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与文献检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法学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而言,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可谓完整之人。[1]在法学领域,实践能力是指法律人通过法律知识、法律技能来实际解决法律问题,并由此来影响和塑造社会的一种能力。创新能力是法律人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形成新评价和规则的能力。法学研究与文献检索课程正是现代法学教育中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培养学生有效寻找、获取、整理和运用法律资源与信息的能力,了解法学研究方法,为进一步凝聚法学问题意识,形塑法学思辨方法,建构严谨的法律论证打下基础。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资源大量涌现,引发了信息检索模式的变革,给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带来巨大的影响。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aw Libraries, AALL)在2013年发表《法律检索能力的原则和标准》(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Legal Research Competency),列举了网络法律信息的扩散、检索系统的多样化、检索错误的高成本等现象对法律研究的重大影响,以及信息素养不足的表现,如无法找到相关材料、无效的网络检索策略、缺乏评价信息有效性和权威性的技能,等等。而信息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法律职业的运转,影响职业的效率和水准。一个成功的法律研究者应该具备的法律检索能力的原则与标准为:(1)拥有法律制度和法律信息来源的基础知识;(2)通过有效的研究策略收集信息;(3)审慎评估信息;(4)有效地应用信息,以解决特定的问题或需要;(5)区分道德和不道德的使用信息,并了解与发现、使用或应用信息相关的法律问题。[2]英美法学院普遍开设的相关法律检索课程为“Legal Research”,该课程“不是教授法条法规,也不是一个纯技巧的数据库培训,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课程”[3]。Legal Re-search作为一种法律研究方法,是寻找和获取法律信息从而支持法律决策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训练分析、思辨、推理、沟通、应用和总结能力,从而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和独立的批判意识,奠定法律职业能力的基础。

在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中,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法律检索教育属于薄弱环节,“缺少方法论的训练,文献积累的意识不够,缺乏本学科的文献目录学知识等问题,法学教育和律师训练还是重知识而轻方法,重论述轻资料,以论代证”[4]。学术方法训练的欠缺,对原始资料把握的不足,突出的表现就是法学写作无法以理服人。从法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到律师的法律意见,法官的司法判决,普遍欠缺严谨的学术规范,难以达到国际交流的学术标准。“正确的提问(question)首先来自对具体问题(issues)的把握。这就需要透过社会生活和法律业务中纷繁的实际问题(problems)的表象,看到学术传统的脉络、矛盾和突破口。在找到有学术意义的问题之后,仔细分析,斟酌步骤,将问题(question)限定在可以有效论证的范围之内。”[5]问题意识形成于学术传统之上,而学术传统又积淀在卷帙浩繁的法律文献之中,从甲骨、金石、简帛到图书、期刊、数据库,交织成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学术脉络的时空“引力波”。对文献的认知、筛选、引用,决定了法学研究的水准和学术的传承与超越。

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法律检索教育成为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为因应发展与变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组织国内具有良好法学学术信息素养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借鉴美国法学院普遍开设的“法律研究”课程建设方案,结合教学积累、法学学科和法律资源的最新发展,编写了本教材,旨在向读者提供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法律文献系统的全貌和法律信息检索的路径与策略。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共十二章。

第一部分研究篇。首先从法学研究的目的、体系和方法入手,对法学文献的评价、文献综述的写作及学术规范进行了介绍。这是本书不同于国内传统法律文献检索教材之处。传统法律文献检索教材,沿用图书馆学的一般理论框架,在内容上着重讲授文献分类及检索技能,与法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和学术规范相分离。就法学教育来说,学术论文的写作是国内法科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评价资料的价值,如何就收集的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如何就文献的引注避免学术不端,不仅涉及检索技巧,还包含了法学的学科特性。本书遵循了法学研究从方法到规范、从规则到应用、从分析到结论的思维流程,以法学研究为先导、信息资源为基础、专题检索为主线对法学研究进行再现。

第二部分资源篇。介绍了法律文献的分类、中外主要法律资源数据库和主要法学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考虑到法学文献的特殊性,与一般文献分类作了区别。针对中西方法律制度的差异,分别介绍了中西方主要法律资源库的内容和特点。法律图书馆一章则介绍了国内和世界知名大学法律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与服务及文献分类与标引方法。从文献到数据库再到图书馆,勾勒出法学资源的时空演变与整体概貌。

第三部分检索与利用篇。根据文献信息从整体到单元的发展路径,分别介绍图书、论文、知识单元(概念与统计数据)的检索,并针对法律检索的特殊性,增加了中英文法律文本及案例的检索介绍。考虑到文献资源发展由实体向虚拟延伸的趋势及法律检索范围和方法的扩展,着重介绍了常用法律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应用,包括新兴的慕课、Google Earth等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

此外,各章节皆结合法学理论的前沿来设置思考练习题,通过对案例的检索与研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分析应用的能力。

本书力图将法学研究和现代图书馆学相结合,融合法学的专业性与检索的技巧性,希翼为读者掌握法律检索技能,提升法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提供帮助。可供法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事务部门的法律工作人员使用。限于我们的学识和水平,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谨为序。

高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