个体要在正负经验中发展出特定品质,如果个体不能在特定时期发展出特定品质,那么,个体自我的发展就会有困扰。在八个发展阶段中,埃里克森特别强调青少年期的认同发展,并认为这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的环节(见表1-1)。

表1-1 埃里克森的人生八大阶段

精神分析学派对社会工作有很深远的影响,了解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是理解其他社会工作理论的前提。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已经不再视驱力为影响行为的基础,而是更关注个体如何与他们的社会环境互动,心理分析理论变得更具社会性而非生物性。弗洛伊德对西方文化有普遍的影响,他的很多思想也成为西方文化的基本要素,其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也是基于这个事实而不仅仅是理论被直接应用。因此,中国社会工作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该理论的社会背景的转换,思考文化差异如何影响着精神分析理论并指导我国社会工作实践活动。

(二)认知行为理论

与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个体自身的欲望和动力不同,认知行为理论关注的是外在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外显行为。该理论认为,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外,个体通过学习获得了大多数行为,这说明行为来自于自身之外的影响。因此,人们才能学习新行为以满足自身需要和取代带来问题的现有行为。认知行为理论的焦点在于如何做一系列事情帮助个体引起行为的转变,而不关心在这一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在心理世界中发生。为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下面将对该理论流派的相关理论观点加以简单介绍。

1.行为主义观点

认知行为理论起源于行为主义,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反应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学习两种刺激之间的表面关联(前后出现),而学习对一种本来没有直接联系的刺激产生反应。例如,给婴儿喝牛奶时播放音乐,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当音乐响起时,婴儿会有进食反应。沃森进一步认为可通过控制环境来塑造不同个性的儿童。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会重复那些引起其本身满足的行为,而减少那些引起其自身厌恶反应或导致惩罚的行为。所以,可以通过强化和惩罚的过程来改变个体行为。强化是指能经起某种行为再出现的行为后果,可以是正强化,即得到实物奖励、口头鼓励、称赞和某种人际关系的建立等;也可以是负强化,即拿走令人厌恶的东西、改变环境等。如果没有强化,行为会自然中止,所以,斯金纳又提倡用间歇性强化来延缓行为终止的速度。惩罚是指引起某种行为强度下降或消失的行为后果(如让个体意识到可能的危险等)。

强化和惩罚似乎没有客观的标准。例如,为了让孩子“听话”,很多父母选择口头“指责”的方式。父母把“指责”看成惩罚,希望孩子能减少“不听话”或停止“不听话”。但是,少之又少的孩子能在父母的指责面前停止“不听话”。好一点的后果是孩子不把指责当成强化,也不把它当成惩罚,由此,“不听话”行为的出现频率保持不变;差一点的后果是孩子把“指责”看成父母的“关心和反应”,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对父爱和母爱的渴望,所以“不听话”行为的频率反而增加。因此,选择强化物是关键,理想的强化物应能帮助案主理解强化物背后的原因,同时强化物要着眼在非物质性的一般强化物上,可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会对案主起到强化作用,并运用案主喜欢和经常性的行为作为对要鼓励的不常出现的行为的酬赏。例如,一个儿童喜欢与同伴在小区内游戏,而如果想鼓励他做家庭作业,可以首先与其达成协议,以完成一小时家庭作业为外出条件。然后,家庭作业的量可以增加,而所允许游戏的时间则可以减少。

2.社会学习理论观点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扩充,将认知考虑到了行为形成的过程中,认为很多学习是通过人们的观察、思考和自身经验获得的,人们通过模仿周围的人来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主动性,指出学习是一种观察和模仿的过程,个体不是被动地等待环境的反应,而是参与构建学习环境和反应,而且个体的认知功能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首先,个体认知能力决定了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寻找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一般来说,个体有选择与自己有类似气质的人进行模仿的倾向,或容易被这样的人吸引。其次,认知能力会影响观察和模仿的质量和水平,如有智力缺陷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观察学习同样的内容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和更详细的指导。

