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实际情况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很多都是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使有些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或经济学著作、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其中不少问题也是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理论结合在一起论述的。

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就是一部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融为一体的著作。这部著作从多方面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国民经济学,阐述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为马克思进一步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了初步基础。《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对科学实践观阐述得最深刻、最具体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把实践界定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从多方面揭示了对象性活动的含义和内容:(1)人们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当做对象,具有自我意识。(2)人不仅把自己的生活当做对象,而且把周围环境当做对象,人的活动是有外部对象的活动,人有对象意识。(3)人不仅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当做对象,不仅在人之外有对象,而且一个人可以作为另一个人的对象,人与人之间可以互为对象,人有群体意识。(4)人作为对象性活动,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5)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是说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感性的、现实的、物质性的活动。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6)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批判了旧哲学割裂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认为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14]《手稿》从经济事实出发,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以及对异化劳动理论的阐述,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述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观点:(1)论述了生产劳动是人类与人类社会形成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类自身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论述了生产关系思想,接近于提出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3)把存在决定意识的一般唯物主义观点用于分析社会历史问题,接近于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4)论述了社会革命是私有制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立,指出了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阶级力量。(5)考察和批判了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形态,阐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观,论述了实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路及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5]

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也是综合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系统地论述了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我在一篇论文中把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归纳为九个方面[16],初步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体系。但是,这部著作同时也阐述了很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因此,这部著作不仅是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而且是标志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人们(包括我自己在内)通常只是说这部著作是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这当然不错,但是不够准确,应该加以修正。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阐述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揭示并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性质;(2)阐述了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3)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过程;(4)考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阐发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论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巨大增长,二是地域性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2)论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历史性的存在”,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批判了“地域性的共产主义”;(3)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不同于其他革命的特点;(4)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5)批判了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

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第一部著作《哲学的贫困》一书,也是一部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著作。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批判了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观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批判了黑格尔构造哲学体系的方法和蒲鲁东构造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方法,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进一步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批判了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这部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哲学著作和科学社会主义著作。《资本论》在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时,很多地方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如关于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理论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不懂得辩证法,就难以理解这个理论;在关于商品、货币、资本、利息、地租的论述中,深刻地揭示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思想,把经济理论和哲学理论十分完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关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理论中,深刻地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性质,说明了“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数来发生作用”。[17]恩格斯在阐述平均利润率规律理论的哲学意蕴时,更加深刻地指出:平均利润率和一般经济规律“全都没有任何其他的现实性,而只是一种近似值,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但不是直接的现实”。[18]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把时间和空间理论用于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使时间和空间概念带有了社会历史性,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时间和空间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目的在于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即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说明由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发展它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资本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典范。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一书,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编,分别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又处处体现了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恩格斯是在第二编即“政治经济学”编的“暴力论”三章中,深入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唯一一处论证为什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19]这说明,在恩格斯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再如,恩格斯在第三编即“社会主义”编的第二章“理论”中,概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20]这说明,在恩格斯看来,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

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其他许多著作,如《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工资、价格和利润》《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古代社会史笔记》等,虽然在学科的重点上各有侧重,但也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著作。

列宁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著作,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论述的。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至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论述,更是很难分清它们究竟是哲学著作还是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而是十分自然地把这三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