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幸福秘笈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情绪,就像快乐一样,还是没有痛苦?快乐、狂喜、满足,这些字眼经常被作为幸福的代名词,但是它们都不符合现代心理学对幸福的理解。这些情绪上的东西会像时间一样飞逝,它们给人的感觉很好,但是却无法成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更不能成为幸福的支柱。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没有不良的情绪,而应该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目前学术界关于幸福的定义非常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仅给大家展示目前最受大家认同的幸福观点,即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的幸福观点。本-沙哈尔认为(2013),“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前的利益;意义则来自目的,一种未来的利益。简言之,幸福就是快乐加意义。现在我们解析一下快乐和意义。

一 幸福是一种快乐感受

快乐是一种情感。

情感,在我们所有的追求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情感的生命是什么样子。假设有一个机器人,除了没有情感之外,和人类一模一样,想法与行为毫无二致。它可以研究深奥的哲学,也可以推演复杂的逻辑,甚至还懂得建筑工程。这个机器人虽然精细无比,但是没有表达能力,不能表达情感。机器人感觉不到食物的美味或是想去吃东西的需要,它也感觉不到挨饿的痛苦或是任何满足感。声望、财富和爱情等对它而言仍然毫无意义。

试问,有谁愿意成为这样的机器人吗?显然大家都不愿意。

情感对于人有多重要呢?情感把我们带入了有渴望和欲望的世界,给了我们一种动机,促使我们行动。神经病学家安东尼奥·戴姆西奥(Antonio Damsio)在记录他的一个切除脑瘤的病人的时候,提供了一个情绪与动机关系的真实案例。手术后,这名叫埃利奥特(Eliot)的病人的认知能力——记忆、数学能力、感性知觉以及语言能力都没问题。但是在手术中,埃利奥特的情感思维能力却受到伤害。这时,埃利奥特的情况和之前所说的机器人相似,他有着和其他人一样的生理基础,认知功能也没有差异,但其“感受和情感”系统却受到了损害(柳博米尔斯基,2014)。

埃利奥特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手术前,他是一个成功的律师,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是手术后,他的行为让周围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冷漠,没有任何情感的表达,没有渴望,没有工作的动力。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他也失去了工作,而且很长时间内无法找到新的工作。最让人震惊的是,他变得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

所以,如果我们丧失情感,并因此失去行为的动机,我们将不再对生活心存任何渴望,我们将对自己的行为与想法及其后果漠不关心。

当然,光有情感是不够的,如果要幸福,我们就必须体验积极的情绪或情感,因为快乐是满意生活的先决条件。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 Branden)曾说,快乐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在完全没有快乐且频繁感受痛苦的生活中,几乎没有幸福可言。

我们需要快乐,那幸福是不是一直快乐呢?答案是否定的。幸福的人同样会经历情绪上的起伏,经历生命中因失败或失去导致的悲伤。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虽然幸福的人也会经历各种负面情绪,但他们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尽管经历愤怒或内疚等负面情绪,但不会为之所控制。对他们而言,快乐是常态,而痛苦只是小插曲。

关于快乐,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快乐了就能幸福吗?那些吸毒的人,还有那些整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人,他们真的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幸福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所以对于幸福而言,仅有快乐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另一个重要的成分,那就是意义。

二 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

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在《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Anarchy,State,and Utopia)中描述了一个假想的实验,帮助我们区分幸福与纵欲带来的快乐。让我们想象有这样一部快乐机器,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任何我们期望的快感,而且做到像是真的一样。你会选择一辈子都靠着这部机器来让自己感到幸福吗?我想大部分人不会选择它。如果选择它,跟通过毒品、酒精、性等手段来逃避情感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快感而已,更需要这种快感的来源是有意义的。人们总想证明自己的行为能够改变世界。人类和动物的区别除了人可以思考和反思之外,另一区别是,人类是有灵性的。牛津英文辞典中把灵性定义为“真切地感受到事件的意义”。人需要感受事件的意义,过着有灵性的生活。

那做什么事,人才会感受到意义呢?一般来讲,通过从事某些超越自我的事情,人们就能体验到意义感。如果可以证明自己的行为能够改变世界,人们就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说过:“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改变世界。”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意义的事是相同的吗?当然不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爱好,所以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情里找到意义。“真我的呼唤”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创业、做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做家具的过程中,人们会找到各自的意义,觉得自己为世界变得更美好做出了贡献。

