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下)
本章重点
第一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书育人是指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教书必然育人,育人要通过教书,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离不开教书。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教书育人更加重视。列宁说:“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30]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智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形成世界观的信念,形成智慧的思想方向性和创造方向性,它与个人的劳动、社会积极性紧密地联系着,从而又把学校内的教学教育工作跟社会生活和谐地结合在一起”。[31]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者,而是活生生的个性,他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本身”。[3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把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的基本标准,作为教育改革必须遵循的方向,作为教师的神圣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他集中概括了教师劳动的基本内容和教师应尽的最基本的道德义务。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所谓培养人,不是对人某一方面的培养,而是对人的全面培养,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但在这一点是基本相同的。我国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更加广义地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即生长”,强调教育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智”,也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德”。[33]我国的教育目的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思想,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教育的本质看,从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法律规定看,教书育人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当然,在具体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按照分工不同,一些教师主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一些教师主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同方面的教育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离不开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同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时,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因为任何传授知识技能的行为都与特定的社会、时代、学生以及教育者本身相联系,都可以反映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此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影响。所以“教书”过程总是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包含着“育人”内容。教师要主动用积极的思想去影响学生,尽量避免在“教书”中可能存在“育人”的被动性、盲目性,从而误导了学生。
从教育经济学的观点看,教育过程也可以看作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能。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实际上蕴藏着许多可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资源。比如,教师在对一些科学概念、原理、规律进行分析、解释时,可以贯穿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可以见“物”,也可以见“人”,因为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都离不开具体的人、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因而,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可以进行思想、品德、情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教育。至于教师本人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甚至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等,更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发展有直接影响。因此,从教育经济学的观点看,教书育人有助于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智育中的德育资源,提高教育效能。同时,由于教书育人是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因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容易产生教育效果。专门的德育具有理论化、系统化、专业化特点;教书育人则具有渗透性、针对性、灵活性特点;两者不可替代,却可以互相补充和完善。特别在专门的德育中还存在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不良倾向时,学生容易对生搬硬套、空洞说教产生逆反心理。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在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的最大顽疾就是基础教育中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这一倾向导致中小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变异成了应试教育,严重偏离了教育的基本精神,损害了学生的健全发展。进入20世纪后,出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的紧迫感,我国在基础教育中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落实教育目的为主的素质教育运动,以致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经过多年努力,素质教育的实施尽管远未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但其理念和价值取向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并对教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真正使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和谐、个性化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就必须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
“教书育人”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与育人是有机统一的关系。任何只教不育、重教轻育,割裂教书与育人的教学思想都是错误的。教师应加强修养,树立以德立教,寓德于教的思想;自觉和科学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教书育人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教师是否卓有成效地教书育人,关键在于能否按教育规律办事。毛泽东说:“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情的规律,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情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情。”[34]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也有它自身固有的特殊规律。教师能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并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其教育教学活动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如果一个教师不懂教育规律,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就会违反教育规律,其效果自然不会好。有些教师每天忙忙碌碌,看似很辛苦,可是教育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教师还不懂得、还没有掌握和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相反,许多优秀教师,正是由于遵循并灵活运用了教育规律去教书育人,从而能够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成绩。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保证。
首先,教师要了解教育科学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理论,成为一个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内行,而非教育的门外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已经探索出一些基本规律,这些规律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例如,教育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所决定,又反过来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服务。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又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教育在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而学习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等。这些教育的基本规律,对属于教育范畴的各项活动都起到了指导、制约的作用。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一方面要受上述教育基本规律的指导,另一方面它们各有自己的规律。以教学为例,它至少又有这样一些规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以及身体素质都会因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情况而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过程等。上述这些理论,在很多教育科学论著中均有详细论述,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领域的各种理论,作为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南。
