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确定
研究课程目标,目的在于确定目标。如何确定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者首要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的来源
20世纪初,西方学者对于课程目标的来源问题,经历了长时间的争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课程目标的制订应考虑学生、社会和学科三种因素。如,1902年,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认为:学生、社会和教材是教育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1927年,拉格(H.Rugg)在美国教育研究会上明确指出:课程编制必须考虑学生、教材和社会三个因素。最系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泰勒的研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明确提出:“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为明智而又全面地选择学校目标提供基础。”[115]因此,选择课程目标,必须综合考虑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以及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一)对学习者的研究
一是要研究学生的需要。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但首要的前提是,要研究学生,以确定学生需要获得哪些发展。研究学生,要从两方面进行[116]:第一,了解学生的现状;第二,把学生的现状与公认的常模作比较,以确定差距或需要。学校教育的种种努力,就在于弥补学生发展的差距。
二是要研究学生的兴趣。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努力。如果我们提供的课程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他们就会主动投入学习。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研究学生的兴趣,尽量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目标。
三是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年龄特征就是相应年龄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它决定了何种类型、何种水平的目标学生可以达成。有些目标,不论是从社会和学生的角度讲,或许都具有价值,但如果它们超越了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就不能作为课程目标。
(二)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儿童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儿童的发展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儿童的发展,既受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又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研究课程目标,还应考虑社会生活的需求。
研究社会生活,应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空间维度,是指要考虑儿童生活的家庭、社区、地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比如,今天的儿童,不仅要学习能适合本地生活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有全球的视野与关怀。不少国家都提出要培养世界公民,其原因就在于此。时间维度,指要考虑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需求:考虑过去,主要指要考虑社会的文化传统;考虑现在,主要是考虑当前的社会生活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具备哪些品质等;考虑将来,就是要考虑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有些课程目标,比如温顺、听话的品质,适合当前的社会需要,有利于当前社会的稳定,但不利于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对学科的研究
有些经验可以通过社会获得,而有些经验却只能通过学科课程获得。学校课程是儿童从自然人过渡到文化人的主要途径。由于社会经验体系庞杂、较为零散,而个体学习精力有限,因此,有必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社会经验组织起来。而学科课程是最佳的组织方式,因为它有利于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较多知识,尽快达到“类水平”。当前的课程,不论是综合课程还是分科课程,也不论是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通常都归属于某个学科领域或者某些学科领域。研究学科,就是要弄清楚该学科领域中哪些知识适合于学生学习,哪些不适合;哪些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哪些不适合。
研究学科,一定要全面。学科知识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探究方式等。目前,一般将学科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等)、人文科学(哲学、艺术、文学等)和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等)三类。作为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而言,这三类学科都非常必要。
受斯宾塞的启发,有学者认为,研究学科知识时,需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知识的价值是什么?即学习知识,是为了控制世界还是为了更好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是为了对付世界还是为了发展自己。第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前,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由此导致科学至上主义思潮盛行。其实,各类知识都有其价值,不同知识的价值具有不可比拟性。第三,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即要学会识别知识所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阶级利益。
总之,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社会和学科三个因素,但不能机械地处理这三个因素。确定任何一门课的课程目标,都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社会和学科这三个因素,但在制订不同课程的目标时,对这三个因素的偏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制订自然科学类目标时,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学科;而在制订社会类课程的目标时,可能会更多地考虑社会,而在制订人文学科的课程目标时,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学生。
二、对目标进行筛选
(一)教育哲学
如果简单地根据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这三个因素来选择课程目标,那选择出来的目标体系庞杂,内容繁多,甚至彼此相互冲突。因此,需要对众多目标进行筛选。教育哲学可以作为目标筛选的第一道筛子。
教育哲学,就是指课程需求者所持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哲学陈述,表明课程需求者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办学立场。概述出理想的生活和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与品质,是教育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物质利益和自我实现的态度,是教育哲学关注的两个重要焦点,也是教育哲学需处理的问题之一。学校哲学需要考虑和处理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去适应社会,抑或接受现存的社会秩序,还是应该试图去改造他所生存的社会。”[117]也就是说,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适应这个社会的人,还是将学生培养成改造这个社会的人。不同的回答,表明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政策和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直接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类型、结构。如果课程目标制订者所持的是理性主义哲学观,那他在制订课程目标时,会更加强调知识性目标;如果持经验主义哲学观,那他就会更强调过程性目标。
(二)学习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是对目标进行筛选的第二道筛子。课程目标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宗旨与学习的内在条件是否一致。运用学习心理学来对目标进行筛选,就在于保证这种一致。具体说来,对于课程目标的选择来说,学习心理学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从最低层面上来说,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辨析学习能对人的哪些素质产生影响。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却无法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体质;当人获得某种愉悦的刺激时,人体会本能地做出某种反应,这种反应是无需学习的;当有人从窗户旁边经过时,学生会不自觉地往窗户边看,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无条件刺激-反应,极力阻止学生向窗外看这一做法就违背了心理学的规律。
第二,从较高层面上来说,学习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分辨哪些目标比较容易获得,哪些目标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哪些目标即使努力了也不能获得。如,让一岁婴儿学习汉字,无论家长如何引导,婴儿还是难以学会。再如,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性格、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通过悉心引导,还是可以向人们所期望的方向改变。
第三,从更高层面上来说,学习心理学能够帮助人们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课程目标安排到各个年级中。“学习心理学可以告诉我们达到一个目标需要花多长时间,在哪个年龄段做这样的努力最有效率。”[118]如,根据儿童语言发展规律,我们知道儿童是先学会句子再学会写文章的。于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板块目标是这样安排:第一学段(1~2年级)主要学会写话,第二、三学段(3~6年级)主要学会习作。
第四,根据心理学中的遗忘曲线,我们知道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72小时内遗忘的容量最多。据此,学生应在学习完三天之内,及时复习知识。又如,为了降低遗忘率,应不断“强化”知识,尽量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再如,根据“迁移”规律,新旧知识相似性越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就越快。
泰勒认为,利用学习心理学来选择目标时,最好是先对某种学习理论的要素进行剖析,然后将每个要素与课程目标结合起来,研究每一要素对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