因为发挥了自己的才能,要做超越自我的事情,人们更能体验到意义感,所以意义感的体验不仅与当前相关,更涉及人们对未来事件的期望。人们总是希望未来自己能做到一些符合自己价值和爱好,又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事,这些未来的事就是人们发自内心想达到的目标。当我们有这种目标感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真我的呼唤”,即使命感。就像乔治·伯纳德·肖(George Bernard Shaw)所说:“这才是生命的喜悦,那种为了源自真我的目标而奋斗的感觉。”

所以说,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就是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幸福的定义。它能比较好地解决诸如央视幸福感调查中受访者关于幸福的种种问题。因为生活满足不能解决意义问题。同时,它也能很好地帮助大家进入一个比较好的追求幸福的轨道上来。既关注快乐的感觉,又注重快乐来源的意义,注重生存的意义;既关注当下的快乐与美好,又关注未来的利益,过着有灵性的生活。

三 幸福的影响因素

根据以上幸福的定义,我们来解释以下问题。

1.有钱会更幸福吗?

“如果我有……,我将会多么幸福啊!”相信很多人无数次地说过这样的话。

研究者们相继做了一些调查。1995年,迪纳(Dienier)的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国内总产值与幸福感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很高;盖尔卢珀(Gallup)与英格尔哈特(Inglehart)也证实了国家的财富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确具有高相关。在世界价值调查中,研究者也发现,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分数与国家购买力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研究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幸福感水平会相应提高。

有趣的是,另外一些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的研究却发现,尽管高度工业化的国家的财富奇迹般地增长,但国民的幸福感水平并没有显示出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在许多富裕国家中,财富的增长并没有伴随幸福感的提升,这说明经济增长与幸福感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

温霍芬(Veenhoven)认为,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受到边际递减规律的影响。当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更多的金钱带来的幸福感呈递减趋势。金钱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意味着,当一个人拥有越来越多的物品时,自由和真情之类的其他需求会比以前更加弥足珍贵。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们把关注的重心从金钱问题向更加难以控制的其他社会要素转移,此时人们会更加关注自身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

2.长得好看会更幸福吗?

曾经有一个实验,让一群法律专业的学生为两名犯罪嫌疑人定罪。两名嫌疑人的罪行以及各种条件都相当,只是其中一名嫌疑人长得比较好看。结果可想而知,长得比较好看的嫌疑人被判得很轻。的确,长得好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宽容与谅解,也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那是否可以说,长得越好看,幸福感就越强呢?颜值是否影响或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感呢?

美国美容整形外科学会(ASAPS)报告说,在美国每年进行整容手术的人越来越多。与2003年相比,2004年进行整容手术的人数增长了44个百分点。其中,肉毒素注射手术创历史新高,高达280万例;果酸换肤手术110万例;数以万计的人接受了隆胸手术、眼睑手术、吸脂手术等。绝大多数人在术后短时期内都对自己整容后的外表非常满意,感觉很幸福,但时效非常短。由此可见,通过整容获得的幸福感并不会持久。

为什么整容无法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幸福呢?为什么美貌不会对幸福产生重大影响呢?这是因为当我们思考自己有多么幸福时,并不只是考虑漂亮的外表,也会参考许多其他因素。如果你问长相出众的人是否因自己的出众外表而感到幸福,他们一定会回答“是的”。但是,当问起他们的整体幸福感时,外表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了,即便有也非常小。

埃德·迪耶内(Ed Diener)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一系列非常出色的实验,证实了这种说法。

在实验室中,他们为一些感到幸福和不幸福的大学生志愿者拍照、录像,然后把照片和录像给一组评委看,请他们根据这些志愿者的外表来评判他们幸福与否。迪耶内对一些志愿者没有提出要求,却对另外一些志愿者提出“不做任何修饰”的要求,如不能化妆,不能佩戴任何珠宝首饰,必须戴一顶白色的浴帽盖住头发,还要穿一件实验室里的白大褂盖住自己的衣服,或者把自己藏在一块大纸板后面,只将头部从椭圆形的窟窿里露出来。

结果显示,感到幸福的人的相貌并不比其他人更漂亮。

3.有朋友会更幸福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1993年,米汉(Meehan)的研究指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人们的积极情感就会越多,它们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当人们面临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时,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从而增加正性情感并抑制负性情感。

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而劣性的社会关系则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感。众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稳定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跨越生活空间最活跃的因素,人际关系的质量与幸福感具有强烈的、普遍性的关联。正如雨果(Hugo)所说:“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4.有良好的家庭与婚姻会更幸福吗?