其次,教师要善于把教育科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与自己的具体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能力和工作艺术。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要先了解当代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发展变化规律;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熟悉当代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和艺术;采取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任何教育规律,都是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潜心研究、反复总结经验教训后探索出来的。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学习和掌握人们已经总结出来的教育规律,同时也要注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出新的规律和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中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更需要教师结合新的教育形式和新的教育实践,积极对新的教育规律进行探索和研究。总之,教师只有成为教育规律的学习者、探索者和运用者,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正如《礼记·学记》所言,“君子即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我国民族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向。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等提出要求,这种内在要求的变化,必然要引起整个教育体系的调整与改革,进而必然对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提出调整。事实上,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的弊端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实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我国长期以来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结晶。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历史上几乎所有成功的教育改革,其实都是指向素质教育,甚至,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例如,“举一反三、启发式、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也都可以看作是朴素的素质教育。正因为素质教育在我国有着如此深厚的基础,所以,在短短十几年间,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政府行为,由国家教育部门以各种方式积极地加以推动,日益显示出它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些法律和相关决议颁布以后,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全面实施与开展,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旨在追求学生德、智、体等综合素质的获得和提高。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教,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
在教育对象上: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应试教育则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少数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身上。
在教育内容上:素质教育重视德、智、体等全面教育的有机结合;应试教育则只是重视智育,片面强调对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对学生能力和品德的培养。
在教育方法上:素质教育强调教师要发挥创新精神,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设计启发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应试教育则让学生跟着考试指挥棒走,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灌输、说教、学生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等全方位综合评价学生;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功”,重视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则只重视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而多数学生的发展被忽视。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应试教育存在着如此众多的负面消极因素,因此才激发、推动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形成和实践探索。事实上,要真正推行素质教育,使其由理念和口号转变成实际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结果,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人一己之功,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古人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使学生成为“善学者”是教师的心愿,要实现这个心愿,就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方法的指导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要发挥情感的激励作用,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害怕自己视为正常现象,甚至到处显耀,他们认为,“学生不怕老师,就不会听老师的话。”殊不知这样的师生关系势必会压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压制学生的创造精神,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学生的负担,人们往往只看到学习负担,而忽视了精神负担。教师要爱护、信任、尊重学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当学生被教师信任和喜爱的要求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对教师、对集体的亲切感与依恋感,产生一种不努力学习、不遵守纪律就对不起教师和集体的责任感与道德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情感投入和人际影响,善于把信任和尊重倾注入学生的心扉,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从而优化教育方法,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诲人不倦,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忠于职守,勤于执教。孔子不仅强调教师要“学而不厌、不耻下问”,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和学识水平,更强调教师要“诲人不倦”,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从这两条师德规范的联系来看,教师“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诲人不倦”是比“学而不厌”更高一个层次的道德要求,也是教师正确处理自身与教育劳动关系的一个关键所在。如果一个教师满腹学问,但并不热心教学,缺乏责任心,工作马马虎虎。那么,他的学问再好,也不会给学生、给教育事业带来多少好处。因此这样的行为是不合乎教师道德要求的。王安石说,“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所得也”。可见,教师的道德责任,并不单单在于勤奋钻研学问,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认真施教的过程中,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要真正做好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智力、体力。然而,正是这些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否做到“诲人不倦”,最能反映其师德水平。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同的学生,因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个性也互不相同,其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其对某一学科知识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按照统一的要求和进度进行,就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给教师提出,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发展倾向而“因材施教”。
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教育中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应该促进学生个人特长的发展。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基本素质要素的各个方面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发展,缺一不可,否则就是片面、畸形的发展;特长发展强调的是以个人特点为基础的独创性的发展,否则教育所培养的就可能是缺乏个性的人。为此,必须处理好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特长发展的基础,没有个人素质的基本的统一、和谐发展,特长发展就会失去平衡,这样的特长发展实际上是片面、畸形发展。其次,个人特长的发展又有助于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特长发展不是畸形发展。