3.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及提出问题,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理论,即肌动期(0~2岁)、前运思期(2~7岁)、具体运思期(7~12岁)和形式运思期(12岁以上);认为每个阶段的儿童对世界及各种物质间关系都会有新的认识,每个发展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上的质变,也是后一发展阶段的基础。

皮亚杰认为,在每个发展阶段中,个体主要是运用组织、同化和调适三种原则来认识世界。其中,组织原则是最基本的,个体运用事物和事物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心理图谱”,这种图谱由感觉肌动期的简单、单一功能逐步发展为后面几个阶段的复杂和多重功能。当有新的事物和刺激出现时,个体先用同化原则使新事物与旧图谱发生接触。个体有一种在个体和环境之间追求平衡的取向,也就是说,个体认知发展是个体持续适应环境的过程,当不平衡出现时,个体就会尝试改变来重新取得平衡。

皮亚杰认知理论的一个发展是用信息加工取向来探究认知发展。这种方法把个体行为背后的过程包括知觉、理念、记忆和问题解决等用信息处理过程来表达,研究个体如何获得、储存、转换和运用符号来作出智力活动,并且认为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差异。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是认知学派兴起的巨大推动力。研究者开始不满足于仅仅观察刺激和反应,而想了解个体怎么理解刺激,又有什么因素影响反应。皮亚杰通过细致的观察,否定了在认知层面儿童是成人缩影的观点,强调成人和儿童在认知功能和特点上有质的不同。这个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但是,这个理论更多的是在对普通儿童观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对于特殊儿童却没有深入探讨,也没有关注文化差异的问题。

社会工作运用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好行为和减少坏行为,以便人们对人际事件有更适宜的反应。该理论可在很多社会工作情境中使用,运用该理论的优势在于它清楚地阐明了行为改进的目标,以实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可以处理很多行为问题,如学校恐惧症、儿童问题和精神领域的相关问题。但认知行为理论自被纳入社会工作中以来备受争议,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该理论有太多的术语和正式程序,对于“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社会工作者而言,这很不人性;二是该模式是社会工作者而不是案主操纵行为,在介入过程中,很有可能将工作者的意愿强加给案主。

(三)危机干预和任务中心模式

我们将危机干预和任务中心模式放在一起介绍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起介绍有利于我们比较对照,也有利于我们的理解。

1.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最早由林德曼在从事火灾后急性悲伤反应的研究中提出。之后,卡波兰在其有关预防性精神病学的作品中从技术角度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所以说,该方法是起源于精神健康领域,涉及的是病症的预防而非治疗。从理论上来说,危机干预运用了来自心理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中的元素,所以它关注的是个体对外界的情感反应和如何理性地控制这些情感反应。

危机是社会工作的一个焦点,是人们生活中的转折点,当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事件时,痛苦会激增,稳定状态会被颠覆。卡波兰将危机定义为“人们实现重大生活目标时受到阻碍,这种阻碍在一定时间里通过一般的方法不能消除,继而就出现崩溃和沮丧,此时许多试图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流于失败”。戈兰在1978年提出危机干预理论,包含以下要点。

(1)每一个人、每一个团队和每一个组织都会有危机。

(2)危难事件是一些重大问题或一系列困难,它会引发危机。

(3)危难事件也许是可预期的(如青少年期、结婚、搬家)或是不可预期的(如死亡、离婚、失业、自然灾难等)。

(4)当危难事件使人们失去平衡能力,脆弱状态就出现了。

(5)当平衡被扰乱,我们会尝试用常用方法来处理。如果这些方法不行,我们就会尝试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6)伴随每次失败都会有紧张压力感产生。

(7)落在没有解决的所有问题上面的那个问题称为“急促因素”,它加剧了紧张并引发失调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危机状态。

(8)急促因素可能被案主当作主要问题带到工作者面前,但这不是危机,只是引发危机中的序列中的一点。危机的线索经常是很明显的小事情,却带出极大的情感反应。

(9)压力事件通常以三种方式中的一种呈现:威胁、损失以及挑战,而案主情绪反应有焦虑、抑郁和轻度焦虑,希望,期待。

(10)过去处理问题成功经验越多,就有越多的解决办法可用,所以实际危机状态较不可能出现。反之,人们会经常进入实际危机状态并觉得难以逃避。

(11)所有的危机都会在6~8周内得到缓解。

(12)处在危机中的人比不处在危机中的人更易接受帮助,在危机时期的干预比在其他时间段更有效。

(13)危机过后的“重整”阶段,人们会保留新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危机阶段学到的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增加人们将来应付问题的能力。

