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报告:新结构经济学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禀赋—产业—时间”测算空间

按照前述产业发展的次序特征以及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禀赋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结构变迁的两条核心维度。并且,经济结构变迁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每一阶段都是这条连续谱上的一点。因此,在经济结构变迁连续空间中,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轨迹或者发展战略路径可概括为:首先,在任意时点,给定的禀赋结构确定了其比较优势,进而决定了最优的产业结构;其次,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的产业升级将使经济剩余最大,进而禀赋结构升级最快;最后,禀赋结构升级之后,最优的产业结构也须升级;经济的发展就是如此往复的循序渐进过程。[52]因此,我们想重申的是“比较优势遵循型方法在本质上是动态的……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该务实地利用现有的、嵌入在一国的比较优势领域中的机会,当那些领域的比较优势被充分利用后,同时也要认识到产业升级的潜力”[53]。这就是经济结构变迁的新结构经济学最核心的部分:包含了对一国比较优势的理解,这种比较优势受制于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演化。因此,图1.21中的经济结构变迁的轨迹或者发展战略路径I it=f(E it)可描述如下[54]

在式(3.1)刻画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路径中,如果每一阶段都采取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则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路径为

反之,如果每一阶段都采取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则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路径为

当然,实际的发展战略路径一般介于二者之间。因此,我们可以以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路径(新结构经济学之路,即作为标杆来判断其偏离程度

如果Deviationit>0,则说明在禀赋条件Eit下选择的产业结构Iit过于先进而违背了比较优势;如果Deviationit<0,则说明在禀赋条件Eit下选择的产业结构Iit过于落后而失去了比较优势。如图1.21轨迹上下的区域所示。

为了定量刻画经济结构变迁的轨迹或发展战略路径的特性,我们需要继续定义几个相关的概念。首先,我们定义发展战略路径的斜率

式(3.5)的含义是,在某一个时刻给定的禀赋条件E it下,如果禀赋结构升级一单位,那么发展战略路径斜率指的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其次,我们定义发展战略路径的弹性

式(3.6)的含义是,在某一个时刻给定的禀赋条件E it下,如果禀赋结构升级1%,那么发展战略路径弹性指的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百分比。

发展战略路径的斜率定量刻画了经济结构变迁或发展战略步伐的大小,弹性定量刻画了经济结构变迁或者发展战略的敏感性。我们可以用这两个定量工具来测度新结构经济学主张的结构变迁的两个核心概念:“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新结构经济学最重要也最饱受争议的是发展战略的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对于这一点,剑桥大学的张夏准评论道:“实际上,我与毅夫的分歧主要在于,对比较优势何种程度的偏离在我们看来才是明智的。毅夫认为,攀登阶梯时对梯级的跳跃应非常小(以他的话来说,是‘比较优势遵循型’的),但我相信跳跃可以而且有时不得不大一些(以他的话说,是‘比较优势违背型’的)。”[55]要争论和检验对比较优势是否应该偏离,我们首先得测度经济结构变迁轨迹偏离比较优势的程度。经济结构变迁的发展战略路径斜率就是测度“攀登阶梯时对梯级的跳跃级数”,经济结构变迁的发展战略路径弹性就是测度“攀登阶梯时跳跃的灵敏性”。如果发展战略路径的斜率过大,则说明在攀登产业阶梯时跳跃的级数过多;如果发展战略路径的弹性过大,则说明在攀登产业阶梯时跳跃的频度过大;此时二者均反映出可能违背了比较优势。

后发优势可以用两个性质来刻画:发展战略路径的斜率和弹性会随着禀赋升级和产业升级而降低。如果处于经济结构变迁的前沿,斜率和弹性可能接近于零,表现出发展战略路径随机游走的性质,说明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逐渐消失。如果离经济结构变迁前沿越远,斜率和弹性越大,那就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越大。

在新结构经济学中,禀赋结构除了土地(或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包括物质和人力资本),还包括(软硬件)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概括性的单一指标,我们记yit为经济体(i)在某时刻(t)的禀赋水平(一般而言,可用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综合性地概括)。我们以禀赋水平向世界前沿水平接近的程度来刻画禀赋结构升级程度,即

其中,为经济体i在时刻t与世界前沿的禀赋距离,yUSA, t为时刻t的世界前沿禀赋水平(一般而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以美国作为世界前沿标杆)。

需要注意的是,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了禀赋结构升级(即发展水平)是一个连续谱,即。如前一部分所言,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国家,其要素禀赋结构一般会呈现出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同时资本相对稀缺的特点,也只有简单、初级的基础设施。位于发展阶段谱线另一端的高收入国家[1,∞)),则呈现出一幅完全不同的禀赋结构图景。这些国家相对丰裕的要素不是劳动力,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资本;各种硬件(电力、通信、道路、港口等)和软件(法律法规体系、文化价值系统等)基础设施也与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市场活动相适应。当然,许多经济体大部分时候处于两端之间,即

在新结构经济学中,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内容是产业升级和产业多样性以及新技术的引入。作为一个概括性的单一指标,我们记Iit为经济体i在时刻t的产业结构水平。同样,我们以产业结构水平向世界前沿水平接近的程度来刻画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即

其中,为经济体i在时刻t与世界前沿的产业距离,sUSA, t为时刻t的世界前沿产业结构水平(一般而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以美国作为世界前沿标杆)。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了产业结构升级也是一个连续谱,即Iit∈[0,1]∪[1,∞)。如前一部分所言,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国家,生产也多集中于劳动力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农业、畜牧业、渔业和采矿业),采用传统的、成熟的技术,生产“成熟的”产品。除了矿业和种植业,这些生产活动很少有规模经济。这些国家的企业规模一般而言相对较小,市场交换往往也不正规,通常仅限于在当地市场上跟熟人进行交易。位于发展阶段谱线另一端的高收入国家,则呈现出一幅完全不同的产业结构图景,具有资本密集与规模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是远距离、大容量、高价值的。当然,许多经济体大部分时候处于两端之间,即

联立式(3.7)与式(3.8),我们可构建一个由禀赋升级和产业升级构成的二维连续空间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空间D it=(E it, I it)的连续性反映了新结构经济学的要点之一:“禀赋结构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产业结构也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并非仅有‘穷’与‘富’(或‘发展中’与‘工业化’)这种两分的情况,而是从一条低收入水平的农业经济一直到高收入的后工业化经济的连续谱,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都是这条连续谱上的一个点。”[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