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明确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够忽视的道德责任。特别是教师要做好学业不良学生的因材施教,教师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指导,必须尽可能认真、仔细分析各种原因,在与其他各科教师、家长的共同协商、通力协作的过程中,主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激活学习动机,消除厌学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改善班级环境,促进班级人际互动。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发展。至于“多”到什么程度才叫“全面”,这只能作相对的理解,否则就必然会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因而也是一个无法追求的理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全部教育工作的追求目标,也是每一个教师进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也就是说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算尽到了教书育人的职责。失去这个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有可能背离教书育人的道德要求。比如,有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只关心学生对他所教的那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而不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品质、身体状况、心理健康,不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师就不能说他很好地履行了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教育中的各项分工、各门学科也是互相影响的,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自己具体工作岗位上影响学生各个方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就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德与才的关系、博与专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的身体、精神、心智和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而当教师将“学习好”与“好学生”等同起来时,当教师对“劳动好”的学生漠然视之时,当教师对某一方面有不足的学生流露否定的眼神时,其所作所为已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要求背道而驰,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南辕北辙。
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首先就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在全面发展所强调的“德、智、体、美、劳”诸育中,“德”是最重要的方面,是人才素质的灵魂。缺失了“德”,就根本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如前所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所谓“育人”主要就是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成为教师非常重要的道德责任。有的教师受社会上“重智轻德”观念的影响,只注重“教书”而忽视“育人”,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人格品质。也有的教师认为育人是专职的德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党团组织的事情,自己是专职教学的教师,只要教好自己这门课就可以了,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方面的问题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教书育人是对所有教师的道德要求,而不是只针对德育教师或班主任的要求。事实上,各科教师均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即各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所教课程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承担着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和积极影响的“育人”责任。就“育人”责任而言,各科教师不仅有责任以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认真、严谨、求实、负责、公正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还可以结合某些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即使在和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教师也应抓住这些非正式的零散的教育机会,给学生以正面的、积极的思想影响。学生在平时和教师接触时,依然具有“向师性”,依然会受到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去拜访教师,也是希望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点什么。特别是当学生带着问题去找教师求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在学习、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给学生以热心的帮助、正确的引导、积极的鼓励或严肃的批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上说:“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由于教师和学生集体在精神上的一致性,教学不是单单归结为传授知识,而是表现为多方面的关系。”[3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当代社会,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必然成为当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所谓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是教学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和热情、创新胆量和勇气、创新决心和意志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等。比如,不满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材料,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革新;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探索新的规律和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向书本和权威质疑;不盲目效仿别人的想法、做法,不人云亦云,坚持独立思考,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等,都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主题,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要注意传播知识外,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要让学生时刻有一种创新的强烈自信心和心理准备。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去想,对任何一件小事情都要鼓励学生想出不同于别人的思路,不要让学生养成懒于思考,只等着教师给出答案的习惯。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教育环境,以教育者自身的创新火花在学生心灵中点燃创新之火。
学生评价是教师工作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教育评价的角度看,有效的学生评价具有诊断、导向、管理、激励、发展等多种功能。随着人们对学生发展和教育评价认识的深化,有关学生评价的目的、类型、方法及其操作程序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变更之中。就发展的整体趋向而言,学生评价正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着重要变化。
第一,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传统的学生评价注重评价的竞争、比较、筛选功能,因此往往更多地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学生过去或即时的状况或表现。与此不同,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可能的内在潜能,着眼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着眼于未来学习的改进与提高,因而特别重视评价的动态性、层次性、差异性和多样性。
第二,注重质性评价甚于量性评价。随着量化方法的广泛应用,着眼于学生在练习或考试中所获得的以分数来体现“学习成绩”,已经成为评价的一种思维定式,以至于出现了将学生的思想、品行状况转化成分数的做法。鉴于对量性评价的反思,今天的评价开始注重建立在观察、访谈等基础上的质性探究方式,突出学生作为完整的、真实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存在体的意义。
第三,重视过程评价甚于结果评价。依据学生既定的选择或表现进行评价,突出的是结果本身,却忽视了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忽视了行为动机。然而,今天的学生评价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同时,开始较多地关注学习过程或行为过程本身。
第四,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为了克服标准化考试的弊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要更多地注意评价的真实性、情境性,注意学生能够做到的或知道怎么做的,强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真实表现,强调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五,强调多元评价。基于对人及其发展潜能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及其应用,使得传统的单一性评价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注重评价的多种维度、多种方法,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向。
第六,鼓励评价中的合作行为。即鼓励教师、家长、学生在评价中的全员参与,特别是家长与教师的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共同应对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变化。
