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与促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儿童自我控制研究的发展脉络

自我控制的发生发展是以自我认识为基础的,对于“自我”的认识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一句点燃了希腊文明的名言“人,认识你自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千百年来,人类对自身的思考与探索一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重大课题。但是,后来基督教将灵魂置于自我之上,建立了自我的罪恶观,降低了个体自我的重要性。也许当代西方对自我控制的执着,追根溯源就在这里。西方哲学认为如果我们都充满了罪恶,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就不能放纵自我,而要控制自我。

关于自我控制的理论探讨及科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发展脉络见表2-1)。

表2-1 自我控制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萌芽期(1950年之前)——早期理论的探索

最早的自我控制相关科学研究出现在1891年的《遗传心理学》杂志上,从年幼儿童用“无意识”和“自动”反应行为的视角对自我控制进行了阐述,这时的意志活动等同于不顺从。萌芽期关于自我控制的观点主要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的研究直接相关。精神分析的基本观点认为个体是由内部动机驱动来趋近满足和回避痛苦的。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Freud)将自我控制界定为控制内部驱力以成功应对社会道德要求的能力。行为主义把自我控制归因于外部因素的控制,强调联结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及强化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将自我控制归因于外部因素的自然结果。到20世纪,桑代克(Thorndike)引入了一种新的视角,认为对行为结果的强化塑造了动物调节其行为的频率,其他学者受此影响将研究焦点聚集在外部环境控制个体行为的方法上。因此从1910年到1930年,心理学家们主要专注于行为的客观研究,心理学实际上变成了行为科学,这时的心理学家重新定义了诸如“思想”“本能”和“习惯”等术语。随后,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出现了分裂,研究内容从重视先天本我的作用扩展至强调后天自我的价值。行为主义这时也开始不排除意识经验,承认有机体内部活动的作用,并重视对动机等内在心理机制的研究。所以,在行为主义形成时期的后期,米勒(Miller)和多纳德(Dollard)的社会学习理论结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巴甫洛夫(Pavlov)行为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儿童的内部活动是由内驱力和习惯来进行调节的,外部活动则是由环境中偶然获得的奖赏来调节的。这种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观点进行统合的社会学习理论成为自我控制研究“形成期”的催化剂。

二、形成期(1950—1970年)——早期认知理论的阐述

在“形成期”,认知科学的出现反映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形成期”有关自我控制的观点与早期认知理论的观点相一致,即反对行为主义将自我控制完全归因为外部因素的学习。随着早期认知理论的出现,自我控制的研究重点转向对动机等内部心理因素的探讨上,同时还研究了儿童社会性顺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时期关于自我控制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自我奖赏类型和动机、延迟满足和社会性顺从的研究都带有了认知理论的色彩。

随着心理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一些认知科学理论家影响了自我控制研究的走向。其中,皮亚杰(Piaget)认为自我控制是一种天生的人类认知适应的属性,即是一种知识结构(图式),它的目的是为了最佳地适应外在环境。而这一目的达成是通过同化过程(使新信息匹配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和顺应过程(修正已有结构去适应新信息)不断地作用以支持环境中适应性的调节(动态的平衡)来实现的。而后,海德(Head)认为个体对事件原因的认知感兴趣是为了预测未来和对行为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社会认知研究者们的兴趣在于检验社会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他们认为个体有“社会图式”的信息,即一种代表社会概念或人们组织的信息。同时期的维果茨基(Vygotsky)则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在塑造个体自我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维果茨基假设,儿童天生就有行动和独立的渴望,他们在与环境作用时有发展更高级心理功能的能力,但是这些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是受文化限制的,并且是习得的。可见,维果茨基研究的重心集中在社会和文化因素对思维和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上。他认为儿童最初是受控于他人的,但是随着儿童逐渐内化了文化和象征工具,这种控制转变为儿童自身的控制。言语是自我控制最重要的工具,儿童学习思考和应用“个人言语”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些基本观点在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竞争主导地位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当代其他理论和研究的产生。

三、发展期(1970—1990年)——研究内容的丰富

从1970年到1990年,以认知科学为主导的当代心理学研究开始活跃。这时的研究者普遍认为遗传与环境对人类行为都有重要作用。许多关于自我控制的文献确立了该方向的研究:科普等人界定了自我控制及其发展阶段(1970—1984年);穆利斯(Mullis)和摩尔(Moore)描述了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及作用(1985—1989年);布兰德斯坦特(Brandtstadter)提出了自我控制的内涵和基本观点,并对其复杂性进行了分析(1987—1990年)。

皮亚杰的工作激发了20世纪70年代弗拉维尔(Flavell)和新皮亚杰理论的产生。这些理论重新考虑并评价了之前不同发展时期对个体自我控制能力描述的精确性。新皮亚杰学派试图精确解释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Flavell,1971),并证明同一发展阶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因此,弗拉维尔,弗里德克斯和霍伊特(Flavell,Friedrichs & Hoyt,1970)开始研究监控和自我控制中的元认知策略,并将其与认知策略相区别。班杜拉(Bandura)也试图重新检验他修正的社会学习理论,即强调观察学习中认知的重要性。他相信学习发生于自我控制的动力——自我评价,而不需要外部策略或奖赏的强化,他还推论行为和思想是由榜样和环境中的事件“交互决定”的。

