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实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小丽的语文成绩很好,庄老师常常鼓励她多阅读、勤写作,力争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小刚学习基础较差,但篮球打得很好,庄老师就鼓励他将来做一名职业运动员。对庄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

A.善于因材施教 B.注重学生的全面性

C.善于激发学生自信 D.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2.小成脸上有一块较大的胎记,小磊经常嘲笑他,还给他起不雅的绰号,小成很伤心。对此,教师不恰当的做法是 ( )。

A.要求小磊向小成道歉 B.教育小磊要尊重同学

C.告诉小成尽量远离小磊 D.帮助小成学会悦纳自己

3.肖老师正朗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杰大声问道:“老师,床前怎么能看到月光呢?”对此,下列做法中恰当的是 ( )。

A.批评小杰不经许可就发言 B.装作没听见继续上课

C.告诉学生不要钻牛角尖 D.组织学生就此开展讨论

4.对某一道数学题,小丽和小凯用不同的方法解出了题目。陈老师没有简单地判断孰优孰劣,而是让他们分别陈述自己思考、推理、证明的步骤。这一做法体现了陈老师具有( )。

A.关注能力的教育理念 B.关注过程的教育理念

C.关注情感的教育理念 D.关注结果的教育理念

5.黄老师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黄老师处在 (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6.在同一教育环境下,有的学生可能是学业上的失败者,但却是歌唱的成功者;有的学生可能是数学学习的失败者,但却是语文学习的佼佼者;有的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成功,有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尝试成功;有的学生可能是前半堂课的失败者,但却是后半堂课的成功者。因此,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要做到 ( )。

A.承认差异,引导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研究学生,了解学生 D.关爱学生,维护学生

7.邱老师是一所普通学校的老师。他所管理的班级班风严明、学习成绩突出。他的学生送给他一个响当当的昵称 “邱爸爸”。有新老师向他咨询怎样管理班级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是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罢了。”据此推断,邱老师的教育理念是 ( )。

A.以教学为本 B.以教材为本

C.以人为本 D.以教师为本

8.某小学的老师经常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体现的是 ( )角色。

A.学生发展的指导者 B.学生学习的支持者

C.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D.沟通学生与社会的中介者

9.童老师是某小学的特级教师,她迈上教学岗位已达15年之久,教学经验丰富。她多次参与研讨会并先后获得大小奖项数十项,曾被评选为 “全国优秀班主任”和“省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据此判断,童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 ( )。

A.新手阶段 B.熟练阶段

C.胜任阶段 D.专家阶段

10.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 )。

A.全面性 B.阶段性

C.独立性 D.片面性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成绩优良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B.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从属的地位

C.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可能获得成功 D.头脑笨的学生怎么教都教不好

12.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 )。

A.教学态度 B.教学方式

C.教学目的 D.教学条件

13.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

A.促进学生考试能力的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14.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15.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16.上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的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举手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言

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17.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这说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稳定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18.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正式提出。该术语的规范提倡者是 ( )。

A.埃德加·富尔 B.雅克·德洛尔

C.保罗·朗格朗 D.保罗·弗莱雷

19.班主任王老师在学生吵闹时总是拿教鞭敲桌子,同学们就会立即安静下来。后来班长在老师不在时也会拿教鞭敲桌子让大家安静。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学生具有 ( )。

A.依赖性 B.示范性

C.背师性 D.向师性

20.郑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心理等,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极为重要。郑老师的体会表明,教师不可忽视 ( )。

A.政治理论知识 B.文化基础知识

C.学科专业知识 D.教育科学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21.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要做好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找到一只蚂蚱。”其他同学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这是一只公的。”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得高。”他自信地说。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的!老师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又一位同学跑来告状:“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这位老师说:“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有生命的物体。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不如挖一个坑,把它安葬了吧!”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特殊的 “葬礼”。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来得更为深刻有效!

问题: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学行为。

22.晓星经常欺负同学,班上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交朋友。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其他同学都三五成群地玩着,只有晓星一个人待在角落里,马老师悄悄地走过去,对他说:“咱俩一起玩吧。”晓星生硬地问道:“为什么?”马老师蹲下身来,俯在晓星耳边说:“因为我喜欢你啊!”他们两人玩起了游戏,游戏中,马老师问:“想让大家一起玩吗?那就大声招呼大家来吧!”因为有老师的参与,同学们很快围拢过来。这一次,晓星和同学们一起玩得很开心。

过后,马老师仔细观察晓星的行为,了解了他与同伴相处的困难所在。其实晓星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相处,欺负同学只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而已。

马老师组织开展以 “交朋友”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交给晓星与人正确交往的方法,并鼓励班干部主动与晓星交往。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帮助下,晓星渐渐不再欺负同学了,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马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庄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但是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没有关系,因此选择B。

2.C【解析】当发生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时候,老师应该立刻予以制止,但是不能教唆同学之间互不理睬,这不是恰当的教育引导方式。

3.D【解析】在课堂中,当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老师应该灵活地运用教育机智,比如本案例中老师引导大家积极思考、讨论,就是一种应变机智的体现,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B【解析】老师没有只看答案,而是关注过程。

5.C【解析】能够自始至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学生阶段,也是一个教师真正成熟的标志。

6.A【解析】根据题干的意思是学生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7.C【解析】邱老师说的话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8.C【解析】根据题干,这名老师扮演的是研究者的角色。

9.D【解析】童老师已经晋级到专家阶段。

10.A【解析】题干体现的是全面性。

11.C【解析】素质教育的理念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同等对待,每个人都有潜能,同样的,成绩差的学生也可能获得成功。

12.B【解析】该名老师可能存在教学方式的问题。

13.A【解析】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考试能力的发展。

14.D【解析】私拆学生信件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来看待,因此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做法。

15.C【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6.D【解析】积极引导和因材施教,符合题意的是D选项。

17.B【解析】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对应的正确做法是因材施教。

18.C【解析】保罗·朗格朗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将终身教育的概念规范地提出来。

19.D【解析】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模仿教师的言行。

20.D【解析】根据题干中老师所说的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心理等”,说明老师重视的是教育教学知识的储备。

二、材料分析题

21. 【参考答案】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职业角色行为转变的教师观,非常值得广大教师学习。

(1)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以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材料中的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安排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发展的主体,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把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该老师做到了以上几点,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物体,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当学生给出解答时,该老师还及时表扬学生,并对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当有学生踩死蚂蚱的时候,该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安慰学生,进而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可贵。

(3)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角色和行为转变的教师观。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途径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材料中该教师正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启发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总而言之,该老师的行为符合现代职业理念的要求,值得欣赏。

22. 【参考答案】马老师的做法符合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具体体现在: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材料中的晓星因为喜欢欺负人,表现不令人满意,但是马老师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包容并且积极引导他去改正自己的行为。

(2)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材料中的马老师积极引导晓星发生改变,激发出了晓星的潜能。

2)学生是独立的主体。

材料中马老师充分尊重了晓星的独立人格以及主体地位,因此老师把晓星的交往需求激励出来,并积极通过班干部主动和他交往的方式去建立这种联系。

3)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马老师针对晓星问题产生的特殊原因加以引导,较好地做到了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马老师的行为非常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广大教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