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狠”下心来,让孩子在挫折中磨炼自己
孩子的成长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父母再爱孩子,也不可能代替孩子成长,所以应该让孩子独自去面对。只有经历各种挫折和磨难,孩子才会变得勇敢和坚强,才能成为未来的强者。
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但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性格、环境等因素,把握好挫折教育的度。
适度创设挫折情境,给孩子磨炼的机会
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他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经受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给孩子磨炼的机会,从而提高他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于这一方面,日本的父母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他们经常有目的地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性活动,如冬天让孩子穿着单衣在雪地里锻炼,让孩子光着脚丫在布满碎石瓦块的地上走,或定期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生活等,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这种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创设挫折情境,以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可以弥补自然挫折情境下教育的不足。因为很多挫折是孩子在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在没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前提下,一旦他突然遇到这种未经历过的挫折,往往就会陷入困境。
当然,挫折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磨炼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和坚强;另一方面,它也会使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如失望、痛苦,甚至使人一蹶不振。因此,父母在创设挫折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科学适度
父母在创设挫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科学适度。一方面要能让孩子感受到挫折,另一方面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挫折的难度。注意创设的挫折难度不能超过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否则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受挫感,失去克服困难的自信。
2.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难题
当孩子遇到难题,请求父母给予帮助时,父母首先要给予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然后让其尝试自己解决难题。
孩子独立解决难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正视挫折、克服挫折的过程。父母拒绝帮孩子解决时,孩子会面临较多的压力,在压力中,孩子会积极地去探索并寻求难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孩子就会积累解决难题的经验,以后再遇到难题时就不会害怕了。
不过,对于深陷挫折情境而无法自拔的孩子,父母要及时进行疏导,必要时给予具体的解决方法,以避免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痛苦等。
3.要考虑孩子的特点
对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说,绝不是挫折越大越好,也不是越“苦”越锻炼人。不同的孩子对待同一挫折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父母应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水平和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挫折项目,使之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积极、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又不超过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度。
4.要与鼓励、表扬相结合
当孩子克服了挫折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增强他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当然,在鼓励和表扬时,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因为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就给予他过分的物质奖励和赞美,而应让孩子更多地去享受成功后的心灵奖励。
给父母的话
挫折教育不单单是“通过设置挫折情境使孩子受到教育”,或“生存教育”“吃苦教育”。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挫折教育的实质应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因为,一个人承受挫折能力的大小,最终还是在于他的意志品质的优劣。一个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能够经受住各种挫折的考验。
舍得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磨炼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法则是毫不留情的,父母再大的翅膀也无法护送孩子抵达理想的彼岸。这就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到社会实践中去磨炼,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的奥秘,培养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养成。”
为了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牛牛的爸爸常让牛牛到社会实践中磨炼。
今年牛牛9岁了,爸爸很重视他的社会实践教育。一次,学校里比牛牛高一年级的同学要去郊外野营3天,还要自己学搭帐篷、寻找食物、做饭等。学校的这次活动被牛牛的爸爸知道了,他希望儿子能得到这次锻炼的机会,于是,牛牛的爸爸跑到校长的办公室,在他的一再恳求下,校长终于同意了。
可是,牛牛有些不高兴,因为他从来没有离开过爸爸妈妈那么久,而且在活动中连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牛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爸爸,爸爸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我相信你可以很好地解决野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祝你野营愉快。”最后,牛牛怕爸爸生气,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在野营刚开始的时候,牛牛有些害羞,也不敢和哥哥姐姐们说话,但是经过他内心一次又一次给自己打气,他终于慢慢向他们开口说话了,并且越说越熟,还向大家学习搭帐篷、做饭等。
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可以锻炼他的生存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想方设法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接触、沟通,这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但是,这需要父母“狠”下心来,舍得让孩子到社会实践中去吃苦、去磨炼。父母要知道,孩子的适应能力完全超出父母的想象,而且年龄越小,适应能力就越强。因此,父母担心孩子受不了苦是没有太大必要的。
给父母的话
为了孩子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父母应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只有舍得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才能让孩子在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下,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他将来的发展、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孩子学会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从孩子学走路开始,就难免磕磕碰碰、经常跌倒。对待跌倒的孩子,您通常会有什么反应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父母的反应,您属于哪一种呢?