科学家发现婚姻对幸福的影响也是短暂的。夫妇二人在婚后的前两年中幸福感会增加,之后这种幸福感就会返回到他们最初的幸福定位点上。但良好的婚姻关系对幸福的增加有益,如可以减缓生活的困境,得到情感和经济支持。这就说明,婚姻能产生积极的幸福感。

美国国家民意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已婚者认为自己的配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五分之四的已婚者认为,如果可以再次选择伴侣的话,还会选择现在的配偶。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调查中,表示“很幸福”的已婚者占39%,表示从未结过婚但依然“很幸福”的人有24%,孰多孰少一目了然。许多研究显示,没有配偶陪伴的人比有伴侣的人体会到的幸福感低很多。1985年,威妮·姆修(Wayne Musui)研究发现,从生活质量得分情况来看,已婚者要比无配偶者得分高得多。

可见良好的婚姻关系是有助提升幸福感的。

5.成功会让人更幸福吗?

一个人的追求不同,具有的幸福感也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成功带来的幸福感大多稍纵即逝,幸福其实源自内心的追求。

香港菁英会主席洪为民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上提出:成功感与幸福感应分开。他认为,成功感是要你想得到的,幸福感是享受你得到的。本-沙哈尔也提到,成功是获得幸福的一种方式,成功是手段,幸福是目标,然而大多数人本末倒置,为了追求成功牺牲了享受幸福。

6.工作会让人更幸福吗?

工作与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它可能提供使人们发现快乐的最佳刺激和积极的社会联系,以及一种合理的社会认同和意义。调查表明,失业的人具有很低的生活满意度和较高的自杀倾向。

工作不应该与消极相联系,人们应在工作中体会到正面情绪,即使有时会感到疲累,也应该欣然接受。如果工作是自己不喜欢的,那工作将成为负面情绪和压力的来源,将导致人们长久的不幸福。

7.有远大志向会让人更幸福吗?

迪耶内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幸福感等同于身体的快感。幸福感反映着人的价值和目标的实现程度,涉及个人生活意义的追求,它反映了超越生理的快乐和瞬息情绪,它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例如,伯伦斯坦(Brunstein)等人研究发现,动机和目标的协调可以促进幸福感的提升,动机和目标的不协调会导致幸福感水平的降低。研究者认为,目标涉及自我的定向和定位,从而影响幸福感。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当人们趋近并达到目标时则产生快乐,反之,目标偏离或失败则导致痛苦。生活有目标使人感到生活有意义,并产生自我效能感。同时,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能帮助人们应对各种日常生活问题,使人在社会生活和困境中保持良好状态。伯伦斯坦等人认为,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度时,幸福感才会增加,即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幸福感水平;而当目标与个人需要不一致时,即使达成目标也不能增加幸福感。卡瑟和瑞恩(Kesser & Ryan)认为,与自我接受、助人、爱和性等有关的内在价值目标,是天生自然需要和生长需要的表达,比美貌、名誉、金钱等外在目标对幸福的意义更大。

显然,目标是幸福感模型的调控装置,是资源与幸福感之间的调节器。目标使人感到生活有意义,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着幸福感。成功的体验会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幸福感。人们为了实现人生目标,就必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各种困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功能,即使再苦再难再险,也应该是幸福的。

8.好运会让人更幸福吗?

20世纪70年代有一项非常经典的研究。当时,心理学家采访了一些幸运的人,这些人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抽中过50万到100万美元不等的彩票大奖。在中奖后的一年中,他们自称过得并不比那些没有获大奖的人更幸福。以前让他们觉得很享受的日常生活,如看电视、出去吃饭,都变得没有那么有趣了。正如周国平在《幸福与运气》中提到的:“谁都不愿意运气特别坏,但是,运气特别好,太容易地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是否就一定好?恐怕未必。”

为什么会出现享乐适应这种现象呢?罪魁祸首就是不断高涨的欲望和攀比心理。例如,你得到一笔意外之财后又买了一幢大房子,但经过一段“潜移默化的常态”后,你就开始想要更大的房子了。又如,你搬到一个新社区,看到新朋友有一辆宝马轿车,你就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一辆。结果,虽然人们每年累积的财富都在增加,但整体的幸福感却没有什么变化。

9.歹运会让人更不幸福吗?

