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十月革命前后的一段时期里,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经济学“消亡”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颇为流行。当时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曾持这一观点,布哈林的观点很具代表性。在1920年出版的《过渡时期经济学》一书中,他开宗明义地讲道:“理论政治经济学是关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科学,也就是关于无组织的社会经济的科学”,“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末日就是政治经济学的告终”[1]。因为马克思曾经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2],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范畴的社会效力,都立刻消失了。然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消亡绝不等于政治经济学的消亡。列宁十分正确地指出,布哈林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定义相比恩格斯的定义“倒退了一步”,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3]。列宁问道:“甚至在纯粹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也有Iv+m=IIc的关系吗?还有积累呢?”[4]
20世纪30年代以后,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学“消亡”的观点被否定了。1936年苏共(布)中央作出《关于改革政治经济学讲授》的决定,正式提出开设独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1937年苏共中央组织了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编写包括社会主义部分在内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到1940年底,完成了教科书的未定稿。斯大林高度重视这一工作,指出:“一本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出版,不仅具有国内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国际意义”[5]。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1951年基本完成。随后苏共中央举行了经济问题讨论会,对这本教材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斯大林针对大会讨论的重要理论问题发表了书面意见,1952年,这些意见正式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题出版发行。1954年8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正式出版。[6]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斯大林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
科学以揭示规律为目的。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认为,经济规律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存在于以自发性为基础的拜物教社会之中。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拜物教的消失,经济发展是自觉的,经济规律也就消失了。斯大林明确批评了这种意见,指出经济规律和自然科学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是“反映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8],它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也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同样反映了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生活的规律性,也具有客观性。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否认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就会把政府制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规律混为一谈,给经济工作带来严重危害。从这一认识出发,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社会主义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规律,这些规律的提出表明,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已经不再是抽象预测和原则性的论断,而是具备了一定的系统性和学理性,成为了一门科学。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规律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内在逻辑的,贯穿于其中的逻辑主线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如同贯穿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逻辑主线是剩余价值规律。斯大林指出: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规律和逻辑主线的确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体系,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创立。
注释
[1] 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1页,北京,三联书店,198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版,第2卷,1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版,第3卷,5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列宁全集》,2版,2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 《斯大林选集》,下卷,5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参见顾海良、张雷声:《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298~304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 《斯大林选集》,下卷,594~59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 同上书,541页。
[9] 《斯大林选集》,下卷,566~5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 同上书,567页。
[11] 同上书,5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