罗伯特在1991年描述了处理危机的七个阶段,分别概括如下。

第一阶段:评估案主和他人面临的危险和安全情况。

第二阶段:与案主建立和谐关系并有适当沟通。

第三阶段:辨认主要问题。

第四阶段:处理感觉且提供支持。

第五阶段:探讨可能的其他处理方法。

第六阶段:形成一个行动计划。

第七阶段:提供跟进的支持。

当见到案主后,社会工作者要考虑是否需要使用危机干预的方法,明确其目前处在危机过程中的哪一阶段,且要全局考虑案主所处的情境和此情境与案主过往经历导致的心理问题的互动。例如,查尔斯在父亲死后两星期去见社工,自述感到非常痛苦。这里很容易将他父亲的死看作危机,但实际上这只是急促事件。如果全面考察他的情况就会发现,他最近因为一份新工作搬到另外一个镇,因而这种生平第一次离开旧的生活环境,再加上生活变故,他会是十分有压力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危难事件。由于在新的环境中感到孤独和缺乏支持,他已经失去平衡并处在一种很脆弱的状态。虽然他试图处理这个问题,如外出与新朋友交往或参加一个社交俱乐部,但他并不能从中寻找到新的平衡。在一些场合他因喝得太多而陷入窘境。这显示他已经试图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失败了,转而陷入了更大的压力和紧张中。父亲在世时,他周末一直回父亲家,可父亲突然去世了,他处理完后事后,就倍加觉察出自己的孤独。将父亲死亡当作危机,就会难以处理产生实际危机状态的幕后问题,如果不是有这些问题的存在,父亲的去世也许可以应对。

2.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完全产生于社会工作领域内部,研究发现:第一,将长期治疗删减后,其治疗效果与全程的长期治疗效果一样,这与期望相反;第二,有计划的短期治疗也是有效的;第三,据此所设计的任务中心模式是有效的。在任务中心模式中,社会工作者解决案主呈现的问题,带着明确时间限制的简短治疗是这个模式的本质特征。任务中心模式关注的问题如下。

(1)案主提出或接受的问题。

(2)能被解决的问题,而这种解决行动是在与社会工作者面谈之外进行的。

(3)能被清楚定义。

(4)来自案主想要在生活中改变的事情。

(5)来自案主“不满足的需求”,而不是由外人定义的。

任务中心模式干预策略的目的很明确,一是帮助案主解决他们关注的问题,二是提供好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样案主可以改进他们将来处理困难的能力,使其更愿意接受帮助。

危机干预和任务中心模式是近年来社会工作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短期治疗的方法。其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强调短期干预方法;两者的模式都是结构化的;行动都是事先计划好的;都使用合同或其他明确达成的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协议,并在合同内有对所使用的技术和手段的详细说明。但是,在任何情况下运用危机干预或任务中心模式是有区别的:经典的危机干预是打破瓦解案主正常功能的一系列事件的行动。任务中心模式聚焦于特定的问题类别。危机干预运用实际任务来帮助人们重新适应,但其焦点落在人们的情感反应上,这里的情感反应是指对处理日常问题能力方面出现的危机和长期变化的情感反应。任务中心模式聚焦于完成实际任务的情况,这类任务的完成能解决特定问题。成功地完成任务有助于解决情感问题。这两个模式为在社会工作扩展过程中提供了很经济的方法,如果采用长期治疗的方法将会使人力成本增加到不可负担的程度。

