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的完善也是我国当前医疗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重要目标。综观世界各国,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都建立了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险体系,以保障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平等性,从而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就我国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在城乡地区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其中,主要的医疗保险平台包括以城镇正式就业职工为覆盖对象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职保”)、以农村居民为参保对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以及用于保障城镇非正式就业人员及非从业居民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居保”)。各保障平台在筹资和管理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尤其是新农合与其他城镇医疗保险之间在保障力度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使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呈现出“城乡二元性”的特征。然而,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现象,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处在城市和农村的衔接地带,如何覆盖这一流动人群成为健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的松动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过程和我国特有的农民工现象。农民工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物,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这一群体人数众多,是城市劳动力的一大来源,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的医疗与健康状况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一些研究显示,农民工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意愿较低,对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整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2003年以后,随着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大部分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可能同时具有新农合、城职保、城居保或其他补充医疗保险的参保资格。那么各种医疗保险对农民工的实际保障程度如何?它们对解决农民工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否起到了实际效果,是否真正促进了农民工对医疗服务的使用,减轻了其看病负担并改善了其健康状况?进一步地,医疗保险的参与是否会引发劳动力市场的“连锁反应”,是否改变了农民工对就业地的选择和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态势?基于大样本数据所提供的实证经验结果,我们应该如何改革目前的医疗保险体系,从而改善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健康和就业状况?这正是本书所要考察的中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命题,本书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
在第一部分(包含第1、2章),本书分别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对相关学术文献和政策沿革进行了梳理,从而为本书的主体研究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绍。其中,第1章在总结我国新型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与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对农民工群体参与医疗保险的途径和效果进行了浅析,并由此提出城乡二元医疗保障体系中农民工所面临的特殊困境;第2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医疗保险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学术文献,从理论上探讨了医疗保险对劳动力流动、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劳动者就医、退休和储蓄等行为的影响,从而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包含第3—6章)是本书的主体内容。其中,第3章基于2011年北京市农民工专项调研数据,从医疗服务可及性角度评估了不同医疗保险对农民工的实际保障作用;第4章采用卫生经济学领域标准的3A(Accessibility, Affordability&Appropriateness)评估框架,利用2007—
2010年国务院城居保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着重考察目前主要医疗保险政策在解决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的实施效果(包括在减轻农民工的看病负担、促进农民工对正规卫生服务资源的使用、提高农民工群体的身体健康水平等方面的作用);第5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通过多种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农民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验证了该医疗保险制度对劳动力跨城乡流动的“枷锁效应”和对城镇农民工返乡的“拉回效应”;第6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城乡二元医疗保险结构对农民工返乡意愿的影响,并基于托达罗二元分析框架和递归联立方程估计方法验证了城乡二元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流动就业所产生的“拉回效应”和“吸纳效应”。
最后,本书的第三部分(第7章)在总结以上各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农民工参保、就医和劳动力流动政策提出了建议。在短期政策方面,我们建议进一步改善新农合与城居保的报销衔接政策,并重视其他保障方式的补充作用,同时增加农民工医保种类的可对接性与统筹层次;在长期政策方面,我们建议逐步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包括建立防范道德风险的长期机制,建立全国性的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及其统筹方式,以及逐步推进与之配套的户籍制度改革等。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在2010—2016年期间完成的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成果的系统总结和深化提炼。这些成果包括作者独立完成以及与刘国恩、潘杰、周钦、洪波、郑直等学者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还得到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助理唐琦、蒋欣芯、陈嫣然等的大力协助,他们在资料收集、文稿校对等工作中做出了贡献,作者在此一并对他们表示感谢。本书的出版得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青年学者文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规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57300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16JDLJB001)等课题项目的资助。同时,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郝小楠、李笑男编辑对书稿的完善提供了诸多宝贵意见。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与疏漏之处,敬请广大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秦雪征
2016年11月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