信息加工理论家们利用对人脑功能的计算机模拟,建构了人类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模型,认为个体具有有序、有效和复杂的认知能力。修正信息加工研究者们认为,自我控制“流程图”模型是一种允许用知觉、注意和记忆整合的方式去讨论思维事件的程序,这种模型可以被检验和改变。自我控制是一组被描述为天生和习得的程序,这组程序包括个体进行活动时的执行程序、规则、计划和策略。人类被认为拥有可自我修正、自我控制程序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指导了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信息加工理论和研究提出,儿童更应发展的是有组织、有影响力和有效的认知加工能力。当他们与外界的人和物相互影响时,他们能积极地编码和组织信息,并且积极地利用反馈对自己的加工过程进行修正。随着年龄(生理成熟和大脑发展)和经验的增长,儿童能更全面、更有效地对环境中的特点进行编码,在记忆中能更有效地组织和补偿信息,逐渐发展复杂的规则和策略以加工和制定决策,为问题解决引发出一系列的活动,并监控自己正在发生的行为,如果需要,个体还能修正计划和策略。到了儿童早期的最后阶段(大约六七岁),他们开始发展元认知策略,以理解、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由此他们获得了更好的注意和记忆控制,不仅能学习更好地利用反馈,而且还能积极地寻找可以提高他们绩效的反馈。对个体在行为和活动调节中作用的反思促进了自我控制研究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于自我控制的研究逐渐增多,90年代迎来了它的“繁荣期”。

四、繁荣期(1990年至今)——研究领域的扩展

最后一个研究时期是从1990年至今,各个领域关于自我控制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涉及社会、情绪、行为和认知等多方面的研究。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自我控制理论,各个理论学派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自我控制的特征和机制。

现在许多自我控制模型仍然采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并得到认可。例如,多纳德和米勒的自我控制模型——为了获得奖赏而制订计划的策略。桑代克的行为理论在文献中也有应用,例如,使用自我管理技术促进小学儿童学业水平和社会行为,研究表明,训练儿童计划和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使其能独立且负责任地从事学业和社会行为,更少依赖外部事物,这应该是教育的首要目标。认知自我控制领域强调目标定向活动,承认精神过程的潜力,认为个体的兴趣在于对行为施加控制和对目标进行设置。

繁荣期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条线索展开。

第一条线索,在对执行功能发展的研究中强调自我控制的认知方面,主要探讨监控、计划和相对抽象情境的问题解决行为的“冷”调节过程。这个时期研究者将抑制控制与冲动性作为认知方面自我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波斯纳和罗斯巴特(Posner & Rothbart,1998)研究注意与自我控制间的关系,认为执行性注意的发展是幼儿自我控制机制的基础,大量关于执行性注意、幼儿注意网络发展的研究表明,4岁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年龄,7岁后至成年呈现稳定发展趋势。在注意过程中,任务之间的注意分配、行动或目标选择的注意,都受到前扣带回的影响,因为它管理着部分认知加工和情感加工回路。注意的脑成像研究表明,注意通过改变信息加工过程系统的功能来对自我控制产生影响。

第二条线索,自我控制的情感动机(如情绪调节)也被广泛地研究,主要探讨个体在完成目标时对情绪进行监控、评估和修正的“热”调节过程。自我控制的重要功能是控制情绪的唤醒和表达,对情绪表达和唤醒的调节也是自我控制研究的焦点。对学前儿童情绪自我控制的研究表明,个体为了实现目标必须学会调节情绪状态的出现、强度或持续时间,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理过程和行为(如面部表情)。也就是说儿童只有获得了情绪控制的能力才不会过于情绪化(如冲动、乱发脾气)。

第三条线索,探讨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儿童的生理、教养方式等都是研究的焦点。比如,额叶与自我控制关系密切,前额叶被认为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基础。同时,罗斯巴特和波斯纳认为气质是在反应性和自我控制中表现出来的先天性个体差异,他们更直接地提出了气质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努力控制因素被公认为评价儿童行为自我控制的手段。气质通过注意的灵活性对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种注意的灵活性需要控制负性情绪、考虑道德准则的潜在行为,并在主动控制下协调反应。另外,除了儿童在遗传方面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外,环境对自我控制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早期敏感的照料者和儿童之间建立依恋的程度对儿童发展应对压力的自我控制机制有长效作用。

第四条线索,对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的探讨。由于评价困难,关于婴儿阶段自我控制的研究还比较少,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目前,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婴儿自我控制的发展,探讨婴儿认知和情绪的自我控制、婴儿执行性注意和自我控制的关系等课题。研究表明,婴儿期执行性注意能力被认为是情绪自我控制和行为自我控制发展的基础。

“繁荣期”的研究体现了自我控制研究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对儿童进行跨文化、跨年龄、跨情境的自我控制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引发了对自我控制影响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