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引言
在经济学研究中,我们非常关心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尽管其他相关关系也很重要,但是在政策评价中,因果关系是更根本的。关于因果关系的讨论,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看到结果,寻找结果背后的原因,即考察“结果的原因”(cause of effect)。这种研究非常重要,往往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但寻找结果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某一种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需要通过详细的调查、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另一个是看“原因的结果”(effect of cause),主要关注某一干预对结果的影响。对于政策评价而言,往往仅关注某一项原因,考察这一原因变动时,结果会有怎样的变动。相对而言,这一方向更加简单,可操作性更强。事实上,两个方向的分析是密切相关的,搞清楚了“原因的结果”,才有利于考察“结果的原因”以及每一种原因在产生结果中的作用。因而,很多情况下,我们更关注“原因的结果”。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关心某些措施或干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比如班级规模对儿童学习效果有什么影响?安全带是否可以增加乘客在车祸中的生还机会?教育对个人就业及未来收入有什么样的影响?助学金是否可以增加贫困大学生的升学率?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是否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关心大学生扩招是否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货币政策调控是否能够抑制通货膨胀?限购政策是否能够抑制房价的持续上涨?2008年的4万亿刺激方案是否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扩张?这些问题都是在探讨“原因的结果”,也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项干预[1]对结果变量产生的影响通常称为因果效应(causal effects)或干预效应(treatment effects)。[2]类似于在医学领域对病人的治疗,如果采用某一种新药或治疗措施,会对病人的康复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医学领域称为治疗效果(treatment effects),在经济学及其他社会科学中也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考察称为因果效应分析。下面看两个简单的例子,了解因果推断的困难。
例1.1(新药的治疗效果)假设现在想考察一项新药的治疗效果,通过调查获得了某医院的新药使用情况,见表1.1。
表1.1 Yule-Simpson悖论
上面的例子来自Pearl(2009),是人为构造的,下面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例1.2(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录取存在性别歧视吗?)1973秋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中,有12763名学生申请,男生8442人,女生4321人。最终录取5232人,其中男生录取3738人,女生录取494人,男生录取率为44%,女性录取率为35%。男生录取率高于女生,因而一些人认为伯克利分校研究生录取中存在性别歧视。真的存在性别歧视吗?Bicke et al.(1975)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尽管总体上,男生录取率高,但如果按照专业划分之后,几乎每个专业中均是女生的录取率更高。表1.2给出了两个专业的假想数据,[3],总体上看,男生录取率为44%,高于女生的录取率38%,但是每个专业中,女生的录取率都更高。为什么总体而言,男生录取率更高呢?因为男女生的专业分布不同,男生大多数集中于申请录取率相对较高的(或是冷门)专业2,而女生却集中于相对录取率较低的专业1。
表1.2 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录取率
上面两个例子告诉我们,简单的直观印象往往是错误的,真理的揭示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才有可能找出现象背后的真相。同时也说明,寻找真理的过程是非常吸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