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近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无论多么复杂都离不开生理机制的支持。在所有生理机制之中,人脑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存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当人脑的某一区域发生病变时,与此区域有关的心理功能就会随之出现异常。下面就让我们以几个心理现象为例,具体了解一下心理现象与生理机制之间的关系。
一、感知觉的生理机制
一百多年前,神经解剖学家就已经发现,在各种感觉功能的大脑皮层中,存在着两级功能区,即初级感觉区和次级感觉区。此外,在各种性质不同的皮层感觉区之间还存在着联络区皮层。初级感觉区受损会影响感觉的产生,而知觉的障碍则在于次级感觉皮层或联络区皮层存在的局部的器质性损伤。失认症就是一种典型的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觉功能正常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常见的失认症包括:视觉失认症、听觉失认症、体觉失认症。
例如视觉失认症就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有一种叫统觉失认症:患者对一个复杂事物只能认知其个别属性,但不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部属性,故又称同时性视觉失认症。联想失认症是患者可对复杂事物的各种属性分别得到感觉信息,也可将这些信息综合认知,很好地完成复杂事物间的匹配任务,也能将事物的形状、颜色等正确地描述在纸上,但是患者不能知道物体的意义,用途,无法称呼物体的名称,这类患者大多是颞下回或枕—颞间联系受损所致。这是视觉及其记忆和语言功能之间的功能解体造成的。颜色失认症是患者不能对所见到的颜色命名,同时也不能根据别人口头提示的颜色,指出相应颜色的物体。根据脑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全色盲性失认症、颜色命名性失认症、特殊颜色失认症。虽然都是颜色认知出现障碍,但颜色失认症不是色盲。视觉失认症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叫面孔失认症:有熟人面孔失认症和陌生人面孔失认症两种类型。前者能分辨陌生人,但却不能仅凭面孔确认熟人,这类病人多是双侧或右内侧枕—颞叶皮层之间的联系受损;后者恰恰相反,他们能对熟人辨认无误,但陌生人则都是一副面孔,这类患者大多数为两侧颞叶或右侧顶叶皮层受损所致。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的生理机制很复杂,它和中枢神经系统不同层次的活动有关。
网状结构能使大脑皮层和整个机体保持觉醒状态,使注意成为可能。临床上网状结构受损伤的患者,处于非觉醒状态,也就没有选择性注意。可见注意与网状结构的激活作用有关。
巴甫洛夫认为,注意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又叫探究反射、“是什么”反射。有了定向反射,人和动物就可以调整自己的行动,做出适当的反应。所谓定向反射,是指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便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受这一刺激。注意的中枢机制是神经过程的负诱导。负诱导是指大脑皮层某一部位的兴奋能引起其周围区域抑制的现象。负诱导的产生使大脑皮层某一部位的活动特别活跃,称之为优势兴奋中心,其周围部位则处于相对的抑制状态。尽管每一时刻都有无数刺激作用于感官,但只有那些落到优势兴奋中心的少数刺激才能引起注意,落在其周围处于抑制状态的刺激不引起注意。因此,注意集中于某事物时,对其他事物就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等现象。
额叶有确定活动目的、调节与控制行为的机能,它直接参与并调节言语指示引起的有意注意。额叶受损伤的病人,无法根据言语指示及一定的活动目的维持有意注意,他们对外界刺激过分敏感,特别容易分心,因而他们无法完成有目的的活动。
以上注意生理机制出现损伤,就会以注意障碍的形式显现出来。典型的注意障碍常常表现在儿童身上。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但是,孩子的活泼好动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当超出这个正常的范围后,就有可能是多动症。由于这类儿童注意力涣散导致他们动作目的性多变,不等一件事情做完就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
导致注意力涣散的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20世纪50年代,曾有人认为妊娠期,围产期或新生儿时期轻度脑损伤,可能是这类儿童行为问题的原因。近年来又有人认为是工业发展中环境污染是儿童受害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汽车数量的增多,所使用的汽油成倍增加,在汽油中为防止爆炸而加入的四乙铅随燃烧不完全的废气排出,可能导致儿童慢性铅中毒。除铅中毒之外,铜、锌等微量元素代谢异常都与脑功能轻度失常有关。当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对导致儿童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形成也具有一定意义。
三、情绪产生的生理机制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也和其他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一样,是脑的机能,是和神经系统的多种水平的机能相联系的。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强调中枢神经机构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许多研究成果证明情绪的特殊体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大脑皮层则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丘脑是较早被发现的情绪中枢。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凯伦(A.Gillan)根据丘脑受损伤或丘脑活动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时,情绪变得容易激动或发生病理性变化这样一些事实,认为丘脑在情绪的发生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下丘脑与情绪、动机有密切关系。动物实验证明,用微电极刺激猫的下丘脑腹内侧核,会引起猫的强烈情绪反应,产生明显的情绪性行为,愤怒而凶猛地扑向实验者。刺激下丘脑的不同部位,还会引起其他一些情绪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等(A.J.Olds,1922—1976)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实验者在老鼠的下丘脑的相应部位埋上电极,另一端与一连接电源开关的杠杆相联。当老鼠按压杠杆时,微弱的电冲动就可以传达到脑,受到一个微弱的刺激。由于通过按压杠杆获得电流对脑的刺激,能引起快乐和满足,所以老鼠不断地按压杠杆,通过“自我刺激”来追求快乐。老鼠按压杠杆的频率高达每小时5000次,并能连续按压15至20小时,直到精疲力尽为止。如果在下丘脑以外的脑部位埋下电极,则没有上述情形,或者快乐效果不明显。由此推断,老鼠的下丘脑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
网状结构在情绪的构成中起着激活的作用,它所产生的唤醒是活跃情绪的必要条件。它可以降低或提高脑的积极性,加强或抑制对刺激的回答反应,人的情绪色彩和情绪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状结构的状态。
大脑皮层是皮层下部位以及整个有机体的最高调节器。情绪、情感的多水平的中枢在皮层下各部位,同时与大脑皮层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下中枢的兴奋,于是它直接控制情绪和情感。
综上所述,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是十分复杂的,它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协同活动的结果。皮下神经过程的作用处于显著地位,大脑皮层起着调节、制约的作用。它包括整个有机体内部器官和效应器的活动,神经过程和生化过程共同参与其中,实现着神经系统各个水平上的整合。
【阅读材料】
有损大脑的生活习惯
思考与练习
1.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2.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为什么说脑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3.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4.简述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理论。
5.什么是反射和反射弧?
6.了解心理的生理基础对于学习心理学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