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通过感觉器官来了解客观事物,能获得生动、具体、直接的知识,能增强人们的理解效果,而且,只有在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尽可能进行直观教学。
(一)直观教学的形式
要进行直观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提供实物或实物标本,可以演示实验、组织教学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事物的真面目。教师还可以提供模拟实物形象的感性材料,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等,有目的地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教师讲课离不开语言,可以利用语言的描述唤起对事物的表象。言语虽然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但它不如实物、图片等鲜明,而且,如果教学中只有言语这一种形式,不免太单调,很难使小学生在一节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如果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言语与呈现实物或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感知会更精确、全面。进行直观教学时可以借助多种教学仪器,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运用教学仪器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信息,使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得感性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1.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教师在制作、使用直观教具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
2.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
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如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可以用彩色粉笔;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
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
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
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留空或用色彩区分;板书时,章与章、节与节等不同内容之间要留空;讲课时,语言流畅,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对不同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使学生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5.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
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有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的比听到的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只靠听觉,一般能记住15%;只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既看又听,能记住65%。
二、观察能力及其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与积极的思维相联系,所以有时也称作“思维的知觉”。
观察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并且离不开语言。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言语的表述把观察引向一定的对象,即去观察什么,可以由言语引起活动的进行。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必须运用比较区分出主要的和次要的,必然的和偶然的。这是思维的活动。
观察在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研究、生产劳动、艺术创作、教育实践都需要对所从事的对象进行系统、周密、精确的观察,获得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从而探寻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是大量科学观察的结果。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十分重视观察,在自己的实验室的建筑物上刻着“观察、观察、再观察”的警句。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力的最可贵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人们在观察力的发展水平上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凡是在事业上卓有成就的人物,如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作家和画家等,他们的观察力发展水平都比平常人高。人们的观察力还在类型上有个别差异。例如,有的人视觉敏锐,有的人听觉敏锐,有的人嗅觉和味觉敏锐等。
信息窗3-4
观察力与成才
在满园樱花的武汉大学校园里曾有过一位引人注目的5岁大学生——小津津。津津4岁时,他父母亲打算把家里的老母鸡杀掉,小津津舍不得。后来在鸡笼旁边发现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严禁杀鸡,违者罚款10元”。年幼的小津津从哪里学来“严禁”“违者”“罚款”等词汇呢?原来居民区的墙角里有“严禁倒垃圾,违者罚款10元”,弄堂走廊里有“请勿随地乱扔瓜壳纸屑,违者罚款5角”之类的标语。小津津正是在平时留心观察并默记于心的。由此可见,天才儿童之所以成为天才儿童,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
