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企业家成长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回顾历史,可以总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家必须借助的一些基本条件,这些条件至少包括:建立没有壁垒的统一市场、统一的货币体系和金融制度、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社会基础设施体系、贯彻自由竞争法则的市场机制等等[1]。而要实现这些条件,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就显得非常重要。企业家正是依靠政权的权威所形成的制度体系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
几百年来,世界各国为企业家成长创造的条件和环境可谓林林总总。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在15世纪就颁布了大量法令对重商主义进行鼓励,用暴力手段强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建立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与劳动力供给机制;利用国家权力,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和海外扩张,为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创造了国外市场和巨额货币资本。迅速积累起来的巨额资本、广阔的海外市场,为资本主义企业投资、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于是大批企业家应运而生。美国从18世纪末开始,对本国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积极的保护鼓励政策,如赠予土地、减免特种税、经营某种事业的专利权,以及各项补助金、津贴等,尤其是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和社会基础设施,如联邦政府建设庞大的铁路运输系统。政府通过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为企业的投资、经营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但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所需要的一整套社会基础设施,如金融制度、法律制度、交通运输体系及民主政治体制等都没有建立起来。由清政府的封建官僚队伍在这样的基础上推行改革,旧管理机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形成尖锐的矛盾,改革一开始就被导入歧途;加之外敌入侵,使旧中国的民族工业在黑暗的夹缝中寻觅生存之路,产生企业家的土壤没有形成。而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支真正的企业家队伍,但也培育了一批艰苦创业、勇于奋斗的企业管理人才。尤其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地上开启了一场举世瞩目的重大历史性改革,不仅使中国在经济上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还触及社会、政治、文化及价值观念各个方面。
改革就是要“改变价值取向,最重要的是采取有力的措施,克服人们的轻商观念,确立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培养企业精神,抑制官本位意识,要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是企业家,离开了企业家,这个体制就转动不起来。因而,企业家是时代的真正英雄,是振兴民族经济的栋梁。我们要激励和诱导成千上万具有潜在企业家素质的人走入企业家的行列,承担起推动经济起飞的重任”[2]。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核心就在于让千千万万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企业家走上历史舞台,充当经济运行主体,组织生产、从事创新活动、承担经营风险。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家将使更多的民众自由选择职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场改革换来的就是“企业家时代”,这个时代经济增长的“国王”正是企业家。
(本文部分内容登载于《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36期)
注释
[1]张维迎,盛斌.企业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93.
[2]张维迎,盛斌.企业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82.