你认为一个人患有晚期肾衰竭会降低他的幸福感吗?

想象一下,每周他都要接受长达9小时的血液透析。透析时,他的身体连着一台仪器过滤他的血液。他还必须严格控制饮食,控制肉和盐分的摄入量,甚至连水都不能多喝。大多数人一定会认为这样的生活一定不幸福。

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是健康的人,另一组是需要透析的患者。实验要求这两组人在一周内随身携带掌上电脑,每隔90分钟这台电脑就会发出声音提醒受试者把他当时的情绪记录下来(满足、快乐、焦虑,或是痛苦)。

结果显示,肾病患者和那些健康受试者的幸福感是一样的。这些患者似乎很快就适应了他们的病情。此外,肾病患者也深信,如果自己没有得这种病,他一定会过得更加幸福。

虽然听起来令人震惊,但是人类的确对身体的残疾,如瘫痪、失明或其他重要身体机能的丧失等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在生了一场大病或是遭遇严重事故后,这种非凡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走出伤痛,重新获得幸福。

2008年,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很多家庭妻离子散,然而灾难过后,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灾难事件对幸福感的“积极”影响。

陈昌凯等人的研究指出:“个人对满足的敏感性,均可能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有所增加。”灾难后的幸福感更容易产生。巨大灾难或病症过后,人们会更加关注诸如亲情、生活的美好等问题,会重新意识到拥有家人和朋友的重要性,并努力维护这种积极的关系,也会将注意力从追求财富、成功等外部价值转到实现内部价值、重视内心世界上来。

10.健康会让人更幸福吗?

疾病通常会让人不愉快或痛苦,让人感到对生活不满意。

如果你去问一位老者“什么是幸福”,他一定会回答,“健健康康活下去就是幸福”。通过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最为密切。鲍林(Bowling)的研究甚至表明,对于8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只有健康状况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状况越好,幸福感越强。

11.自我接纳会让人更幸福吗?

自我接纳,即接纳自己的一切。悲伤、喜悦、怀疑、嫉妒、焦虑、失望,这些都是一个人本性中拥有的情感。对于一些消极情感我们不必否定,只需很好地接纳它们。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这一结论在西方社会可重复证实,但不具有普遍性。

自尊—主观幸福感跨文化调查发现,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二者相关系数很低。关(Kwan)等人研究发现,在美国,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有很强的相关性。另外,在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社会文化中,高自尊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幸福感,这其中就表现了一定的文化差异。

自尊与幸福感相关,这一结论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迪纳的研究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高自尊的人有更强的幸福感。拜鲁赫和巴思(Baruoh & Barne)在研究中年妇女的主观幸福感时,将自尊、愉快、压抑作为幸福感的三个维度,他们发现自尊与幸福感呈正相关。自尊与幸福感的积极联系在很多文化中均得到了证实。

拥有自尊便拥有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生态度的豁达。每个人作为独特的个体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人生阅历,对事物的见解必定会产生分歧。笑对生活中的摩擦碰撞,欣赏他人的优点,宽容他人的缺点,彼此尊重,彼此谅解,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这便是幸福的哲学。

自尊分为个人自尊和集体自尊,对自尊与幸福之间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针对个人自尊的研究发现,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与积极情感的相关系数达到0.46和0.34,与消极情感的相关系数达到-0.40和-0.46。

现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在高外显自尊个体中,高内隐自尊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低内隐自尊个体。在低外显自尊个体中,内隐自尊没有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沈杰对师范类学生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内隐自尊显著相关,这说明内隐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其主观幸福感也比较高。

由此可见,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或许是更好地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指标。

12.人格因素会影响幸福吗?

