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测量学简述
心理测量学研究心理测量活动,以如何有效测量人的心理现象为目标。心理测量活动包括测量的对象、测量的方法与技术、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心理测量学理论则研究心理测量活动的一般规律,包括心理特质的赋值理论、测量方法及过程的质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一、心理测量活动的广泛性
当今社会,心理测量活动几乎无处不在。从人的发展来看,升学升级要测验,应聘谋职要测验,执业上岗要测验,晋职晋级要测验。从人的素质来看,评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有心理成熟测验;评估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有智力测验;评估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心理健康测验;评估人的人格特征有人格测验;评估人的学业水平有教育成就测验;评估人的职业能力有执业资格测验;评估人的学术潜力有学术性向测验。从社会行业来看,金融、文化、教育等行业,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考试。心理测量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心理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标志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测量的繁荣发展既对心理测量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呼唤更多的专业人员关心和从事该项事业,去研究测量理论、钻研测量技术,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心理测量方法。
二、心理特质的可测性
心理测量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是测量的理论与技术。但由于人类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非物质性,心理测量学首先要回答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就是人的心理特质到底能不能被测量。俗话说人心难测,如果人的心理根本不能测量,那么心理测量学就不是一门科学。人的心理可测吗?1918年,现代心理测量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另一位美国测量学家威廉·麦柯尔(William A.McCall,1939)进一步指出: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事实上,“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质的差异是分类的前提,而事物的量的差异则是测量的前提”。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心理既有质的不同,也有量的差别。质的不同提供了定性分析的基础,量的差别提供了测量的基础。
人的心理是主观的、内隐的,难以直接测量。但是,人的心理可以通过人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状态也影响着人的实际行为表现。人的行为是外显的,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测人的内部心理状态。
另外,认知神经科学认为,人类的心理现象总是可以表现为特定的神经活动过程和状态,于是,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人类神经活动的规律来测量人的心理现象。然而,这种测量方式当前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很难大规模应用于测量群体心理特质水平;二是由于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许多复杂的心理现象还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精确测量。
三、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基于以上分析,就当前的科学研究发展水平而言,人的许多心理现象还难以进行直接测量,只能通过测量人的外部行为来推测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心理测量仍然主要是一种间接的测量活动。与直接测量相比,间接测量的难度更大,可能的测量误差源比较多。要做好间接测量必须设计好中介媒质。物理测量中也有间接测量,如测气温。我们通常根据温度计的读数报告气温,实际上我们读的是温度计中水银柱的高度,这里水银是测气温的中介媒质。我们利用的是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利用的是在温度计内横截面积不变的条件下,水银柱的高度与外界温度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心理测量活动的中介媒质是人的外显行为,利用的是人的外显行为与人的内部心理的关系。作为测量中介媒质的外显行为种类众多而且复杂多变,外显行为与人的内部心理的关联度也有高有低,加上人还有保护自身安全的社会心理防御机制,使得同是间接测量的心理测量,要比温度测量的难度更大。
四、测量误差的普遍性
任何测量活动都是存在误差的。各种误差的区别只在于误差的性质、误差的大小、误差的来源和误差控制的难度。任何测量活动要想完全消灭测量误差是不可能的。心理测量活动也不可能例外。心理测量活动不仅存在误差,而且相对于其他一些测量活动来说,存在的误差较为复杂。从一定意义上说,研究心理测量活动的主要任务也是最富挑战性的任务,是如何控制测量的误差。
(一)测量误差的类型
心理测量活动中的误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随机误差,另一种是系统误差。
测量的随机误差是指测量所得观察值与欲测特质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值,其大小和方向都会随机变化。测量的系统误差是指测量所得观察值与欲测特质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值,其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用一台灵敏度极高的台秤反复称同一件物品,会发现每次的测值都不一样,有时重一点,有时轻一点,这就是测量的随机误差。如果这台秤的托盘不经意间被换成了一个比原托盘重5克的托盘,那么无论哪次秤,秤什么,物品的重量读数都会比它的实际重量少5克,这就是测量的系统误差。心理测量活动中出现测量误差的情况要比此例复杂得多。在通常情况下,心理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是与实际观察值共居一体、混淆难分的,我们的任务是要将它们从实际观察值中分离出来,评估它们的大小,研究进一步控制它们的办法。
(二)测量误差形成的原因
心理测量误差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作为测量目标的人的心理特质的特殊性使得测量容易产生误差。我们说,人的心理特质具有内隐性、抽象性,也就可能造成我们对测量目标的认识不清晰,导致我们对它的测量产生误差。另外,人的心理特质还具有不稳定性,受测者即时的生理、心理状态的不同都会导致所测特质的波动起伏,从而导致误差的产生。再者也可能是受测者未掌握正确的作答技能,致使作答不能代表其真实水平。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受测者故意掩饰他真实的想法致使测验对他的评价出现误差。
其次,使用质量不高的测量方法可能造成测量误差。心理测量是间接测量,我们要靠编制工具“刺激”出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测人的心理。那么,如果所编的“刺激”项目引出的外显行为不是欲测心理特质的代表性行为,或所编的“刺激”项目只引出了欲测心理特质的一部分行为,或引出的外显行为不是那么清晰和稳定,也都会造成测量误差。
最后,心理测量活动的施测过程和施测环境安排控制不当也可能造成测量误差。比如,施测过程没有统一要求,测试指导语没有统一版本,反应起始时间和长短不统一,测试时的内外环境使被试不能集中精力,都可能造成测量误差。一种特殊的情况是测试过程失控、纪律混乱,由舞弊而导致测量误差,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
心理测量活动中主试自身的一些因素也可能造成测量误差。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心理测量对主试还有较多依赖。测量工具是由主试使用的,主试对所测心理特质的理解有误,就会导致测量误差;测量是由主试主持的,主试实施的程序有误,也会导致测量误差;测量结果是由主试评定的,评分标准掌握不准确也会导致测量误差。
心理测量学理论可以指导我们给心理特质合理地赋值。当前,心理测量学理论研究的焦点主要是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和认知诊断评价理论。另外,概化理论也受到许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