(四)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的系统理论是为了回应对精神分析理论的不满而出现的众多不同的理论进展之一,其社会学聚焦似乎抵消了精神分析理论不能充分回应社会工作的“社会”的缺失。系统理论是以一般系统理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一般系统理论最早起源于生物学,该理论主张所有的有机体都是系统,各个系统由不同的亚系统组成,并相应的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由此,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且由流通系统和细胞构成,它们由原子构成,而相应地原子由更小的物质构成。这一理论被应用于团体、家庭和社会等社会系统以及生物系统。系统理论的价值在于它应对“整体”而不像别的理论那样只应对人类或社会行为的部分要素。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系统理论认为,有三类系统可以向人们提供帮助,即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如家庭、邻居、朋友和同事)、正式的系统(如社区、协会等)和社会的系统(如医院、学校等)。但问题人群是那些可能无法使用这些助人系统的社会群体或个人,社会工作者要试图找出案主与其环境的互动之中导致障碍出现的因素。社会工作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可以被界定为改变媒介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如果社会工作者分析人们参与其间的系统,其工作便更加清晰。

系统理论是一种与传统的强调个人化和心理学的传统社会工作理论风格不同的理论,是少数的、综合的、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理论之一。这一理论的优点是更加强调不断变化的环境而非心理学视角,焦点集中在个人对他人的影响,而非内在的思想和感觉,而且该理论提醒社会工作者面对实现同样目标的替代方式的可能性,避免了对行为或社会现象的直线的、决定主义的因果解释。

(五)社会角色理论和沟通理论

1.社会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被社会工作界普遍视为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工作的伟大贡献,角色理论是关于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的期望和反应导致个体怎样以具有特色的方式进行回应的理论。角色理论假定人们在社会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每一个位置都有相应的角色。其中,角色是指与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一整套期望或行为。社会成员间的互动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各类角色的互动。因此,在分析社会互动行为时需要从普遍意义上分析人们是如何理解其所扮演的角色内涵以及这一过程是如何影响互动结果的。角色理论有一系列的概念用以解释角色地位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互动行为发生影响的,包括角色期望、角色获得、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模糊等。

社会工作将角色理论主要运用于两个方面:一是解释案主及自身的行为,分析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有可能存在的障碍;二是注重角色如何为社会期望和标签所构建。有时,人们身处将其标示为越轨或犯罪的社会系统之中,一旦被贴上标签,他们就很有可能受到所贴标签的影响,并按标签的角色期望去行动,而这将引起一个更为强烈的标签过程。研究表明,社工极易为案主贴上负面的标签。角色理论提醒我们,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要小心评估和提供服务以回避贴标签的体系和行为。

2.沟通理论

沟通理论是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它认为许多人的行为问题都是出在人际沟通方面,如不能恰当地接受、选择与评估信息,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等等。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在社工的干预过程中,通常以以下四种方式在内容沟通层面进行操作。

(1)以鼓励的方式获取信息、利用问题、重组案主的评论以显示对此的理解。

(2)给出反馈,显示社工如何评估案主所说的话。

(3)提供信息,包括解释社工行为的材料,直到社工听到整个故事了解全貌。

(4)改变来自案主的信息以影响相互冲突的信息或过分及不精确的信息。

(六)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是在哲学观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人本主义相信有意识的人具有理性,可以选择并自由行动。人本主义对社会工作理论而言既是基本的也是边缘的。说其基本,是因为很多人习以为常地将其视为社会工作者的基本态度。说其边缘,是它不被视为一种视角,因为它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指导实践的一般哲学立场而非一种界定具体实践取向的方式。

在社会工作产生的动力部分已经介绍过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这里主要介绍对社会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本(Personal-centred)的观点。卡尔·罗杰斯是对社会工作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本主义学者,他认为社会工作过程成功的必须条件包括几个方面:真诚和适当的;对案主无条件的正面支持;对案主的世界观具有同理心。

罗杰斯(Rogers)认为,社工的取向应该是非指令性、非评价性的,要“积极聆听”“准确同理”和“真诚开放”,强调应聚焦在“此时此刻”而非案主问题的历史,每一个人都应被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罗杰斯的人本观点被直接运用于社会工作的服务活动中,构成了社会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则。同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不同的是,人本主义的学者主张将案主视为自己的情境专家,案主求助的原因会被视为有可能解决问题的基础,案主的资源和与他们现有的合作被用于迈向解决问题的实践。虽然人本主义以及社会工作这一类似的观点被公众质疑为过于理想化,但“优势视角”仍是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指导理念。