学生时期是人生发展中重要时期之一,作为发展中的人,这个阶段还是动态的、不成熟的。从教育角度讲,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生的成长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因此,要求教师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缺点和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予犯了错误的学生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学生,将犯有错误的学生一棍子打死。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可能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所谓“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未成年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事物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实际上,任何一个学生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这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要坚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既要注意分析他们的消极因素,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切忌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就把他看得一无是处。
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沃土,都存在着一些“不完善性”和大量的“未确定性”。教师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开发和利用,通过教育把学生身上存在着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教书育人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那么,如何衡量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呢?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开展教育目标评价的指导思想。这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有利于达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目标。教师要注重发展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是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血有肉、具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善于发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机会和条件。
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稳步推行,但仍有许多中小学还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进行着花样繁多的分数排名,例如,全校排名、年级排名、班级排名、班级前10名等。这样做,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会让他们无地自容,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尽管暂时有些荣耀,但是否能保住优秀的成绩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可见,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只会把学生引向极端,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当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考试成绩,决不能够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第二节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在各个方面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为人师表主要是指教师在做人和道德上为人师表,但又不局限于此,而是在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仪表风度等各方面都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为人师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书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则是教师的根本。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育人崇德,重在身教;只有以身立教,才能赢得家长、学生及社会的信任,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既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倡导者,又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更好,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更深远的影响。
一、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为人师表之所以成为重要的师德规范和要求,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教师应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是成功开展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师的威信是建立在教师各方面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基础上的。教师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教师的师表精神,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力量,而且这种力量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教师的理想追求、思想感情、言行举止、气质性格、对工作的态度和业务能力,对学生都具有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极大热情,往往如润物的细雨一样不知不觉地注入学生的心灵,可以诱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对学生满腔热情的爱,往往会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产生“向师性”。教师知识的渊博和治学态度的严谨,又往往会得到学生的敬佩,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学生中树立自身崇高的威信,这对教育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教育的成功来源于教师的师表行为,所以古今中外教育家都把师表精神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德加以倡导。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和高尚的人格化身。教师的话就是真理,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直观示范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仪表大方,有利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师自身的素质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得失,任何教育活动都蕴含着教师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教师的价值理念、行为趋势对学生起着价值引导作用和行为规范作用。这种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启发,教师良好的思想风范、道德情操、行为举止、语言仪表等可以激励、启发、推动学生去效仿;二是控制,学生有了楷模,可以以此为标准,控制自己的言行;三是调整,学生可以教师为榜样,调整、纠正自己的言谈举止等。
教育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弘扬师表精神。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责中都有师表精神凝聚其中。《学记》里曾提出何为教师的问题,“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既要传授文化知识,又要做社会的楷模。我国把培养教师的学校称之为“师范院校”,何为“师范”,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论在任何时候,教师思想道德境界、工作生活方式,总是既立于世俗,又高于世俗,教师代表着社会美好的未来,体现着人类追求的理想人格。教师这种职业的特点和传统,对师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尊师必须首先师尊,这是教育管理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不能给某种职业施予尊严。尊严不是外在的,而是在实践中赢得的。教师职业要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首先教师的人要“光辉”,令人敬佩。师尊的根本在于自尊,自尊才能达到尊师,自尊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人生追求的引领者,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和良好成长氛围的营造者。教师的师德风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部分,师德是为人师表的灵魂,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永恒主题,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技艺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对教师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教师中的师德建设也日益缺失甚至扭曲,如学术不端,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恶意炒作,互相吹捧;“吃”“拿”学生,尊严尽失等。
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荣辱观的扭曲甚至是丧失。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较之于一般人而言,教师具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准则要求,人们通常对教师的道德和作风看得要高于社会,这就要求教师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人师表,立言立行,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武装教师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升教师道德素养,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师德建设水平的重要方式。