1.责怪地面
我们经常见到,当孩子跌倒后,父母会跑过去抱起孩子,还不停地跺脚说:“都怪这地不平,害得我们摔倒了,妈妈帮你打它。”虽然父母这样的行为暂时让孩子停止了哭闹,但这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害处,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形成。
2.立马扶起孩子
一些父母看不得孩子受一点伤,当孩子跌倒后,他们通常会十万火急地扶起孩子。慢慢地,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变得非常不“耐摔”,跌倒后必须要等爸爸妈妈来扶自己。长期下去,孩子会变得很娇气、任性。
3.自责型父母
还有一些父母看到孩子跌倒后,总是一边将孩子扶起,一边自责地说:“宝贝不要哭了,都怪妈妈没有照看好你,妈妈下次一定不会再让你跌倒了。”其实,孩子跌倒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不必太过紧张。
4.强硬型父母
一些父母在孩子跌倒后态度很强硬,总是呵斥孩子不许哭。父母的这种强硬行为容易压抑孩子的情绪发泄。
以上父母的几种做法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跌倒的孩子,父母应该在确定孩子没有受伤的前提下,让他自己爬起来。
当然,让孩子找到跌倒的原因,有时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下面案例中欣欣的妈妈做得就很不错。
欣欣的妈妈在书房里看书,欣欣自己在客厅里玩。一会儿,欣欣大哭起来,妈妈听到哭声后,立马跑出去扶起欣欣,问到底怎么了,原来欣欣被小板凳绊倒了。这时,欣欣的妈妈并没有安慰她,也没有拍打小板凳,而是认真地对欣欣说:“宝贝,你再从小板凳这里走一遍!”于是欣欣又走了一遍,结果这次没有被绊倒。
接着,欣欣妈妈蹲下身子,对她说:“欣欣,走路被小板凳绊倒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走路的时候大脑里想着其他事情;二是走得太快;三是走路时眼睛向后看,没有看到前面的东西。你想一想,你为什么会被绊倒呢?”欣欣仰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了,是我跑得太快了。”
在孩子跌倒的时候,父母不仅要教育孩子自己站起来,还要帮孩子找到跌倒的原因,这样才能让孩子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给父母的话
父母与其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他从小接受暴风雨的洗礼,让他跌倒后学会自己爬起来。否则,等孩子渐渐长大后,他会经受不起外面的狂风暴雨,容易被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困难打倒。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
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会使人失望、痛苦、忧郁和不安;另一方面它能给人以磨炼,使人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可以促进一个人心理过程的发展和提高。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是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而对于弱者来说就是万丈深渊。”
相传,在法国一个偏僻寂静的小镇里有一眼很灵验的泉水,人们常说喝了这里的泉水,就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拄着拐杖走过镇上的马路,这时,站在一旁的村民带着同情的口吻对身边的人说:“多么可怜的家伙啊,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退伍军人听到了这句话,慢慢地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因为我知道我失去的那条腿永远也不可能再拥有了。我只是想告诉上帝,缺少一条腿,我的日子仍然充满了生机。”
人生中会经历无数挫折,而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乐意还是不乐意,挫折都会在那里。作为父母,应让孩子明白挫折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会正确地看待挫折,将来才会走得更远,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ABC理论。该理论强调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情绪恶化,并不在于情绪本身,而在于人对情绪的认知,即人对挫折及意义的认知、评价和理解。
另外,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曾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因此,让孩子正确地看待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关键。
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的、形象的,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应该让他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苦也有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下面是两种让孩子感知挫折的方法,以供参考。
1.让孩子直接感知挫折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系鞋带来感知挫折。开始的时候,这在孩子眼里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但是当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解决了问题后,相信他内心那份战胜困难的喜悦和自信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2.让孩子间接感知挫折
父母也可以让孩子间接地感知挫折,让孩子对挫折有一个具体、形象的认识。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讲《汤姆历险记》这类故事,可以用夸张的语气来叙述故事主人公所遭遇的各种挫折和困难,同时要鼓励孩子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学习他面对挫折时的勇敢。
相信通过讲这种挫折教育故事,可以让孩子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让孩子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挫折,只有勇敢面对,才会收获成功。
给父母的话
“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在生活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坦然地面对挫折,把挫折看作是前进道路上必经的关口,从而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父母在指导孩子克服挫折和困难时,要让孩子懂得调整努力的目标,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
帮孩子分解目标,克服困难
当迈出正确的一步太艰巨或制定的目标太难时,人们就会不想去尝试,因此而感到无力、害怕、不知所措。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当孩子陷入困境,感到不知所措和绝望无助时,父母可以帮孩子分解目标,克服困难。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组织了一些孩子,这些孩子大多缺乏耐心和毅力。首先,这位心理学家把他们分成两组,然后用手指着一堆积木,对其中的一组说:“孩子们,你们的任务是利用这堆积木搭建一座房子。”孩子们听后,兴冲冲地就动手去做了,因为这是他们很喜欢的游戏。
不过,孩子们高兴得太早了,因为这堆积木能够搭1米多高的房子,想要搭完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的。20分钟过去了,一些孩子失去了兴趣,就转头玩别的了;又过了20分钟,这一组的所有孩子都失去了耐心,最终房子没有搭建完成。