(七)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的思想在几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出现,但是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和明显的意识形态其历史并不是很长,它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在60年代成为西方工业社会广泛出现的社会运动。女权主义的发展主要有三种派别,即自由派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与激进派女权主义。不同派别的女权主义关注的重点虽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寻求男女之间的平等。该理论认为,福利国家是满足男性的需要和利益的建构,社会中妇女被男性剥削和压迫,女性成为依附品并且在劳动领域被排斥。该理论还认为,在私人领域(家庭)中,男性占主导,家庭劳动主要由女性承担却不被承认;在经济领域里,男女同工不同酬;在政治领域中,男女的权利受到不平等对待;在个人生活领域中,女性被视为工具,受到歧视,社会中存在着对妇女角色不公平的界定。

(八)马克思主义视角

马克思主义视角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决定社会结构及形态的变迁等——为指导而形成的一套社会工作理论。该理论批评“传统”社会工作立足于社会问题的心理学解释,倾向于将复杂的社会问题化约为个人的心理问题,让案主为社会问题承担责任。该理论主张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及阶级压迫中寻找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张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以阶级斗争或其他集体行动改变现有的社会现实来解决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将权力、意识形态、阶级和身份、性别和压迫带入社会工作,特别强调权力直接与社会歧视相关联。从整体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更多地关注社会结构本身的改变,而较少关注服务对象心理、意识状态上的变化。

(九)赋权与倡导理论

赋权(Empowerment)也被译为增权,赋权的目标在于通过削弱影响个体决定权、行动权的社会性或个体性障碍,通过增强个体运用权力的能力与自信,或者通过从环境中向个体注入一定的权力等方式,帮助案主获得对自己生活的决定权与行动权。而倡导的目标在于代表无权势者的利益与社会中的强权者和社会结构进行对话。赋权与倡导理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变通发展而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来解决现存的各种社会问题,然而现实中许多可行的社会工作却是与个体、家庭、群体或小型社区有关的,为了能给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以理论上的指导,从而将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大目标协调起来,一些倾向或同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增权”或“倡导”的理论,这种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作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Y阅读案例

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刊登湖东“社区危机干预案例”

2013年1月下旬的《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刊登了苏州工业园区第五元素社区的危机干预案例。

2012年12月20日下午,苏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一届二次会员大会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苏州工业园区湖东第五元素社区报送的《大爱无疆——社区危机干预案例》成功入围,荣获2012年苏州市社会工作案例三等奖,并作为唯一的社区社会工作示范案例在大会上进行了现场汇报,展示非凡园区里社区工作者专业的风貌。

第五元素社区选送的社区危机干预这一案例,讲述的是一外籍居民家庭不幸发生小孩坠楼事故后,居委会工作人员运用小组工作、个案辅导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成功实施危机干预的故事。社区工作人员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多方渠道及时制订了合理的危机干预方案,一方面使广大居民的紧张情绪得到释放,另一方面使处于危机中的外籍家庭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无私的支持和关心。与会专家给予该案例高度评价,在现场点评时指出,第五元素社区的危机事件服务计划合理、评估准确、方法多样、反思到位,对其他社区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会后,《中国社会工作》杂志社编委会表示对第五元素社区的“社区危机干预案例”

很有兴趣,便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投稿事宜。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园区这些新生代的小巷“总理”们,已经不满足于婆婆妈妈地走家串户,他们将自己习得的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实践到一线的社区工作中,遇到突发状况,也会冷静面对,以最专业的姿态迎接着每一天烦琐的社区工作,而第五元素社区这篇《大爱无疆——社区危机干预案例》正是园区基层社区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资料来源:http://shequ.sipac.gov.cn/InfoDetail.aspx?InfoID=1264,有改动。)

S思考题

1.综合所学的社会工作理论观点,试分析社会工作关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2.结合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历程,请思考社会工作各理论流派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