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催眠现象的理论阐释
在催眠术发展的早期,人们对催眠现象的解释赋予许多神秘色彩,当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的发展,慢慢拂去了蒙在催眠术上的神秘面纱,人们从而对催眠现象和催眠治疗可以做出更加科学的解释。
(一)生理学解释
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催眠实际上也是一种条件反射,诱导人进入催眠状态的语言就是一种条件刺激,这种单调重复的语言,能使大脑皮层产生选择性抑制,也就是局部睡眠。他明确指出:“假如抑制毫无妨碍地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那就是平常的睡眠;假如只有大脑皮层的一部分受到抑制,那就是通常所谓的催眠状态。”他认为催眠状态是介于觉醒与睡眠之间的一种状态,是暗示所导致的一种“不完全睡眠状态”。这些暗示使大脑皮层的一些区域兴奋,其他部分抑制,从而使受术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催眠语句而与外界分离。他甚至发现,实验室的狗接受一种单调重复的刺激,也会渐渐入睡或出现四肢僵直状态。所谓催眠治疗,就是找到并除去引起心理障碍的条件反应或重建条件反射。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进入催眠状态,人的呼吸变缓,血流量减少,大脑由于缺氧,自然停止活动,因而容易接受暗示。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处于催眠状态的脑电图(EEG)和脑血流图,既不同于睡眠状态,也不同于清醒状态,这说明在催眠过程中大脑神经可能有生物物理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
神经生理学的微观研究进一步表明,催眠对中枢神经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大脑皮层和皮层下脑干网状结构与边缘系统的交通关系实现的。罗伯特(Robert)通过脑电研究发现,催眠状态是由一种发生在丘脑网状结构的电阻塞引起的。
采用催眠麻醉实施开颅手术,当医生碰到病人脑内海马区域时,病人很快脱离催眠状态,再进行催眠诱导使其进入催眠状态,再度刺激海马区域,病人又会醒来。
上述研究表明,脑神经回路受阻是催眠的生理基础,而海马区域则是此种神经回路的重要部位。另有研究表明,前扣带回是体验催眠状态的关键部位,该部位损伤的患者将难以进入催眠状态。
20世纪末,各种探索脑内活动的仪器,如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术以及廉价的脑电仪等,为探察脑内活动,更好地理解催眠的本质,提供了科学手段。当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在催眠状态下,无论是大脑活跃区域还是脑电波,均与清醒和睡眠状态不同,而与冥想状态相似。
从化学专业跨界转攻催眠的台湾学者黄大一博士,多年来坚持用脑电仪研究催眠,努力将催眠由怪力乱神的巫术推进到“催眠学”的科学殿堂。他在《啊哈!催眠》一书中明确指出:
“什么是科学催眠?简单来说,就是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催眠,特别是透过应用脑科学和相关的情资,重新检验催眠的每个角落和每个课题;对于过去那些以讹传讹的胡说乱论,包括我们自己说过的呓语,都会、也都该无情地检验批判,并提出合乎真正脑运作机制的催眠理论和应用方法。”
当代科学认为,催眠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多种功能。自发催眠和睡眠一样对人具有保护性,在生物学上是必需的。因此,催眠现象一定有其生物进化上的特殊意义。
(二)心理学解释
当代大多数催眠理论家摒弃了关于催眠的物理学和神经学解释(梅斯迈的理论和夏柯的理论)转而更多支持心理学观点,强调暗示、想象、动机、解离和角色扮演的作用。但同心理学中对催眠术的广泛应用相比,心理学对催眠现象和催眠治疗的理论阐释仍显得十分不足。
心理学通常认为,催眠状态是心理暗示直接诱导的结果,是心理暗示引起的想象;想象作为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是催眠的关键环节,而诱发催眠状态并起到治疗作用的是心理暗示。
有些心理学家用联想重复、条件反射、习惯化等学习理论的原则来解释催眠现象。克拉克·霍尔在《催眠与受暗示性》(Hypnosis and Suggestibility)一书中指出,催眠现象是和其他习惯相似的习得性反应。韦森豪佛(Weitzenhoffer)等人也将习惯消退和驱力减退等学习概念引入催眠过程的讨论,并认为催眠感受性是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的。
心理动力学者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概念解释催眠现象,认为催眠状态是心理上向较少批判和防御的原始状态的退行和对催眠师的移情。弗洛伊德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意识心智掌管着我们的逻辑、分析和线性的思维;潜意识心智涉及的是习惯、信念、整个生命历程的记忆、情绪反应、生理反应以及身体自动的运作。依据当代心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的研究,人的大脑有88%以上的部分是属于潜意识主导的区域。换言之,我们每天大部分的心理活动,都是受潜意识或内隐记忆的支配而不自知。由于潜意识心智负责我们日常生活的身体、感知和情绪活动,因此,通过催眠实现意识和潜意识协同工作,就可以整合内在所有的资源,从而使行为发生改变。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一些学者在旧解离理论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解离理论,包括希尔加德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神经解离理论(Neodissociation)和90年代鲍沃提出的解离控制理论(Dissociated Control Theory)。