人格因素即使不能被称为主观幸福感最好的预测指标,也至少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什么性格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与幸福感密切相关的稳定的人格因素是否存在呢?幸福感本身是一种人格变量吗?这些问题已经被关于幸福问题的研究者注意到了。

德尼夫(DeNeve)研究发现,幸福感是一种与多种人格特征有关的变量,很多人格特质明显地与幸福感相关。大量研究显示,乐观、自尊和外向的性格是幸福者普遍拥有的个性特征。

近年来各国的研究者都集中于研究主观幸福感与外倾和神经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卢卡斯和藤田(Lucas & Fujita,2000)研究发现,外倾与愉快的相关系数为0.38。而且,当运用复合的、种类不同的测量方法来研究外倾和愉快之间的关系时,相关系数经常达到0.80。藤田(Fujita,1991)在用结构方程建模评估神经质和消极情感之间的相关强度时,也得到了类似的高相关。由于这些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许多研究者认为外倾和神经质提供了人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主要联系。

外向的人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而神经质者更有可能体验高度的消极情绪。

德尼夫和库珀(Cooper)指出,外倾性和适宜性与幸福感具有稳定的正相关,而神经质与幸福感则有稳定的负相关。迪纳和卢卡斯认为,外倾性格是一种积极情感的特征,而神经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负性情感的同义词。责任性、适宜性、开放性与幸福感相关较低,因为这些特征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换句话说,与个体差异一样,这三个因素的功能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是,外倾和神经质也许更具有遗传性。

具有外倾性人格的个体之所以更容易体会到幸福感可能是因为他们具有更好的社交技能,更擅于处理人际关系。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表明,有外倾性人格的个体,其幸福感大多来自与朋友良好亲密的社会交往,他们也因此更容易获得积极情绪。阿盖和卢(Argye & Lu)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对37项休闲活动,如聚会、出游、聊天等进行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这些活动以及参与的频率都与幸福感和外倾性显著相关。

然而,正如德尼夫和库珀(1998)所指出的,单独地集中于外倾和神经质可能会过于简单地陈述人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复杂的联系模式,一些宽泛的维度和范围相对较窄的特质均显示了与主观幸福感有一致的相关。

例如,德尼夫和库珀指出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和尽责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大约为0.20,一些范围相对较窄的特质,如抑制性防御、信任、控制源、控制欲和能吃苦等,都显示出与主观幸福感具有中等的相关。

13.你所在的社会文化会影响幸福吗?

社会文化可分为个人取向文化和集体取向文化。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之间的相关在前者中比在后者中明显。在个人取向的文化中(如欧美国家的文化),个人较注重自身的主观体验,倾向于区分自己与他人,直接表达个人态度和内心感受的行为受到鼓励,和自我相关的情感,如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尤其紧密。而在集体取向的文化中(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个体必须和外界社会规则保持一致,个人的主要目的不是区分自己与他人,而是与他人保持和谐一致,个人理想往往是所属群体的理想,个人的感觉、情绪、思想不被看作行为的决定因素,因而在集体取向的文化中,有关自我的情感取向对决定生活满意度显得不那么重要。

迪耶内认为,不同国家的人对幸福的观念也不一样。尽管所有国家的人都认为主观幸福感很重要,但对幸福的追求却纷纷不一。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太平洋周边的亚洲国家的人将幸福感置于更高的位置;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人更倾向于为了达到他们所认定的重要人生目标或社会理想而放弃眼前的利益,放弃积极体验。正如在中国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革命者为了革命的胜利和民族的未来,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他们强渡激流,翻越雪山,穿过草地,换来伟大的会师,革命的胜利。

四 幸福方程式

幸福,从古至今都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之人宁愿倾其一生去探究、去追求的,没有人可以给幸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然而这世上的每个个体都能体会到自己的幸福。

关于幸福的影响因素,心理学中也有过大量的探索。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rman)等人(2012)经过研究与整合,提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H=S+C+V。

快乐(Happiness)=定位点(Setpoint)+条件(Conditions)+自发性活动(Voluntary activities)

定位点(S):遗传的快乐起点(幸福基因)。

条件(C):一些外部因素,如财富(金钱)、关系(人际关系、婚姻与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成就、工作环境的提升、对压力来源的掌控、文化等。

自发性活动(V):冥想、运动、学习新技能、放假(休闲)等。

1.幸福定位点

幸福定位点是通过遗传得来的幸福的起点。有关幸福定位点最有力的证据源于一系列有关同卵和异卵双胞胎的研究。双胞胎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幸福基因,主要是因为双胞胎共享的遗传基因已经确定:同卵双胞胎共享的基因完全一致;而异卵双胞胎只有50%一致,与其他普通的同胞兄弟姊妹是一样的。因此,通过评估双胞胎幸福感的相似程度,我们就能够推断出基因将对幸福感产生多大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否一起长大,异卵双胞胎的幸福水平都不具有任何关联。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和其他同胞兄弟姊妹一样。