仪表端庄大方、整齐美观,是积极上进的体现。衣冠不整、边幅不修,会被认为生活懒散、工作拖沓,从而难以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可针对自身的特点,将自己的发型、脸型、肤色、身高以及年龄、学校环境等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恰到好处地进行自我设计,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发型,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的衣着仪容应整洁大方,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谓整洁,就是整齐和清洁。教师的服饰无论质量好坏,新旧如何,都要做到端正得体、干净卫生。所谓大方,就是服饰、发式等不宜过分时髦华美、鲜艳刺目,而应庄重明快、素雅含蓄。客观地说,教师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恐吓、贬损等不文明语言,致使学生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伤害的“语言暴力现象”还常有发生。语言暴力不仅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丧失生活的勇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教师应加强自律,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语言应符合教师礼仪要求。教师不仅要杜绝不文明语言,而且要带头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教师撒播文明种子的殿堂。语言文明,待人礼貌,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而且是学生学习文明礼貌的最直接方式。比如上课时,班长喊起立,学生肃立,对老师行注目礼,老师应首先向学生问好:“同学们好”!声音要响亮,态度要真诚。正是这响亮的问好,热情的态度能够为整堂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如果老师上课迟到,应礼貌向学生道歉,并婉言简要说明原因,以得到学生的谅解。下课时,老师应先向学生道别。又如老师提问学生时,最好不要直呼同学姓名,而说“请××同学回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分量。学生回答完毕,不管对错,老师都应对学生说“请坐。”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就把学生晾在那儿,让他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还有的老师,用手指一点,就是请坐了。这些都是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是不符合教师礼仪规范的。
教师要有美的举止,站、坐、行端庄稳重。站姿挺拔端庄,坐姿文雅稳重,步态协调稳健,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学生提供了站、坐、行的标准榜样。教师情感表现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面部表情活动。根据讲授内容,教师应适时变化面部表情。丰富的面部表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微笑是良好心态的表现,是对他人的宽容和友善,因此,课上课下,教师都应经常面带微笑。表情会因微笑而变得柔和,声音会因微笑而变得亲切,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会因微笑而变得美好。教师应避免不恰当的举止,举止不当,是没有风度,缺乏修养的自然表露。教师应避免当着学生的面掏鼻孔、抠眼屎、打哈欠、剔牙等。教师还要做到不要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烟蒂等。这些看似琐碎的细小事情,实则体现着教师的素质与修养。
教师生活在集体之中,每位教师的工作、成长都与所在的集体密切相关。如果集体中能够有和谐、融洽的气氛,就能够让身处在集体中的教师积极工作。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帮助,能够让教学工作更顺利地开展,能够促进个人的快速发展。因此,教师要把关心集体和同事,视为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教师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全局和局部、大集体和小集体的关系,不能够有狭隘的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的思想,做到识大体、顾大局。教师要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活力,这样既发展了自己,又促进了集体的发展。
教师团结协作是学校和谐稳定的最集中体现,其价值底蕴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它致力于调节教师集体内部的矛盾关系。不过,从维护集体内部张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这个角度看,单方面强调团结协作是不够的,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开展公平、有序的竞争很有必要,对此教师要有深刻的认识。之所以将“团结协作”作为一条重要的师德规范提出来,一方面因为它是化解教师集体内部矛盾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团结协作体现了对教师劳动特点的尊重。概括起来讲,团结协作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教师劳动既有个体性、独立性,又有集体性、合作性。教育过程中,在大家一致认同的培养目标制约下,教师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分工负责完成不同的具体教育任务。教师集体内教育合力的形成,意味着每个集体成员在个体性劳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排除可能和其他教师形成的对立和冲突,自觉消解工作中的相互抵触和内耗现象,谋求同心协力地完成教育任务。
教师与学生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尊重家长,以诚相见、以礼相待。教师要尊重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注意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还要利用与家长交往的机会,向家长宣传一些教育知识,传播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这样有利于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并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谨言慎行,不趋炎附势、弄虚作假、拉帮结派。教师要把正派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要做到洁身自爱,自觉维护教师的形象,要在学生面前树立一身正气的良好形象。教师的作风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自身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说,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同时,教师的工作作风也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水平。教师良好作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学校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够真正把教师作风建设好。教师的廉洁从教主要表现为不搞有偿家教等营利性活动,不收取家长财物,不向学生强行推销教辅资料或文具用品,不在招生、考试、评优、学籍管理等方面徇私舞弊。教师作风正派、廉洁从教,这些都是对教师工作的法律和道德要求,也是为人师表的底线。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战线上能够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为师清廉,淡泊名利。陶行知先生的这种高尚的行为,值得我们广大教师作为榜样去学习。
第三节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1994年于意大利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口号。[36]世界各国已把终身学习的意义提升到了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高度。这次会议认为,人们如果不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及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上述观点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由此,终身学习的理念也逐渐在促成社会发展和个体完善的过程中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终身学习”是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理论”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从另一个角度深化和发展了终身教育的内涵,同时也突出地显示了人们对终身教育理念的认识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深入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与社会的转型、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科技的发展与竞争,以及现代人类的文化生活的变迁等社会条件的变化,及所产生的深刻国际背景有着密切关系。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是建立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而终身教育作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股强大教育思潮,已经被世界各国所引入并推崇。
一、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个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创新,扩散和应用。那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仅凭原有的知识和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终身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将逐步一体化,而且服务业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因此,知识经济对人们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化将成为必然,即知识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知识成为人们的基本消费品,知识的占有量将是评判人们富裕程度的基本标准。当人们从事知识性劳动时,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效地从事知识劳动,从某种程度上讲,知识将是人们谋生的一个基本手段,并且随着旧工种的消失,新工种的出现,“终身职业”则成为明日黄花,一次性“充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将是人们生存的一种需要。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学校教育的普及,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均寿命的延长,学习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生产技术的探索和积累是永无止境的,需要倾注毕生的精力。人格的完善,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需要不断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智慧、知识资本将在今后时代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拥有知识的人才将拥有致富取胜的机遇,不懂得最新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创新方式的人被社会淘汰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因此,终身学习将是个人立足社会的支撑点。