这位心理学家又对第二组的孩子说:“现在你们的任务是用这堆积木搭建一座房子,但在搭建房子前,你们要告诉我搭地基要多久,垒墙壁要多久,搭屋顶要多久。”孩子们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对他说:“我们搭地基大概要20分钟,垒墙壁大概要30分钟,搭屋顶需要20分钟。”
在随后的游戏过程中,第二组的孩子基本按照他们商量的时间完成了房子的搭建工作。这让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巨大的工程竟然完成了。接着,这位心理学家告诉孩子们:“把一项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部分,再按步骤去做,就不会感觉它有那么难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达到某个大目标,就应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把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这样才能更容易完成。生活中,许多人做事总是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大,而是因为觉得离成功太遥远,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乃至倦怠而失败。
另外,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也是通过分解目标的方法,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当记者问他是怎样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时,他只回答了记者一句话:“比赛需要智慧,我用智慧战胜了对手。”
这个智慧到底是什么呢?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记下明显的标志,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没有目标的孩子,就像没有发动机的小火车。
父母应帮孩子将较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让孩子一步一步地去完成,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压力。同时,在孩子完成任务和工作的同时,也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提高他的抗挫折能力。
那么,父母帮孩子分解目标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分解的目标要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
由于孩子缺乏经验和知识,父母应指导孩子先对自己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孩子的实际能力分解出科学、具体的小目标。如果目标脱离实际情况,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孩子也难以养成制订周密计划的习惯。
2.设定目标后,监督孩子很有必要
设定目标后,监督孩子很有必要,以免孩子意志不坚定,半途而废。当孩子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父母应及时向孩子提出来,并给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3.目标完成后,要及时给出反馈与评价
当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后,父母应及时给出反馈与评价。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父母要给予具体的表扬;孩子做得欠缺的地方,父母要帮孩子分析原因,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给父母的话
心理学上把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产生出强大的意志力量的现象称为目标效应。一旦孩子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他就会被激发出主动性和挑战欲,不被中途的挫折打败。
让孩子体验成功,增强抗挫的自信
面对同样的挫折或困难,有些人放弃了,而有些人却坚持了下来。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第一种人认为事情已经不可能成功了,努力也是白费力气;而第二种人认为成功是可能的,只要付出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所以他才会一直努力下去。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有关西门子小时候的故事。
5岁的西门子在爸爸的房间里玩,去牧师家上课的姐姐跑回来哭诉说:“牧师家门口有一只凶恶的鹅,它已经咬我好几次了,我不敢一个人去上课。”爸爸听完她的话说:“让弟弟和你一起去。”西门子听完爸爸的话,有些犹豫。爸爸看到西门子有些害怕,接着说道:“给你一把手杖,如果鹅过来,你就勇敢地迎上去,举起手杖吓唬着打它,它就会被吓跑的。”
听完爸爸的话,西门子拿着长长的手杖和姐姐一起出门了。当鹅一边发出叫声一边向他们扑来时,西门子就按照爸爸的话挥起手杖,果然,鹅害怕了,嘎嘎叫着跑回去了。
对西门子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胜利”,是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成功体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次胜利一直激励着他,让他在任何挫折中都不畏艰难,勇敢地前进。
从西门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让孩子体验成功,对树立他的信心和意志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术语,叫马太效应,是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时,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孩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要让孩子体验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成功的喜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孩子来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因为许多孩子常常在某一方面成功后,其他各方面也会突飞猛进,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让孩子体验成功呢?
1.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尽可能地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完成一件较难完成的任务,比如,让害羞的孩子向邻居家借东西,当孩子借回东西时,要表扬他。当孩子体验到成功后,就会对做其他事情产生自信心。
2.帮孩子建立成功档案
平时,父母可以把孩子获得的证书和奖状保管起来,在孩子遇到困难灰心沮丧时,拿出这些档案,能够唤起孩子的成功意识。
3.让孩子感受他人的成功
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孩子感受他人的成功,以此来消除孩子自卑、胆怯的心理。同时,通过故事让孩子坚信,只要不懈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
给父母的话
成功与自信心是相辅相成的,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容易获得成功,而获得成功又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只有先让孩子体验成功,才能让他们拥有克服挫折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