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评价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背景

科技创新是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在国家创新体系当中,高校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2年统计显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的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经费投入达2756亿元,应用研究的R&D经费投入达402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553%和346%;高校的科技论文数达到11177万篇,著作38760种,分别占全国的736%和829%。(注:参见《2012年度科技统计年度数据》,见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4FF8240BB7D81C37548A89731E848B3F?m=hgnd,访问时间:2014-07-01。)

伴随着高校科技规模的扩大,发展完善的科技评价制度,提升高校科技水平和质量成为当前社会重要的议题。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专门指出要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制度及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注:参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见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gjkjzczh/201308/P020130823574945461062.pdf,访问时间:2014-07-03。)2013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高校科技评价实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等重要改革方向。(注:参见《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见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84/201312/xxgk_160920.html,访问时间:2014-07-03。)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高校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然而具体的评价政策设计尚缺乏充分的研究。本书将全面地梳理高校科技评价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人才、平台及项目评价的特点与问题,结合发达国家高校科技评价的经验,为我国高校科技评价的理论及政策发展提供依据。本章作为全书的开篇,主要对我国高校科技评价政策改革的背景进行介绍,为进一步分析国内外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