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人,都以突出的观察力而称著于世。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就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辞辛劳、深入实际、仔细而全面地进行观察的结果。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更是一位以观察精细而闻名的科学家。有一次,他发现许多昆虫聚在一种特别的植物叶子里,而植物受到刺激后分泌出一种液体把昆虫消化掉。他仔细观察这奇妙的现象,并经过16年的研究,写出了《食虫植物》这一旷世之作,在生物学上作出了又一杰出贡献。这位著名生物学家在总结自己的科研工作时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现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观察力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材料来源:http://www.taijiao.com.cn
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中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培养获得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一)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前提。目的明确,就可以在周围众多的事物中进行选择,“有的放矢”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的对象上。反之,漫无目的地观察,结果将是东张西望无所收获。中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知觉的随意性高,情绪稳定性较成人差,加之意志发展也较成人差,时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因此在观察前,更需要教师向他们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和具体的任务。根据个人的爱好,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会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所以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观察的任务,更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引导学生能够自觉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遇事多问、多思考、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教给学生观察的步骤方法
在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之后,还要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观察前,要使学生对观察对象具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并制订观察计划。
(2)观察中,首先要指导学生有步骤、系统地观察。
观察的步骤一般是从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由简到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两边后中间。对于不同的观察对象、不同的观察目的,要有不同的观察步骤。教师在观察的活动中,要用语言指导学生的观察顺序,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全面完整地观察事物的顺序了。其次,要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在观察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区分事物之间的异同。例如,观察蛙的生长过程,需要仔细去分析、比较小青蛙和蝌蚪的异同,并且注意蝌蚪尾巴的变化。认真的观察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分析、比较可使学生获得准确而丰富的观察结果,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3)观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一般可以用观察报告、作文、绘画或口头表达的形式进行观察总结。做总结可以检查观察的目的是否达到,观察的任务是否完成,增强学生对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等的记忆。
(三)对不同的观察类型作不同的指导
学生观察的类型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便扬长避短,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
王极盛根据观察方法是整体的还是细节的,把观察分为三种类型:
1.分析型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习惯于观察事物的细节,而忽略对事物整体的观察,难于理解事物的基本意义。对这样的学生,要强调观察的完整和详尽。
2.综合型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习惯于观察事物的一般特征,而忽略对细节的观察,因而对所观察事物的理解很笼统和肤浅,对这样的学生要强调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和关联。
3.分析综合型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样的学生既能注意对事物的整体观察,又善于观察事物的细节,能深入全面地观察,因而观察最为有效,这是在实践中长期训练的结果。
良好的观察力就是不但能准确、精细地区分事物的一般特征,而且还能善于发现事物的特殊性和事物的本质特征,积极思维,善于发现新问题,富于创造性。通过观察,能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智力,而做到这一点,是与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密不可分的。
【阅读材料】3-1
班主任工作中的社会知觉偏差及其调控
社会知觉偏差很多,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型效应等。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时刻提醒自己预防和控制社会知觉偏差的发生。
一、正确对待第一印象效应,防止“先入为主”
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它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情感、意图等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在人与人的知觉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的良好判断,反之则形成不良判断。
