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中国道路”的语义分析

“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系统中的核心词汇,也作为中国模式和经验的指称而逐步具有世界影响。可以预料,它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扩大,成为标识中国的一张名片。对于这样的核心性概念,应该有一个锤炼和提纯的过程,而对它进行语义分析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1.狭义与广义

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很多重要概念都具有广狭不同的含义。因为一个概念在提出之后,由于它具有较强的指代能力和解释能力,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适用范围,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可以说,一个概念提出的语境,与这个概念传播和使用的语境是不同的。正是这种不同,使概念经历着一种变化。

拿“中国道路”这个词来说吧,它是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提出来的,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的道路。但由于这个概念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因而它的解释范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扩大。这样,就具有了更广的含义,即它泛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走出的独特道路,包括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道路。这三者是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来的前后衔接的道路。

“中国道路”的外延甚至还可以继续扩大,一直到指称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独特道路。外国人思考中国问题,特别是思考中国发展的独特性时,会不自觉地与中国文明的特殊性联系起来。中国学者中,张维为也是从中国文明的特殊性上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的。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中国的崛起是一种新文明的崛起。这种文明是与中国传统文明一脉相承而与西方文明道路不同的。从这个含义上看中国道路,当然就是最广义的了。

现在我们把思路拉回来,抛开广义和更广义的用法不谈,只就狭义上的“中国道路”来加以分析。然而,就是特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广义与狭义区分。

广义上,它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合称。党的十八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分为三个层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当代中国人的自信,那就是由“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构成的“三个自信”。可以说,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的构成。

狭义上,“中国道路”仅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并列而有所不同。这是一种更深入的区分,对于我们更加精密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部分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学者们的深入研究是有益的。但是,当我们面向全社会,甚至面向全世界来宣传“中国道路”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在这样狭窄的含义上使用。普通群众,特别是外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会这样细致,也搞不清楚这三个层面及其关系,因此在宣传和传播的过程中应该适当扩大“中国道路”的所指,用它来泛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身。也就是说,要把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包含在“中国道路”的含义之中。

从党的十八大对“中国道路”的界定来看,它是一种相当完整的表述,包含了领导者、立足点、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制度、途径和目标等,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微缩版,其中当然也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道路与目标、方向、途径

道路与目标:应该是先有目标,后有道路。道路的选择就是相对于特定的目标或目的而言的。目标不同,道路当然不会相同;而目标相同,道路也未必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党的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基本层面的表述中,有一个不够完善的地方:没有突出目标。报告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可以看出,这里缺少了关于目标的表述。这显然是不完整的,完全的表述应该是:目标、道路、指南、保障的统一。但这里一上来就略过目标而先讲道路,是不妥当的。

同时值得欣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很快就弥补了这一缺陷,而且做得竟然是这样地完美。这就是提出“中国梦”。“中国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由此才逻辑地引出中国道路,也就是他所说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当然,多年来,我们的目标一直是有的,在中国道路的表述中也包含着奋斗目标的内容。但我们并没有把目标很好地突出起来,没有把它正式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之中,尤其是没有向广大人民群众鲜明地提出来,这确实是一大不足。可以说,“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表述的重大补充。

道路与方向: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过:“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这说明道路和方向并不等同。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而道路又进一步决定我们的命运。把“方向”和“道路”略加区分,可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更加精密。以前,我们讲“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其实讲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因为我们那时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特殊道路,只知道社会主义的大致方向。指出正确方向是非常关键的,但仅仅指出方向而没有找到具体道路还是不行。

道路与途径:从字面上看是一个意思,但在主流话语中,“道路”是更高层次的概念,它不仅是“途径”而已,实际上也包含着目标和方向在内,是目标和方针的宣示。“道路”是价值性概念,具有价值属性,承载着相应的价值观;而“途径”则是具体意义上的道路,是技术层面的概论,它仅仅是“途径”而已。从广义上讲,“中国道路”可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代称,它是目标、途径、指南和保障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

3.“发现”道路与“开辟”道路

这两者显然是不同的。发现道路指的是重新找到了已经存在着的、前人已经走过的道路。或者是虽然前人没有走过,但客观上存在着这样一条道路,我们所能做的是去发现它、找到它。但是“开辟道路”就不同了,它是从没有道路的地方开辟出新的道路来。这是更具开创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是更为困难的。