终身学习是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够促进自身专业的持续发展。知识是经由学习而来,教师需要持续地学习与进修,方能使自身的知识不断地得到更新与完善。教师需要改变参加工作后就不再学习的误区,要学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学习,教师只要还有一天从事教学工作,就不能够停止学习。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知识的分化与更新,教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在教学相关领域中获得更多新的知识。教师的知识水平提高了,才能够保持良好的教学状态,教学才能够更有效能,直接受益的必然是学生。知识经济的社会,也是终身学习的社会,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素养,成为社会终身学习的楷模。特别是在信息科技发达、知识暴增的时代,教师要把握各种正规或非正规学习机会,充实与时俱进的教育新知,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
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性。教师劳动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储备知识、整理知识、运用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职业是知识分子所从事的职业,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知识。没有知识便没有教师,没有教育。这种职业特点必然要求教师学而不厌,掌握精深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随时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首先要成为知识专家,才能够进一步成长为教学专家。教师必须顺应知识经济的趋势与全球化的潮流,通过不断地学习累积知识。对教师来说,知识结构是否丰富和合理是能否顺利开展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知识渊博、结构合理的教师才能够让学生享受知识学习的乐趣,并习得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
从教师劳动的对象看,教师的劳动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自己的教师学识渊博,有真才实学,以便能够从教师那里学到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尽快成才。因此,他们会经常向教师提出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教师业务素质低,不具备精深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道之未闻,业之未精,百惑而不得解,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
教师要永远保持自己的教育威信和从教之乐,就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进步。教师如果停止了学习、探索和发现,就会变得枯燥、呆板,精神世界就会逐步贫乏和僵化。学生从教师身上再也发现不了什么新鲜的东西、“闪光点”,学生就会感到兴趣索然。苏霍姆林斯基说:“面对勤学好问的满腔热血的青少年学生,教师只有每天都有新东西表现出来,才能受到他们的爱戴。如果你过了几年还依然如故,如果失去的一天没有使你增加任何新的财富,那你就可能成为一个令人生厌甚至憎厌的人。”[37]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38]
二、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39]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教师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方法,对教师素质的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今世界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对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而言,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使自己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时刻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成长清泉。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知识爆炸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现状下,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元,任何人都不可能垄断所有知识的传授。如果教师不及时更新知识,仅靠“吃老本”是难以胜任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责的。随着科技进步和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立体化,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和效益。博览群书是学习,谈话聊天是学习,网络互动是学习,上微信、刷微博也都是学习。只要终身学习的理念渗透于自己的身心,每时每刻都是在学习,每处每地都是在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需要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作为教师,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研究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对规律的掌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驾轻就熟、举重若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生活中不断领悟、感知生命的美好,将自己的所知所学融进与学生的点滴交往之中,将自己的生命本身塑造成一本书,使自己浑身上下都散发出教育力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只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将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生命行动,才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如此,是教育之幸,更是国家之幸。
我国已经进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时期,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发明不断涌现,新理念、新型专业、新知识、新方法相继出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要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同年龄和知识水平的新老教师,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师生观。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学术精神,培养创新人才。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在增强国力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越来越受人类重视。科技进步,知识、经济和信息发展加上政治变迁,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个人潜能的变化是终身教育思潮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历史背景。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教育不再是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与垄断者,抱着学历证书、躺在功劳簿上而抱怨“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人必将被淘汰,“逆水行舟,慢进则退,不进则亡”。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纪的教师必须道德高尚,知识渊博,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终身学习和创新教育能力。终身学习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因此,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强则民族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良好的素质并不是表现在一纸文凭上,教师的学历不等于能力,只有持久的学习力,才能使教师的能力不断增长,素质不断提高。只有教师学会读书,才能教会学生学会读书;只有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只有教师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加强阅读和终身学习的途径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究竟如何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育理论界对此问题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根据教师所从事的工作特点,一般认为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应涵盖三个方面:即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娴熟、专业情意的健全。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实践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教师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学科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实践知识受一个人阅历的影响。教育理论知识是一个教师取得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具体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三个方面。
理解教师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简单地说可以理解为处理好两个基本关系,即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关系以及教育理念与教师技能的关系。