一般来说,第一印象的作用是消极的。首先,第一印象的形成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不同环境或事物的影响,而很少会单纯地根据人们的观察去直接形成印象。例如,在一个豪华客机上遇到一个人,与在一辆公交车里遇到一个人,这两种环境下形成的第一印象会有很大的差别;第二,第一印象是根据被观察对象的一个有限的行为形成的,而且是高度个体化的偶然的反应,它忽视了对被观察对象的个性,智力等的考察,因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可能歪曲被观察对象;第三,第一印象会造成认知上的惰性,形成对被知觉对象的固定看法。所以第一印象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会造成“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这给班主任带来认识上的片面性。对某学生的第一印象好,就看不到他的缺点,第一印象不好,就看不到他的优点。因此,班主任应正确对待第一印象效应:一方面,在看待学生时,一定要避免受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不能先入为主,要有发展的眼光,要以第一印象为先导,连续观察感知,反复深入甄别,防止对学生的错误判断和错误结论。另一方面,班主任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的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和同学见好第一次面,谈好第一次话,帮助学生做好第一件事,树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防止晕轮效应,以免“一叶障目”
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观察每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也就是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好像刮风天气到来之前,晚间月亮周围出现的日晕把月亮光芒扩大了一样。晕轮效应实质上是一种逻辑推理上的以点及面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做出对其全面的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证明了晕轮效应。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这两种介绍间的差别。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所以,学校班主任对学生智力的看法很可能受学生本人相貌、举止、家庭背景以及一些无关的事情所影响。这种偏差不仅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而且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晕轮效应的极端化就是推人及物了,从喜爱一个人的某个特征推及到喜爱他整个人,又进而从喜爱他这个人泛化到喜爱一切与他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爱屋及乌”。
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其特征具体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遮掩性,二是表面性,三是弥散性。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合理地运用晕轮效应。首先,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的实际,了解考查。作为班主任,在了解和评价某个学生时,不要过早地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简单地下结论,更不能凭感情用事,片面地根据一时一事就对某个学生一概给予肯定或否定。而要充分认识主观印象的表面性、肤浅性和虚假性,冷静分析,客观评价,深入实际,全面了解考查。其次,班主任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遇到具体问题或事件时,要注意多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待好的学生不能“一好百好”,对待差的学生不能“一差百差,一无是处”。
三、运用近因效应,注重前后联系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往往决定着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特征的解释。它和第一印象的作用正好相反。一方面,当两类不同的社会知觉的信息连续地被人感知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去相信第一印象;当两类信息不连续,隔一段时间传送第二类信息时,第二类信息就成了最新的,最新信息给人印象深刻,人们相信最新信息;另一方面,在知觉熟悉的人或事时,近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在知觉陌生人或事时,第一印象起到较大的作用。如一个一直表现不错的人,最近做了件错事,人们就会认为他的思想在变坏,正在走下坡路,推翻了原来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发出“想不到他原来是这样的人”的感叹。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正视近因效应的存在并正确地运用它。首先,要预防近因效应的消极影响,不能不看过去,只看现在,而应该以联系发展的态度感知事物,把对学生的每一次感知,都当作我们认知事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其次,重视和把握从每一个学生身上获得的最新信息,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班主任在对待学生,尤其是教育“差生”时,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好的思想萌芽、言谈举止和学习进步等,哪怕是一点点,都应及时分析,并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表扬、鼓励,积极实施对差生的转变,这样班主任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言行,也要认真分析、妥善处理,要避开近因效应的影响,使其消除在萌芽之中,使学生能在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时时处于发展进步之中。
四、纠正定型效应,全面看待学生
定型效应是指人们把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感知某类对象,因而对该类对象逐渐地形成了固定化的印象。生活在同一地域和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常常表现出许多行为上的相似性。比如商人大多较为精明和算计,知识分子一般都文质彬彬等。如果这些特征被列入人们的认知模式中并固定化,就成了定型效应。在知觉某一特定个人时,知觉主体倾向于用刻板一致的解释。所以,当评价某一特定学生时,总是倾向于用上述固定观念套在该生身上,这样就势必影响对学生认知的准确性,从而削弱德育效果。其消极作用在于使人对他人知觉的僵化和停滞,阻碍知觉主体准确地认识他人。因此,对学生的准确了解必须建立在较长时间实地观察的基础上,而不应先入为主地从定型效应出发。
