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份高蛋白,植物蛋白是预防慢病的功臣
合理膳食中的“三”就是指每天进食3~4份优质蛋白食物。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3~4份就好,不多不少。
1份高蛋白相当于50克瘦肉或者4个大鸡蛋,或者100克豆腐,或者100克鱼虾,或者150克鸡鸭鹅肉,或者25克黄豆。一天3份。比如说我今天早上吃1个荷包蛋,中午我准备吃1份肉片苦瓜,晚上吃1份豆腐和100克鱼,这样一天3~4份蛋白不多也不少。
蛋白质不能摄入过多,过量的蛋白摄入越多,死得越快,为什么呢?很多氨基酸从尿里排出,影响肾脏,蛋白过多,消化不良,造成肠道毒素太多。蛋白太少也不行,少林寺的海灯法师60多岁还练“一指禅”,但蛋白营养不良,消瘦,得帕金森氏综合征,后来静脉点滴氨基酸,治好出院后他辟谷,不吃不喝,最后营养不良去世。
那么,什么蛋白质最好?鱼类蛋白质好,它有明确的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吃鱼的地方,例如美国阿拉斯加、我国舟山群岛,居民吃鱼越多,动脉越软,得冠心病、脑梗死的越少。
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禽、畜及鱼类等的肉、蛋、奶。其蛋白质构成以酪蛋白为主(78%~85%),能被成人较好地吸收与利用。更重要的是,动物性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因此比一般的植物性蛋白质更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价值也相对高些。一般来说,肉类(如鱼肉、牛肉)蛋白质和奶类中的蛋白质,其氨基酸评分均在0.9~1.0的水平。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米面类、豆类,但是米面类和豆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米面类来源的蛋白质中缺少赖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因此其氨基酸评分较低,仅为0.3~0.5,这类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会差些。当然,这种不足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改善,例如在米面中适当加入富含赖氨酸的豆类食品,则可明显提高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植物蛋白以什么最好呢?在众多的植物性蛋白质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大豆蛋白,而且豆类食物不含胆固醇,这是动物性食物所不具备的特点。经过现代方法加工的大豆蛋白质的质量有很大的改变,同时也减少了大豆蛋白中脂肪的含量(整粒大豆中的脂肪含量大约为20%)。脱脂大豆粉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可达50%,大豆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可提高到约70%,并且可以用于牛奶不耐受的婴幼儿,而经过脱脂、水提取、冲洗、干燥等现代工艺过程的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更可高达90%,而且经过加工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消化率也有了改善。
当然,这些加工过程只是提高了蛋白质的含量,而没有改善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但是,如果在大豆蛋白中适当添加大豆本身相对缺乏的蛋氨酸(又称氨基酸强化)或富含蛋氨酸的动物性蛋白质,将显著提高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提高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例如,在添加适量的乳清蛋白后,大豆分离蛋白的氨基酸评分可达1.0,其营养价值与蛋、奶类蛋白质一致,非常接近标准的氨基酸模式,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它不但是健康食品,还有一定程度的降胆固醇作用和防癌作用,对妇女还特别好,能减轻更年期综合征。
知识链接:
深海鱼油是什么?
深海鱼油概念为深海鱼类体内不饱和脂肪的简称。鱼油是指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鱼体内的油脂,EPA与DHA均为不饱和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普通鱼体内含EPA、DHA数量极微,只有寒冷地区深海里的鱼,如三文鱼、沙丁鱼等体内EPA、DHA含量极高,而且陆地其他动物体内几乎不含EPA、DHA。因此选用深海鱼来提炼EPA及DHA。但是没有任何权威资料临床证明该品具备治疗高血压等功能,此外某些食肉的深海鱼类,特别是鲨鱼、鲭鱼和养殖鲑鱼,可以累积汞和其他化学品的污染。因此,选择鱼油类补充剂时要留心纯度和来源。
吃胶原蛋白就能皮肤好吗?
胶原蛋白是动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大分子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结缔组织(骨、软骨、皮肤、腱、韧等)中,占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的25%~30%,相当于体重的6%。在许多海洋生物,如鱼类的皮,占其蛋白质含量甚至高达80%以上。补充胶原蛋白成分只需吃动物的皮、软骨就行了,如凤爪、猪皮冻、猪蹄、鱼皮冻等。吃下去的胶原蛋白也必须经过人体消化道,分解成氨基酸之后才会被吸收。即便不吃任何胶原蛋白,甚至是纯素食,只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人体也能自己合成胶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