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的关系。所有的教师必定都是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和基础的,无学科专业基础就无法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或背景的人来说,无论如何是无法胜任教师工作的。一个完全不知道数学为何物的人,是无法做数学教师的。语文、历史、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教师也是如此。就此意义而言,对于从事教师职业来说,学科专业知识是一个基本的和基础性的条件。可以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比喻学科专业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了解教育教学过程的人都清楚,仅有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还无法胜任教师工作。具有一定学科专业素养的人要从事教师职业,还必须具备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这些理念的确立和技能的获得是需要进行专门教育和训练的。教师教育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就是促使教师理念的确立和教师技能的获得与提高。教师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一个人从教理念和从教技能的专门化、专业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说,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并非充足条件。没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无法胜任教师工作,仅有专业知识而无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无法胜任教师工作。
在处理学科专业教育知识与教师教育知识的关系时,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忽视甚至否定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另一种要反对的倾向是过分夸大教师教育知识的作用。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或背景的人来说,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学得再好,再具有从教的观念和理念,也无法胜任教师工作。
教育理念是教师职业之根,没有正确而坚定的教育理念,一个人就谈不上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同时教师职业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一项技艺,没有一定的从事教师职业和教育工作的技能和技艺,同样无法做好教师工作。
什么是教育理念?它包括哪些内容?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全部教育工作者都在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概而言之,与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理念、教师的责任理念、教师的“专业情意”、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学生理念、教师的人才理念等。例如关于教师的职业理念和角色理念,过去的观念认为教师不过是“技术熟练者”,现在的观念认为,教师应当成为“反思型专家”。这一新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同时成为知识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再如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现在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素质教育的理念,确立实践的教育、创新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以及人的独立性教育等教育理念,这些教育代表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国内从政府主管部门到部分学校正在实践着的教育理念。
教师技能或教师的从教技能包括哪些内容?也是一个无法简单回答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会更多、更高。按中小学的一般教育教学常规来说,教师的基本从教技能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组织课外活动能力、教育艺术能力、情感能力、沟通能力等。在现代意义上,还要有计算机操作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以及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从这里看,仅仅就技能而言,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教育理念和教师技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但理念可以培养,技能可以训练。如何培养教育理念和训练教师技能,是教师教育改革应当关注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坚定信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熟练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教育师资。
仅仅从更新知识结构的视角看,当前广大教师普遍缺乏的是实践知识、创新思维以及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理念与方法,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培训中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从一个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的标准看,现在的师范生究竟缺什么?他们缺“规格”意识、课堂落实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新课改的理念与方法。这些缺陷是需要在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的。
延伸阅读
教师知识结构的三个层面[40]
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不仅要求教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而且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因此,只有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叶澜教授在对自己的学术探索进行回顾的时候说,“在我看来,没有反思,没有批判性的反思,无论是学术、还是实践、还是自我,都不可能有发展。”[41]这是身为教师工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就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记录下课堂教学的精彩片段,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也描述出课堂教学的败笔之处,寻找问题的根源。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也多和同课组的教师在一起探讨。如果是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就在一起研究,制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实现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名教师,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伴随全球化的到来,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的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教育国际化、信息化和民主化的趋势促使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要求教师不再只是授业者,而且也是学习者;不再只是施教者,而且也是研究者。
时代呼唤教师从传统经验型转向研究型。教育改革呼唤研究型教师。现代教育处在科学知识剧增、技术革新不断、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原来的某些教育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许多新的教育内容正在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育需要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国家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理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与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产生碰撞。在探索素质教育途径、方法和手段时,难免会遇到许多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和问题。身处素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无法回避,只有面对它、分析它、研究它,摒弃其中陈腐的东西,并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它,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和世界潮流,成为典型的时代精神。在基层教育领域,教师也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而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观点,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
在身处创新涌动的时代,如果教师不重视创新,还在沿用一些传统教学中的陈规老套,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肯定是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同样,在强调创新的时代,自主教育、独立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如果教师还在固守满堂灌输知识、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还在试图用一个模式来培养学生,他的教学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论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做到:一是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二是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三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上述教学改革精神,促使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同时,“互联网+”教学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时代趋势,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教师要在充分掌握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加大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力度,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研究
案例1
案例思考:
案例2
案例思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