这些发现充分强调了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由基因决定的幸福定位点。也就是说,50%的幸福水平差异是由幸福定位点决定的(不要忘了,还有10%是由环境决定的),除此之外,剩下40%的幸福是由我们自己掌控的。

2.生活条件

所谓的个人生活条件,包含自己不能改变的事实以及自己能改变的事实。比如,人的种族、性别、年龄以及残障情况等条件是我们无法自己决定的,但是还有一些诸如财富、婚姻状况以及居住地等条件是会随着生活、思想观念、交往环境以及自身社会实践的变化而改变的。这些生活条件起码会在我们人生中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大抵都能适应。

3.自发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是出自个人选择的活动,如冥想、运动、学习新技能、放假等。这些自发性活动一定是出于个人选择,且需要人们花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因此这些自发性活动在我们意识中消失的方式与个人本身生活条件消失的方式就会有所不同。自发性的活动能带给个人更多快乐。

4.重大改变后回归幸福定位点的现象

生活中发生的任何重大改变如开始一段新恋情或遭遇车祸,都可能会导致幸福水平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我们回归到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幸福定位点上。

这一现象已经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1981年到1987年,研究人员曾对澳大利亚的城镇居民每两年进行一次追踪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所经历的积极或者消极的事件都会影响他们的幸福感水平和生活满意度,但随着这些事件的结束,他们的幸福感就会返回到最初的起点。

美国另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些学生经历的所有事情都会加强或者削弱他们的幸福感,但这种影响仅在事情发生后的3个月内比较明显,之后一切就又回归到原先的水平。因此,虽然生活中的各种际遇可能会让你兴奋或者痛苦,但最终你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归到你的幸福定位点上去,而且这个定位点是无法更改的,也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幸福定位点不易更改并不代表你的幸福水平是无法更改的。

五 为什么要追求幸福?

本-沙哈尔的著作《幸福的方法》的译者汪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泰勒博士并没有让我们看淡成功、财富或者地位,而是让我们反思一个现象,即我们努力追求成功是为了获得幸福,但成功之后,我们却发现自己并不比以前幸福很多。”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接着,汪冰给出了回答:“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权力、金钱都是获取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标。”他列举了与一位朋友的谈话:“我问一个朋友他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说‘睡懒觉’,我说:‘那你为什么让自己忙碌到没有时间睡懒觉?’”

1.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说过:“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仅从这一层面来说,就像草料之于牛一样,幸福之于生命也是一种基本的需要,是人活下去所必需的。生活中体会不到幸福感,便犹如行走在荒漠中,没有水源滋润,没有意义地苟活,没有方向地乱跑乱撞。

幸福有的时候很短暂,很微小,也许只是加完班回到家后看到热腾腾的饭菜,周末陪同父母妻儿去郊外野游,口渴时喝下一捧清凉甘甜的泉水。幸福也可以很宏大,很高远。100多年前,众多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一个愿景,前赴后继,为后人奉上一片和平,以至于到了今日,我们依然为了那一个愿景,走在奋斗的路上。

生命中需要幸福感,它将是使生命之花恒久绽放的甘露琼浆。

2.追求幸福可以使人幸福

爱因斯坦(Einstein)曾说过:“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如果人一生都在忙忙碌碌追求这些世俗的目的而牺牲了感悟幸福的光阴,岂不是很可惜?

每个人都有对幸福的标准,那为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感到幸福呢?我们最好根据塞利格曼的幸福公式,在幸福定位点的基础上,考虑自身的不可控条件并尽力改变可控条件,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自发性活动,目标不宜过低,因为触手可及便没有了挑战性,也不宜过高,因为尽全力却仍不可得,容易产生挫败感。

幸福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寻找幸福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追求幸福的过程可以使人更幸福。艾尔弗雷德·苏泽(Alfred Souza)曾说过一段话:“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生活——真正的生活似乎即将开始,但是在前面总有些东西拦在那里,如未完成的工作,要奉献的时间,该付的债,等等。当这些事解决后你才能开始自己的一天。后来我才醒悟,这些障碍本身就是我的生活。”

人们总以为获得成功、积累财富后便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追求幸福,寻找幸福,于是每日疲于奔波忙碌。殊不知,幸福潜藏在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而大多数人却舍本逐末,若能及时醒悟还好,若非,只待时光飞逝而去,才叹“当时只道是寻常”。

3.幸福的人更成功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幸福感是与一些人格特征相联系的。乐观、自尊、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乐观的人更加自信,与人交往更加从容,从而也更加容易成功。许多研究发现,乐观者比悲观者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机遇更多。幸福与成功是相互影响的,取得成功会增加人的幸福感,而被幸福的温热包裹,内心温柔平和的人也会更容易成功。

汪冰指出,除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获得幸福的途径,譬如家人和朋友、兴趣爱好、工作本身。如果我们能体会这诸种幸福,我们的心态将更平和,身心将更和谐。

六 如何追求幸福?