希尔加德把嘉内的解离概念与认知心理学的注意理论结合,认为在催眠状态下,大脑功能解离成操作与监控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操作部分摆脱了通常意识的计划及监控功能,降低了判断力,从而获得一种分离体验。他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系列认知系统,人体能被催眠的原因是体内存在感受催眠的认知系统,催眠师必须和该系统建立联系后才能进行催眠。
鲍沃的解离控制理论保持了“解离”概念,仍然假定在催眠状态下意识解离成几个独立系统,但不认为受术者接受暗示是“注意分散”导致的,而认为是催眠师的诱导语激发了受术者采用不同认知策略的结果。解离控制理论可以解释催眠状态下进行某些信息加工反应时加长或缩短的现象。
巴伯(Barber)的认知行为观点认为,是受术者“针对实验情景的积极态度和动机,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暗示主题自发思考和想象的期望”,导致了催眠体验的发生。任何有意愿的个体都可以进入状态,因而不需要正式的诱导和仪式来引发催眠体验,最重要的是建立和谐关系,激发起受术者的动机。
上述基于生物的、个体的催眠理论,均忽视了社会因素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西奥多·R.萨宾(Theodore R.Sarbin)强调催眠情境的社会心理特性,指出人可以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role-playing)。催眠也是一种社会环境,人进入催眠状态时是在扮演一种“被催眠者”角色,做该角色中的人应该做的事,即像一个“被催眠者”那样的行为。而受术者卷入角色的程度,则可能有很大差别。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催眠状态是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注意范围缩小使意识变得狭窄,对周边事物的辨别能力下降,从而不加抵制地接受自己或他人给予的心理暗示。泰勒金(Tellegen)和阿金松(Atkinson)认为,全神贯注(absorption)与催眠感受性有重要的关联。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催眠状态是一种特别的学习状态,是一个重构自我的过程。催眠状态下意识的批判能力下降,减少了心理防御,使意识与潜意识的沟通得以实现,正能量和积极信息从而能无阻碍地输入,充分挖掘利用潜意识中的无尽资源,开发自身潜能,清除潜意识中各种致病情结和消极观念,使心理动力平衡,达到治疗效果。
(三)生理、心理综合解释
长期以来,对催眠现象的单一解释和简洁陈述是理论家们追求的目标,但这却给从业者的临床实践带来不必要的限制。艾瑞克森深知催眠现象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受许多重要情境变量、个人变量和人际关系变量的影响。因此,当有人要求他对催眠过程的实质做出明确解释时,他总是拒绝这样做,并解释道:“不论我说它是什么……都将会扰乱我对其诸多可能性的认识和利用。”
当代科学认为,催眠状态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因此对催眠的解释要采用一种更为成熟的综合性解释模式。
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研究共同表明,心理暗示通过大脑接收器的分析加工和储存,引起意识活动的改变,进一步引起了神经生理和内分泌的变化,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相应调整,从而导致大脑和躯体功能的改变。
当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脑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机制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经过大脑皮层特别是前额叶的分析判断之后做出理性反应,另一条是通过大脑皮层下的边缘系统自动做出快速反应。经过慢长进化形成的前额叶是意识所在地,边缘系统则是与生物本能有关的潜意识藏身之地。在催眠状态下,额叶大部分区域兴奋性降低或处于抑制状态,意识变得狭窄,从而使边缘系统的潜意识能更直接、更好地受暗示指令的影响。
虽然这种解释更为全面,但距离解开催眠的机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如此,在催眠术的神秘面纱彻底揭下之前,这并不妨碍催眠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临床工作中广泛而有效的应用。
对“催眠术是什么?”的千古谜题,目前只能回答到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