我们常说,我们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是“发现道路”,但实质上是“开辟道路”。因为这条路并不是前人走过的旧路,也不是明摆在眼前的新路,而是在似乎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新路,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古人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又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讲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这条道路的开创性意义,加倍地珍视和珍惜这条来之不易的道路。当然,开辟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开辟出了“中国道路”。但是,开辟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因为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讲“全面深化改革”,其实还是在继续“开辟”,我们要以这样的姿态走向未来。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一定意义上说,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寻梦、追求和圆梦的历史。从16世纪托马斯•莫尔创作《乌托邦》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就一直在寻找、追求一个没有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和精神奴役的理想社会。这个梦想激励着人们不懈追求,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20世纪起,中国怀揣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投身世界社会主义洪流,如今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可以说,“中国梦”是绽放在世界社会主义这棵大树上的一朵最美的花,它必将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自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中国梦”这个新颖生动的话语已经家喻户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呢?习总书记做出了鲜明回答:“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段表述中,有立足点和出发点,有领导者和依靠力量,有中心工作和根本保证,有总目标和各项任务,清楚地表明了这条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理论体系和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中,道路是实现路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证,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做广义理解,统指三者的统一。本文所说的“中国道路”也将理论体系和制度包含在内了。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由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第一,“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有着内在关联,走这条道路是由“中国梦”的本质所要求的。

梦想与实现梦想的道路有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一种梦想所具有的性质,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追逐梦想的路径选择。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是内在关联的,二者具有性质和内涵上的一致性。一方面,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它的实现不能照抄其他民族特有的道路,而必须走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路;另一方面,中国梦又是社会主义实现历史性振兴的梦,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通俗表达,具有社会主义的属性和意蕴,因而决定了不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只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74]。中国梦的产生,当然并不是直接从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中推导出来的,而是从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现实中孕育产生出来的。但是,这个梦想的实现,则与社会主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追求过程中,中国梦的含义也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们的中国梦就与旧民主主义时期不同,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梦也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中国梦不同,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中国梦的想象和理解也会与改革开放之前有所不同,如此等等。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国梦”一词,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并加以阐释的,而它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通俗版。

第二,“中国道路”是我们党经过长期艰苦探索而终于找到的正确道路,它凝结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探索者的心血,来之不易。

梦想的实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伟大的梦想更是如此。它至少需要两方面条件:一是以实际行动去追求梦想,二是找到正确行动的道路。首先当然是要有行动,要把对梦想的渴望和激情变成追求梦想的实际行动,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但是,只有行动还不行,还必须有正确的行动。而正确的行为取决于正确的道路,因为它是在正确道路上的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75]的确如此,目的确定之前,方向是最重要的;目标确定之后,道路是最重要的。正像目的与目标有层次上的区别一样,方向与道路也有层次上的区别。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从救国的目的出发,经过探索和尝试,确立了革命的大方向。但真正弄清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的区别,并真正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则经历了长期曲折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我们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方向。但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我们还不清楚,并在后来的探索中走了弯路。只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才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子,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更是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取得的根本成果。它确实来之不易,凝结了党艰辛探索的经验和精华。我们必须倍加珍视和呵护,决不能轻视和放弃这一宝贵的成果。

第三,“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已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证明,并赢得举世关注,我们必须坚定自己的道路自信。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既是我们在探索中逐步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也是用实践检验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并最终确认它是唯一正确道路的过程。改革开放并不是将一套精心设计好的方案按部就班地实施的过程,而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探索的过程。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们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因为我们不断取得的新成就证明我们走对了路子。回头来看,改革开放简直是一个奇迹。30多年来,我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举世震惊的伟大成就。现在,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未有过,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见的。事实是最强有力的证明。这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路子是完全正确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说从前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那么现在则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发展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中国梦。

第四,“中国道路”已经深入人心,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走这条道路是人心所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巨大成功,人民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中国道路的这一广泛认同,也是这条道路正确性的深刻证明。一条道路是否成功,不是个别人说了算,而是要由广大群众来做判断。而人民群众之做出判断,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而是通过现实生活的亲身体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些不仅是抽象的数据,更是活生生的现实。人民群众从亲身感受中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正当性,认识到中国道路的正确性。

改革开放是崭新的探索,人们的认同也是一个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改革开放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们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特别是改革深层次地触及部分人利益的时候,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更何况,我们国家这样大,改革这样复杂。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中国人对于改革开放和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这也不能不说是奇迹。这当然与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有关系,但根本的还是事实胜于雄辩,人们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是最雄辩有力的说服工作。现在,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任何试图偏离、改变和放弃这条富民强国之路的做法,人民群众都不会答应,都必将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可以说,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中国道路最可靠的“守护神”。

第五,在“中国道路”的前方,已经显现出实现伟大梦想的曙光,我们必须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人不但生活于现在,而且生活于未来。未来作为一种现实的要素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并给人们以精神的鼓舞。尤其是近期的未来,可见的前景,迎面而来的理想,更能令人信心倍增。

我们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走这条中国道路,也正是因为沿着这条道路的方向,在不太远的地方,已经可以见到梦想即将实现的曙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现在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而且正处于历史上离这一梦想的实现最近的位置。光明的未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我们满怀信心和豪情,走在这条通向理想境界的大道上。不论前头有怎样的困难和险阻,我们都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我们一定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能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