在讲如何正确追求幸福之前,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几种追求幸福的心态或行为模式。

本-沙哈尔在其著作《幸福的方法》中提出了幸福的汉堡模型。为了准备接下来的一次比赛,他非常注意自己的饮食,严格控制蛋白质以及糖分的摄入,并下决心,在比赛结束后一定要疯狂地吃垃圾食品。当然,比赛一结束,他就跑去汉堡店,一口气买了四个汉堡。然而,他坐在这四个汉堡前,却忽然不想吃了。他静静地想这是为什么,然后慢慢总结出了幸福的“汉堡模型”(见图1-1)。

图1-1 幸福的汉堡模型

第一种汉堡是标准的“垃圾食品”,代表了享受当下却出卖未来的享受主义型。“享受主义型”便是及时享受眼前的利益,不为未来的事情负责,即使会出现负面的后果也不在乎,以后的事以后再看。

第二种是营养丰富却口味极差的汉堡,代表了劳碌奔波型。这种类型与享受主义型刚好相反,为了未来的目标可以牺牲眼前的利益,现在多吃点苦无所谓,只要可以达到目标都不在乎。

第三种汉堡很让人无奈,它既不好吃又不健康,代表了漫无目的的虚无主义型。虚无主义者听天由命,不仅现在感到无聊,而且对未来也不抱什么希望。(听天由命与“习得性无助”的相关实验见超级链接。)

第四种汉堡既美味又健康,是“幸福型汉堡”。幸福的人既享受现在付出的努力,又可以通过目前的行为获取更满意的未来。

本-沙哈尔用坐标图形象地分解了四种追求幸福的模型,如图1-1所示。

本-沙哈尔把追求幸福的形式进行了形象的分类。他告诉我们,生活要幸福,既要考虑现在的利益与快乐,又要顾及未来的利益与意义,二者缺一不可。但对于如何具体追求,这个模型是不能回答的。

七 本课程如何帮你掌握幸福的方法?

很多人对德国哲学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所写的《宁静之祷》(Serenity Prayer)都非常熟悉,12步治疗计划中也广泛采用了这个祷文:“上帝啊,请赐予我宁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请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一切;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两者的不同。”那么,你如何才能知道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呢?

让我们回到幸福方程式:快乐(Happiness)=定位点(Setpoint)+条件(Conditions)+自发性活动(Voluntary activities)。我们可以看出,定位点由天定,我们不能改变,只能接受。有些条件我们很难改变,如文化、颜值、灾祸、性别,甚至人格等,我们只能接受。有些条件我们可以改变,如财富、成功、健康、人际关系、婚姻、工作(学生的学习)。在快乐方程式中,我们能做的事就是通过自发性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何做才能加强或者维持幸福感呢?答案就在这个幸福方程式中。回想一下,幸福感有50%源于幸福定位点,有10%由生活环境决定,而剩下的40%则是由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的,这就意味着提升幸福的秘密就在于这40%。如果我们认真观察那些幸福的人,就会发现他们不会坐等幸福从天而降,相反,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幸福。

我们的主观性活动会对幸福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只要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就能远远超越幸福定位点以及生存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因此,一个不幸福的人可以通过学习幸福的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来获得幸福。

在本课程中,我们综合考虑幸福的影响因素、幸福的维度等,提取了一些重要的、通过个人努力能改变的内容(见本书目录第二章到第十章),并帮助大家通过努力,掌握获得幸福的方法。我们将帮助大家通过自发行动,掌握积极情绪的力量,使自己生活得更开心(第二章);找到生活的意义,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第三章);发现自己的优点,使自己更悦纳自己(第四章);设立生活的目标,促进自我成长(第五章);掌握交往技巧,增进人际关系(第六章);提升爱的能力,建立亲密关系(第七章);发现自我积极的人格优势(第八章);主动利他,增进幸福(第九章);找到时间管理的方法,增进控制感(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