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实训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深度阅读

阅读:《论人民民主专政》

写作背景:

1949年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中国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向全国人民公开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毛泽东明确指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不能救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在中国,只能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原著节选:

自从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原著解析:

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根本上说,是与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农民起义性质相同的一场旧式农民战争。例如,《天朝田亩制度》虽勾画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天国,但它体现的是与历史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树立在小生产经济基础上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幻想,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农民乌托邦;农民的阶级局限性,导致他们所建立的政权迅速封建化;领导集团的腐朽与奢华不亚于清朝皇帝,并最终因争权夺利而相互砍杀,发生天京事变。所有这些,给太平天国革命打上了依然没有摆脱旧式农民战争的深刻烙印。

但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发生在外国资本主义已侵入中国、中国原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趋于解体,并逐渐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时期,就使这场农民革命不能不带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一些新的历史特点。

太平天国后期,得到天王洪秀全信任、主政于危难之际的干王洪仁玕,制定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这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较为全面的方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做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竞雄”,但严禁鸦片入口,对来华的外国人,“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洪秀全看到后,非常重视。几乎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都表示赞同(如“此策是也”“钦定此策是也”),并下令镌刻颁布。

《资政新篇》对中国未来做出了大胆的、超出了农民小生产者眼界的新颖设计,代表了未来中国前进的方向。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是太平天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亮点,使这次农民战争鲜明地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农民战争,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领导人向西方寻找真理、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虽然《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一样没能付诸实践,但它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思想材料。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把洪秀全列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这是完全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