定型效应的产生有其认识的根源。人的思维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所以,在某些条件下,定型效应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的了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基本的概括方法,这种方法的积极作用是在于把现实中的人们加以归类,以便加速认识的过程。但是,在没有充分掌握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概括,就会形成偏见。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定型效应的积极作用,又要克服其消极的影响。从积极作用方面看,刻板印象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一定的事实,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了解和应付周围环境的变化;从消极影响方面看,刻板印象可以使人们的认识僵化、停滞,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和开拓新视野,并在判断他人的时候,把群体所具有的特征都附加到他人身上,导致过度概括的错误,这些消极的影响是主要的、明显的。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尤其要摆脱这种消极的心理现象,不能因学生有某方面的不足或一时做错了事,把他看“死”,轻率地把他归入某一个落后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待学生不论性别、相貌、个性、籍贯、家庭背景、能力高低,一视同仁,尽量消除定型效应的干扰,通过对学生长期的观察和了解,对学生作出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否则,必然导致班主任工作上的偏差和失误,造成师生关系恶化,影响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校教育质量。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工作,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往往会带有社会知觉的偏差去了解学生,以致造成一些认识的误差,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预防和调控各种社会知觉偏差,从而,促进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
材料来源:朱辉.教学与管理[J].2007(5)
【阅读材料】3-2
室内的色彩
对于色彩,要有整体的观念。色彩的整体,是指室内色彩要有一个主色调(暖或冷),以此为基调,再加一定的补色,这样,色彩就能在协调中丰富起来。
由于红、橙、黄的纯色给人以兴奋感,而且能够使人想到热度,从而产生温暖感,故被称为“兴奋色”或“暖色”。在室内设计中,我们一般把暖色用于点缀。因为大面积地使用暖色,会使人兴奋、狂热、疲劳、暴躁,甚至会使人血压升高。
目前,我国的房间设计多以白色墙面为主。白色是中性色,它能把室内的一些无计划的色彩统一起来,为人们所接受。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房间内的色度提高一点,如用一些较为柔和的黄色作墙面,会使你的房间更明亮,更温暖和谐。因为黄色最能发光,能给人以“太阳”与“光明”之感。如果你的家具以红色调为主,那就请你多用深色或黑色与其对比。使室内色彩在黑色搭配下,热烈气氛中显露出稳定感。
蓝、绿色称为沉静色(又称冷色)。它的特点是语言文静、优雅、沉着,能给人以幻想感。这种色彩对人的影响较大,如对初病的人,多用沉静、稳定的冷色,使他镇定,保障休息,进入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对于一个病后恢复期的人来说,则要多用些带暖色的物品,使其更加热爱生活,增强信心。
当然,有时为了调节一下大脑和情感,一个沉静的人在设计他的居室时,可多用些暖色和带有跳跃感的色彩,这样,他就会随着色彩的起伏而兴奋起来。
有一家人常常舌战不休,原来其室内的色彩杂乱无章。而且兴奋色较多,从而导致情绪烦躁,引起争端。后来更换些比较沉静的冷色,家庭气氛就有所缓和,这说明了色彩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一般地说,患慢性病的人,宜用一些较为温和的色彩,如中灰色(即调和色,它的对比较弱),它能使人视觉平衡,情绪安定。
室内的色彩也要随季节的变更而变化,从而求得人对色彩的平衡感。如,春天的自然界多呈绿色,室内的色彩最好是暖色调;夏日自然界一片光亮,室内可优选蓝色调;秋天的自然界金黄一片,室内可以用绿色作为主色调;
冬天室内就宜用暖色调了。这一切,都会有益于人的健康。
年龄也会使人对色彩有不同的要求。孩子喜欢对比强烈的色彩;年轻人喜欢美丽明朗的色彩;年长者则喜欢稳重的色彩,应多为他们选用些倾向暖的中灰色,使他们心情舒畅。
由于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视觉会影响温度觉等感觉,进而影响人的情绪和心情,所以室内的颜色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选择颜色不能仅凭个人喜好,还要根据不同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斟酌。
材料来源:http://www.tianya.cn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二者之间关系如何?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3.错觉是怎么回事?你能找到一些生活中识别和利用错觉的例子吗?
4.什么是观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5.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6.试用本章所学的知识分析以下案例。李奶奶戴着眼镜找眼镜,难道她真是老糊涂了吗?妞妞为什么觉得百合花没有刚闻的时候香了呢?为什么妞妞在语文课上学的知识都记住了,却想不起来数学老师讲的内容?
一天,李奶奶戴着老花镜在修剪刚买回来的百合花,她9岁的孙女妞妞放学回到家。妞妞看到百合花很高兴,她靠近花一个劲地闻着,不停地称赞:“好香的花啊!”李奶奶看着妞妞的样子笑了,然后走到沙发边坐下,想看报,拿起眼镜盒,打开一看是空的,起身在房里到处找着,嘴里还嘟哝着:“咦,我的眼镜怎么不见了?”妞妞听见后,笑个不停:“老花镜不就在您的鼻子上吗?”老人摸了摸鼻子上的眼镜,也跟着笑了:“哎哟,我真是老糊涂了!”随即坐下看报。妞妞闻闻花,皱眉若有所思地说:“我倒是觉得香味长腿跑了,怎么没刚才香了?”奶奶听了笑着说:“明天香味就跑回来了!你先跟奶奶说说今天在学校里都学到什么了?”妞妞一边打开书包一边说“语文课可有趣了,王老师用幻灯片教给我们四个成语,每个成语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还用动画片给大家解释,我一下都记住了。数学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记不清了,我得先看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